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前館長:女性平權也是對男性的解放

2020-12-04 新京報

「我個人沒什麼好抱怨的,我的境況一直不錯,但我還是要為女性的地位和現狀發出抗議之聲。」西班牙著名作家、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前館長羅莎·雷加斯說,「而且男人現在也很累,他們要在親密關係中負責做決定並承擔這一決定的後果,要堅強,不能輕易流淚,女性如果取得平等權利,對於男女兩性都是有益的。」

3月8日晚,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舉行的「對話羅莎·雷加斯——為平權而奮鬥的女性」活動上,中國女性作家魯敏和羅莎·雷加斯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軍的主持下,就女性平權問題分享了各自的經歷和看法。

西班牙著名作家、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前館長羅莎·雷加斯

女性應該享有決定自己人生的自由

儘管羅莎·雷加斯2001年獲得西班牙文學行星獎

(Premio Planeta)

的小說《多羅泰婭之歌》已經被譯為中文出版,但在漢語世界對她的了解尚不多。1933年出生的她,並未和父母一起成長,「我是在自己有了孩子後才開始學習並理解家庭的含義的」,雷加斯說。因為這樣的個人經歷,所以她並沒有受到西班牙傳統的重男輕女的家庭氛圍的影響,而她在個人的人生選擇上,一直以來也可以自己做主。無論是創辦出版公司,還是賣掉公司在聯合國開始兼職翻譯以便投身文學創作,雷加斯的人生可謂順遂,但她表示,她仍然要為女性平權發聲。

《多羅泰婭之歌》,作者:羅莎·雷加斯,譯者:趙德明,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年12月

西班牙受天主教影響很深,聖保羅曾將世界秩序排列為上帝、教士、男人和女人,女人居於最末;女性不能接受教育,事業也被認為是男人的事情。這一切儘管在今天的西班牙表面上都不存在了,雷加斯說,但男尊女卑的觀念仍然滲透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希望女性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自由意味著選擇她們人生的權利,無論是教育、職業、情感生活還是什麼」,雷加斯說,「而且這樣的權利應該通過立法加以保障。」

魯敏在中國「70後」女性作家中是備受主流文壇肯定的一位。她曾獲得魯迅文學獎和人民文學獎,同時還是江蘇作家協會的副主席。談及女性權利,魯敏表示,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也是個人問題。比如最近出臺的二胎政策,就可能影響到女性的就業。用人單位過去只考慮一個女人是否已經結婚生育,現在則可能還會考慮一個女人是否會生二胎,並由此影響他們是否僱用這個女人的決定。二胎政策表面上更加尊重女性的生育權利,但實際上可能給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處境帶來了負面影響,政府需要在就業問題上為女性提供更為充分的保障,以便讓女性真正享有生育和工作的自由。

魯敏還舉自己的小說《奔月》為例。小說描述了一個女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增加的身份——女兒、女友、職員、妻子、母親——帶給她的束縛感,並在有一天決定逃離,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生活。然而在新的環境下,為了生活,她仍然需要找一份工作;為了紓解寂寞,她找了個男友,她逐漸把她拋棄掉的身份又一個個撿了回來。但伴隨成長,一個人獲得越來越多的社會角色,並且每個社會角色都有著不同的社會期待,這一處境難道不是男女皆然嗎?小說是在揭示女性的處境,還是人的處境?對此,魯敏表示,逃離是文學的重要母題。厄普代克的「兔子三部曲」、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楊沫的《青春之歌》,都可視為逃離的故事,但故事的主角是男性。「一個女性在逃離她的生活和重返生活的時候,都會面對不同的困難。」魯敏說。

《奔月》,作者:魯敏,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10月

女性需要關於衰老的教育

「女性需要關於衰老的教育。那些護膚品都是騙人的,為什麼有人相信抹了就沒有皺紋了呢?」86歲的雷加斯說。她並表示,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履歷也在豐富,自己感到越來越有力量。「自由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獲取的,也沒有完全的自由,要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做出選擇,並在對自我選擇的修正中練習自由。」雷加斯說。

在女性對於年紀和衰老的在意這一問題上,魯敏說自己曾以小說加以探討:一個女孩兒在20來歲的時候,和一個年輕她5歲的男孩兒交往。後來他們分開了。等到她40歲的時候,他回來找她,而她不希望他看到她衰老的臉,因此避而不見。隨著時光的流逝,她越來越老,她知道他們之間再次見面的可能越來越渺茫了。

但這一故事難道不可以有一個男性版本嗎?他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和一個小他5歲的女孩兒交往,後來分開了。在他40歲的時候,她回來找他,但因為他事業上一無所成,所以對她避而不見。如果說女性面對衰老的壓力,男性不也在面臨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地位的壓力嗎?

