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票據案再發排查力度加大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近日,銀行在暴露的兩單票據案件將票據風險再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今年以來,銀行票據大案一個接著一個,農業銀行39.15億、中信銀行9.69億、天津銀行7.86億、寧波銀行32億,加上近日廣發銀行9億、工商與恆豐銀行的13億票據案再度爆發,市場對銀行通過票據騰挪信貸空間,票據業務把關不嚴,票據中介挪用資金等問題高度重視。

  ●南方日報記者 黃倩蔚

  銀行票據案再度爆發

  上周,廣發銀行佛山分行9.3億元票據的案件暴露。與農行票據窩案等多起案件類似,廣發銀行去年8月-10月期間交易的98張票據資金被票據中介挪用流入股市,最終因資金鍊斷裂演化成為風險事件,其中又涉及了交易對手中原銀行信陽分行和晉商銀行、廊坊銀行、庫車國民村鎮銀行、通化農商行等多家通道銀行。

  廣發銀行此前回應表示,事件是由於外部同業在票據交易中的不規範行為所導致,廣發銀行發現風險後已第一時間啟動緊急追授機制,目前已回收大部分款項,剩餘款項在進一步匯款。據了解,該案件目前仍在偵查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廣發票據事件還沒有降溫,又有消息爆出恆豐銀行與焦作中旅銀行之間的13億票據風險事件。據了解,不法分子利用虛假材料和公章,在工行廊坊分行開設了河南焦作中旅銀行的同業帳戶,並以焦作中旅銀行為承兌行,利用工行電票系統代理接入的方式開具13億電票,最終該電票輾轉到恆豐銀行轉貼現。恆豐銀行在其內部定期排查中發現了疑點,在向焦作中旅銀行核對時遭到對方否認,恆豐銀行隨即報警並將相關情況報送監管部門。

  此次案件由於涉及向來較為安全的電子票據,開戶行又是四大行之一的工行,也引發了市場的一片譁然。恆豐銀行對媒體表示,當時做該筆轉貼現業務時,由於是電票,開戶行是國有大行,並沒有多想。而工行則回應表示,近日工行廊坊分行在帳戶監測和檢查中發現,焦作中旅銀行在該行開立的同業帳戶存在資金異常變動的情況,立即對可疑帳戶採取緊急凍結措施,並將相關情況通報了票據轉貼現買入行。但表示與票據無任何交易關係,既未承兌,也未出票,未參與該批票據的任何流轉環節,也與相關企業、相關銀行無任何資金往來。

  粗略統計,今年以來,銀行爆發的票據案件已經超過100億元,票據亂象背後銀行違規操作、風險把控不嚴,給票據中介留有巨大風險空子。有業內人士對媒體透露,當前票據行業中通過抽屜協議、代理代持、資管轉移等方式騰挪貸款規模,虛增存貸款規模、減少資本佔有的問題非常嚴重。而不少高風險低信用的地方村鎮銀行、農商行承票也通過層層通道轉貼,流入大銀行,交易中涉及「假買斷、假賣斷」、「陰陽合同」、假公章、代持、調節信貸規模等,形成錯綜複雜的風險鏈條。

  多道監管令牌排查風險

  票據業務是銀行一項傳統的資產業務,目前使用較多的是銀行承兌匯票,給企業融資帶來了較大的便利。但票據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較多風險點,如在辦理承兌匯票貼現業務時,由於操作不慎或審查不嚴,誤將有瑕疵的匯票或票面要素不全及偽造、變造的票據辦理了貼現而造成的風險。以及一些不法人員利用偽造、變造票據、「克隆」票據、票據「調包」或者偽造、虛開增值稅發票,偽造、變造貿易合同及虛假的銀行查詢查復書,有意識地詐騙銀行資金而使銀行面臨資金損失等風險。

  去年底,銀監會對票據業務開展專項檢查,於2015年底下發《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203號文),要求各家銀行高度重視票據業務風險,認真落實監管要求。

