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減稅,是「大發善心」還是「另有所圖」?

2020-12-14 極客公園

中小開發者的「蘋果稅」降了。

11 月 18 日,蘋果宣布針對 App Store 推出一項新政策,決定為中小開發者,免除一半的「蘋果稅」。所有在 App Store 上年銷售額不超過 100 萬美元的開發者,都可以申請這一「優待」,蘋果將只抽取收入的 15% 作為佣金,而不是之前的 30%。

自 2008 年 App Store 誕生的第一天起,30% 的佣金標準從未變過。此前,為鼓勵開發者採用訂閱收費模式,蘋果曾推出過針對訂閱服務的佣金優惠計劃,也是提供 15% 的「半價稅率」,但覆蓋面遠不如這一次這麼廣。

過去一年,關於 App Store 政策的爭議層出不窮。面對開發者此起彼伏的反對聲,以及監管機構的圍追堵截,蘋果一直堅守立場,一寸不讓。

但這一次,蘋果似乎「鬆口」了。

「劫富濟貧」的政策

表面看來,蘋果好像是在示弱,但鬆口的對象卻並非大公司。

這項新規有兩個核心要素:一是年銷售額不超過 100 萬美元;二是中小開發者。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才能享受 15% 的「半價費率」,而且限制頗多。

開發者必須主動申請加入這一計劃。蘋果會審核開發者今年的銷售數據,將符合條件的開發者納入此計劃,之後,開發者將在 2021 年獲得 15% 的費率優惠。

如果開發者在 2021 年流水超過 100 萬,超出部分仍會按 30% 的費率結算,並且開發者會因此完全失去下一年的優惠資格。如果某一年的流水低於 100 萬,則又可以申請第二年的優惠,如此,以年為周期執行。

這樣的做法,讓蘋果可以繼續團結大部分中小開發者,同時也保證了自己從 App Store 獲得的收入不會銳減。

據市場研究公司 Sensor Tower 估算,App Store 裡大約只有 0.2% 的 App 能達到每年 100 萬的交易流水,但這部分 App 卻貢獻了 App Store 總收入的 92%。

Tim Cook 就此計劃表示:「我們推出這項計劃是為了幫助企業主在 App Store 上譜寫創意和繁榮的下一篇章,打造用戶喜愛的優質應用。」

大部分中小開發者其實一直是蘋果生態的堅定支持者和獲益者 | 雅虎財經

當然,這一計劃也立刻招致了大公司的反對。蘋果頭號死對頭 Epic Games 的 CEO Tim Sweeney 立刻表示,蘋果這麼做,是為了「分裂」應用開發者。

此前,有反對者試圖指責蘋果的抽成政策「剝削」了中小開發者,試圖拉攏更多人加入反對蘋果的行列。但實際上,大部分中小開發者一直是蘋果生態的堅定支持者和獲益者。

在 Epic Game 牽頭組織的「反蘋果聯盟」裡,沒有任何獨立開發者,只有 Spotify 和 Tinder 兩家上市公司,Tinder 更是常年佔據著 App Store 收入榜的前列。

儘管蘋果從未在明面上「打壓」某家公司的產品,輿論仍從蘋果的一些動作中看出了它與其他公司「遠近親疏」。

在 10 月舉辦的秋季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最新的音箱 HomePod mini,並宣布將支持 iHeartRadio、Pandora 等第三方音樂服務。全球用戶數最多,但常常批評蘋果的 Spotify,被排除在外。

蘋果似乎在進行一種態度和實踐:「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費率」的爭議

「費率」一直是蘋果和開發者矛盾的焦點。

13 年前,賈伯斯將 App Store 的費率定在 30%,臺下的開發者一陣歡呼。當時蘋果為開發者提供了標準的開發工具、設計指南、分發渠道,幫開發者解決了一系列複雜難題。這一切,加上業界最低的 30% 抽成比例,造就了 iPhone 和 iOS App Store 的成功。

2020 年前半年,App Store 的全球營收已經高達 328 億美元。問世 13 年,蘋果以「封閉」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史上最成功的軟體開發生態。

伴隨著 iOS App Store 的成功,很多公司逐漸成長為了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巨頭。對這些公司來說,蘋果幫它們解決的問題可能只是很小一部分,30% 抽成卻給它們的商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和限制。

