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 綠富雙贏——平江縣大力推進河長制工作見聞

2020-12-20 華聲在線

碧水繞山城。 徐典波 攝

徐典波 晏 理 毛誠志

12月中旬,一份汨羅江水質監測報告單,擺在了平江縣副總河長、副縣長徐教凡的辦公桌上:汨羅江平江段水質已連續20個月穩定在Ⅱ類。

冬日平江,碧水環城。平江縣響應「守護好一江碧水」號召大力推行河長制工作,推進法治、共治、長治,讓「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願景變成現實。

革命老區平江,已悄然亮出「一江碧水」新名片!平江縣總河長、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偉雄期許:「汨羅江是母親河,是平江的生態之基、生命之源、生產之要,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共同保護母親河,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綠富雙贏新平江造福人民群眾和子孫後代!」

高舉利劍:集中力量「法治」

平江以一條江而名,水之於平江人,有著生生不息的情愫。

汨羅江靜淌,從幕阜山山脈群峰裡流下,自東向西貫穿平江全境。以汨羅江為紐帶,該縣分布著大小河流141條,水庫319座,滋養著112萬平江父老鄉親。

曾幾何時,平江人也因水而煩惱。非法採砂、非法電魚、排汙取土、佔用河道、毀林佔地等破壞平江水系生態的情況時有發生,而當時河湖管理由水利、林業、交通、漁政等多部門分散管理,沒有形成執法合力。

問題在水裡,根子在岸上,刀刃必須向內,加強法治建設。2018年,隨著河長制工作的全面鋪開,平江縣河長辦牽頭,從縣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林業、交通運輸、自然資源、公檢法等部門抽調46名執法人員,組建河長制綜合執法大隊、河長製法庭與河長制檢察室,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行政執法與非訴案件執行、單一執法與聯合執法等「3個」有效銜接。

在該過程中,該縣實行縣鄉(鎮)聯動,由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牽頭,以鄉鎮為單位,整合轄區站所執法力量,成立河長制綜合執法中隊,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將涉水部門相關行政執法權以委託執法方式下放到鄉鎮,做到河長制綜合執法全覆蓋。

2018年11月1日晚,汨羅江斑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平江縣伍市鎮段,村民王某趁著夜色電魚,被縣河長制綜合執法人員當場抓獲,後被逮捕處罰。此次執法也是平江縣成立河長制綜合執法大隊成功辦理的首例涉水涉漁刑事案件,為保護河道生態平衡形成震懾作用。

2019年,平江縣在推進綜合執法基礎上,推出河道警長機制,在汨羅江、昌江等「兩江十八河」及其支流建立責任明晰、協調有序的河湖防治機制,設立縣、鄉、村三級警長91名,同時設公安聯絡員制度,加強水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嚴厲打擊涉水違法犯罪。

「我們集中力量法治,絕不姑息任何企圖破壞汨羅江河道生態平衡的行為。」平江縣河長辦常務副主任、縣水利局局長李立明介紹,今年來,共辦理各類涉水案件63起,其中刑事案件23起,刑拘26人,舉辦了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案件公開聽證會,6名被告人均認罪認罰,有力推動了全縣河道治理走上法治化道路。

拓寬渠道:多管齊下「長治」

9月28日,平江迎來了保護母親河過程中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當天,平江縣汨羅江楊梓山保護圈治理工程項目建設開工動員會如期舉行,縣委組織部、發改局、水利局、公安局、河長辦、河長制綜合執法大隊等單位參加儀式。

楊梓山保護圈治理工程項目位於漢昌街道仙江河口至瀏家灘大橋段,總投資約6418.5萬元。平江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長胡偉表示,該項目是湖南省大江大河治理的重點工程,也是該縣汨羅江城關段「一江兩岸、山水新城、大美平江」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加強汨羅江綜合治理、完善拓展城市功能、滿足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實事工程。

