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李真

2021-01-19 暖白小屋


除了暖白們的真情告別,北京青年報和見字如面公眾號也分別以《寫下「告母家書」的白血病患者離世 》、《送別李真,期待藥神》為題進行了報導。


@北京青年報:

病房裡的李真和貼心照顧他的母親


8 日,朋友代替李真發文,告知大家李真已去世


最近一段時間,白血病患者群體引發關注。在現實中,溫暖與不幸每天都在這個群體間交替上演。7 月 7 日,「抗白」 4 年、曾因一封「告母家書」感動眾多網友的白血病患者李真去世了。7 月 9 日,家人將李真的遺體在北京火化。


因為患病治療,這個家庭現在還背負著 100 多萬元的外債。李真的母親說,兒子已經去世,之後她打算回到湖南老家做農活,一點一點還債,「什麼也不去想,也不敢想……我們好好活著,或許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吧。」


曾感動網友的白血病患者離世


 「李真走了。」7 月 8 日,名為「暖白小屋」的微信群裡彈出一條消息。


這是一個白血病患者的微信群,平日裡,大家互相鼓勵,像朋友一樣,聊日常飲食、電影、生活,或者交換手中多餘的藥品。


李真曾是這個微信群裡的一員,他會經常在群裡和病友交流病情,鼓勵病友堅強地活下去,但是今後,群裡再也不會有他的聲音了。


去年 9 月,因一封「告母家書」,28 歲的白血病患者李真,第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2014 年,來自湖南農村的他考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研究生。拿到錄取通知書的第三天,李真被確診為白血病。


此後,治療佔據了李真的生活。為了治病,並不寬裕的家庭背了債。大哥為李真做了骨髓移植,母親一直貼身陪護在他身邊。去年 9 月,借著一檔電視節目,李真寫下一封「家書」,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家書以寫給母親的形式展開。「對不起,媽媽,我生病了,還是白血病。」


信中,談及哥嫂一家的恩情,李真說,「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對母親,李真寫道,「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


關於我,咱們努力就好,我不會遺憾而抱怨,您也不必自責。生活各有際遇,命運也自有其軌跡。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種自然法則而已。」一封質樸的書信,打動了節目現場的李真母親、堂姐以及屏幕內外的眾多網友。


生前未能完成雙肺移植手術


7 月 8 日,李真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消息由他的朋友代發,裡面說:謝謝大家四年的幫扶,李真已經於昨日( 7 月 7 日)去到一個沒有白血病的世界……他盡力了,我們也盡力了。


 「一個很努力活著的人」、「可以不用受苦了」、「節哀」,看到消息,「暖白小屋」群裡不斷傳來大家的評論。那個平日裡經常在線,分享「抗白」經歷、愛講笑話的「小懶」(李真的微信暱稱),再也無法回復。


今年 2 月,經歷了口腔、眼睛、皮膚和血象等全身廣泛性排異,數次遊走在生死邊緣的李真,又患上嚴重的肺部感染和肺排異。醫生告訴李真,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雙肺移植。


手術需要滿足幾個「硬指標」:合適的肺源、較好的身體條件和手術費。生病前,李真有 130  斤重,生病後掉到了87 至 90 斤之間。一眼望去,骨瘦如柴。為此,轉院到中日友好醫院後,醫生曾給李真下了「死命令」,讓他增重30 斤。


另一個缺口,就是高昂的手術費。因「告母家書」走紅後,李真未曾主動發起籌款。但為了治病,家中早已負債纍纍。無奈之下,今年 1 月,李真發起一項名為《媽,對不起我生病了》的籌款,籌款目標是 60 萬元,但直到籌款結束,僅籌得 8.3 萬餘元,遠未達到當初的目標。


5 月初,李真的身體情況不見好轉,手術費也遲遲落實不了。雙重壓力下,李真和母親做了一個選擇:回到燕郊的民營醫院,保守治療。剩下的,看天意。


5 月 13 日,李真寫下這樣一段話:「這段時間以來,認識了很多肺移植的病友。成功蛻變了的人,那真是重生;可是沒扛過去的,就只能離別。那些離開了的,要麼沒能下手術臺,要麼沒能(走)出 ICU,或者後期遇到感染等。這一路的關卡,真是比『西遊記』的取經路要難上百倍,危險千倍不止。」


 「好好活著,兒子知道了才會覺得安慰」


在這條艱難的抗白「取經路」上,李真沒能扛過去。2 月初,李真因肺部感染經常咳嗽,開始無法長時間講話。李真的母親說,5 月 10 日回到燕郊之後,李真的肺部感染情況越來越嚴重,「慢慢的就不行了」,「到後來連吃東西也出現困難,只能喝些米湯和粥。」自 6 月 14 日以後,李真的朋友圈沒有再更新過,在「暖白小屋」的群裡,也不再說話。7 月 7 日,李真過世。