  當時銀監會就提出了風險提示,包括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利用貼現資金還舊借新,調節信貸質量指標;發放貸款償還墊款;通過票據轉貼現業務轉移規模,消減資本佔用,利用「賣斷+買入返售+到期買斷」、「假買斷、假賣斷」、附加回購承諾等交易模式,假賣斷真出表,或幫助他行在月底代持,調節信貸規模等。

  今年5月,央行聯合銀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票據業務監管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強化票據業務內控管理,堅持貿易真實性要求,嚴禁資金空轉,嚴格規範同業帳戶管理。

  7月,銀監會辦公廳再下發《關於全面開展銀行業「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回頭看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要求重點排查存款、信貸、票據、同業、理財和代銷等各類重點業務中是否存在新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並於11月底前完成。

  而2016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暨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上,銀監會再次強調,下半年要重點嚴查十大行為,其中包括熱衷當通道、做過橋、加鏈條,資金「脫實向虛」的行為;違規辦理票據業務、籤訂抽屜協議、貸款「三查」執行不力等。可以預見,隨著風險事件屢禁不止,票據業務風險監管也將升級。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罰沒2.95億,郵儲銀行票據「變形記」
    票據業務能改善銀行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增強盈利能力,又能促進經營流動性,因而受到銀行青睞,成為銀行的重要業務組成。但在早前的快速發展中也埋下了一些「地雷」。1月27日,銀監會公示對郵儲銀行違規票據案件的處罰,又一樁涉案金額達數十億元的票據案浮出水面。業內人士認為,加強銀行合規檢查及推動電子票據進一步發展等,是對走形的票據操作糾偏的重要方法。
  • 銀監會查處郵儲銀行違規票據案
    銀監會查處郵儲銀行違規票據案罰沒12家涉案機構2.95億元銀監會近日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 銀監會嚴懲違規票據案 郵儲銀行等被罰2.95億元
    銀監會嚴懲違規票據案 郵儲銀行等被罰2.95億元 原標題: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 王恩博)繼日前重罰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違規放貸案後,中國銀監會27日再開大額罰單,涉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被罰沒
  •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答記者問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答記者問:1、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的主要考慮是什麼?央行票據互換工具可以增加持有銀行永續債的金融機構的優質抵押品,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認購銀行永續債的意願,從而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為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創造有利條件,也有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緩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2、人民銀行如何開展央行票據互換操作?
  • 明確責任歸屬、強化風險預判,全省各地持續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
    明確責任歸屬、強化風險預判,全省各地持續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 2020-10-05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行:央行票據互換操作為「以券換券」 對銀行體系流動性影響中性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24日就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答記者問時表示,為保障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銀行需要有充足的資本金,永續債是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重要渠道。
  • ...農業銀行票據營業部穩健行遠爭創一流_銀行業務_中國金融新聞網
    2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衝擊,農業銀行票據營業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大行責任擔當,以票據業務為抓手,加大票據業務的逆周期支持作用,全力做好「六穩」「六保」金融服務,主動聯繫並重點滿足疫情重點地區分行及同業機構的票據融資需求,支持實體企業復工復產和票據融資。
  • 銀監會查處郵儲銀行違規票據案 涉案12家機構被罰近3億
    央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27日)晚間,銀監會公布了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查處結果,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計罰沒2.95億元。2015年以來票據大案頻發,暴露出銀行業的哪些問題?
  • 多家銀行承兌匯票違規被罰 票據市場有待健全
    銀行承兌匯票因銀行信用擔保,成為很多大中企業周轉資金,緩解資金緊張,延遲付款的常用工具。然而,近期市場卻傳來「承兌匯票的使用加大了中小企業成本」的聲音,由此引發業內關於這一融資工具「全面取消還是健全發展」的熱議。
