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改口以"中華臺北"之名參加東京奧運會

2020-12-14 人民日報

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6日表示,國際奧會已經做出決定,希望臺灣遵守《洛桑協議》,以「中華臺北」名稱參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雖然很多人不滿意」,但是當局「要保護選手參賽權,這樣的訊息提供臺灣社會能夠了解去判斷」。

近期,臺前奧運選手紀政推動所謂的「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鼓吹使用「臺灣」名義出賽,這讓兩岸關係再度緊繃。而對此一度放任甚至支持的臺當局日前終於改口,宣布將以「中華臺北」的名稱參賽。臺媒評論稱,這是「知錯能改」的體現。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6日表示,國際奧會已經做出決定,希望臺灣遵守《洛桑協議》,以「中華臺北」名稱參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雖然很多人不滿意」,但是當局「要保護選手參賽權,這樣的訊息提供臺灣社會能夠了解去判斷」。

臺媒稱,賴清德的表態與之前相比大相逕庭,他日前曾表示,是否能用「臺灣」名義出賽的問題「還要再努力」,他還表示「尊重」民間發起的「正名公投」。文章稱,賴清德改口認同「中華臺北」,是為了確保臺灣運動員能保有2020東京奧運會的參賽權。

而針對臺當局的改口,臺灣《旺報》也發表評論稱,這是「知錯能改」的體現,臺當局應該愛惜「中華臺北」。文章稱,臺當局真要保護運動選手參賽的權利,就必須遵守使用「中華臺北」的名稱,即使有人推動「正名」公投,當局也要以此事不宜公投加以封殺才對,不能假「尊重」之名而放任之,「賴清德總算知錯能改」。

這實際上也符合臺灣運動員的心聲,臺灣著名的跆拳道運動員劉威廷就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站在我的立場,我寧願以中華臺北出賽,也不要沒有舞臺……不只我,每個運動員都是付出自己的青春,用大半輩子就為了拼一面牌。如果練了這麼久才發現,就算擁有實力也無法到這些舞臺比賽,那我到底是練辛酸的還是什麼?」