一江兩岸織錦繡,大美平江繪新篇。平江縣圍繞河長制促河長治,從清理、修復等方面多管齊下,今年市級交辦10個「四亂」問題,已全部整改銷號到位。該縣還自我加壓全域摸排,交辦34個「四亂」問題,也已全部整改銷號。14個鄉鎮新開工修建汙水處理廠18個,配套汙水收集管網總長度205公裡,全面提升河道水質。

該縣籌集資金4.25億元完成了昌江河梅仙鎮、木瓜河木金鄉、洞下河龍門鎮等涉及7個河道水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建設。爭取亞行貸款9.7億元,縣財政配套9.7億元,陸續開展河道綜合治理22個項目建設,逐步實現河岸增綠、河道暢通、河堤固基。

樣板河、生態溼地、美麗小鎮……到平江遊覽,處處有亮點,讓人不得不佩服平江人的眼光。該縣鄉鎮以及園藝示範中心爭先恐後開展「美麗河湖」建設,建成了24條「樣板河」,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步步提升!

整合資源:全民參與「共治」

4月29日,長壽鎮志願者河長鄒紅勇巡河過程中,因制止非法採砂受傷,治癒後仍堅守一線,受到了表彰,成了「民間河長之星」。他說:「母親河不能沒有『管家』,我們當宣傳員、清潔員和管護員,也是監督員,巡河打卡已融入生活。看到母親河越來越美,付出很值得!」

自河長制推行以來,平江縣整合民間河長和志願者協會力量,建立縣誌願者河長管理信息平臺,支持激勵縣環保志願者協會及協會下屬16個縣直單位、24個鄉鎮環保志願者服務中心和543個村(居)工作站有序開展,推選縣、鄉、村三級民間志願者河長587名,招募江河守護者3982名,形成了「全民治水」的新格局。

一石激起千層浪。平江縣將舉報電話公布在河長公示牌上,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制度,隨時接受群眾、志願者舉報。縣河長辦每年拿出10萬元,對舉報問題屬實志願者給予獎勵,掀起了一股共治新風潮。

人技同治,立體監管。如今,平江縣搭上「網際網路+管護」快車,投資500萬元建立「智慧河長」中控視頻系統。這套河湖管護信息平臺對全縣2個重點飲用水源地、9個汨羅江幹流斷面和12條主要支流全方位監控監管,包括了11個大型監控室、1020個攝像頭、10臺無人機等,讓監管無處不在。

領導帶頭巡河、部門強力執法、社會積極參與。平江縣河長辦建立「一會一號一群」,加強信息溝通共享,完善會議通報制度,每月召開河長制工作會議,重點就河長巡河、涉水執法等情況進行通報,部署工作;每季度對行政辦案情況進行統計,對所有非訴執行、有罪判決等進行及時公示,增強社會影響力,形成長效機制,營造「共治碧水」的濃厚氛圍。

「生態立縣,綠富雙贏。」汨羅江一江碧水,已成為平江一張綠色的請柬!如今的平江,山水好、生態優、產業旺、百姓富,發展更可期。

展望未來,平江縣第一總河長、縣委書記汪濤表示,作為河流的健康守護人,平江縣各級河長將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到嚴履職、勤巡河、保安全,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善做「水文章」,打造好「藍墨水上遊」這張名片,為群眾創建幸福河!

