摘要:騰訊娛樂訊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在音樂方面,那些悠遠深情的草原歌曲總能讓人如同飲了醇酒一般,沉醉其中。新格樂合唱團在2003至2005年期間曾連續三年蟬聯河北省電視文藝匯演金獎,齊齊格也獲得優秀輔導獎。
烏蘭齊齊格
騰訊娛樂訊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在音樂方面,那些悠遠深情的草原歌曲總能讓人如同飲了醇酒一般,沉醉其中。烏蘭齊齊格,就是這樣一位能用歌聲醉人的草原歌者。「藍天白雲下有我無邊的牧場」是呼倫湖的滋育,是興安松的靈氣,是飛龍鳥給了烏蘭齊齊格騰飛的雙翼,新專輯《呼倫牧歌》就是烏蘭齊齊格用發自心底的歌聲抒發對故鄉的愛戀。成長在內蒙古這片遼闊的土地上,草原上的人民都從這片堅實的土地中生長出一種熱情、質樸的個性,而這裡的歌者就更像是從這片土地深處飛來的夜鶯,展現出整個蒙古族文化靈魂的精髓。讓我們一同走進蒙古族歌唱家、新派蒙古音樂代表人烏蘭齊齊格,讓我們一同來聆聽她和她的草原故事!
呼倫牧歌 全新專輯震撼回歸
烏蘭齊齊格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蒙古族女孩,95年畢業於內蒙古藝術學院民族聲樂專業。98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她出生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白樺林深處的額爾古納左旗根河,那是一個令人敬畏又神往的地方,那裡最低氣溫達零下52度。就像歌詞中說道:「這裡的人們愛上這裡,哪怕只有四野茫茫」聖湖、草原、雪嶺、松濤、牧民、牛羊疊加的影像,織就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隨著烏蘭齊齊格的歌聲 ,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2013年9月,烏蘭齊齊格與劉新圈再度攜手,經過兩年多的收集和積累,創作了內蒙古新民歌專輯《呼倫牧歌》。當這張專輯完成之後,兩個人才驚訝的發現整張專輯竟然都沒有提到「草原」的字樣,但是就是這樣一張沒有任何「草原」字眼兒的歌曲專輯,卻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來自草原的氣息,可見,草原歌曲從來都不是隨便貼上一個草原的標籤就可以定義的,那裡面表達的應該是草原人赤誠的情懷。
《春到最北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弦,「春的花、夏的果、冬的珍藏,風的痛、雨的傷、雪的蒼涼…」聽到此處就讓人淚水一湧而出,連貫流暢而又不失力度的86拍,伴著帶有青草味道的編曲,每一字每一句落在人們的心上。更像草原上乾淨的風從心上拂過 ,洗去塵埃和繁華,給人以力量和美好的回憶。
「藍天白雲下有我無邊的牧場」是呼倫湖的滋育,是興安松的靈氣,是飛龍鳥給了烏蘭齊齊格騰飛的雙翼,《呼倫牧歌》就是烏蘭齊齊格用發自心底的歌聲抒發對故鄉的愛戀,我聽出了她的心聲。《勒勒車》向人們講述草原生活的變化。
令人熱血沸騰的《啊哈呼安代》傳承著蒙古族民族的血液和信仰。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烏蘭齊齊格新專輯《呼倫牧歌》皆由她本人親自作曲,烏蘭齊齊格筆下的旋律有流行元素、有傳統特色、有抒情細膩、有奔放大氣 ,奪人耳目。
鄉音最美 傳承音樂傳承信仰
作為新派蒙古音樂人代表之一,烏蘭齊齊格始終在為傳承和發揚蒙古族民族音樂文化而努力。她把傳統蒙古族民歌聲樂技法與現代流行元素融洽的結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條另闢心境的民族聲樂原創之路。她的演唱聲音甜美、委婉、悠揚、賦予真情,具有獨到的、強烈的生命感召力和濃厚的藝術感染力。優秀原創作品的發行成功來源於烏蘭齊齊格刻苦的學習和故鄉民風淳樸 、真誠的感召。她以深厚的藝術功底、亮麗的特質傳承著別開生面的蒙古族音樂文化,被喜愛她的人們親切的稱為「巍巍興安飛出的百靈鳥、碧綠草原盛開的紅花 」。2008年,烏蘭齊齊格錄製第一張專輯《走進草原》獻給熱愛草原的人們。2011年,烏蘭齊齊格與我國現代詞作家劉新圈首次合作原創單曲《呼倫貝爾的冬天》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躍居中華演出網榜首,被網友評為2011年度最傷感思鄉曲。
當我們聊起她的民族和家鄉時,她的話語中總是不經意流露出一種自豪,在她心裡,家鄉是唯一的,是自己心裡不能替代的一部分。她告訴記者中國唯一的鄂溫克民族自治鄉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坐落在根河,「鄂溫克族馴鹿習俗」和「鄂溫克族薩滿舞」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文化的積澱在齊齊格的身上表現的更多的就是音樂的一種傳承。「為什麼選擇音樂」,這個問題我們在採訪時問過無數的人,基本上每個人的回答都會強調,在小的時候就很有音樂天賦。但是只有齊齊格告訴我們,她覺得音樂是始終流淌在她的血液之中。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了真正屬於一個民族歌者的那種鮮活的生命力。那是一種流動或者說是奔騰的力量,這樣的音樂往往讓人無法抵抗。