對此,魯敏表示,男性確實需要面對很多壓力,比如人們普遍認為應該由男人來買房等等。但是既然這是男權社會,男性在很多方面具有優勢,享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優待,「既然享受了權利,就應該承擔義務」,魯敏說。

雷加斯的看法則有所不同。她認為男人確實太累了,既要努力工作,又不能輕易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男女平權的到來不僅有益於女性,對男性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平權對男人也是一種解放。

作者:新京報特約記者 寇淮禹

編輯: 李妍;校對:李銘

相關焦點

  • 動漫都是男性向?這些經典為女性平權,最後一部出自手塚治虫
    新番《阿爾蒂》迎來完結,這樣一部標榜女性獨立的冷門動畫,講述了冒失女孩的一次次努力爭取,最終實現了原本被時代否定的意義,沒有波瀾起伏,平淡的日常便給女性和職場人帶來了很多力量和感動。12話的完結是一個故事的結束,但並不代表女性平權話題爭議性的結束,再加上當下女權釋義模糊、宅文化普遍都是男性向視角,相關的動畫作品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但ACG次元飯君還是找到了幾部相當珍貴的老古董,和大家分享。《十二國記》是一部被奉為經典的作品,用最中二的人設和故事,構建龐大的框架,達到最鼓舞人心的效果。
  • 專訪閻連科:中國的女性解放與平權沒有關係
    寫完《我與父輩》,正是十年前。當他回望自己的父輩與土地,嘆息沉似霧靄。也是在回望中,他將自己審視,並打磨乾淨——那塊土地可以沒有我,但我不能沒有那塊土地。談話中,他一再強調自己的「歪打正著」——「不要把《她們》看成是討論女性主義的書,這只是一本散文。」他反覆自謙自己對於女性理論的「狂言妄語」,並只想說明一點:放棄黑白分明的男性、女性視野,把她們當作女性的「人」或「作為人的女性」。
  • 臺灣男性舉報家暴 性別平權成功?
    臺灣新聞報導,「我被打了」這句話在家暴事件中,不再是女性專利,男人逐漸拋開面子,勇於申請保護令。有學者因此認為「這代表臺灣地區性別教育成功」。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男性在臺灣社會中所佔據的結構優勢位置並沒有大幅度變化,舉發家暴的情況是相當複雜的。男女告家暴的原因也大不同,不是簡單的「性別平權」,就可以充分解釋清楚。
  • 平權,請從尊重每一位女性的自主選擇開始
    不料,剛剛成為媽媽不久的Papi醬發布的一條個人微博,卻引爆了一場關於「冠姓權」、「獨立女性」與「爭取女性平權」的網絡的輿論爭端。「冠姓權」究竟代表著什麼?究竟什麼樣的女性才能被稱作「獨立女性」?「爭取女性平權」的聲音又該是什麼樣子? 在這裡,我想用一句話以作回應:平權,請從尊重每一位女性的自主選擇開始!
  • 國圖饒權館長會見斯洛伐克國家圖書館館長
    國圖饒權館長會見斯洛伐克國家圖書館館長 2018年10月25日 10:15 來源:國家圖書館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115年前成都已有公共圖書館 館長皆為一時大家
    這一日既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生日和忌日。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一個民族來說,他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作為古來便文化昌盛的蜀地,閱讀也是一件傳承千年的事。  從古時傳統的書籍到近代出現的公共圖書館,四川人有怎樣的與讀書相關的生活 ? 民 國 時期,大家都喜歡看什麼書?
  • 元史名家、前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楊訥逝世
    元史名家、國家圖書館前副館長楊訥於2019年1月6日11點16分在京逝世,享年84歲。新京報記者已向上海古籍出版社確認了消息。1987年至1991年,楊訥擔任國家圖書館副館長。楊訥生前著有《世界徵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元代白蓮教研究》、《元史論集》等著作,最近出版了「楊訥史學著作四種」系列。治學嚴謹,論史明快是楊訥研究蒙元史的一貫作風。
  •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櫻蒞臨寶雞市圖書館調研
    /col/col46/index.html部門動態/col/col51/index.html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櫻蒞臨寶雞市圖書館調研 來源:寶雞市文化和旅遊局 發布時間:2020-11-12 10:57 瀏覽次數: 11月10日到11日,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
  • 黴黴(TaylorSwift)為女性平權發聲!粉絲:我家黴黴真優秀!
    美國的歷史上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女性平權運動。但是,當今的美國職場女性還是得不到和男性一樣的待遇。小編編的大學畢業論文研究的主要是關於第二次美國女權運動的歷史發展。所以,對美國的女權運動相對了解一些。每每有名人願意為女性平權運動或者是同性戀平權運動發聲,好多網友都為他們驕傲。
  • 國家圖書館推出首場「館長公開課」
    4月24日上午,國家圖書館首場「館長公開課」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辦。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韓永進作為首講的主講人,以「中國夢國圖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國家圖書館」為主題作了講座。講座由國家圖書館館長助理孫一鋼主持。在館的館領導以及國圖各部門員工參加活動。
