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食客,每一個人來到一個地方,肯定會嘗嘗這裡的小吃。在齊魯大地這片美食江湖中,有著無數令老饕們念念不忘的美味,山東的美食不止好吃,還個個「有文化」。
山東地域遼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從而孕育了獨居風味的美食和小吃,今天來「吃一吃」山東九大美食,還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太美味了!
1、濟南油旋
油旋是濟南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老濟南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
因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2009年入選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小的油旋,做得好的卻有60餘層酥脆的旋,很是講究。
從和面、擀皮到打油、塗豬油蔥花再到抻面、烤制,最後再用拇指摁出旋渦,每一步都十分講究,不用心是做不好一個油旋的。
還熱乎的油旋,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餘香縈繞不散,只憑一股天然的食材香氣便讓人慾罷不能。
舜耕山莊製作的油旋,配濟南名喝「甜沫」,可謂物美價廉,妙不可言。
改良版的油旋還有肉鬆味、玫瑰味等,口味更適合年輕的朋友們!
2、嶗山涼粉
嶗山人的夏天是從一碗涼粉開始的,嶗山涼粉可謂是老青島的冰激凌。
青島的涼粉起源於嶗山道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2015年入選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嶗山涼粉是以一種海菜——石花菜熬製而成,是一種類似於果凍的凝膠狀食品,也稱之為海菜涼粉、凍菜涼粉。
石花菜是一種源自海中的天然藻類植物,反覆暴曬而後加水熬汁,其主要成分是食用纖維和海藻多糖,可以降血壓、降血糖,是一種健康小食品。
嶗山涼粉是夏天必備的風味美食。這個暑期,來到青島,千萬不要錯過解暑又清胃的美味涼粉。
3、周村燒餅
淄博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稱,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聞名遐邇的周村燒餅最早出現在《資治通鑑》記載中。
清朝末期,周村才出現燒餅作坊,幾經改進後開始聲名遠揚,2008年周村燒餅製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周村燒餅以小麥粉、白砂糖、芝麻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製作而成。製成後,薄如秋葉,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令人回味無窮。
遊玩到周村,一定要去周村燒餅博物館,體驗一下親手製作燒餅的樂趣。
周村大街各處都有售賣周村燒餅的店鋪,網上也有官方旗艦店,燒餅有甜的和鹹的兩種口味。
4、福山大面
福山大面又稱福山拉麵,是煙臺傳統的名吃,據傳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2013年入選山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操作技藝複雜,經和面、打條、拉抻而成面坯,細如龍鬚。它以柔滑鮮美、細如銀絲、品種繁多、工藝性強而著稱於世。
福山大娘麵館是公認的正宗福山味道,來到煙臺的朋友為了嘗到最正宗的福山大面,常常「千裡」跋涉,只為一味舌尖上的福山味道。
5、孔府菜
孔府菜是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起源於宋仁宗寶元年間,用於接待貴賓、上任、生辰家日、婚喪喜壽時特備。
孔府宴席遵照君臣父子的等級,有不同的規格。
由於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是乾隆時代的官府菜。
2011年孔府菜烹飪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孔府菜講究造型完整,不傷皮折骨,在掌握火候調味、成型等方面,難度很大。
孔府特色菜品有烤花攬桂魚、烤鴨、尼山踏青、一品豆腐、壽字鴨羹等。
6、煎餅卷大蔥
煎餅卷大蔥是山東名吃。泰山煎餅是泰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煎餅加工前配以聞名獨道的泰山水發酵,香軟可口,煎餅原料由生長自泰山腳下的玉米、高粱、穀子、地瓜乾等粗糧,配適量泰山芝麻、花生、核桃、板慄,精細研磨而成,風味十足。
品嘗煎餅卷大蔥時,可以將大蔥洗淨蘸上甜醬,用剛烙好的煎餅卷著吃,辛香辣伴著甜醬的味道,好吃又開胃。
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做出的不同的煎餅,味道也各不相同。
7、臨沂糝湯
糝,又名「肉粥」,是臨沂一帶的一種傳統名吃,並流行於魯、豫、蘇、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
相傳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現為當地百姓的平常早餐。2013年入選山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苑·雜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糝」的記載,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載:「孔子窮於陳蔡,藜羹不糝」。
糝湯以多種肉類為主,又加以數種配料,熱量高,味道全,冬季特別受人歡迎。
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油餅、蒸餃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
糝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還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功效。
8、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作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2014年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德州扒雞聞名全國遠銷海外,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德州扒雞承傳統工藝精髓,選飼養十周左右的童子健雞作主料,加配十幾種名貴調料,經蜜水澆灌,素油烹炸,精工扒制而成。
扒雞色鮮味美、肉質鮮嫩、五香脫骨、鹹淡適中、回漢皆宜,是高蛋白低脂肪性營養食品。
經常食用具有開胃、補腎、助消化的作用,能起到溫中益氣,通絡提神之功效。
9、單縣羊肉湯
單縣羊肉湯創始於17世紀初清嘉慶年間,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單縣羊肉湯早已載入中華名食譜,被譽為「中華第一湯」,2013年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單縣羊肉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
民間有云:「來到菏澤牡丹城,不品單縣羊肉湯,等於白來菏澤走一樁!」
每個地方都還有更多的地域特色美食,那是祖祖輩輩生活後留下的特殊痕跡,承載著特定的家鄉味道和記憶。這麼多好吃的,不妨來山東一探究竟,大快朵頤吧!
壹點號文旅華夏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