齊齊格有一種觀點,音樂應該真誠的表現時代。這句話她不僅一直在說,也一直在做。她的曲調總是要最大限度的展現出真正的蒙古族風貌。面對如今樂壇草原歌曲的「繁榮」,齊齊格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作為一個真正的土生土長的草原人,我有責任去用我自己的歌聲去傳達草原之美,草原之魂。傳承是沒有止境的,隨著時代的變化,民族的歌曲也要融入許多時尚的元素,這不是追趕潮流或者博人眼球,而是一種革新的需要,但是千變萬變,草原的精髓永遠也不會變。」
教育理念 有一種力量叫改變
一路追尋著音樂的腳步,齊齊格從內蒙古藝術學院走到了中國音樂學院,在內蒙古藝術學院的時候,齊齊格主修民族聲樂專業,這樣專業的對民族聲樂的學習研究不僅增進了她的演唱技巧,也是讓她對民族音樂有了更深的理解。隨著理解的逐漸深入在她的心中也漸漸萌生了要從事音樂教育的理想,於是她便考取了中國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深入的研究音樂教育的相關知識。在中國音樂學院齊齊格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馬秋華老師,馬秋華老師在培養少數民族歌手時非常注重從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培養,真正挖掘出學生的特色。齊齊格也從馬秋華老師的這種教育方式中獲益齊齊格獲益匪淺。在從事聲樂教育之後,她又遇見了另一位重要的老師,他就是中國唯一一位藝術嗓音碩士生導師韓豔麗,韓老師通過醫學手段觀察腔體結構和聲帶構造來研究聲樂教學,對齊齊格的聲音進行了更深入的開拓。
從她一長串的獲獎名單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她不斷前行的音樂軌跡,1999年獲全國少數民族歌手大賽河北省一等獎,同年獲全國城市歌手大賽民族唱法二等獎;2002年在秦皇島創辦小燕子合唱團(現為新格樂合唱團)並且在很快的時間內合唱團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3——2005年該合唱團連續三年蟬聯河北省電視文藝匯演金獎,齊齊格獲得優秀輔導獎;2012年,出任中國國際兒童藝術節形象大使。說起這些成績並不是為了證明她的成功,而是從她的履歷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夢想的形狀,「音樂」與「教育」這兩個關鍵詞她一直都沒有忘記,在人生這個長長的軌跡上,她始終堅持追逐夢想的足跡。
新格樂合唱團在2003至2005年期間曾連續三年蟬聯河北省電視文藝匯演金獎,齊齊格也獲得優秀輔導獎。自從學習聲樂教育那一天起,她的心中就始終有一個教育的種子,新格樂合唱團就是這個種子結出的一顆碩果。齊齊格說歌曲實際上是美育的一種形式,開闊的歌曲。往往也能讓人胸襟開闊,尤其在兒童階段,這樣的音樂教育課程必不可少。兒童歌曲少、普及率低,這些現實的問題我們早已經不是第一次探討了,可是對於這樣的問題解決起來卻始終是收效甚微。齊齊格對記者說,她每當看到這些孩子們唱那些情情愛愛的成人歌曲時,她都難過的流淚。沒有像齊齊格一樣經歷的人一定不會理解她這種強烈的感受。作為一個老師、一個合唱團的每天與孩子們在一起的老師,她的眼淚中有的不僅僅是難過,還有一份深深的責任。平日裡她總是一面創作,一面不斷的豐富著新格樂合唱團,在她合唱團的海報上,有這樣一段話「我不想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音樂家,也不想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專業的藝術人才,只想讓他們在聽到自己國家的國歌時,會感到激動和振奮,只想讓他們通過音樂的學習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這段話真切的表現出了齊齊格的最心底的話!
「我的榮辱連著我的祖國,祖國興衰牽著我的心窩」這是她創作的一首叫做《中國夢》的兒童歌曲,她希望有一天,孩子們都可以唱著這樣的歌,充滿陽光的奔跑著。齊齊格要做的事情無法用偉大、藍圖這樣的話來形容,因為她一直在堅持的也只不過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正是這樣平凡的事情卻凝聚了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叫做改變。就像齊齊格自己說的一樣,教育是為了更大的改變。
蒙古族血統賦烏蘭齊齊格與眾不同的音樂氣質,端莊、質樸、深動。當你靜靜聆聽時,你會感受到歌者內心那種自然的、純淨的真情流淌,像甘泉般清澈。仿佛向你講述古老的額爾古納河那麼多的故事,那麼多遠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