而針對「臺獨」勢力推動「東奧正名公投」,國臺辦發言人此前也多次回應,臺灣極少數人操弄所謂的「正名公投」,撕裂臺灣社會,損害同胞利益,挑釁兩岸關係,其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強調的是,任何以「公投」「正名」的方式搞「臺獨」分裂的政治圖謀都是十分危險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從「中國」改回「中國臺北」,臺當局揚眉吐氣,吹噓「罕見勝利」
    於是乎,臺灣當局又不幹了。臺灣外事部門表示嚴正抗議,要求該組織依據臺灣成為會員時遞交的文件名稱予以更正。高雄市政府26日聲稱,高雄環保局已通過相關渠道表達「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要求一定要正名改回來」,高雄市政府還聲稱不會接受國際社會或組織任何「矮化」臺灣的作為,要求正名改回原來註冊的「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云云。
  • 「中華臺北」變「中國臺北」攪亂臺灣輿論一池春水,專家:這是大陸...
    徐永明16日聲稱,北京「改名」的做法是「騎到臺灣頭上」的行為,臺當局除了應表達抗議外,更該考慮以「臺灣」之名「重返國際舞臺」。 比如2004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醫學協會年度會議時,臺當局對外事務主管部門曾公開宣布,要把臺灣會籍名稱由原來的「中國(中華)臺北醫師會」(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Taipei),變更為「臺灣醫師會」(Taiwan Medical Association)。
  • 臺灣在國際社會到底該叫什麼:中國臺北還是中華臺北?
    原標題:中國臺北、中華臺北、臺澎金馬特別關稅區,臺灣在國際社會到底應該叫什麼?但在1956年第16屆奧運會時,由於國際奧委會某些負責人製造「兩個中國」,允許臺灣當局也派隊參加奧運會,對此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提出抗議,中國奧委會於1958年8月宣布與國際奧委會斷絕關係。  直到1979年11月26日,經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表決,又恢復了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地位。設在臺北的奧委會作為中國的一個地方機構,用「中國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留在國際奧委會內。
  • 境外媒體:臺灣關注陸媒改「中華臺北」為「中國臺北」
    近期央視的體育賽事轉播節目,從「中華臺北」,一夜之間全部改為「中國臺北」,其他陸媒也全部跟進,陸媒更稱「這是一種重大信號」。直到2008年馬英九上臺,兩岸關係改善,北京奧運會開始,陸媒逐漸使用「中華臺北」,一直到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變壞,又回到原點。陸委會稱「不能接受」據臺灣《旺報》4月17日報導,大陸官媒在亞洲桌球錦標賽時,將「中華臺北」名稱改為「中國臺北」,臺灣藍綠「立委」一致認為,大陸應該尊重臺灣參加身份,但藍委擔憂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綠委則批中國大陸此舉是「阿Q勝利法」。
  • 央視修改對臺灣代表隊稱呼:中華臺北變中國臺北
    1984年,臺灣奧運組織接受名古屋決議,同意更名,並將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譯做中華臺北奧委會。中華臺北奧委會也與國際奧委會在瑞士籤訂協議書。規定:中華臺北不得使用國旗與國歌,僅能使用中華臺北奧運會旗以及國旗歌,中華臺北參加奧運時的入場序是T(TPE;Taipei),中國則是C(CHN;China),將兩者區分開來。
  • 東奧官網標「中華臺北」,「臺獨」團體抗議被諷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東京將於2020年舉辦奧運會,去年島內所謂「正名公投」未通過,臺灣將以「中華臺北」名義參加此次奧運會。不過臺灣一個日僑團體日前叫囂稱,東京奧運官方網站把「臺灣」的改為「中華臺北」,要對此提出所謂「抗議」。
  • 中國臺北一姐謝淑薇無緣東京奧運會 女雙世界第一曾怒斥網協
    2020年10月底,中國臺北一姐、女雙世界第1的謝淑薇通過社媒宣布,她正式確定無緣參加東京奧運會。國際網聯已經確認她不具備參賽資格。謝淑薇也曾在社交媒體上控訴中國臺北網協,讓她直接錯失參加奧運會的機會。作為目前女雙排名世界第1、女單排名世界第66名的網球名將,謝淑薇生涯斬獲多座大滿貫女雙冠軍。
  • 從「中國」改回「中國臺北」,這一「罕見勝利」,令蔡當局揚眉吐氣
    於是乎,臺灣當局又不幹了。臺灣外事部門表示嚴正抗議,要求該組織依據臺灣成為會員時遞交的文件名稱予以更正。高雄市政府26日聲稱,高雄環保局已通過相關渠道表達「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要求一定要正名改回來」,高雄市政府還聲稱不會接受國際社會或組織任何「矮化」臺灣的作為,要求正名改回原來註冊的「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云云。
  • ...用「中華臺北」是賣臺?馬辦回嗆:民進黨現在還在用,請先查蔡英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2月29日消息稱,臺灣「監察委員」林文程昨天(28日)質疑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執政時期,決定以「中華臺北」名義和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涉及賣臺,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馬上指示要追查真相。
  • 臺當局延後金門通水典禮遭各界批評
    引水工程通水典禮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行,臺當局陸委會7月27日卻突然出聲,「建議」典禮延後。陸委會提出的推遲理由是「時機不宜」。直接背景是近日東亞青年運動會在臺中市的舉辦權被取消,民進黨當局歸咎於大陸「打壓」。臺當局這種沒道理的阻撓和賭氣,引發當地民眾和臺灣社會輿論的強烈不滿,有評論稱,「古有掩耳盜鈴,今有掩面引水」。
  • 韓國舉辦世界棒球經典賽 「中華臺北」卻被改成「臺灣」
    此前,在1月11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本所謂「友臺人士」進行所謂「支持以『臺灣名義』參加2020東京奧運會」的舉動,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奧運會早就解決了臺灣參會的一系列相關問題。東京奧運會應該嚴格遵守奧運的相關規定,不要節外生枝,用政治因素來幹擾體育賽事的進行。
  • 馬英九用「中華臺北」是賣臺?馬辦回嗆:民進黨現在還在用,請先查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2月29日消息稱,臺灣「監察委員」林文程昨天(28日)質疑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執政時期,決定以「中華臺北」名義和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涉及賣臺,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馬上指示要追查真相。
  • 臺北附近連續地震 臺當局真的無須緊張嗎?
    臺北盆地22日清晨的地牛翻身,震央距「府」約35公裡,距10天前士林「山腳斷層」地震約40公裡,震醒了許多大臺北居民。臺「中央氣象局」對此淡化處理,將之包裝成震央距宜蘭縣府西約17公裡的「宜蘭地震」,震央在偏僻的大同鄉山區;也因此,民眾得到的訊息仍是:「正常能量釋放,無須過於緊張」。
  • 東京奧運會中國臺北代表團制服曝光!同性婚姻元素也被體現
    7月23日,在東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中國臺北奧運代表團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展示了將在奧運會時穿著的全新禮服和代表團隊服。歷屆奧運開幕式運動員入場環節,運動員們都將身穿統一禮服登場,這也是各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展現。
  • 綠媒舉辦東京奧運「臺灣會旗」設計比賽 稱與難民隊待遇相同心有不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敏 徐亦超】近日,島內親綠媒體在網絡上公開舉行了一場「2020東京奧運臺灣會旗隊歌創作徵選比賽」。主辦人之一臺「民報」董事長陳永興聲稱,要用「臺灣」這個名字來參加2020奧運會,而且還要有自己的旗幟與隊歌。
  • 臺當局「駐日代表處」寫臺北謝長廷:我常被消遣
    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環球網綜合報導】針對臺灣地區兩大對日窗口機構之一的「亞東關係協會」改名,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受訪時表示,改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是與「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門當戶對。
  • 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去世 曾參與促成「中國臺北」參加奧運
    父親沈宗瀚曾出任臺當局「農復會」主委。沈君山1950年原就讀廣州嶺南大學,後離開大陸,由廣州轉道澳門住了約一年,經香港進入臺灣。1955年自臺灣大學取得物理學士學位之後,沈君山赴美國於1961年取得馬裡蘭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 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去中國化」 對「臺北故宮」下手
    臺北故宮讓「臺獨」勢力很糾結,既要借之「爭取國際的光榮」「讓世界看到臺灣」,又因為其不可撼動的中國屬性而欲除之。於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南院」的立院宗旨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換言之,再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
  • 日本將允許「大規模」海外遊客入境參加東京奧運會
    日媒當日報導稱,日本將允許「大規模」海外遊客入境參加東京奧運會,遊客不被強制要求注射疫苗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