今年母親節,李真曾在社交媒體上給母親寫了一封信。在信裡,李真自問:「有時候真的覺的這樣熬著,到底值不值得,應不應該。」「我難受著,你也從沒有好過過……為了照顧離不開病床的我,你也從來不敢離開病房太久。即便出去買個東西,也都是匆匆忙忙,生怕獨留病房的我又出了什麼情況。日子過得稀裡糊塗,生活也是亂如麻。


不過,有你陪著的時候,總會覺得心安,不會害怕。我知道,其實你也很累很累了,頭髮白得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不如從前了,皺紋開始爬滿眼角,記憶力和對事情的反應速度也在減退。如果哪天您真的堅持不下去了,記得一定告訴我。」


提到兒子李真,母親泣不成聲。「他很孝順。自己很辛苦,卻總是擔心我太累。」她數著,從 2014 年 7 月兒子確診白血病,到今年 7 月兒子過世,整整 4 年裡,有 3 年半的時間,她都陪在兒子身邊貼身照顧他。「每個人看到我,都說我『瘦了』,那是肯定的,壓力很大。以前一方面愁錢的問題,一方面擔心他病情,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兒子說,有時候我睡著了講夢話,說的最多的是『該怎麼辦啊』……」


按照李真生前的交代,喪事「低調處理」。7 月 9 日,家人將李真的遺體火化。一直以來,母親都知道李真掛心自己。現在兒子過世,對她來說,眼下「沒有什麼大事了」。李真在家裡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為了治病,家裡欠下了 100 多萬元的外債。對於務農家庭來說,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辦好這邊的事我就回湖南老家,做農活。債,一點一點還。不能想那麼多……我們好好活著,兒子知道了,應該會覺得安慰。」


@見字如面第 2 季:


李真,是《見字如面》的一個記號。他是個白血病人,被疾病拖了幾年之後,給媽媽寫了一封溫馨疲憊、感人至深的信。黃志忠老師和李真在我們的現場讀了這封信。播出的時候,這一期在網際網路上,有 2.4 億的觀眾點擊收看。



今天,李真同學被火化了。這個普通農村的家庭,欠下超過 300 萬元的債務,卻沒有遇到藥神。看了《見字如面》的朋友發起了捐贈,我們沒有資格替李真謝謝大家,但心裡充滿感激。巧的是,《我不是藥神》正好在上映。這部電影的所有主創都是英雄,能讓這部電影審查通過的電影局也讓人敬重。因為他們直面現實,尊重著生命的價值。


病床上的李真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


人,真的不能生病,不敢生病。李真在醫院,每天都是眼睜睜看著真金白銀在流淌。只有錢,才能換取存活的機會和時間。那個醫院,整整一棟樓,全是和他一樣的白血病人。藥神徐崢在囚車裡,沿街眾多病人摘下口罩,向他注目致敬,然後是滿屏無數的帶著口罩的人,看的人會相信,那裡面一定有真正的白血病人。他們不需要財富英雄,他們需要藥俠。



一邊是現實中李真的離去,一邊是電影中徐崢的退場。維繫生命的那根細線斷了,親人和觀眾的淚水流到了一起。絕望,卻有堅實的力量。你甚至能夠真切地感到,正是這種力量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文明的演進。每個逝去的生命都在催促人類智慧的成長,每個存活的靈魂都在呼喊正義伴隨著善良。


未來還沒有來。李真和藥俠的命運還很悽涼。面對很多疾病,我們今天還都束手無策。面對很多弊端,我們今天還在尋找藥方。《我不是藥神》不是煽情的電影,很多觀眾卻哭了。我們還知道疼,這是我們的希望。