比如 Spotify,它本來就要架設伺服器供用戶收聽音樂,在此基礎上,它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伺服器進行 App 分發,不會增加多少成本。同時,它的用戶是跨平臺的,無論如何都必須自己建立收款渠道,這時,使用蘋果的收款渠道不僅要被抽走 30%,還會因為蘋果的結算帳期有延遲,導致現金流周期變長。

所以包括 Netflix 和 Spotify 在內的多家軟體服務巨頭,都開始停止接受用戶在 iOS App 內訂購自家服務,引導用戶到網頁上,使用它們自己的付款渠道進行訂閱。YouTube 則是提高了 iOS App 內訂閱的價格,將「蘋果稅」直接體現在價格上,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到網頁上獲得更優惠的價格。

巨頭們抱怨蘋果壓制了自己的發展,但也不敢與蘋果徹底撕破臉皮,因為上一個這麼做的公司已經陷入了一場巨大困局。

僅在過去兩個月裡,《堡壘之夜》已經因為無法更新遊戲,失去了絕大部分的 iOS 玩家 | 視覺中國

今年 8 月,Epic Games 在旗下遊戲《堡壘之夜》裡加入了「直充」功能,試圖繞過蘋果的支付渠道,避開 App Store 30% 的抽成。結果被蘋果直接下架,並威脅要封禁 Epic Games 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虛幻」遊戲引擎。兩家已經將爭端訴諸法庭,但僅在過去兩個月裡,《堡壘之夜》已經因為無法更新遊戲,失去了絕大部分的 iOS 玩家。

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領域,被蘋果下架,無疑是致命的。

突圍「監管」

在眾多與蘋果「對抗」的公司中,亞馬遜屬於一個例外。

2015 年前後,因為兩家機頂盒產品的競爭,蘋果曾於亞馬遜針鋒相對。亞馬遜甚至因此在自家電商平臺下架了 Apple TV。但在 2016 年,蘋果與亞馬遜達成了一項協議,針對用戶在 iOS 設備上訂閱亞馬遜 Prime Video 會員的情況,向後者只收取 15% 的「半價蘋果稅」。

之後,蘋果和亞馬遜的合作關係日漸緊密。亞馬遜的 Prime Video 一直積極適配 Apple TV 的各種新功能,蘋果也將自己的 TV App 加入到了亞馬遜的 Fire TV 設備上。兩家的 Echo 和 HomePod 音箱,也實現了服務端的「互相支持」。

這成為了很多人指責蘋果「壟斷」的關鍵依據:只有亞馬遜這樣在軟硬體領域有廣泛布局,才能以此作為談判籌碼,從蘋果這裡獲得「減稅政策」。至於其他開發者,則「毫無反抗之力」。

亞馬遜的 Prime Video App 在蘋果 Apple TV 上運行 | 官方供圖

所以此次蘋果針對廣泛的中小開發者,提供 15% 的費率優惠,可能就是想證明,「提供優惠費率」這件事本身是開放的,至於優惠提供給誰,是自己作為平臺管理者的自由。有分析師表示,蘋果的這一做法,也是希望展示一種姿態,「自己關心那些小開發者。」

歐盟、美國司法部和 FTC(聯邦貿易委員會)都在就反壟斷問題,對蘋果進行調查。10 月,美國眾議員的一個次級委員會曾指責蘋果通過自身的系統「壓制競爭,損害競爭對手並使自己受益」,報告了 App Store 的收費規模問題。

對此,蘋果一直有著鮮明的態度:儘管 App Store 是 iPhone 唯一的軟體分發渠道,但用戶永遠可以自由地選擇安卓手機,況且 iPhone 也從未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至於 App Store 的費率,Google Play 也是 30%。

蘋果公布「減稅計劃」後,Spotify 發言人呼籲監管機構,「無視這一舉動,緊急行動起來,保護消費者的選擇,確保公平競爭,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截至目前,Spotify 仍然不支持在 iOS App 上進行付費訂閱。

軟體服務已經成為蘋果收入的增長引擎 | Six Colors

軟體服務收入已經成為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最重要的增長點。剛剛發布的 2020 財年四季度財報中,軟體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16%,已經超越 iPhone 銷售收入的一半。而且這部分收入,已經連續 4 年保持著兩位數的複合增長率。

也有觀點認為,蘋果向中小開發者降費示好,與新的 Mac 電腦採用自研晶片,能夠兼容運行 iOS App 有關係。蘋果或許希望藉此機會,鼓勵開發者多開發 Mac、iPhone、iPad 三設備兼容的通用 App,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軟體生態。

