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朱子家訓》的文字非常簡潔洗鍊,雖然只有短短三百一十七字,卻將《大學》的三綱八目全包含在內。朱子以一代儒學宗師,親自擬就立身行事準則,為我們後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臺灣知名學者、朱熹第26代裔孫朱高正教授指出我們要將《朱子家訓》真正的領悟透徹,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那不僅要熟記其含義,還更應該細思,精思,深思,最後再躬親實踐,做到絕不能只停留在記誦熟讀的階段,而是要明乎義理後而篤行,才能將《朱子家訓》為我所用,對我們的修己治人提供切實的指導。
7月25日,武夷書院講壇第三講在武夷學院開講。朱高正博士主講《由來及實踐運用》。來自社會教育工作者、機關企事業單位代表、省市各商協會的企業家和青少年兒童等近200名國學愛好者親臨公益講座現場,聆聽朱教授的演講。
朱高正教授獲德國波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多部關於康德的學術著作影響深遠,長期以來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意識為己任,不僅出版了《近思錄通解》《四書精華階梯》等著作,而且身體力行朱子文化的普及弘揚。
公益講壇現場,朱高正教授以中西交融的視野,深厚的國學功底,用輕鬆,詼諧幽默的方式向現場聽課的嘉賓耐心逐段講解了《朱子家訓》的內容含義,舉古今中外事例,從孝悌為本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師友五種關係在當今社會當中應該怎麼相處協調;提出《家訓》的目的在於修己養德,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要克己復禮,從自身出發,做到尊德,崇德。課堂進行到精彩之處時全場嘉賓情不自禁的跟同朱高正背誦《朱子家訓》,課堂中還設置現場提問環節,解答了許多國學愛好者提出的問題。整個現場學術氛圍濃重,歡快,深入的交流讓前來聽課的嘉賓受益良多。講座期間,主辦方還向特邀臺灣老師、學者、各大企業家與福州商協會企業家推介武夷山文化旅遊,希望藉此國學講壇開展的機會,讓來賓能全方位了解武夷山、武夷文化,更促進對武夷山人文風景的情感提升。
此次武夷書院講壇與孝文書院國學公益講壇合辦,是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社會化公益國學宣傳的一次嘗試。本次活動以公益為目的,通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播,幫助當代社會精英、教育工作者以及當代青少年兒童提升國學素養,為當代中國社會普世精神文明建設與信仰價值重塑貢獻力量的社會目標。
當前,「武夷書院講壇」已成功舉辦三講。武夷山正著力擴大「武夷書院講壇」的影響,積極推動講壇向城鄉基層和新媒體延伸。武夷山結合深化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市文明委會同武夷學院,已在六個基層單位創設「武夷書院?講理堂」,每個季度舉行一次,每次請一至兩位武夷學院老師向基層幹部群眾講授朱子文化。同時,「朱子理學搖籃武夷山」微信公眾平臺已經正式開通,通過向新媒體延伸的方法來弘揚和普及朱子文化,匯聚和推介名家關於推動朱子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真知灼見,促進各區域朱子文化的交流協作,合力打造福建文化的第一品牌。
據悉,今年恰逢朱熹誕辰885周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按照福建省和南平市的部署,紮實推進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實施保護、學術、傳播、教化、交流五項工程,啟動五夫鎮十項保護修繕項目,精心籌備紀念朱熹誕辰885周年系列活動,舉全市之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 (衷國輝 楊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