相關焦點

  • 一江碧水向東流——東安縣河長制工作紀實
    在永州市東安縣這樣的美景隨處可見,有綠得可愛的湘江,有清得透明的揚江,還有藍得純潔的蘆江……她們像一條條玉帶般鑲嵌在東安大地上。樹牢護河意識讓河水更清「我們始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在思想上樹牢護河意識,把碧水保衛戰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放在突出位置,讓東安的每條河流碧水常流。」
  • 推進河長制,守護郴州碧水清波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河湖編織一道保護網,使河湖水清景美,郴州市的河長們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護好「盆中的水」兩大目標,認真履職,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轉變。郴州的河流在他們的悉心呵護,和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保護下,正休養生息,煥發新的青春,奔湧著時代的活力,綻放出美麗光彩。
  • 「三管齊下」護一江碧水——「河長制」工作的茶陵實踐
    去年來,為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保護母親河,茶陵實施了禁捕退捕、治砂護河、黨群巡河三大舉措,並將其與脫貧攻堅、全面小康有機結合,探索出具有茶陵特色的「河長制」工作,護一江碧水,還一江清波,實現了生態與惠民同步發展。 「我們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齊心協力把洣水茶陵段治理好、管理好、保護好,讓洣水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茶陵縣委書記江小忠在巡河中多次說道。
  • 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勝景
    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政治任務,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實現「一江碧水」願景必須貫徹「兩山」理念。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餘村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念用樸素的言語,深刻揭示了自然負載價值、創造價值的深刻道理。
  • 長江源頭「碧水保衛戰」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近年來,格爾木市加快推進格爾木河流域水汙染綜合治理工作,全面推進「河長制」,使全市水環境質量呈現穩中趨好態勢。 格爾木市委宣傳部 攝中新網西寧8月2日電 題:長江源頭「碧水保衛戰」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作者 孫睿 馬紅娟夏季的沱沱河一如既往地安臥在廣袤的可可西裡,靜靜地審視太陽和月亮的交接。遠遠望去,有一個身影在沱沱河堤岸上走著,他時不時彎下腰,一隻手提著袋子,另一隻手清理著河流中的垃圾(塑膠袋)等,他就是這裡的河湖志願者新文。
  • 守護碧水清流 潤澤道縣大地——道縣2019年開展河長制工作紀實
    守護道縣碧水清流是每位河長的初心。2019年以來,全縣各級河長和河長辦工作人員始終恪守初心和使命,以改革為動力推進河長制工作,攜手檢察機關、河庫警長、記者河長為河道「清四亂」,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正在回歸。
  • 清水從此奔大江——株洲創新河長制工作切實推動河湖之變
    中央、省級媒體記者集中到株洲採訪河長制工作,所到之處皆是養眼河景:一江碧水繞城北上,兩省同治「淥水」長流,江清河晏城鄉巨變…… 曾經的汙染之城,一躍成為青山綠水典範之城,來訪者在驚嘆之餘疑問:改變從何而來? 株洲市副市長、市河長辦主任顧峰解釋說,近年來,該市在強力推進汙染防治工作的同時,持續做好「水文章」,以河之變推動城之變。
  • 最美岸線入畫來——嶽陽市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紀實
    夏日時節,嶽陽收到一個沉甸甸的生態「大禮包」:東洞庭湖7個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98.7%,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越冬水鳥超過24萬隻,創近10年之最,野生麋鹿增加到183頭,江豚數量達120頭,均呈穩定增長;完成長江復綠1.3萬畝,港口碼頭復綠47.7萬平方米,長江沿岸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一切,與嶽陽市正在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息息相關。
  • 壯士斷腕聯治「一湖四水」 湖南力保一江碧水向東流
    湖南正以「一湖四水」系統聯治為重點,生態優先守護一江碧水,昔日漫江碧透的湘江、秀美如花的洞庭開始逐漸呈現。洞庭湖碧波蕩漾,岸芷汀蘭。 付敬懿 攝  「壯士斷腕」除汙染頑疾  緊靠湘江的株洲清水塘工業區,15.15平方公裡區域內煙囪林立,但往日機器的轟鳴已不復存在,成片的廠房被掩映在綠樹之間,道路兩旁花團錦簇,清清的小溪霞灣港靜靜流淌。
  • 湛茂兩地共守一江碧水
    日前,由茂名市水務局、茂名市河長辦組成的考察組來到湛江,就「廣東智慧河長」推廣應用和基層河長履職等工作進行考察學習。    是日上午,考察組深入廉江市安鋪鎮九洲江久魚村段,與鎮、村級河長實地交流關於「廣東智慧河長」APP巡河使用及問題處理情況,並走進安鋪鎮河長制辦公室認真查閱相關臺帳資料。
  • 守護一江碧水 留住悠悠鄉愁|河長制,讓縣內每一條河流都碧水長青!