儘管人們都在抱怨新 iPhone 越來越「沒意思了」,但留在 iOS 生態的龐大用戶卻成了蘋果業績增長的基石,讓蘋果有持續的牌可打,將有限的資源變成可持續裂變的價值。

而越強大的商業組織越需要有持續的「擴展性」,否則就會內卷,就會打破原有的穩定。2 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駕馭著全球最強大的生態系統和用戶群,但這也是越來越大的壓力。

願意向中小開發者提供「半價蘋果稅」,說明蘋果已經不再固步自封,已經在嘗試回到 12 年前被人歡呼的位置,去革命和解放一些東西。

其實回溯 iPhone 和 App Store 的歷史,封閉的基因早已根植。「封閉」在商業世界算不上什麼原罪,而大公司對商業生態的「與時俱進」,才是蘋果通向下一個萬億市值新臺階的關鍵。

責任編輯:於本一

題圖來源:Apple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相關焦點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iPhone 名字中「S」和「R」到底是什麼意思?蘋果終於給了個解釋
    近日,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 · 席勒(Phil Schiller)在接受 Engadget 採訪時,談到了他對「S」和「R」兩個字母的理解,他認為公司是借鑑了汽車行業的命名規則。我喜歡汽車和高速行駛的東西,R 和 S 都是用於表示真正特別的跑車。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什麼)的空耳,它的日文漢字寫作「何」。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潔癖帝」李如一
    我見過他在網絡上跟人爭論中英文標點符號用法、參與有關字體美感的小眾討論,在apple4.us(蘋果愛好者博客,李如一是主要作者之一)上見過他中英文夾雜、但沒有任何錯別字或語法錯誤的文章,在三裡屯的美式餐廳裡聽過他大談特談市面上的中文電子書排版有多麼糟糕。他不太geek,也算不上nerdy,或者「懂科技的讀書人」這個形容比較適合他。
  • 蘋果如何將「深空灰」玩出花的?
    在 2012 年的秋季發布會上,蘋果一口氣推出了 iPhone 5、第七代 iPod nano、第四代 iPod shuffle 等產品,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有一種藍黑色的配色可選,這種配色被取名為「slate black」,中文翻譯為「黑配碳黑色」。
  • 雍正「琺瑯彩粉彩」碗,到底是琺瑯彩還是粉彩?
    邦瀚斯(Bonhams)有一對雍正瓷碗上拍,行方形容為「琺瑯彩粉彩」,估價US$30萬 - 50萬(RMB 200萬 - 330萬)。不少讀者來函,說頗感迷茫,不明白這對碗究竟是「琺瑯彩」還是「粉彩」。是故,我們特地撰寫此文,望能解答各位疑難。
  • 「鬼」與「歸」的聯繫
    在他們的認知中,人在死後會轉化為「鬼」,而「鬼」就是構成死後世界的必要單位。無論是東方的地府,還是西方的冥界、地獄,這些鬼眾棲居的死後世界,與活人聚集的人間世界形成了天地間的陰陽循環。也許,正是因為「鬼」的神秘屬性,世人往往將它與恐怖、醜陋或不可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就像「鬼」字的甲骨文字形:下邊兒是一個人的軀幹,而軀幹上長著一個碩大無比的腦袋。
  • 給孩子買蛋糕,你選「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
    那麼問題來了,買「植物奶油」的還是「動物奶油」的?你別無所謂啊,這其中還是有道道的,孩子的事兒上上心。在對比之前,先稍微了解一下什麼是「奶油」。奶油這玩意兒,就是指從牛奶、羊奶中提取出的黃色或白色的脂肪性半固體乳製品。看到了吧,正兒八經的奶油就是「動物奶油」。
  • 「人性惡」還是「人性善」?
    由此可知荀子所謂的「性惡」包括:(1)人的天性、本性是「惡」的,而表現出來的「善」則是由後天努力、環境、教育等外在因素約束自我而成。即「化性起偽」;(2)聖人與眾人「性」(先天內在的)同,聖人異於常人之處在於「偽」,即後天外在的束己能力。束己能力高到一定程度即為聖人,反之則為常人。
  • 「凡爾賽」還是「真生意」?從蒙淇淇看女性「造夢」產業
    「凡爾賽」這一概念在被微博大V@小奶球正式提出整整6個月之後,迎來了全面的「出圈」。而造就如此熱度的,是微博認證為作家的博主@蒙淇淇77。 蒙淇淇77的微博,是不折不扣的「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式瑪麗蘇段子,但是現在這種段子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凡爾賽。
