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學院音樂學院暑期三下鄉「南楚韻、通道紅」團隊在通道侗族自治縣進行民歌採風系列活動。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賀輝)7月下旬,長沙學院音樂學院暑期三下鄉「南楚韻、通道紅」團隊在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進行了為期10天的民歌採風系列活動。由9名學生、4名教師組成的隊伍,每天頂著烈日、翻山越嶺、走村過戶,足跡遍及通道縣8個鄉鎮、12個村寨,輾轉路程達800多公裡。
在懷化市文廣新局、通道縣委縣政府、縣旅發委、團縣委等機關的大力支持下,採風活動得以多方位、多層次、順利、有序地開展,收穫了良好的活動效果與社會效應。
探訪非遺傳承人,認真記錄、整理與學習
7月15日—21日,師生們先後造訪了侗族琵琶歌、牛腿琴歌、喉路歌、侗族大歌、花苗山歌、四裡侗山歌、?礁琛⒏滷?降確且糯?腥耍?私飧髏窀柚擲嗟牟??敕⒄骨榭觶?莆掌湟衾址綹裼胙莩?氐恪Mü?鎏?竇湟杖說難莩??浞衷擻靡衾盅ёㄒ鄧?В?晗訃鍬加胝?碭棖?柿稀
此外,師生們潛心向民間藝人求教,學習他們演唱的語言、風格、潤腔與方法。
共赴「六月六歌會」,全面接觸、交流與互動
7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三省坡·六月六」民族歌會在通道縣獨坡鄉木瓜村舉辦,吸引了湘桂黔三省(區)近萬名各族群眾和遊客觀看。長沙學院師生全程參與了本次歌會,在通道縣旅發委龍國忠主任的陪同下,觀看與記錄演出盛況,並與演員們深度交流與互動,全面了解通道侗族、苗族的民歌類型、特點,關注民歌傳承與民間藝人的生存現狀。
參與志願服務,關愛留守兒童
7月21日,由通道團縣委主辦的「青年之聲,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服務活動在通道縣豐和山莊舉行。長沙學院音樂學院師生與侗族大歌傳承人吳煥英一道參與了本次活動。吳煥英教孩子們唱侗族大歌,長沙學院師生教孩子們唱漢族藝術歌曲,並與留守孩子們熱情互動,現場氣氛融洽,活動效果顯著。
參觀紅色紀念館,重拾歷史記憶
7月22日,長沙學院師生們前往通道縣縣溪鎮,參觀了通道轉兵的歷史真跡恭城書院,以及通道轉兵紀念館。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實地體會、詳細了解,追憶歷史,緬懷歷史。在通道縣文化館音樂專幹彭萬德的傾情陪同下,師生們就通道轉兵歷史事件與通道侗族音樂的結合進行專門探討,意欲根據本次採風的音樂成果,催生、改編、創作與通道轉兵歷史事件相關的紅色歌謠。
關注民間音樂的傳承
7月23—24日,長沙學院師生們先後在通道縣圖書館、縣文化館展開調研。查閱與學習通道縣歷史、民族、教育與民間音樂相關的書籍、文獻;聽通道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潘啟斌講「通道花苗山歌」;並跟通道縣圖書館、縣文化館領導親切座談,探討通道侗族、苗族民歌的特色、現狀與傳承之道。長沙學院音樂學院暑期三下鄉團隊針對本次通道民歌採風已形成初步的成果,既有錄音、錄像、曲譜等一手資料,也有多方調研,針對通道民歌傳承與發展的調研報告。
以本次採風、調研為開端,長沙學院音樂學院正積極申報「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項目,策劃以一本通道民歌教材為切入點,通過教材的編寫、出版、普及教育等工作,推動通道侗族、苗族民歌的傳承與發展,並將致力於開闢通道民歌的地方與高校相結合的民族音樂傳承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