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郭軍輝 大慶油田的科技人

2020-12-20 中華兒女

青年英才耀龍江

為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落戶龍江,發揮人才科技創新優勢,黑龍江省推出人才政策「組合拳」,依託學科優勢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打造留住人才的大舞臺;加大資金扶持、獎勵制度,打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好環境,一批批青年人才選擇來到龍江,紮根龍江。龍江為青年才俊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大舞臺,青年英才們也在大舞臺上綻放了最為耀眼的光彩。

文 王 楓

大慶,作為我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這裡孕育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也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石油青年。幾十年來,大慶油田的優秀青年們不懈拼搏、不斷超越,奮鬥在石油領域的第一線,成為油田可持續發展的生力軍。郭軍輝就是這些石油青年中的一位傑出代表。作為首批入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年科技英才培養工程的佼佼者、作為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的獲得者,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開發研究一室項目長郭軍輝的成長過程深刻體現著大慶油田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

教學相長,薪火相傳

師帶徒、傳幫帶是大慶油田的一項優良傳統。參加工作伊始,郭軍輝便與黑龍江省自學標兵、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質總師杜慶龍結成了師徒對子。師父是「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模範,他崇尚科學、勇於創新、甘於奉獻、樂於拼搏的高尚品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徒弟。在師傅的耐心培養和鼓勵下,參加工作僅兩年多的郭軍輝便開始獨立承擔油田公司級科研項目——《剩餘油小層動用狀況預測方法的研究》。

為了郭軍輝更快成才,師傅總是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去王啟民助理辦公室討論穩油控水、去冀寶發院長那裡探討剩餘油預測方法、去自己的博士生導師那裡請教微觀剩餘油研究方法,師傅常不忘把徒弟帶去旁聽。師傅還總是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材料親自送到徒弟手中,李道品先生的小層動態分析方法、計秉玉老總的手稿、一些經典書籍等等。師徒結對期間,在杜慶龍的指導下,郭軍輝學習了多層模糊綜合評判技術,掌握了檢查井分析剩餘油的方法,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與師傅一起工作研究的過程中,知識在一點一滴地積累。有一次進行一個區塊的連通關係分析,師傅拿著成果圖一看便發現了問題。原來在分析時,不僅要看井的情況,還要充分考慮井間非均質性的變化。這就是經驗,能不能把經驗數位化呢?郭軍輝考慮。他上網,去圖書館翻閱各種資料,在師傅的鼓勵和幫助下,開始了特高含水期小層動用狀況預測方法的研究。他不迷信、不盲從,敢於突破思維禁錮,積極拓展研究思路,每天都帶著一卷井位圖回家苦思冥想到深夜,探尋規律,提煉方法,一幹就是7個多月。「滴水石穿終有成」,師徒倆提出把流線模擬的特徵與注採關係劃分結合起來的想法,經過無數次繪圖分析、無數次對比試算,終於形成了穩定可靠的注採關係計算方法。

在此基礎上,他們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平臺,取得了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與傳統方法相比,注採關係和剩餘油描述精度分別可達95%、80%以上,提高工效近百倍。2012年開始,該技術在全油田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累積評價油水井數近10萬口,創造了極其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初出茅廬的郭軍輝嘗到了甜頭,也更加堅定了他像師傅杜慶龍一樣走創新之路的信心,雖然苦點累點,但他覺得這是他報效油田最好的方式。

不忘初心,牢記責任

新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任何一項創新都離不開參考和借鑑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此,大慶油田每年都要選派技術專家到國外知名大學進修、交流。郭軍輝就是這一項目的直接受益人。

找油和找水是油田開發的兩個方面。2017年大慶油田的綜合含水率達到95%,已進入特高含水後期開發階段,地下的剩餘油分布更加零散,僅僅找到剩餘油在哪兒還不能保證油田的開發效果,還必須找到高含水的來源。找水,成了所有高含水老油田必須面對的難題。為了解決高含水老油田如何找水的難題,國內各大油田的專家都進行了長期不懈的研究。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多是基於監測資料的一種定性識別,評價結果不能量化。

容量阻力模型是國際上近幾年提出的新技術,郭軍輝對此項技術一直進行著跟蹤。由於技術路線的限制,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僅能將該技術應用於幾十口井的小區塊。

