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承載著上噸重的總質量,無論是坑窪路段還是平整的柏油路,陪著我們過了一年又一年,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輪胎也漸漸的磨損,由於汽車經過的路面、總載重不同,往往四個車輪的受力大小也不會一樣,於是時間久之,四個輪胎的磨損程度也不盡相同。那麼新車跑多少公裡後,需要做一次四輪換位?換完後還做動平衡嗎?新手司機更應知道,別被忽悠了!
我們使用的汽車多是前驅車,發動機動力系統靠前,前車輪的承載重量遠大於後輪,加之前輪是驅動輪,磨損程度會比後輪嚴重,即使是排除前驅車頭重腳輕導致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外,懂車的車友也知道,汽車在設計中是不可能把輪胎做到完全垂直於地面,往往是把輪胎的設計有傾角,近似於我們走路時的「小外八」一樣,這樣可以讓汽車更穩定的行駛。與之帶來的是,四個輪胎的內側磨損,比外側磨損嚴重,加之前驅車前車輪更大的承受能力,在四個車輪同有磨損的情況下,前車輪的磨損更嚴重。
甚至根據我們行駛路況的不同,四個輪胎的受力面積也不一樣,時間久之可能會出現個別輪胎的嚴重偏磨、汽車直線行駛時容易跑偏等問題,於是乎出現了四輪換位的解決方法。四輪換位主要是防止輪胎內外側出現較大落差,比如輪胎一側磨損到警戒線另一側完好,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做四輪換位了。不過這種方法,在90年代很常見,現在的民用車很少見,現汽車輪胎的壽命大多是在5、6萬公裡,沒有必要做四輪換位,新手司機更應該知道,別被有的4S店或汽修師傅忽悠了,現在知道還不晚。
除了上述汽車輪胎出現內外側磨損反差大的情況,需要做四輪定位外,對於現在的汽車,我們大可以把輪胎開到更換新的輪胎。即使是我們在開車行駛中,在車速超過50km/h後鬆開方向盤,行駛100米左右後汽車方向有稍微的偏移,這種情況也多是路面傾斜導致,當然如果我們在日常開車過程中,懸架系統受到磕碰或者是發生過交通事故,導致汽車在直線行駛過程中會發生方向偏移,那麼此時汽車四輪定位需要做,通過調整前束、主銷傾角等部件,讓懸架因為碰撞出現的錯誤位置調整到新車位置。
所以,因為汽車輪胎的磨損導致汽車直線行駛時發生方向偏移,這時做汽車定位完全是做無用功、花無用的錢,新手司機要知道。而四輪對調換位,新車需要跑到多少公裡數需要做?並沒有明確的裡程數,多是在汽車輪胎內外側磨損程度反差較大時使用,如果輪胎有磨損但仍有輪胎花紋,這種情況也沒有必要做四輪換位。
那麼即使是做了四輪換位,那還需要做動平衡嗎?完全沒有必要,四輪換位和動平衡沒有關係。動平衡的本質是在輪胎和輪轂之間找到平衡,四輪對調換位只是更換了輪胎的位置,並沒有把輪胎輪轂分隔開,就不會對原有的平衡造成破壞,四輪換位之後仍然是平衡的,通常需要做汽車動平衡的現象:汽車高速110km/h左右行駛時,能感覺到方向盤有明顯的震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完四輪換位後,要重新設置胎壓監測,建議知道,別在不需要做四輪換位、動平衡的情況下,被汽修師傅忽悠而做了動平衡。
最後,大釗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的愛車從買回來到現在,你的車是在什麼情況下才被迫做了四輪定位、是在多少公裡後才更換輪胎的?歡迎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