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英雄一百零八之:公孫勝-入雲龍

2020-12-14 米一推薦

一百單(dan)八將,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個頭領,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這一百零八人性格各異,各有所長,結局不同,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人物群像。

今天我們來探討探討公孫勝。

公孫勝,薊州九宮縣人氏,自幼好習槍棒,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道號一清先生,學得一身道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人稱入雲龍。他家中雖有老母在堂,但常年雲遊在外。

他久聞託塔天王晁蓋之名,便到鄆城縣東溪村投奔晁蓋,想請晁蓋一同劫取生辰綱。當時晁蓋已得赤發鬼劉唐報信,並通過智多星吳用結識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謀劃劫綱之事。晁蓋得知公孫勝來意後,將他請進後堂,與吳用、劉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見。七人一同定下劫綱的計策,是為「七星聚義」。

楊志押送生辰綱經過黃泥崗,晁蓋七人扮作販棗商人,也到岡上休息。七人在白日鼠白勝的配合下,用蒙汗藥酒迷倒楊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綱。之後,阮氏三雄返回石碣村,公孫勝則與吳用、劉唐留在晁蓋莊上。

東窗事發,輾轉周折躲到石碣村阮氏三雄家中,白勝被抓,並且被逼供成功,一行人的行蹤很快暴露,府尹命令何濤到石碣村抓捕晁蓋一行人。

石碣村一戰,公孫勝施展道術,祭起狂風,風助火勢,火燒官軍戰船,大敗何濤,而後與晁蓋等人投奔梁山泊入夥。

梁山寨主王倫見晁蓋等人本領高強,不肯收留,婉言勸他們下山離去,結果被林衝火併。林衝推舉晁蓋為寨主,並推吳用為軍師。公孫勝則居第三位,與吳用同掌兵權。宋江上山後,公孫勝以探母參師為名,返回家鄉薊州,自此一去不回。

書中對公孫勝的外貌描寫是這樣的:「只見那個先生,身長八尺,道貌堂堂,威風凜凜,生得古怪。……晁蓋看那先生時,但見: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可見此人儀表堂堂,但眉宇間不失氣度。

餘象鬥評價公孫勝:公孫勝一見李逵、戴宗,便有思見公明之心,奈師、母之情難拋,故以推之,此實情也;觀公孫勝二人懇告羅真人,此尊師之禮當如此也。大都認為公孫勝下山歸鄉是以老母親和師父為藉口,可我認為,這是人之常情,家中有牽掛的人是很難在梁山上安心做反朝廷反國家的叛賊的。