再見,李真。


下輩子,我們還做朋友。


相關焦點

  • 李真:「河北第一秘」
    對李真而言,這種線路就不僅僅是交通意義上的選擇了。25歲左右,李真辭別張家口,在北京呆了相當一段時間。李真給其張家口同事正式的解釋是,「到北京做生意」。很多熟悉李真那段歷史的張家口人即使當時,也未必完全相信他的解釋。現在回想起來,對北京期間的李真有不同版本很多的描述,但結果是明確的。李真再回到張家口的單位後,開始辦理從張家口調到石家莊工作的手續。
  • 解讀李真之死
    若是路邊有一位老乞丐,不要說李真喊他乾爹,就是乞丐喊李真一聲親爹,大概所換來的輕則是白眼口水,重則腿踢腳踹。就連自己那不是"革命高幹"的生身母親,為了在家中給兒子解乏板腳,動作稍微慢了一點,換來的還是一頓"你他媽的快點行不行"的臭罵,何況對其他無用之人!李真是精明絕頂的。他的這筆投入在日後升遷路上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 白血病患者李真 用生命作賭的這4年
    醫院病房裡,李真和母親手持證書合影留念。心電監測儀架起來時,李真已經沒了心跳。他安然離去,「像睡著了一樣。」一切來得猝不及防,向華沒能見到男友最後一面。她在朋友圈發了張照片,是李真送的項鍊,旁邊字條寫著:「今生得相遇,他朝能再見,便是幸運,請一定要妥妥的幸福。」9日,按李真「低調處理後事」的遺願,家人將他的遺體在通州殯儀館火化。
  • 河北第一秘李真
    但是,也正因如此,李真得罪了不少人,包括時任省紀委書記劉善祥,省委秘書長慄戰書(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辦公廳主任),最終因政壇惡鬥被踢出局,以受賄、貪汙罪被判處死刑。李真曾經的同學、同事、同鄉秀靈(筆名/本名尤秀斌),用了三年時間完成了紀實小說《李真秘密檔案:李真與六個女人》這部作品,從中可以幫助大家了解一個真正的河北第一秘書李真大案內幕和情愛故事。
  • 刑警李真:一個堅守信念的篤行者
    雖然不是很確定眼前這位就是陳某,但李真還是第一時間向上級匯報了這一線索,並偷偷的注意嫌疑人的動向。誰知嫌疑人回到城中村後,沒幾分鐘又騎著自行車往城外走。眼看同事還沒有到,李真果斷的跑步偷偷跟在嫌疑人自行車的後面。一直跟了兩公裡,嫌疑人似乎有察覺,騎車的速度加快了。又跟了幾公裡,放鬆警惕的嫌疑人走進了一家古董店和老闆攀談起來。趁著這一當口,李真緊急通知同事,最後對嫌疑人實施抓捕。
  • 李真 三代人的群文情
    ——李真   2012年,是李真從事群藝工作的第65個年頭。  李真的父親李鎮,這位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曾兩度當選為梧州市副市長、在教育界久享盛譽的老領導,是梧州市文化館第一任館長;1980年代,異常熱愛群眾文化的李真也擔任了梧州市文化館館長;而李真的兒子陶燦是現任梧州市萬秀區文化館館長。他們,為梧州市群眾文化事業接力奉獻。   李真的童年是很幸福的,媽媽教她唱的第一首歌就是《蘇三起解》。走上群文這條路,和父親不無關係。
  • 福州人物——李真:守護百年「神採飛揚」
    李真在繪製神像。但對李真來說,這些都是他可以信手拈來的常識。過去,為來求畫的信眾答疑解惑的是李真的父親李聯通。現在,李聯通經常只是坐著喝茶,偶爾打個「下手」,兒子李真開始獨當一面。 李真說,每尊神像的眉眼、衣飾、神態,都有定例。這也是人們為什麼不會搞混關公像,不會認不清觀世音。但具體到每個地方,神像造型往往會有地域差異。
  • 「河北第一秘」--巨貪李真昨日伏法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對李真受賄、貪汙一案作出的死刑覆核裁定和執行死刑命令,昨日上午對李真執行死刑。李真因受賄、貪汙罪於2003年10月9日被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死刑。  臨死自白:喪失信念就要毀滅一生  2003年10月9日,李真被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死刑。當法官宣布了上述判決後,李真的雙腿抖了一抖。
  • 古往今來 —— 李真箇展開啟一項跨越時空的展覽
    展覽海報震旦博物館攜手藝術家李真,與亞洲藝術中心合作舉辦「古往今來—李真箇展」,這是李真在上海舉辦的首次個展,也是第一次嘗試與古代佛教造像對話,回溯李真一路以來佛教造像開啟了李真走向藝術道路的大門,掌握佛教造像的儀軌之後,李真經歷了一段時期的思索。對比館藏佛教造像,我們可以看到李真對佛像進行了簡化造型,同時注入世俗生活的情感,使其作品在具有古典氣韻的同時兼有現代性。
  • 「80後」神像畫傳承人李真:傳統技藝歷久彌新
    李真就在這七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裡創作,從清晨待到深夜,樂在其中。工作室內,牆上掛著、桌上鋪著的一幅幅神像畫十分精美。李真坐在桌邊,執筆認真復勾著線條,「在塗上底色後,有些部分的墨線被覆蓋,變得模糊,通過復勾可以把交界的地方勾畫得更具體、明顯,立體感更強。」