    一年多時間,墊江縣出臺了縣級河長會議、信息公開與共享、信息報送、工作督導、工作考核、河長巡查等一系列制度。墊江縣還將河長制納入鄉鎮和部門的績效考核,根據不同河庫存在的問題,實行差異化考核,強化工作監督,切實推動河長制落到實處。
  • 郴州市北湖區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 受省政府表彰
    紅網時刻郴州1月23日訊 (通訊員 胡林涓)近日,省政府公布了2019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區予以表揚激勵的名單及激勵措施,郴州市北湖區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受到激勵表彰。通過「獎優罰劣」工作槓桿推動河道保潔落到實處,實現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性局面。「四化」建設打通最後一公裡河長辦建設標準化。
  • 青山綠水鋪錦繡 富美新顏滿山川
    綠色,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美好詞語,成為黔江近年來最靚麗的色彩,一筆一畫勾勒出超乎尋常的美麗。神秘的芭拉胡恰似一條綠色絲絛,蜿蜒的阿蓬江如同一條碧綠項鍊,秀美的小南海仿佛一塊清透的玉鏡……來到黔江,一城山水一城綠,身在城中走,人在畫中遊,與山依,與水伴,一步一景,百步流連。  不負青山,方得金山。
  • 縣區|祁陽:打造智慧河務 守護一江碧水
    濱臨河畔的田園綜合體裡村民們正忙著在油菜地、有機疏果地裡施肥、除草,一幅人水和諧欣欣向榮的景象。 將河長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縣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調度、督導河長制工作,把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全縣重點工作考核範疇,將考核結果與各級河長的工作績效掛鈎,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 重慶彭水:確保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美景永存
    這是彭水縣全面落實河長制,讓河長制「有名」更「有實」所交出的答卷。近年來,彭水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全面推行河長制當作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重大舉措來落實,堅決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圍繞「河暢水清坡綠岸美」的總體目標,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河長體系,同時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和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村容村貌等專項治理,推進「三水共治」,狠抓「建」「治」「管」「改」,確保一江碧水
  • 建設幸福河庫 惠澤道縣大地——道縣2020年開展河長制工作紀實
    2020年,在道縣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位推動下,在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讓每條(個)河(庫)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庫」的工作目標,道縣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總體要求,凝心聚力、合力攻堅,紮實推進河長制工作,在河庫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成效顯著,取得了國考斷面和省級水功能區水質100%達標的良好成效。
  • 「兩化」融合 「綠富」雙贏 ——「兩山」理念的灣沚實踐
    「兩化」融合 「綠富」雙贏 ——「兩山」理念的灣沚實踐 2020-12-04 11:04:51   來源:蕪湖新聞網
  • 黔江:縱深推進「河長制」 一泓清水映藍天
    初秋時節,行走黔江大地,河水碧波蕩漾,岸邊的綠樹與碧水交相輝映,一陣微風吹來,一行白鷺直衝雲霄,一切顯得美好而神秘。身邊的河流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靚麗容顏,這是每一個市民的切身感受,這一變化主要歸功於河長制工作的有序推進落實。
  • 嶽陽縣:守護一江碧水 建設生態洞庭
    這是我們今後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遵循!」近日,嶽陽縣委書記田文靜表示,嶽陽縣將牢記殷殷囑託,守護一江碧水,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統籌推進東洞庭湖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讓生態優美、環境宜人成為嶽陽縣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嶽陽縣境內東洞庭湖面積達1328平方公裡,約佔洞庭湖面積的49%。
  • 深化「河長制」 共繪碧水圖
    自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以來,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一條條河流、一座座湖泊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以河長制,促河長治水長清。2017年5月,《馬鞍山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出臺,正式開啟河長制這一治水管水護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