  • 曲靖市商業銀行千億票據案:支行長私刻3枚公章 異地開同業帳戶牟利...
    和訊銀行獲悉,日前,這起千億假公章票據案在裁判文書網首次披露。判決書顯示,被告人柳泉,男,漢族,1970年1月出生,大學文化,系曲靖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會澤支行行長。因涉嫌非法經營罪,2014年3月26日被曲靖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4年4月30日,曲靖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偽造公司企業印章罪批准逮捕。另外,還有潘剛傑、王志強、馮輝3名被告人。
  • 湖南資興農商行騙貸案後續:資興市相關部門要求加大力度追回贓款
    報導出來後,引起了讀者和網友的廣泛關注,資興市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要求資興農商行與法院銜接,加大追回贓款的力度,努力為銀行挽回經濟損失。兩起受害方首次當面溝通《湖南資興農商行假資料輕鬆騙貸950萬元》報導出來之後,資興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於10月20日組織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辦案單位及資興農商行開會。會上對報導之事進行了通報,對所報導事實的真實性進行了核實。
  • 江陰銀行票據亂相:子公司印章遭偽造
    公告顯示,江陰銀行控股子公司宣漢誠民村鎮銀行收到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寄達的傳票。宣漢誠民村鎮銀行(被告)與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常熟支行(原告)籤訂《票據代理回購協議》,委託原告代理被告進行銀行承兌匯票賣出回購業務、代理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等票據買賣業務。由於被告未能在約定的回購日期履行回購義務,訴原告墊款。
  • 79億票據舊案曝光:郵儲銀行支行長套取挪用30億,12家金融機構被罰2...
    2018年以來,銀監會對銀行業重點案件懲罰力度空前,已經出現多張過億元大罰單。這一次,監管再次聚焦票據業務。此次受罰對象是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以及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票據案捲土重來概率較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79億票據大案發生時間,是在2016年12月末。彼時,農業銀行北京分行39億票據案拉開了票據市場亂象的導火索。案發短短一周時間後,1月29日,中信銀行蘭州分行再次曝出9.69億票據風險事件。
  • 10億票據大案迎來最高法宣判:寧波銀行敗訴,廈門銀行獲賠
    值得注意的是,該案審理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對原判結果不服的寧波銀行深圳分行曾多次將官司打到最高法。票據糾紛大案塵埃落定寧波銀行支付9.5億本金等費用1月5日,廈門銀行發布公告,對外披露了公司與寧波銀行深圳分行合同糾紛案的最新進展。
  • 廣發行捲入10億票據漩渦!扒一扒票據大案都是咋整的?
    票據案接二連三:廣發銀行捲入10億元票據風險旋渦在銀行業,被稱之為安全係數最高的業務之一的票據業務,風險卻在集中暴露。
  • 煙臺銀行票據案:被判返還儲戶千萬存款
    4月初,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二審民事裁定書,判定煙臺銀行返還儲戶佳人遞賀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人遞公司」)存款本息逾千萬元,駁回了銀行上訴。由於該裁定為儲蓄存款合同糾紛的終審裁定,這也意味著持續6年多的糾紛案件最終仍由煙臺銀行來「買單」。
  • 上市銀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存在巨大泡沫
    近年來,上市銀行的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展迅速。對比16家上市銀行2009年年報和2011年半年報,我們可以發現,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上市銀行票據買入返售餘額合計從1.14萬億元增長到2.34萬億元,翻了一番;而同期票據貼現餘額合計從1.65萬億元下降到0.60萬億元,下降了近2/3。 近年來,上市銀行的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展迅速。
  • 銀行不缺資金缺資產 票據融資熱交易冷
    銀行不缺資金缺資產 票據融資受熱捧「商業銀行目前缺的不是資金,而是資產。」票據專家趙慈拉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此前,多位受訪專家認為,低風險的貼現票據成為目前銀行配置資產的優選。銀行的這種風險偏好也體現在票據發行和貼現的具體數據中。
  • 寧波銀行票據極速貼現辦理,解決企業融資的「燃眉之急」
    據媒體報導,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進一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同時要加大金融支持,發揮中小銀行不可或缺的作用,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在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與支持方面,寧波銀行為小微企業等客戶在提供了極速票據貼現等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的「燃眉之急」。
  • 標準化票據對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的影響與對策
    作者:楊棟 民生銀行總行票據部副總經理為完善票據市場的頂層設計,強化票據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和供應鏈金融發展,支持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2020年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