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心風景》見證傳統川劇與西方交響樂的火花

2020-12-14 澎湃新聞

從《內心風景》見證傳統川劇與西方交響樂的火花

2020-10-16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GZODC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當中國傳統戲劇遇到西洋交響樂,兩者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本周桂城展映的紀錄片《內心風景》由荷蘭導演弗蘭克·舍費爾花費七年時間拍攝,記錄中國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與中國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合作新版川劇《思凡》的探索過程。

《內心風景》劇照

2015年,這齣由中荷藝術家跨界打造的新版川劇《思凡》在荷蘭藝術節舞臺上首演時,全場座無虛席,甚至連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母親、前女王貝婭特麗克絲也出席觀看。

《內心風景》劇照

西方導演來講中國故事,特別是傳統藝術的故事,要怎麼講才能符合這種文化的氣質和調性?導演弗蘭克常常講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剝洋蔥剝到最後,直到眼淚掉下來那一瞬間為止,都在找屬於這個文化的東西。」

從西方視角看中國新版川劇的探索過程,本周桂城展映,《內心風景》等您來看~

10月16日展映影片:

《內心風景》

《內心風景》海報

劇情簡介:

四川金橋川劇團的受眾大多是當地鄉村老年觀眾,在努力給觀眾帶去歡樂的同時,他們也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瀕臨解散。

當代作曲家郭文景、川劇藝術家沈鐵梅和荷蘭指揮家愛德華·斯班裡亞德合作,改造劇團,以不一樣的面貌呈現中國傳統藝術。當中國川劇與西方交響樂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思凡》的公演可能會讓你耳目一新。

《內心風景》預告片

《內心風景》放映時間:

2020年10月16日19:00-21:00

展映地址:

桂城美術館

報名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另可現場報名,但由於座位有限,會優先通過線上報名的觀眾,同時報名不設置座位號,座位先到先得~

線路指引

公交線路:

從千燈湖地鐵站C出口,搭乘公交瀝15路,4站後在燈湖西路南站下車,往公交行駛的相反方向步行152米(約2min)即可到達桂城美術館!

到現場觀影時,在工作人員處領取「2020桂城國際紀錄片藝術劇場」手冊,一手掌握持續四個月桂城展映活動放映片單及簡介等信息~

2020桂城國際紀錄片藝術劇場共15場放映,每次參加觀影均可在手冊尾頁打卡蓋章,展映季打卡集章滿5場即可獲得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限量帆布包一個~

