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的千年之爭,王勃在這兩點輸給範仲淹

2020-12-06 美詩美文

作為我國古文的巔峰之作,《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就像兩座古文的高山,令後世難以超越。也因為這兩篇文章,捧紅了這兩座名樓,讓它們在千年後的今天仍是車水馬龍。但對於二者誰是古文第一的爭論,從來沒停止過。有人喜歡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就有人欣賞範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似乎很難分出勝負來。

但事實上,從後世諸多名家的點評中,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古代文人對這兩篇作品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滕王閣序》寫於初唐,但唐代的名家中只有韓愈對此文作出了評價,韓愈是這樣說的:「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韓愈這個評價寫得是頗有意思的,因為文章把滕王閣寫得太美了,所以他想親自去看看,覺得這樣的美景一定能讓自己忘記憂愁,這是誇《滕王閣序》寫得美。同樣的觀點,宋代大文人胡應麟也曾有過,他說此文是:「唐人短歌之絕」。作為一篇駢文,《滕王閣序》的對偶之華麗,文韻之流暢確實是嘆為觀止的,他們的評價明顯只在美景和文字本身上。

再說《嶽陽樓記》,在所有對《嶽陽樓記》的評價中,宋代大詩人陳師道的評價是:「用對語說時景,世以為奇,唐裴鉶所著小說也」,意思是這篇散文不只是寫了景,還說眼前事,就像讀一本小書一樣。這個評價其實就是將範仲淹這篇文章從遊記寫景文,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而清代金聖歎則說道:「一肚皮聖賢心地,聖賢學問,發而為才子文章」,一篇好的文章, 我們不能聽看到文章本身的好,還要讀懂它背後那個人,顯然金聖歎在《嶽陽樓記》中讀到了一個有聖賢之心的範仲淹。

從以上名家的觀點中,我們能發現這兩篇文章在名家心中的格局是不一樣的,很明顯範仲淹的格局要更大。事實上無論《滕王閣序》寫得有多好,至少在兩個方面它是輸給了《嶽陽樓記》的。

1. 滕王閣在王勃眼前,而嶽陽樓則是在範仲淹的想像中

嶽陽樓寫於1046年,彼時範仲淹57歲,當時范文正公因得罪小人,被貶至河南鄧州,所以寫此文的時候他人並沒在嶽陽樓。後來甚至有不少學者考究範仲淹的歷年行程,認為他可能根本沒有去過嶽陽樓,這篇散文很有可能是他靠一幅畫,或者靠別人的描述寫下來的。不管這一點是否是真的,但顯然寫此文的時候,嶽陽樓確實不在範仲淹面前,而是在它的想像中,這本身就已經很高明了。

2. 文章的格局不一樣

王勃的是駢文,而範仲淹的則是一篇散文,二者都是寄情於景的佳作,但兩文的人生格局是不一樣的。王勃寫文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雖然也不失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豪情之語,但只局限於他個人的得失。範仲淹則不同,他對於個人得失的理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個是為己,一個是心懷天下,哪個境界更高,一目了然。這也就能解釋名家為何評價《嶽陽樓》時,大家只說景色多如何好;而評價《嶽陽樓記》時,大家品的是胸懷。

