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需要經常做保養,雖然每年都會因此發費不少的錢財,但這樣才能保證汽車的完好與安全。在汽車保養時,汽車輪胎的保養也不可忽視,但是有的車主卻在這上面花了不少冤枉錢,比如四輪定位。那麼四輪定位到底多久做一次合理呢?修車師傅:這些常識要知道。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四輪定位。四輪定位就是通過調整汽車四個輪胎的角度,以此來穩定汽車的行駛狀態。其實四輪定位按照4S店的說法是5000公裡做一次,但是現在基本是城市用車,就算一萬公裡做一次也沒有問題。而如果發現這四種情況,就最好做一次四輪定位。
第一、看輪胎。輪胎與地面進行摩擦之後,會因為路況的不同導致輪胎的磨損程度也不相同。我們在停車之後可以觀察輪胎的磨損情況,如果發現偏磨現象,那麼就要做四輪定位了。
第二、打方向盤很費力。現在的方向盤都有助力系統,駕駛員在打方向的時候很輕鬆。如果你發現打方向盤的時候突然變沉,轉向也有些費力,那麼最好還是檢查一下,因為這也是一個預兆。
第三、更換懸架和車橋。汽車內部的零件在設計之初都考慮到平衡,如果你更換了這兩個跟輪胎相關的零件,那麼就要做一次四輪定位了。
第四、發生事故。汽車經過碰撞,很多部件都會移位,輪胎也可能會因為衝擊而變形或損傷,這時就要仔細檢查,最好還是做個四輪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