原標題:《桂城展映 | 10月16日,從《內心風景》見證傳統川劇與西方交響樂的火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交響樂「幫腔」川劇!川劇名家王玉梅22日用川劇演繹《成都》
    川劇版《成都》依舊迷人 據王玉梅介紹,此次川劇交響音樂會將分為三個篇章,向觀眾呈現傳統的川劇選段、創新的川劇戲歌,以及川劇與流行音樂的跨界 「第一個部分是傳統篇章,開宗明義,向聽眾表明我們首先遵循戲曲本源,保持唱腔原汁原味,所以我起名為:《源·味》篇;第二個部分是探索篇章,將古詩詞用戲歌的形式演唱,也對四川民歌進行了川劇風格化的改編,這是我們對戲曲藝術有創造性的發揮,所以我起名為:《藝·創》篇;第三個部分是實驗篇章,這次演唱會,我們欲實現古老戲曲與現代流行風格的交融,無論是傾心傳統戲曲還是西洋交響樂,我們期望都能喚起聽眾對音樂感知的共鳴
  • 名角王玉梅「川劇交響樂」專家座談會舉行 沈鐵梅點讚:川劇藝術後...
    一般傳統戲和樂隊不容易融合到一起。我聽過京劇的一些交響樂,但不是很理想。這有點類似於歌劇和聲樂音樂會的品質,值得肯定,做得比較到位,不容易。演唱的音準、音色的控制都非常好。這些作品有不同的特點、風格、人物形象,不僅唱,還表演的很到位,唱路、戲路都非常寬。」
  • 把交響樂現代舞元素融入川劇
    ▲黃秋鳳和徒弟表演川劇  重慶晚報訊 (首席記者 李琅 記者 錢波 攝影報導)昨日,圓夢中國人第三屆重慶市「夢想100」人生規劃大賽在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學業組總決賽,黃秋鳳和劉一兩名選手的精彩表現打動評委和觀眾
  • 川劇名角王玉梅藝術大實驗:川劇交響音樂會 22日晚成都舉行
    4月13日中午1時,記者獲悉:,一場極有藝術品質創新的「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將於4月22日晚,在成都雲端·天府音樂廳隆重舉行。音樂與川劇的結合,不僅能讓人感受到交響樂的優美,也能讓大家領略川劇經典的獨特魅力,為川劇的發展之路進行一些探索。音樂會中的主角王玉梅作為成都本土的川劇界的領軍人物,隨著川劇交響音樂會的日子臨近,受到越來越多的戲迷和樂迷的強烈關注。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張業寶的師爺、世界著名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現場見證並向張業寶贈送一幅其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收徒儀式現場。  據悉,本次張業寶共收十三名弟子,其分別是來自河北任丘的周江明,來自北京的鐔程和劉冠雄,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王彬、袁君、徐嘉晨、康玉霞、郝靜、邢愛梅和張海波,來自新疆庫爾勒的張林海、武俊慧和江東睿。他們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學文化和變臉藝術。
  • 中國神奇的傳統藝術:川劇變臉
    我們了解過中國的傳統的京劇臉譜藝術,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比臉譜更神奇的中國傳統藝術,川劇變臉。川劇是中國的傳統戲劇之一,流行於民間,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之一。如果你現在去四川的話,依然可以看到這項民間藝術。
  • 『』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成都完美上演 沈鐵梅讚揚王玉梅:「唱...
    王玉梅川劇交響音樂會,在90分鐘裡, 共由三個篇章構成。第一部分展現傳統《源味》篇,第二部分體現探索《藝創 》篇,第三部分融合實驗《樂鳴》篇。整臺音樂會,王玉梅用那金子般的川劇聲腔藝術,向現場觀眾,呈現一個個不同藝術風格的傳統的川劇經典選段。
  • 川劇藝術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否兼有西方傳統戲劇的許多特色?
    《別洞觀景》是川劇中一出相當有名的折子戲,花旦應工,尤以優美的舞蹈身段表現情節和人物感情見長,表演起來充滿詩情畫意,迄今仍常常亮相在川劇舞臺上乃至大小文藝晚會中。這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更是一個巧妙的人生隱喻。此劇寫修煉千年的白鱔仙姑,久居水府,不堪寂寞修道的仙界歲月,帶著侍兒,來到人世間觀賞風光。
  • 川劇與交響完美融合 演繹音樂與美人的傳奇(圖)
    廣州交響樂團以中國新作品開幕新樂季———  川劇著名表演藝術家沈鐵梅日前在廣州星海音樂廳嘗試了一把與廣州交響樂團的合作,在郭文景的新交響樂作品《衲襖青紅》中演唱了川劇高腔《貴妃醉酒》和《王昭君》中的兩個選段;而作為交響樂的一部分,郭文景在兩段川劇唱腔中融入了豎琴、長笛、雙簧管和弦樂等交響樂的元素,引起了觀眾極大的興趣
  • 中國民樂混搭西方交響樂驚豔柏林