兩篇千古絕唱,一篇出自唐代20多歲的少年才子之手,一篇出自宋代經歷半生坎坷的57歲文人之手,大家更喜歡哪一首呢?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範仲淹寫的《嶽陽樓記》和王勃的《滕王閣序》分析對比
    ,都臨江而建,都是在重修之後請了當時的文豪作序,於是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誕生了。那麼這兩篇文章各有優點,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在比較文章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王勃和範仲淹的生平。嶽陽樓一,從文學價值,文學造詣上來看,個人覺得王勃的《滕王閣序》比範仲淹的的《嶽陽樓記》好。
  • 範仲淹《嶽陽樓記》,王勃《滕王閣序》,誰的歷史文學地位更高?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是散文體,而王勃的《滕王閣序》偏向於駢文體。前者通俗,後者古雅;前者文章正統,後者激情飄逸。這麼說來,如何比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的點睛之筆,也是他的家國情懷的最好體現。可以說,僅僅憑著這一句千古名言,就確立了範仲淹的文學地位。不過,大家也要知道,範仲淹本人並沒有去過嶽陽,這篇《嶽陽樓記》是他單純憑想像而作的。
  • 《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同是千古名篇,到底誰更勝一籌?
    古往今來,若論千古名篇,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與宋代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都應有一席之地。這兩篇千古美文,同樣是對當下旅遊景點的讚美,有些哪些共同點與區別呢?王勃與範仲淹,到底誰的功力更勝一籌?一、作品的較量,亦是作者的較量分析一首作品之前,必須先了解作者,知曉其寫作背景,儘量做到客觀公正,不能憑一己喜好妄斷優劣。
  • 《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哪個寫得更好?你更喜歡哪一篇?
    《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這兩部名篇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了,前者直接將滕王閣推為天下第一閣,後者也使嶽陽樓名揚天下,與滕王閣、黃鶴樓一起成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而《嶽陽樓記》表達了範仲淹身處江湖卻心憂國事,即使屢遭讒言迫害仍然不放棄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頑強意志和家國情懷。《滕王閣序》表達的是王勃的個人遭遇和情感,而《嶽陽樓記》表達的是家國情懷,而後者卻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群體情感。
  • 《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誰更精彩?兩部經典,兩種魅力人生!
    《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這兩部作品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寫景古文的巔峰之作,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古代文人從不會誇下海口說自己文採千古第一,但後人總喜歡拿兩篇文章比較,論出個子醜寅卯來。其實這兩篇文章反映的是是王勃和範仲淹的不同人生的魅力,論文採,《滕王閣序》辭藻華麗,歷來無出其右;而論思想,《嶽陽樓記》字字句句之間都帶著範公的政治情懷,讓人每每讀起都會感慨良多,眼眶溼潤。王勃是一位天才型的文人,他六歲能寫文章,十四歲便已中舉。後因為寫文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隨即在蜀中漫遊三年,這裡的風景人文給了年輕的文人無限靈感,留下諸多詩文。
  • 從文學角度講《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那個寫得更好?
    王勃的《滕王閣序》和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這兩篇文章,都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河裡璀璨明星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把寫景和抒情自然結合,重點描繪了滕王閣的雄偉壯麗的景象,宴會的高雅而宏大的氣勢,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情懷。文章中巧妙結合自己的境遇、抱負和身世,不免流露出幾分對人生的不濟而產生的悲愴心情,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憂鬱、不平和自己懷才不遇情懷。
  • 作家張一一質疑範仲淹,並寫下《新嶽陽樓記》,叫板《嶽陽樓記》
    《嶽陽樓記》是宋代範仲淹的散文名篇。自宋代以後,一直有人把它拿來和王勃的《滕王閣序》論高低。但是無論結果如何,這兩篇文章都是公認的古典散文杰作。因此他斷言這一篇文章是滕子京所作,然後假託了範仲淹之名發表出來。因為範仲淹的名氣足夠大,所以《嶽陽樓記》事實上是一篇「公關文章」。因為有了範仲淹的名氣,文章一出,到了當年的秋天,滕子京就升官了。但是,光質疑範仲淹不是作者還不過癮,張一一後來又自己寫了一篇《新嶽陽樓記》,「通篇押『由求韻』一韻到底」,叫板範仲淹的千古名作。
  • 談談《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