他早早離開梁山,也是他得以善終結局的鋪墊和暗喻。

相關焦點

  • 全民水滸神將入雲龍公孫勝技能屬性評價
    全民水滸神將入雲龍公孫勝技能屬性評價,今天安趣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全民水滸神將入雲龍公孫勝技能屬性評價,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哦!  入雲龍——公孫勝  技能:【雲海尋龍】當輪到自己出手時,對敵方所有武將造成相當於施法者攻擊力60%的傷害。
  • 入雲龍公孫勝為何離開梁山?原來他背景通天,梁山覆滅都因他!
    很多人都說入雲龍公孫勝離開梁山,是因為宋江,因為宋江的招安路線。其實不然。公孫勝認同晁蓋嗎?其實,在智取生辰綱之後,入雲龍公孫勝就沒有主動出手過。幾次梁山遇到高人,都是別人請他,甚至逼他,他方才出手。其實,翻遍《水滸傳》公孫勝主動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聯絡晁蓋、吳用等人,勸說——挑唆,他們劫取生辰綱。我們因為同情梁山好漢,經常站在梁山好漢的立場上看問題,於是都認為奪取生辰綱是件大快人心,劫富濟貧的好事情。其實,按照水滸原著的描寫,梁山一百零八將那都是魔星下界,是來攪亂人間的。
  • 足壇水滸英雄,入雲龍前巴薩球星伊涅斯塔如梁山好漢公孫勝
    足壇水滸英雄,入雲龍前巴薩球星伊涅斯塔如梁山好漢公孫勝 公孫勝原是雲遊四方的全真道士,相貌堂堂,
  • 小李侃水滸:入雲龍公孫勝的急流勇退
    入雲龍——公孫勝,梁山兩朝元老,領導層核心人物之一,而且是梁山四大領導中結局最好的一個,82歲,壽終正寢。公孫勝之所以能壽終正寢,皆因他深深明白急流勇退的道理。不知讀者發現沒有,公孫勝曾經兩度離開梁山。第一次是在解救宋江之後,宋江上山的第三天,公孫勝以思念家中老母為由,下山探母。直到宋江攻打高唐州,不敵高廉法術,才被戴宗、李逵請回。第二次是招安以後,破遼回京時,公孫勝想起師父之言:「逢幽而止,遇汴而回」,便辭別眾人,回山隨師父繼續修行。
  • 《水滸傳》中的一清道人,入雲龍公孫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水泊梁山上,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是各有特點,各有所長。每個人在梁山上,都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而每個人在上梁山之前,也都是名冠一方的英雄好漢。這其中,有這麼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長。這位老道長,道號一清道人。這位老道人,可以算是水泊梁山上的一位近乎於神仙一樣的人了。
  • 閒話《水滸》人物之公孫勝
    吳用之後,一百零八好漢第四,是山寨名符其實的四大家領導之一。對於武藝,書中只說是好使槍棒,學得一身道術,深得大法師羅真人真傳,江湖人稱入雲龍。宋江眼見梁山不敵,遂往二仙山羅真人處請公孫勝下山相助。兩軍陣前,高廉再施法術,被公孫勝仗劍執法破解,高廉兵敗身亡。
  • 入雲龍公孫勝:超然世外的神秘道人,也曾追名逐利
    入雲龍公孫勝是水滸中最神秘的人物,行蹤飄忽,道法高超,神龍見首不見尾兼有一身過人的外家功夫(東溪村十餘莊客近身不得)。且公孫勝作為慧根深厚、仙風傲骨的一清道人自然有著超凡脫俗、豁然世外的高人氣質。但細讀水滸,你會發現,公孫勝並不完全是淡泊名利、無欲無求的不染纖塵形象,我們分析來看:首先以呼風喚雨、駕霧騰云為技能的得道術士,公孫勝在梁山可謂高高在上。但本身神魔鬼道便是虛無縹緲,作為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線的水滸,增繪許多神魔色彩無非是為預示全書人物結局導引讀者曉悟宿命輪迴和推進故事節點延伸的一種藝術渲染方式。
  • 水滸傳:細品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在整個梁山村子裡最神秘的就是一清道人公孫勝了,為什麼入雲龍神秘呢?當人不僅是因為入雲龍能呼風喚雨了還是因為入雲龍的一些做法和行為讓人搞不懂,比起吳秘書其實入雲龍公孫勝更懂的政治。入雲龍公孫勝是梁山村子裡唯一一個敢跟村長玩躲貓貓的人物是第一個跟宋村長說再見的人物,在生辰綱的事請以後一清道人和晁村長等人拼死殺退了官軍最後和晁村長逃到梁山建設新的村則,晁村長也自然當上了梁山的大哥然後一清道人也扶搖直上了後來成了梁山的老三
  • 水滸中第一個脫離組織!入雲龍公孫勝非得提前離開梁山不可嗎?
    但是,還有幾位梁山好漢是中途半道就離開了的,這其中就有今天要說到的入雲龍公孫勝了。熟悉水滸的朋友都知道,公孫勝,梁山108將排名第四,道號一清先生,祖籍為河北薊州府,自幼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人稱公孫勝大郎。學得一家道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可日行千裡,江湖上都稱他作"入雲龍"。
  • 水滸中的敗筆:公孫勝的存在萬分尷尬,因過於強大,被迫移除梁山
    把酒言歡,豪情萬丈,範仲淹筆下的水滸,曾是多少人年少時的江湖。一百零八單將,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身陷沙場,萬死不辭,卻不及一位長期處於打醬油狀態的小小道長,這或許是水滸中最大的敗筆了吧。他的存在,超脫淡然,以一當十,打破了水滸的力量體系。他是天上星宿,只一閒字道盡一生,如入雲的騰龍,只見其首,可聞其尾?
  • 誰才是真正的水滸勇士:儒系宋江穩坐第一把交椅!
