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簡簡單單的一個字,關於禪的書卻是汗牛充棟。
在書海中,不可錯過的一本書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的《禪的行囊》。
一、《禪的行囊》是一本遊記。
2006年3月,比爾波特從美國飛抵北京,開始了他在中國尋找禪宗六祖的足跡。
他首先訪問北京古鐘博物館,從永樂鐘上雕刻的佛經了解禪宗「不立文字」的本質,然後去了山西大同、河南趙縣柏林寺、嵩山少林寺達摩洞、安徽合肥司空山無相寺和潛山縣三祖寺……最後到了廣州的南海神廟,這是達摩渡海來廣州時最初上岸的地方。
二、《禪的行囊》展現了禪宗在中國的發展脈絡。
達摩自在廣州上岸後,禪並沒有中國廣泛地推廣。
真正讓大多數人對禪感興趣,並將禪融入生活之中,得益於禪宗六祖的探索與推廣: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然後一花開五葉,禪宗又細分為溈仰、臨濟、曹洞、法眼、雲門五個流派。
禪宗六祖都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他們給後人留下了修行參考或著作,他們的俗家身份是什麼樣等等,比爾波特都在這本書裡告訴你這些信息。
三、《禪的行囊》記錄中國寺廟重修、翻修和擴建。
2006年,中國大地上的很多佛教寺廟進入了興建期,不然很多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的寺廟就會徹底消失了。比如:安徽潛山縣的三祖寺。
這一方面得益了中國宗教政策的開放,另一方面則是佛教人士本煥長老和淨慧法師對挽救佛寺廟的危機感了。
總的來說,《禪的行囊》是一本敘事輕鬆幽默的遊記,也是一本追問禪的本質的文化書,當成了解禪文化的入門書也是不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