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無論是在消費市場還是資本市場,咖啡行業都是一個熱門行業。喜茶、奈雪等茶飲店推出了咖啡產品,星巴克、雀巢在口味上不斷創新,瑞幸咖啡20個月赴美IPO......
成立於2015年的「鼎加弘思」也瞄準了這片藍海市場。經過多年研發,鼎加弘思已成為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杯飲品解決方案提供商,為中國傳統飲品行業提供了無添加劑的常溫儲存及鮮萃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便捷的單杯(膠囊)飲品。
coffee now的創始人盧應志介紹道,八年前,鼎加弘思的創始團隊看到歐美開始流行飲用膠囊咖啡,這種膠囊咖啡不含防腐劑、穩定劑等添加劑,即可實現對研磨咖啡粉的長期保鮮,創始團隊認為這是一種安全、健康的飲品解決方案,於是團隊投入五億元人民幣用於深入研發單杯(膠囊)產品及工業化。
鼎加弘思從咖啡飲品開始做起,在研發初期,創始團隊大量走訪歐美成熟企業,但並沒有企業願意提供技術上的交流學習機會,直到鼎加弘思的內部技術團隊突破了關鍵技術——動態穿刺出口的飲料配料儲存容器,並提出了「膠囊飲品的中國方案」——單杯(膠囊)飲品。此後,Buhler、Optima、Print pack、Schenck process等歐美公司開始陸續與鼎加弘思展開合作,共同建設世界級標準的國際研發實驗室。這項關鍵技術於2018年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優秀獎,使鼎加弘思成為了全球第三、亞洲唯一的實現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規模量產的單杯(膠囊)全飲品解決方案提供商。
文章來源於插圖來源於鼎加弘思,經授權使用。
7層高阻隔片材和5個食品級單杯(膠囊)結構零部件使食材實現常溫條件下的長久保鮮;智能飲品機以人工智慧的方式學習頂級咖啡師、茶藝師的衝泡方式,研發團隊模擬衝泡過程,進行流體力學建模,達成標準化萃取。
在無錫,鼎加弘思已與SAP共同打造全球頂級數位化C2M智能工廠,即亞洲最大的單杯(膠囊)智能製造工廠。僅咖啡這一品類,年均可處理咖啡生豆3.5萬噸(中國咖啡生豆歷史進口最高數據為7.9萬噸 /年),年產單杯50億顆,全流程智能化操作,解決了工業化量產難題。
在擴張模式方面,盧應志表示,鼎加弘思是通過咖啡場景打開市場,建立品牌知名度,再與茶葉、乳製品、五穀類企業合作,拓寬鼎加弘思的生態邊界。近日,鼎加弘思已與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湘茶集團籤署了三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茶葉領域的單杯飲品解決方案。
團隊規模近百人,已為包括高鐵、中石油崑崙好客、中油BP悅來悅便利、樂驛、周黑鴨等連鎖及辦公室體系在內的一萬多個消費場景提供服務。截止目前,鼎加弘思已完成B輪融資,累計獲得由深創投領投,聯合創投、前海拓普理德、星火眾達等機構參與跟投的數億元融資。
接下來,鼎加弘思將會堅持技術開放的發展模式,布局全飲品單杯生態,與合作夥伴共享技術研發成果、生產能力及渠道資源。
本文相關的文章列表頁頭圖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