  • 她是「最牛打工妹」、「郭臺銘的女傳人」,公司市值超3000億
    低調的王來春因此被媒體稱為「中國最牛打工妹」、「郭臺銘的女傳人」。郭臺銘曾自豪地說: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創造了很多億萬富翁,王來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11988 年被稱為「臺商元年」,那一年來大陸投資建廠的企業家突然劇增,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
  • 世間的「名相」與「實相」
    於是「名相」壓倒了「實相」,「表相」驅走了「真相」,我們的世界變得顛顛倒倒;人生變得虛虛實實。這點從網絡上不少的事件反轉可以體現。君不見多少痴情男女,非常在意一句「我愛你」。不論「我愛你」、「我恨你」、「我討厭你」、「我喜歡你」,這些都只是一種語言或一種文字,一種圖像,一種符號,充其量只是一種「名相」。
  • 真身與替身,「前浪」與「後浪」
    他在過湖州苕溪的時候,看到水花翻湧,有所感悟,寫下「後浪催前浪」的詩句,但後面還有兩句:「來往舟航謾如識,到頭若個曾知津。」釋文珦有道行,所以剛感慨完「後浪催前浪」的現象,轉頭就提示:「到頭若個曾知津」。
  • 蘋果iOS 14 原生自帶「畫中畫」功能使用方法
    「畫中畫」功能就是可以讓用戶邊觀賞視頻,邊在屏幕的其餘部分處理消息,而無須在多任務窗口切換。正在觀賞的視頻會繼續在一個小縮略窗口中播放。本次 iOS 14 更新,其中一個用戶期待已久的新功能是 「畫中畫」。在 2015 年的 iOS 9中 ,蘋果首次在 iPad 上加入了畫中畫功能。
  • 「造作」辦公室半日遊:看「造作」如何「造作」
    作為一個成立於 2014 年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原創設計家居品牌,到今天「造作」的業務已經走上了軌道。在這次的活動上,「造作」介紹了他們辦公室的「搬遷」歷程,並且宣布,「造作」第一家線下實體店將與今年 7 月初在頤堤港正式和大家見面。而在接下來的 90 天中,「造作」與世界知名設計師合作的新品也將陸續發布。設計癖在現場參觀了「造作」的設計實驗室、樣品陳列室、專業棚拍間。
  • 蘋果:英語人群最愛的表情是「笑哭」
    蘋果最近公布一篇名為《Differential Privacy》(差異隱私)的文件。文章中,蘋果闡述了收集用戶隱私的重要性,比如當你要輸入一個表情符號的時候,它可以通過隱私資料庫為你推薦最常用的表情。當然,這些分析數據都是匿名的。
  • 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及「圓頓止觀」
    智者大師在宣揚佛陀的心法之同時,並行地總結出佛陀的行法指引,於其四部與止觀有關的著作中有所交代,把從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實踐「戒、定、慧」的行持,立體地呈現於其止觀系列之中。「止」是對治「心、性」的不確定性,而「觀」是發掘「慧」唯一的修持,全然地履行佛陀「戒、定、慧」之軌轍,從而繼承印度所傳的禪定之法,如《楞嚴經》第九捲雲:「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 蘋果激活「軟體鎖」,防止第三方更換 iPhone 電池
    蘋果激活「軟體鎖」,防止第三方更換 iPhone 電池 站長之家(ChinaZ.com) 8 月 8 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公司正在 iOS
  • 英特爾看了會沉默,M1「地表最強SoC」亮相蘋果發布會
    相比iPhone 12系列手機使用的「翻車版」5nm製程A14仿生,M1才是真正代表5nm製程工藝潛力和蘋果世界頂尖晶片研發能力的一款品。 新一代Mac OS「Big Sur」釋放M1最大潛力 同樣在6月份WWDC上亮相的蘋果新一代Mac OS「Big Sur」也將隨新款MAC系列產品一同上市,依託於M1強悍的性能,「Big Sur」可以給用戶來帶更加流暢的使用體驗。
  • 「空之境界」畫集與漫畫版「未來福音」將於今秋發售
    >2013-07-10 16:18:46   根據星海社的圖透報導,收錄武內崇武關於「空之境界」的全部插圖的畫集,以及其根據奈須蘑菇傳說中的同人本「空之境界 未來福音」改編的漫畫版「空之境界 未來福音extra chorus」將同捆一冊,與今年秋季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