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正青春

2021-01-08 人民資訊

來源:安徽日報

為建立黃梅戲傳承發展的人才梯隊,2010年7月,成立5年的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又建立「再芬黃梅青年團」,來自原安徽黃梅戲學校和原安慶師範學院的18名黃梅戲專業優秀畢業生成為首批成員。10年間,「青年團」不斷加入新鮮血液,愈發充實豐滿,這群年輕人堅守傳統戲曲舞臺,執著追求藝術理想,將新時代黃梅戲的「接力棒」緊緊握在手上。

建梯隊 人才體系趨完善

「青年團是宣言書」「青年團是活力場」「青年團是播種機」「青年團是試驗田」「青年團是黃梅樹」,舞臺劇《青春之歌》分成五幕,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攜老中青少四代演員同臺競唱。從《女駙馬》到《梁祝》,從《打金磚》到《司文郎》,從《徽州女人》到《鄧稼先》,整臺演出既展示流傳四海的經典劇目,又呈現久別舞臺的傳統劇目,還展現再芬黃梅的新創劇目,一個個精彩唱段講述「再芬黃梅青年團」10年奮進歷程,盡顯黃梅戲藝術薪火相傳的勃勃生機。

戲曲傳承是日復一日地苦練與沉澱,是一代又一代的巧妙開拓。人才培養,也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需要超前理念的引導和歲月的積累。「戲曲舞臺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嗓子要好、形象要好、悟性要好,尤其是個人技能更要好,因此一個戲曲演員的成長特別不容易。」韓再芬說,「10年來,我們強化基本功訓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生旦淨醜,樣樣俱全,力求傳承體系整齊完備;我們堅持『傳、幫、帶』,老師就是綠葉,手把手傳授技藝,期待朵朵花蕾早日盛開;我們不斷創建平臺,從小戲到大戲,從安慶到全國,讓每一位青年演員都有展示的天地……」

十年辛苦不尋常。現在,「青年團」很多年輕演員脫穎而出,正在挑起劇院大梁。王澤熙、餘平、張敏、江敏、王懿佳、陳邦靚、江李匯、謝軍、周海峰等「黃梅新星」的名字正在走出安慶,在天南地北打出知名度。小生、老生、花旦、青衣、刀馬旦、彩旦、文丑、武丑……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人才體系不斷完善,成為國內第一梯隊的黃梅戲名院大團。

排新戲 主配角自由切換

作為再芬黃梅的資深演員,李萍一直活躍於黃梅戲舞臺,扮演過眾多廣為戲迷熟知的「花旦」形象。「青年團」成立後,她開始專注於黃梅戲教學,成為再芬黃梅的「星探」。像李萍一樣,10年間,再芬黃梅的老師們逐步「讓」出舞臺,甘為綠葉,陪伴青年演員成長。

「我們強調『一棵菜』精神:人人皆能主演,人人皆可配戲。」韓再芬說,人人皆能主演,指的是人人都有擔任主演的機會,也有「Hold住」全場的能力;人人皆可配戲,指的是人人必須具備甘當配角的胸懷,亦具備塑造人物多面性的水平。

劇目是「王道」,出角兒靠劇目,傳承與發展戲曲藝術也要靠不斷推出新劇目。2012年,再芬黃梅為「青年團」量身打造的首部青春版黃梅大戲《五女拜壽》在安慶首演。一張張年輕俊俏的面孔,一個個各具特色的表演,「青年團」甫一亮相便吸睛無數。10年間,「青年團」演員們無數次在經典小戲中練身手,也拿出了青春版《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浮生六記》,中型劇《途中》,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等諸多新劇目。10年間,青年演員們苦練本領,增長才幹,先後主演30餘部大小戲。