    中國民樂混搭西方交響樂驚豔柏林新華社柏林10月31日電(記者任珂 田穎)一場中國傳統民樂與西方交響樂融合演繹的音樂會10月31日在柏林舉行。這場「美麗河北——東方民樂與西方交響的對話專場音樂會」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和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舉辦。當晚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柏林愛樂室內樂團以一曲《紅旗頌》為上千名聽眾拉開音樂會的序幕。樂團為聽眾演奏了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羅西尼的《塞維亞的理髮師》等經典作品。
  • 梅派傳人魏海敏明演繹交響樂伴奏版《貴妃醉酒》
    傳統戲曲與西樂混搭已經不鮮見,甚至成為現代藝術家尋求跨界創新的一條新路徑。皮黃京韻與恢弘交響間的輝映,究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我國臺灣京劇名伶魏海敏在接受採訪時說,戲曲必須與時俱進,「交響樂的伴奏賦予京劇『演唱,的感覺,讓原本更注重身段、情節的京劇,在聲音上得到更深層次的變化」。
  • 川劇未來怎麼走?趙季平魏明倫陳智林沈鐵梅支招
    除了音樂,趙季平還是個川劇迷。「川劇的聲腔是開放的,高、昆、胡、彈、燈,川劇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劇種。」趙季平最愛高腔,「當演員行腔時的那種狀態,從音樂的角度講,是一種充分敘述表達演員內心感情的形態,行雲流水且不受節奏限制,咬字、傳情都充滿了韻味。這種形態在其他劇種沒有,國外的歌劇也達不到這種狀態,非常高級。中國歌劇除了目前的板腔體,可以借鑑下川劇的高腔。」
  • 交響樂《紅樓夢》全球首演在滬謝幕 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傳承...
    交響樂《紅樓夢》的神秘面紗昨晚(15日)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揭開,這臺為紀念徐玉蘭先生誕辰100周年,由胡詠言、於陽、劉力擔綱作曲的經典作品,猶如萬花筒般絢麗斑斕,也將成為中國傳統藝術在當今時代的延伸。
  • 張業寶收徒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
    2019年7月22日11時18分,知名傳統文化學者、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在成都青白江大唐蓉和酒店舉行了隆重的收徒儀式。他們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學文化和變臉藝術。但因自身天賦有限,又無名師指點,自學又不得要領,遂產生拜師想法,卻苦於拜師無門。後在機緣巧合下有幸與張業寶先生相識,並為張業寶先生的過人才識和一身絕學所折服,而甘願拜在張業寶先生門下,以傳承道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灰闌記》走紅背後:川劇在傳統與時尚間掙扎
    首次看川劇的網友「珠子醬」在微博中表示,《灰闌記》打破了我對川劇「老氣」的偏見,「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改良,融合了現代元素」。  玩「混搭」《金子》摘34項大獎  其實,走紅的川劇不只是《灰闌記》,川劇與外來藝術「混搭」的代表《鳳儀亭》,也在「點亮多倫多」藝術節上大放異彩。
  • 中國傳統文化戲劇之「川劇」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
  • 川劇的特點 川劇的特點有哪些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它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川劇的特點首先是唱腔,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次川劇什麼角色穿什麼衣服,有嚴格講究。
  • 辜曉 × 周星雨:川劇之聲的傳承與呈現
    說起川劇,大家首先會想到變臉,其實在變臉之外,川劇藝術還有許多值得細品的寶藏之處。川劇作為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劇種,極富地方特色。她囊括吸收了全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匯結合,衍變形成為形式多樣、曲牌豐富、結構嚴謹、風格迥異的地方戲曲音樂。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在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飈執棒下,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北京音協合唱團三方聚力,合力登臺,以龐大的陣容將《京城大運河》演繹得氣勢如虹、大氣恢弘。
  • 玩家線下「面基」 曉組織川劇變臉還能這麼玩?
    近日,一段「變臉」視頻在網絡不脛而走,一位川劇變臉大師親手繪製臉譜並上陣表演,而這臉譜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紅白黑臉,竟是由火影忍者曉組織的11位成員組成。作為火影原作中一群頗為神秘的反派組織,曉組織憑藉著成員各自桀驁不馴的性格,被廣大火影粉絲所喜愛。曉組織+川劇變臉碰撞出的全新火花,更是令網友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