恰逢此時,郭軍輝受油田公司委派來到極富國際盛譽的滑鐵盧大學訪問學習。他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方面抓緊「蹭課」,跟世界名校的教授學習相關知識;一方面利用滑鐵盧大學一流的圖書館資源,下載相關的學術成果研讀,並通過郵件與作者討論技術難題。訪學論文他更是以此為研究課題,通過與指導教授的多次探討,制定了對容量阻力模型進行完善的技術方案。回國後,他便開始與項目組成員進一步討論具體的實施細節。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攻關,最終突破了油水井數這一瓶頸對該項技術的制約,將其成功應用在了數百口井的大區塊,成功實現了低效無效循環注水的定量評價。

青年的成長離不開企業的平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青年的不懈奮鬥。郭軍輝堅信,只要紮根大慶油田這塊沃土,不忘初心、堅定信心、努力創新,就一定會攻克更多的艱難險阻,為油田百年不衰的傳奇做出更大的成績。

編輯|薇拉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梁

相關焦點

  • 大慶油田開放日:感知中國石油 走進大慶油田
    東北網7月16日訊(記者 安澤)7月15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舉辦「不忘初心強國夢,振興發展向百年」主題開放日活動。來自中央、網絡、財經、都市、行業媒體及省市等近40家媒體記者和公眾代表走進了大慶油田,近距離感受大慶油田多元發展的魅力。開放日會議現場。
  • 感知中國石油走進大慶油田 大慶油田舉辦開放日活動
    原標題:感知中國石油 走進大慶油田大慶油田舉辦開放日活動7月15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舉辦「不忘初心強國夢,振興發展向百年」主題開放日活動。來自中央、網絡、財經、都市、行業媒體及省市等近40家媒體記者和公眾代表,共計65人走進了大慶油田,近距離感受大慶油田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實現振興發展的生機活力,探訪大慶油田為實現中國夢、石油夢、建設百年油田夢想的激情與拼搏,發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魅力。
  • 科技創新助力大慶油田百年夢 大慶油田開放日走訪油田科研一線
    許書晨攝 2016年,圍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國務院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大慶油田全面啟動《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綱要》編制工作,將技術支撐保障寫進了這份指導企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並明確繪就大慶油田核心技術發展路線圖,列出科技攻關規劃,指出:注重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著力在「新」字上下功夫。
  • 圖文: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
    圖文: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     大慶得名:1959年9月26日,松遼盆地第三號探井噴出原油。當時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大慶的前夕,因而給這個油田取名為大慶油田。
  • 「三超」精神湧動在大慶油田
    「您現在看到的,是大慶油田3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獎盃、證書……」5月21日,在大慶石油科技館一樓歷程廳榮譽展櫃前,講解員這樣講述著。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重點獎勵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每年評選不超3項。為什麼大慶油田能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為什麼大慶油田能始終站在石油科技最前沿?
  • 大慶油田總醫院回應
    龍頭新聞訊(記者 劉暢言 王曉丁)13日,龍頭新聞發布了《記者走訪大慶油田總醫院:醫生和物業人員領人看病能優先,取號機壞了窗口排長隊》的報導,引起社會各界關注。14日,大慶市衛健委和大慶油田總醫院相關負責人來到生活報進行了情況說明,並表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醫院將針對報導中出現的相關問題,立即整改。
  • 大慶油田以科技創新支撐建設「百年油田」
    新華網哈爾濱8月16日電(記者範迎春、高星)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學工業基地大慶油田長期以來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不斷破解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尤其是以三次採油為代表的油田綜合開發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保持了長期高產和穩產,科技創新成為創建「百年油田」的決定性因素。
  • 大慶油田舉辦開放日活動
    本報27日訊(記者蒙輝)持續兩天的開放日活動27日在大慶油田公司落下帷幕。兩天的活動中,從中央到地方共計40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和社會公眾代表等65人齊聚大慶油田公司,近距離感受大慶油田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
  • 大慶油田:文化事業綻放時代光彩
    9月26日,黑龍江大慶油田迎來60歲生日,讓大慶油田廣大幹部職工無比激動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強調,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肩負起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責任。