  • 不接地氣的「女拳」解放不了女性,捍衛不了廣大普通女性的權益
    是堅持不婚主義的新女性麼?還是仇視男性的極端思想?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女權應該是一個動詞:女性權益的捍衛者。當今社會裡,其實從法律意義上來講,女性和男性是平等平權的。但是由於男女的差異,女性的權益在依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比如婚姻權和生育權。
  • 解讀平權運動
    為什麼沒有「男性節」?「婦女節」本身所代表的是對女性的鼓勵、還是置女性於一個弱勢群體的境地?「婦女節」及其他女性幫扶政策是否具有「平權」的正義性?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做一個理性的分析。當代女性的」平權「呼聲有什麼必要性?
  • 韓永進任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
    韓永進(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7日綜合報導 文化部黨組1月26日在國家圖書館召開會議,宣布任免通知:任命韓永進為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兼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周和平不再擔任國家圖書館館長兼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職務
  • 爭取兩性平權的反思
    圖: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英國女星愛瑪屈臣(Emma Watson)為兩性平權運動HeForShe發表演說,引起極大迴響/網上圖片  在女性權益日益受到關注的今日,兩性平權運動也愈來愈多  愛瑪屈臣說,女人在職場上值得擁有跟男人同樣的薪水、有參與政治以及決策的權利、同等的社會尊重等,但時至今日世上仍沒有一個國家的女性能夠享有這些權利,也沒有一個國家敢說他們已經達到性別平等。另一方面,她指出,許多年輕男子害怕表露情緒會讓他們看起來失去男子氣概,所以無法開口要求幫助、不願當眾表達脆弱而深受精神疾病所苦。因此男性同樣感受到性別不平等的壓力。
  • 石牆酒吧:美國同志平權運動的原點,即將成為美國國家遺址
    這將是自1906年美國《文物法》(Antiquities Act)生效以來,首次將一個路邊小酒吧及其周邊狹長街區列為「國家遺址」,更為關鍵的是,這亦是美國同志平權運動史上首個「國家遺址」。在美國,所謂的「國家遺址」,類似於「國家公園」,受聯邦政府直接管轄,可以是自然景觀,如科羅拉多的袖珍大峽谷,也可以是建築遺蹟,如亞利桑那的納瓦霍人居住區等。
  • 男權社會,如何看待女性處處要求平權
    追求男女平權的過程中,矛盾日益激化。新式詞彙喪偶式婚姻、直男癌更是令人大跌眼眶。久而久之,男方開始反擊稱女權主義為「田園女權」現在看是調侃的心理,圍觀者的心態,不以為然。殊不知這些詞彙一旦廣為流傳,那麼後生耳濡目染之下,三觀的形成必受其影響。這個問題一直爭執不休,沒有人能夠完美定義,只能說好的可以推廣,壞的需要杜絕。
  • 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下的女性主義與女性解放
    男女之間存在著自然的性別差異,基於傳統社會中生產力水平和原始的自然社會分工,該性別差異使得女性依附於男人和家庭。通過婚姻關係維繫起來的男權制家庭,雖然為女性生存提供了庇護和保障,但同時也給女性造成了強大的性別壓迫和人格束縛。因為那時家庭是國家政治統治的基礎,為了穩定國家和社會,就必須維護男權統治下的家庭。
  • 中美比一比 | 兩國性別平權還有哪些絆腳石?
    2014年,中國在142個國家中排名87位,美國排名20位。中國的排名持續處於中段水平,性別平權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中美共同絆腳石01:女性政治權利雖逐年提高,但不足依舊從一戰前,只有紐西蘭、芬蘭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女性擁有選舉權,到二戰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權利,中國也在1949年把其寫進憲法。1952年,國際社會更是在《婦女政治權利公約》中,首次在法律上,承認婦女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
  • 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一行考察龍泉驛圖書館及西部文獻修復中心
    1月19日下午,蓉城春意盎然,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饒權一行來到龍泉驛區圖書館洛帶分館、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洛帶 藝匠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調研指導。
  • 《性別為本》女性平權電影就該看這一部
    《女性平權》是一部講述現任美國最高法庭大法官之一,Ruth Bader Ginsburg在職業生涯裡為推動女性平權而努力以及與丈夫婚姻家庭故事的紀錄片。年輕的羅斯進入男權當道的哈佛法學院就讀,可是進來卻發現學校裡面無論是男學生或者是男老師都對她存在嚴重的性別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