  • 「80後」神像畫傳承人李真:傳統技藝歷久彌新
    李真就在這七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裡創作,從清晨待到深夜,樂在其中。工作室內,牆上掛著、桌上鋪著的一幅幅神像畫十分精美。李真坐在桌邊,執筆認真復勾著線條,「在塗上底色後,有些部分的墨線被覆蓋,變得模糊,通過復勾可以把交界的地方勾畫得更具體、明顯,立體感更強。」圖為:李真和父親李聯通拿出珍藏在工作室的祖輩畫像。
  • 與李真面對面:「河北第一秘」刑前與記者的對話
    有時又變得沉默寡言,半天不與別人說一句話……總之,罩在李真頭上的「死亡」陰影,攪亂了他的心,他恐懼,煩悶,不安…… 喬: (為了調整一下他的情緒,我順手給了他一支煙。)不想談可以,煙還得抽吧? 煙,對李真很有誘惑。我在第一次採訪李真前,辦案人員就對我說:「煙,是李真現在最感興趣的東西,為讓李真配合你的採訪,你可以給他帶條煙。」 帶什麼牌子的煙呢?
  • 河北巨貪李真臨死自白:喪失信念就要毀滅一生
    2000年2月23日,中央紀委、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組成聯合專案組,對李真涉嫌經濟犯罪案件進行全面調查。專案組決定,先依據中國共產黨查辦黨員幹部違法違紀案件的有關規定,對李真先行採取「雙規」措施。  2000年3月1日上午,李真接到去省委開會的通知。下午3時50分,李真趕到了省委。
  • 李真執行注射死刑全過程:四護士一人一針
    管教幹部叫醒李真:「起床吧,今天是親屬會見日,你媽和你姐姐、哥哥們看你來了。」李真急忙起床,洗漱,換衣服。7時10分,李真被押出監舍,武警給李真摘了腳鐐。李真問:「不再回來了?」武警回答:「不回來了。」一道鐵網把這間會見室一分為二。鐵網的一邊是他坐在安全椅子上,手腳都被束縛著;一邊是李真的家人,是想他、念他、終於和他相見的親人。母親、兩個哥哥、姐姐、姐夫,他們在公安幹警監視下逐一與李真見面。
  • 李真遺言首度被披露 曾經恨官員送禮到極點
    李真,原河北省委主要領導秘書、河北省國稅局長,因貪汙、受賄等罪被判死刑。  李真曾經給自己設定了成為「封疆大吏」和「政府閣員」的夢想,而在一年前,他和他的夢想分道揚鑣,陰陽兩界。    李真案使人們對權力以及如何行使權力產生了長時間的思考,在十六屆四中全會剛剛閉幕之際,有人認為這本書非常及時,對各級黨政官員深刻領會四中全會精神有巨大幫助。
  • 韓女星李真夏威夷出嫁 婚禮浪漫如童話
    李真 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女子團體「FINKL」出身的女星李真,昨天在夏威夷與大6歲的圈外男友完婚,婚禮僅邀至親好友參加。
  • 輕觸的巨人――訪雕塑家李真
    巴黎戶外展覽提高了李真作品的知名度觀眾似乎可以感覺到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的「不朽的輕盈」,他們都是中國藝術家李真在1998年到2010年這個期間創作的。與創作材料的笨重相比,他們從視覺上展現出輕盈之態。輕盈、靜美、安適這些都是與其作品緊密相關的詞語。巴黎展覽提高了李真作品的知名度。這次戶外展明年將會在歐洲其他城市做巡展,這是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後他的第二次歐洲個人展。
  • 李真同窗撰書 披露「河北第一秘」發跡毀滅史
    李真同窗撰書
  • 臺灣著名雕塑家李真新作亮相北京
    海峽之聲網 北京消息 仇秀莉報導:近日,臺灣著名雕塑家李真《神魄》系列新作在北京「亞洲藝術中心」展出,在開幕現場,來自中外的一些藝術家對該系列作品大為讚賞。  《神魄》系列為李真2008年最新創作,繼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虛空中的能量》及中國美術館《尋找精神的空間》在大規模個展後,首次發表全新大型雕塑裝置及平面作品。《神魄》系列經過十年的醞釀,李真有感於近年來世界的不安定,天災人禍頻繁,於是創作理論以「靈識窮體,人禍天險」為出發點,探討「神」存在對人的意義,創造的是傳統精神與現代藝術的對話。
  • 李真新作展「青煙」 再造「新東方精神」的抽象藝術語彙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李真新作展「青煙」現場 亞洲藝術中心(北京)空間2019年12月14日,李真新作展「青煙」在亞洲藝術中心北京空間開幕。此次展覽是李真「青煙」 系列作品首次最大規模的展出。為求探究「青煙」,本次特別展出李真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精選相關的早期水墨及雕塑手稿和雲形圖騰作品。在此次展覽中,不僅呈現了這批有關「青煙」系列緣起的最初創作手稿,也呈現了藝術家最新的「青煙」系列成形的雕塑及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