「我希望再芬黃梅能像北京人藝那樣,無論演繹什麼角色,每個人站在臺上都能閃閃發光。」韓再芬希望年輕演員不僅研習技藝,還要繼承精神,更要修煉藝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長為德藝雙馨的人才。如今,作為黃梅戲舞臺的中堅力量,「青年團」演員們開始肩負起守護「再芬黃梅 品牌戲劇」的重任。

搭平臺 夢想更在舞臺外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1月1日,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2021年新年戲曲晚會》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韓再芬攜陳邦靚、王懿佳演繹經典黃梅戲《女駙馬》選段,向全國展示「青年團」演員的風採。

每個學戲的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夢想,更渴望擁有一個實現夢想的舞臺。10年間,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努力為「青年團」每一位年輕演員搭建成長的平臺、夢想的舞臺。安慶菱湖之畔的再芬黃梅公館,開展青年演員常態化演出,並推出「今日頭牌」專場,讓黃梅新秀得以一展風採;央視和地方衛視各大晚會的舞臺,以及央視《叮咯嚨咚嗆》、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等知名綜藝節目,紛紛向再芬黃梅青年演員發來熱情邀請……從「初出茅廬」「滿臺錦繡」「圓夢劇場」,到「百舸爭流」「今日頭牌」「十年拾級」,這些都是「再芬黃梅青年團」10年成長見證的「關鍵詞」。

「黃梅戲必須插上現代傳播方式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青年演員在提升表演功底和水平的基礎上,更要利用新媒體平臺把黃梅戲藝術呈現給觀眾。」韓再芬說。2015年,再芬黃梅領銜出品的網絡劇《後臺很火》登陸各大視頻網站,講述青年黃梅戲演員幕後的故事,吸引大量年輕群體關注;近期,「再芬黃梅青年團成立十周年」安慶演出專場進行線上直播,「有戲安徽」觀看人數超7.2萬人次,前期預熱總閱讀量達1000萬+。蔚為壯觀的數據,顯示出再芬黃梅立足傳統文化又緊跟時代潮流的初心與真心。

在資訊時代,青年演員的成長空間不再限於舞臺。韓再芬說:「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劇院經營業態,越來越多的觀眾正在接受網上觀劇。我們劇院在網際網路上教唱黃梅戲、普及黃梅戲知識、直播大型演出,收到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再芬黃梅』官方抖音號已經聚集了13.5萬『粉絲』,一批優秀青年演員成為非常受歡迎的『黃梅網紅』。」(記者 張理想 晉文婧/文)

[責任編輯:由芳澤]