    《水滸傳》囊括了古代中國的三教九流,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形象鮮明,個個都稱得上現代的「勇士」稱謂。連環畫《三山聚義》但這一百多位水滸勇士中,真正立於勇士之巔的,只能是呼保義宋江了。花和尚魯智深對於道教,施耐庵可以說是用足了墨水,代表人物入雲龍公孫勝,他在梁山忠義堂上排名第四,僅在宋江、盧俊義和軍師吳用之下,依靠公孫勝的法力,梁山好漢無往而不利。
  • 入雲龍公孫勝簡介 公孫勝的人物結局
    公孫勝是中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出生於河北薊州九宮縣,家中僅有一老母。公孫勝自幼喜歡舞槍弄棒,因此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得道號一清先生。紫虛觀羅真人倒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呢,公孫勝跟著他習得一生的道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可日行千裡,常年在外雲遊,江湖裡留下名號「入雲龍」。 大名府梁中書為了給他嶽父蔡京賀壽,於是搜颳了十萬貫的金銀財寶,這就是後來所說的「生辰綱」。公孫勝認為這是不義之財,後倆便與晁蓋、吳用、阮氏三雄、劉唐定下劫持「生辰綱」的計策,這便是「七星聚義」。
  • 水滸一百零八將,梁山好漢公孫勝,入山又出山只為老母親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說這個一百零八將裡最神神叨叨的好漢,入雲龍公孫勝。為啥這麼說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具體的找那麼幾點出來,咱們一起來分析分析。手下這公孫勝是個道士,大家都是知道的。道號一清。從小跟隨羅真人學習道家修身功夫,更是據說能夠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道術了得。
  • 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梁山大法師——第四把交椅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入雲龍公孫勝的老師是二仙山紫虛觀的羅真人,這位羅真人可是不一般,可以說是水滸中的三位半仙人物之一,其他兩位是龍虎山張天師和魯智深的師傅智真長老,羅真人和智真長老都把自己的徒弟安排的很好後來宋江上了梁山,公孫勝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於是乎公孫勝以探母參師為名,返回家鄉薊州,自此一去不回,梁山上亂七八糟的事情,公孫勝都沒有參與。公孫勝第二次出手是與高廉鬥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術。
  • 令狐講故事之水滸第一閒人法師——公孫勝
    如果仔細讀過《水滸》這部書,其實不難發現其實這部小說有很大的玄幻色彩,精彩程度不亞於現在的一些熱門的小說,既然是玄幻小說,那就少不了一些道法仙術,咱們聊了這麼多水滸人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梁山上的第一法力輸出,入雲龍公孫勝。
  • 水滸傳第一道法高手竟然是個小牧童,入雲龍公孫勝都甘拜下風
    水滸傳第一道法高手竟然是個小牧童,入雲龍公孫勝都甘拜下風熟悉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公孫勝這個很有名氣的人物,大家都知道的是公孫勝的這個人又叫入雲龍。果然,他的本性和他的綽號一樣,整天就好像鑽進雲裡面的一樣,找不到他的人究竟在哪裡藏著?雖然吶。
  • 入雲龍公孫勝——水泊梁山笑到最後的人
    入雲龍公孫勝這個人,想必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不會陌生。老話說少不讀水滸,幼時不懂這句話的含義,現在再看,的確這本書不適合小孩子看。因為他是真的黑,血紅中帶黑的那種黑。而入雲龍公孫勝,是為數不多的較早看透了這種黑紅底色的人。
  • 那奇怪的兩個名字——入雲龍公孫勝的歸去(之一)
    入雲龍公孫勝在水泊梁山中排名第四位,是《水滸傳》小說中最為神秘的一個人物。公孫勝的行事風格,正如他的綽號「入雲龍」一樣,很有點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味道。可以這樣說,在梁山一百單八個好漢中,故意隱藏自己行跡的,就他公孫勝一人。
  • 水滸傳中境界最高的人,不是公孫勝,其實另有其人
    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梁山當中,大多數都是武將,都是義薄雲天的好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梁山當中究竟誰的境界最高,不是入雲龍公孫勝。其實大多數認為梁山境界最高的是公孫勝,公孫勝是最早的一批梁山元老,當年也是他宣揚的天罡地煞之說,使得一百單八將聚義梁山,而且公孫勝精通天文地理,各種奇門八卦,可謂是一個奇人,他的初衷是除暴安良,在看出宋江有招安之心時,他已經想到了梁山未來的結局,於是他便抽身而退,歸隱山林,他知道在那個時代忠臣是沒有好下場的。
  • 水滸中,七星聚義時,公孫勝暴露三大疑點,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和三阮,在黃泥岡上智取生辰綱,拿下梁山的第一筆發展基金,並就此形成了梁山的雛形。然而,在七星聚義的籌備階段,有一人的出場,顯得格外突兀和詭異,甚至暴露出了不請自來、不同晁蓋結拜、作用尷尬三大疑點。此人便是後來的梁山常委、大法師入雲龍公孫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