  • 中石油副總裁孫龍德兼任大慶油田總經理
    中油集團公司黨組決定: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劉宏斌不再兼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大慶油田黨委副書記、常委、委員,中國石油駐黑龍江地區企業協調組組長;由現股份公司副總裁孫龍德兼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大慶油田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中國石油駐黑龍江地區企業協調組組長;免去姜萬春的大慶油田黨委書記
  • 國務院國資委在大慶王進喜紀念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舉行「青年...
    2011年2月18日上午,國務院國資委「機關青年幹部學習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分別在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隆重舉行。國務院國資委人事局局長時希平、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曾堅、直屬機關工會主席呂秋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濟師、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關曉紅、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姜萬春等同志出席揭牌儀式。
  • 大慶市大慶油田景點 免費攻略
    大慶油田最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就是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而於1971年建成的。全款總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3萬平方米,主管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溫家寶總理親筆題寫館名。
  • 大慶油田:用責任築牢安全長城
    1959年,大慶油田誕生,到今天已經過去整整60年了。60年間,大慶油田不僅為祖國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貢獻了源源不斷的石油、天然氣,也孕育出了直到今天仍在這座城市裡代代相傳的「大慶精神」與「鐵人精神」。今天記者又將帶來哪些大慶油田的故事?
  • 大慶油田馬鞍山碳中和林項目啟動
    ,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作宣講報告,油田領導孫龍德在大慶油田分會場參加會議。 谷振春指出,大慶油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發揮著「壓艙石」的重要作用,油田科技研發等團隊的作戰能力和廣大幹部員工的精氣神值得學習。孫龍德指出,大慶油田將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考慮當前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的思路,紮實做好古龍頁巖油等各項工作的長遠規劃,完善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
  • 大慶油田面向公眾舉辦開放日活動
    來自中央、省、市共計40家媒體記者和社會公眾代表等60餘人,走進大慶油田,近距離感受大慶油田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實現振興發展的生機活力,探訪大慶油田為實現中國夢、石油夢、建設百年油田夢想的激情與拼搏,發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魅力。
  • 為大慶油田插上「科技翅膀」
    來源:經濟參考報王啟民在大慶油田的辦公室內接受記者採訪。記者 何山 攝20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曾誕生我國石油英雄——「鐵人」王進喜。半個多世紀過去,這片熱土上又孕育了科技興油保穩產的「新時期鐵人」王啟民。
  • 大慶油田大事記(1958—1962)
    9月26日 松基3井噴出工業油流,發現大慶油田。 10月1日 葡萄花構造上的第一口基準井——葡1井完鑽。 10月7日—8日 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提出把大同鎮改為大慶鎮,以這裡出油慶祝建國10周年;石油工業部將這個新發現的油田定名為大慶油田。 11月 餘秋裡在石油工業部領導幹部會議上,要求做好「大戰松遼、支援松遼」的思想準備。
  • 大慶油田2019年主要指標「箭頭向上」
    新華社哈爾濱1月1日電(記者範迎春、閆睿)記者1日從大慶油田獲悉,2019年,大慶油田完成油氣當量4362.8169萬噸,同比增加195.96萬噸。其中,完成國內原油產量3090.0137萬噸,獲得海外權益產量910萬噸。
  • 「消息」中石油大慶油田重大人事變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持續近一個月的中國石油人事大變動,最後壓軸的中國石油大慶油田人事變動今天水落石出。11月25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公司官網的領導簡介網頁更新,海貝能源此前一直講述的大慶油田領導成員調整今天正式公布。
  • 中國油田名稱由來:「大慶」意味「肯定」
    第一大油田:大慶油田1959年2月8日是農曆正月初一,石油部領導召開會議討論松遼盆地松基3井的井位,連續三天取得了一致意見。4月11日位於大同鎮的松基3井開鑽,設計井深3200米。由於松基3井的提前完鑽試油,從而宣告了松遼盆地第一個油田的誕生。9月27日,黑龍江省委書記歐陽欽和李範五、李劍白等領導到大同鎮祝賀,歐陽欽提議把大同鎮改名為「大慶」,既有對發現油田的肯定,又有國慶10周年之意。石油部部長餘秋裡得知歐陽欽的提議後,說道:「好麼!大慶好麼!」隨後,石油部經黨中央批准,抽調全國的勘探隊伍到大慶開展了石油大會戰,並將油田命名為大慶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