相關焦點

  • 有戲安徽·黃梅正青春
    正青春」專場晚會上線! 陝西戲曲廣播 「有戲安徽·黃梅正青春」是安徽省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黃梅戲傳播的一次線上活動。從5月開始以來,有來自全國數千人參與到活動當中。期間共收到話題投稿視頻上萬條;總播放次數達1.8億次;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近千萬。
  • 《有戲安徽 黃梅正青春》:傳統戲曲「出圈」密碼
    7月18日晚,作為「有戲安徽·黃梅正青春」活動的收官之作,備受戲迷關注的「有戲安徽·黃梅正青春」綜藝晚會通過安徽廣播電視臺綜藝頻道、海豚TV、「有戲安徽」抖音號、「相約花戲樓」快手號等多平臺同步播出,充滿現代氣息和青春活力的晚會風格,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的目光,他們不僅踴躍為參演的小哥哥、小姐姐們擊掌叫好,還紛紛在線上為活動的匠心點讚。
  • 正清和雅 黃梅禪茶
    □ 孫 圓   黃梅禪茶,產於湖北黃梅四祖寺、五祖寺北紫雲山中。其茶質優勝、汁濃香醇,是歷代禪師坐禪、待客必備之飲品,因此茶源於古代老祖、四祖、五祖寺中禪人所採煮的山茶,故而名曰黃梅禪茶。   黃梅是初唐以來中國和東亞佛教徒朝禮參學的「小天竺」,是古印度千歲寶掌和尚卓錫開建的老祖寺所在地。
  • 把最美黃梅之音唱給大家 安徽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的青春故事
    」 安徽新生代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的青春故事電影《飛馳人生》中的一句臺詞說,一招必勝的「絕招」只有兩個字——奉獻,「把你的全部奉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對於40歲的安徽黃梅戲曲演員吳美蓮來說,專心唱好黃梅戲是她畢生的心願和夢想,為此,正如電影中的賽車手把刻苦練習奉獻給了賽場,舞臺上把最美黃梅之音唱給大家聽的吳美蓮把奉獻留給了最愛的戲曲。
  • 湖北黃梅五祖寺正慈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慶典隆重舉行
    湖北黃梅五祖寺正慈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慶典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為正慈法師送座中佛協副會長、湖南省佛協會長、湖南長沙嶽麓山寺方丈聖輝法師為正慈法師送位正慈法師禮拜五祖真身2014年12月6日,湖北黃梅五祖寺隆重舉行正慈法師升座慶典法會。各級領導、海內外諸山長老、十方善信共同見證了這一佛門盛事。上午8時,正慈法師升座儀式於五祖寺山門前舉行。現場儀仗莊嚴,信眾雙手合十站立兩邊,數千人現場觀禮。
  • 《黃梅花兒開》
    她――就是江西省贛州市虔誠老年大學的優秀教師黃梅女士。當你初見黃梅,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黃梅身高1.74米,修長的腿,細腰楊柳,是那種「腰瘦襯裙袍,袍裙襯瘦腰」的東方佳麗型美女,她的衣著時尚前衛,色彩搭配得當,好一位
  • 大考中的黃梅新局
    圖為航拍黃梅縣城編者按:2020年,經過抗疫、防汛、脫貧攻堅「三重」大考的湖北黃梅,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正加速嬗變。新華網武漢12月2日電(胡誠、吳文華)雲霧繚繞下的黃梅東山,在初冬的細雨中醒來。
  • 全國首部佛教黃梅戲電影《傳燈》黃梅開拍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李欣,中佛協原秘書長倪強,中佛協副會長、湖北省佛協會長、黃梅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師,湖北省文化廳副巡視員徐尚文,黃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王立兵,黃梅四祖寺方丈明基法師,北京赤壁風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宗德,黃梅戲電影《傳燈》的導演黎濤、製片人範從政,主持黃梅縣委全面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豔舟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機儀式。
  • 十部經典黃梅調電影
    講邵氏黃梅調電影之前,本俠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邵氏電影。邵氏電影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至今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不過邵氏最輝煌的時代是在60-80年代中後期。後來香港經濟不景氣,電視劇悄然興起,所以後來邵逸夫轉戰電視劇市場,創立TVB,那是後話,今天不多說。
