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辦發文近一年後,已有多所高校建立期刊「負面清單」

2020-12-05 澎湃新聞

距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提出「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已近一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查詢發現,目前已有多所國內高校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不過,不同高校的期刊預警名單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包括《期刊黑名單》、《「重點監控期刊」目錄》等。

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

昆明學院科研處2019年4月12日在官網發布的《有關「科技部正在編制學術期刊黑名單」的相關提示》稱,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並配合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打擊學術不端行為。2019年3月,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和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文件提出「科技部要建立學術期刊預警機制,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並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學術期刊,列入黑名單」。

昆明學院科研處稱,「目前該名單的準備與製備工作尚未公開」。此外,昆明學院科研處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在此之前,華僑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已公布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2018年10月31日,華僑大學圖書館官網發布《投稿請避開SCI期刊黑名單》。華僑大學圖書館稱,「一本期刊自引率過高或者互引率過高,會被鎮壓(Suppressed),即被放入黑名單,JCR資料庫將不公布影響因子。若該期刊後期不整改,將會被剔除(Dropped)。所以我校老師投稿請儘可能避開這些刊源。」

華僑大學圖書館同時發布了《2016-2007被鎮壓的期刊目錄》以及《2017年被鎮壓的期刊目錄》,其中《2017年被鎮壓的期刊目錄》包括<AQUACULT ECON>等18種期刊。

2019年1月4日,合肥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發布《關於發布<「重點監控期刊」目錄>的通知》稱,「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進一步強化科技管理與評價工作中重視科研誠信道德建設的導向、營造風清氣正健康發展的學術研究環境,經2018年12月11日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建立《「重點監控期刊」目錄》。」

合肥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透露,《「重點監控期刊」目錄》來自國內學術機構公布的「需重點監控和評估的期刊」、「學術期刊負面清單」等,經校學術委員會、學部分委員會、學院學術分委員會審議後形成。

根據合肥工業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官網刊發的該通知顯示,<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等60種期刊被列入《「重點監控期刊」目錄》。

此前,據新華社2018年5月30日報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通知提出,科技部要建立學術期刊預警機制,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並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學術期刊,列入黑名單。論文作者所在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的管理,對在列入預警名單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科研人員,要及時警示提醒;對在列入黑名單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在各類評審評價中不予認可,不得報銷論文發表的相關費用。