    這兩部作品在我國文學史之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每每讀時,常會眼眶溼潤,對這樣的兩部神作,唯有跪拜。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其實,寫下千古名篇《嶽陽樓記》的範仲淹,一生都沒有去過嶽陽樓
    在《嶽陽樓記》之前,古人也留下了眾多遊記/樓閣記類千古名文,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滕王閣序》,它是時年26歲的王勃在探望其父的路上經過而揮筆寫就的千古名篇。滕王閣王勃在滕王閣的盛宴上即興而發,留下了《滕王閣序》千古名篇。
  • 《嶽陽樓記》與《滕王閣序》隱藏的秘密
    ,我們一起分享了《嶽陽樓記》隱藏的人和事。分別是湖南岳陽的嶽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關於這三座樓的故事,歷來是精彩紛呈,讓人津津樂道。 話說嶽陽樓我們已經講過,我們今天就講講滕王閣。《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就是出自《滕王閣序》。
  • 《滕王閣序》《嶽陽樓記》都經典,為何不少老師只讓全文背誦前者
    本來以為從此便解脫了,但到了高一下學期,學到王勃的《滕王閣序》,老師又開始變得不近人情了,一句「全文背誦」讓當時的我們叫苦連天,也讓我們幾個調皮的孩子恨了她許久。或許很多會說《滕王閣序》寫得這麼經典,讓我們背也是情理之中。
  • 滕王閣、黃鶴樓和嶽陽樓,你覺得哪家的對聯寫得最好?
    滕王閣最有名的對聯當然屬於毛主席手書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不過這是《滕王閣序》中的名句,並非原創對聯。上聯寫從王勃作《滕王閣序》之後,歷經千年,滕王閣的風景依舊,下聯語由景物寫到人,寫出了景物依舊但當年的名人卻早已不存的世事滄桑。
  • 範仲淹《嶽陽樓記》解讀
    今天我們來讀讀江南三大名樓的《嶽陽樓記》。三大名樓是哪三個?湖南岳陽的嶽陽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這三大名樓為什麼這麼出名呢?因為幾位古人留下了千古名篇,這三篇古詩詞都以樓命名,能背下詩詞,自然就能記住樓名。
  • 一篇《滕王閣序》四海皆驚,才子王勃正是別人家的孩子
    提起《滕王閣序》,你會想起滕王閣,或是才子王勃;或是敦促你背誦課文的老師;還是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時隔千年,只因王勃筆下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滕王閣序》:一個低情商者的自嗨
    玄武門之變的血腥味似乎還未散去,這篇赤裸裸挑起兄弟之間爭鬥的文章,無疑刺激了唐高宗李治那敏感的神經。第二次低情商表演:藏奴殺奴。據傳,王勃任虢州任參軍時,一時心軟私藏了一個逃跑的官奴,後怕人舉報,又把這個官奴給殺了。因為這件事,王勃被判了死罪,後遇赦放回。從此,王勃便徹底退出了官場。這件事情本身的真實性似乎還有待考證。
  • 範仲淹贊嶽陽樓,司馬光斥責,嶽陽樓是腐敗工程?古墓發掘證清白
    江南有三大名樓,南昌滕王閣、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他們都是因為名人的文學作品才聲名鵲起,千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滕王閣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出名,黃鶴樓因為崔顥的《黃鶴樓》而出名,嶽陽樓因為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而出名。
  • 《滕王閣序》和《嶽陽樓記》兩篇千古絕唱,你更欣賞哪一篇?
    你知道,我年輕的時候,一向自認為是天才,所以在潛意識裡,我會單方面跟王勃這樣的天才惺惺相惜。單方面啊,大家別噴。至於這兩篇文的文採、對仗、格律之類的,都沒得挑,所以就不談這個,說點別的。要說喜歡,確實《滕王閣序》更美《滕王閣序》屬於那種即使你不懂意思,只是讀來就很有節奏感、朗朗上口,並且能從內而外給人一種美感的文章。就像一個少女,你並不了解她,但只要遠遠地看上一眼,就會被她由內而外的青春氣息所吸引,王勃當時25歲,正是青春洋溢的時候。
  • 滕王閣、黃鶴樓和嶽陽樓哪個是三大名樓之首?是時候該有個結果了
    提起江南三大名樓,我們都知道是黃鶴樓、嶽陽樓和滕王閣,那麼哪個才是這三大名樓之首?多少年來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江西人說當然是滕王閣了,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尤其是重建後的滕王閣,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都遠勝於黃鶴樓和嶽陽樓,所以是三大名樓之首。
  • 《滕王閣序》被譽為千古第一賦,王勃真的是即興作文嗎?
    中國許多跨越千年的建築,都因為那些文人墨客的筆墨而有了生命。崔顥所寫的《黃鶴樓》,讓黃鶴樓名震天下;範仲淹登嶽陽樓時所作的《登嶽陽樓記》,更是文人志士真正的家國情懷,同樣也帶火了嶽陽樓。而滕王閣,成名於王勃即興所作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引經據典,被稱之為千古第一賦。
  • 王勃《滕王閣序》絕冠古今!如果不早逝,能進入「唐宋八大家」嗎
    一詩,是指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尤其是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謂是家喻戶曉。一序,說的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閣序》。這篇序文,據說是王勃24歲時,回家省親,路過滕王閣趕上都督顏公的宴會,在席間揮就而成。這篇序文,可以說通篇文採飛揚,引經據典如數家珍,是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極品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