事實上,在兩辦發文明確提出相關要求之前,已有高校公布過本校的期刊預警名單。

2018年6月20日,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官網刊發了該校研究生教育院、學生工作部(處)、科研處於當年1月1日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研究生論文發表期刊負面清單制度的通知》。通知稱,「為規範科研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和學術氛圍,優化學術環境,經研究,決定建立研究生論文發表期刊負面清單制度,即負面清單所列舉的期刊雜誌在研究生評獎、評優和項目評審過程中不予認定成果和計分」。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華東政法大學當時公布的《負面清單期刊目錄》中,共包括中國中南傳媒主辦的《辦公室業務》,黑龍江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黑龍江經濟管理幹部學院主辦的《北方經貿》等67種期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兩辦發文近一年後 已有多所高校建立期刊「負面清單」
    距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提出「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已近一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查詢發現,目前已有多所國內高校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不過,不同高校的期刊預警名單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包括《期刊黑名單》、《「重點監控期刊」目錄》等。  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
  • 又有新SCI期刊黑名單流出!
    兩年之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發文提出了「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很多高校為響應國家對期刊亂象的整治都已經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 科技日報:國內高校發布「期刊黑名單」,應告別唯論文浮躁風
    論文投稿,請避開「期刊黑名單」。據媒體報導,近日,雲南省昆明學院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 福建龍巖建立綜治負面清單系統科學有效運用一票否決權
    2014年7月,龍巖市探索建立綜治「負面清單」信息管理系統,由龍巖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牽頭,組織建立綜治維穩信息資料庫,全面歸集管理全市法人、自然人違紀違法和犯罪記錄。信息採集橫向覆蓋政法、紀檢、城管、工商等22個執紀執法單位,縱向建設市、縣兩級資料庫,實現縱橫互聯信息網。採集內容包括刑事犯罪、治安違法、行政處罰、黨員幹部重大違紀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等負面信息。
  • 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一把手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
    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一把手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期望用權力清單讓一把手明確什麼是「可為」的,搭起「方向標」;用負面清單提出什麼是「不可為」的,設置「避雷針」。「比如一把手擁有議題審定權,我們的負面清單就提出,禁止一把手在『三重一大』議事決策過程中,私自臨時增加議題。」譚豔玲舉例說。
  • 高校師生吐槽C刊:發文難於上青天,供不應求催生灰色產業鏈
    當一些自然科學類核心期刊出現「彩虹屁」等奇葩論文現象時,人文社會科學類的CSSCI期刊(簡稱C刊)也遭到眾多高校師生的吐槽。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C刊發表論文被稱「難於上青天」,「僧多粥少」已引發了不少負面連鎖效應,如人文社科類的研究生畢業難、教師晉升職稱難,且催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嚴重打擊人文學科研究、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的積極性,加劇人才流失。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
    研究成果要發論文,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第一時間會選擇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可就在最近的一年內,很多高校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該學院科研處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 剛過40多天,清華、北大等12所高校在世界3大頂級期刊發論文17篇
    近年來,隨著國家科研經費投入的增加,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進步顯著,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包括許多著名的等學術期刊。2019年開年,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期刊發文表現依然優異。儘管過去不到兩個月,中國科學家已經在三大頂尖期刊上至少發表17篇研究論文,其中主要完成單位發文12篇,參與單位論文5篇,勢頭強勁。
  • 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發布,新舊兩版區別在哪?
    本版清單包含禁止和許可兩類事項,列入事項總計131項,相比《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減少了事項20項,縮減比例為13%。記者梳理兩份清單發現,新版清單在禁止準入項中新增「不符合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的各類開發活動」事項。同時,本版清單還放開了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養老機構設立及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許可,並賦予每個事項唯一識別代碼,使清單事項一目了然。
  • 8分一區TOP期刊也被納入黑名單,附最新名單
    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
  • 淄川建立村居權限邊界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
    □記者 程芃芃  通訊員 王長峰 報導  本報淄博訊 7月25日,記者了解到,為促使村居黨組織認真履職盡責,避免上級把不應當由村居承擔的職責任務層層分解轉嫁,推卸責任,淄博市淄川區專門出臺文件,建立村居權限邊界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新聞—科學網
    ,執念於期刊,不如關注成果本身
  • 社科學術期刊不應只有「唯一」
    近兩年,全國人文社科類綜合期刊為提高「他引影響因子」指數,出現兩個趨勢:一是人文類稿件數量逐漸下降,關注政治、經濟和法律的社科類稿件明顯增多;二是一些大學學報減少發稿基數,發論文要求愈發嚴苛,不僅導致全國人文類研究數量減少,也極大挫傷了師生從事研究的積極性。
  • 中國人大CSSCI核心期刊發文量,連續15年位居高校首位!
    近日,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中國高校南大核心發文數據,中國人民大學南大核心發文量位居全國第一。發文排行人大「南大核心發文量」位列高校榜首數據結果顯示,中國人民大學2019年在南大核心期刊共計發文2699篇,位列全國高校第一
  • 半月談|社科學術期刊不應只有「唯一」
    「不是我不努力,是這裡的水太深」2020年,西部某「雙一流」建設高校外語講師張姍即將退休。從2002年調入這所高校至今,因為沒有發表足夠的C刊論文,她無法晉升副教授,只能以講師的身份「解甲歸田」。近兩年,全國人文社科類綜合期刊為提高「他引影響因子」指數,出現兩個趨勢:一是人文類稿件數量逐漸下降,關注政治、經濟和法律的社科類稿件明顯增多;二是一些大學學報減少發稿基數,發論文要求愈發嚴苛,不僅導致全國人文類研究數量減少,也極大挫傷了師生從事研究的積極性。
  • 佛山率先探索建立一把手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
    人民網佛山10月11日電(呂紹剛、李語)10月11日上午,佛山市紀委監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市以市司法局、南海區裏水鎮為試點,探索建立一把手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該做法屬全廣東省首創。
  • 區域版負面清單競放浦江
    繼上海自貿試驗區月初公布2014瘦身版「負面清單」,上海幾個區縣陸續推出各自的「負面清單」,這些版本的「負面清單」借鑑了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不斷推動著上海外商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進而提升外商投資的便利化程度。  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已成為國際貿易談判和投資規則制定的新趨勢。
  • 7所高校「上雙」,11月內地高校Nature & Science統計
    N&S論文統計11個本月9所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Science發文2020年11月,Nature和Science(後文簡寫為N&S)兩期刊總計刊出原創論文(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142篇,其中Nature刊出81篇,Science刊出61篇。
  • 法制日報關注學術期刊論文風波:規範編審建立良好學術共同體
    近年來,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量已成為國內各大高校博士入學考試、畢業答辯以及高校教師、醫院醫生等評職稱的重要依據。《法制日報》記者搜索近年來的相關媒體報導發現,不少大學生、高校教師都和王明宇有類似的經歷:大學生為順利畢業,高校教師為評職稱,找中介公司幫忙代發論文,但一些中介公司並不具備發稿的能力,在騙取錢財後便消失不見。
  • 四川大學:負面清單劃定採購行為「高壓線」
    原標題:四川大學:負面清單劃定採購行為「高壓線」   本報訊記者戎素梅報導四川大學將負面清單制度引入高校採購管理,近日發布《四川大學採購行為負面清單》(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