  • 黃梅加快推進禪文化旅遊區建設
    8月24日,五祖東山法門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熱火朝天;禪定金苑主體結構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施工正酣;柳林玫瑰谷景區、停前十裡藍莓白茶觀光長廊遊人如織,人潮鼎沸……黃梅禪文化旅遊區建設正全面快速推進。
  • 《正-青春》:淚點低下的殘酷青春
    不過,無論是在明星陣容,還是故事的流暢度上都略遜一籌的《正·青春》,有沒有《觀音山》那麼好命,就存疑了。青春:糾結於處女膜崇拜  《正·青春》有一正一副兩條故事線索,藝術青年和大老闆同時喜歡上了一個清純的三陪女,該女清純到從不出臺,最後,因為藝術青年的不靠譜朋友,三陪女被迫和大老闆睡了一晚,來換得藝術青年他老娘的20萬手術費;而離奇的是,大老闆感動於三陪女的忠貞,最終沒和她上床,因為他突然意識到三陪女可能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
  • [解讀·背景]故裡「黃梅」何日香(圖)
    從唱腔來看,黃梅採茶調副詞較多,較為通俗,而語言上用了安慶話後,顯得和諧通俗易懂,後來又藉助電影這一新的表現手段,傳播更是廣泛。1956年,當黃梅人仍在唱自己沒有多少革新的採茶戲時,安慶地區宿松縣劇團即來黃梅演出《孔雀東南飛》,其在藝術方面的創新,讓黃梅人信服。一時間,黃梅街頭萬人空巷,人們爭看安慶的黃梅戲。
  • 黃梅四祖寺的門票
    黃梅四祖寺不需要門票就可以入場。黃梅四祖寺古稱幽居寺,是中國禪宗第一所寺院,距今已有1370年的歷史。黃梅四祖寺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黃梅四祖寺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組成,結構布局規範,層次分明,殿堂樓閣盤垣交錯,層層疊疊,古色古香。
  • 《因為我們都是黃梅兒女》——致支援湖北黃梅疫區的愛心群
    地點:湖北黃梅;人物:黃梅人;故事:一群黃梅人沒日沒夜的忙著捐贈與採購。疫區無情,人間有愛。在醫用物質短缺的非常時期,黃梅人用自己的愛心在行動,用行動在續寫大寫的愛。我因他們而感動!我要為他們心繫家鄉,團結一心的精神而點讚。
  • 臺灣佛光山副住持慧傳法師參禮黃梅五祖寺
    正慈大和尚代表五祖寺贈送禮品  柔櫻綻粉,青檀吐綠,千年古剎迎來了尊貴的客人。2015年4月11日上午,臺灣佛光山副住持慧傳法師一行來到黃梅五祖寺,參禮天下祖庭。五祖寺方丈正慈大和尚親自到山門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省民宗委副主任熊華啟、省臺辦交流處處長邢軍志、黃梅縣委書記餘建堂、縣民宗局局長周永峰等陪同參訪。  一行人到大雄寶殿拈香禮佛後,又逐一參觀了各個殿堂,併到五祖真身殿禮祖,在南廊觀《六祖壇經》壁畫,至六祖殿尋訪六祖舂米遺蹟。
  • 黃梅季節說雨水
    農曆五月,江南地區陰雨連綿,因為正是江南青梅泛黃的時候,所以大家把這個雨叫作「黃梅雨」,這一段氣象多變的時節,就叫「黃梅天」。《滬城歲時衢歌》是清代上海人張春華描寫上海歲時風俗的著作,比較完整的保存了上海「原生態」。
  • 黃梅調青春愛情電影《長相知》安慶首映
    黃梅調青春愛情電影《長相知》安慶首映  來源:中安在線 9月29日上午,黃梅調電影《長相知》在第七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上唯美首映。據悉,黃梅調電影《長相知》為安徽省重點打造的影視品牌項目,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廣播電視臺、安慶市委宣傳部、安慶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講述了兩對有情人坎坷追尋愛情而終成眷屬的動人經歷。
  • 黃梅案與平陽三鄉紳
    時人以「黃梅時節家家苦,青草池塘處處冤」一詩相譏。黃梅常藉口彌補國庫虧空,定下以畝派捐,不成就「勒借」。此外,他還巧立名目,非法印製了「飛單」等單據,從中斂財。民國《平陽縣誌》載:「(黃梅)在任八年,侵吞部定谷價勒捐之錢計贓不下二十餘萬。」夏口貢生吳榮烈是江南垟大戶,自然派捐也多,他忍無可忍,遂聯合金鄉監生潘榮桂、東莊廩生董正賢等鄉紳狀告黃梅。
  • 神奇的黃梅挑花(正宗哦)
    黃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廣泛流傳於湖北省黃梅縣的漢族民間藝術。起源於唐宋,發展成熟於明末清初。湖北黃梅挑花發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在中國挑花工藝發展史中佔主導地位,因此「黃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統稱。
  • 黃梅抗日詩話(一)
    抗日期間,黃梅的抗日誌士寫了不少抗日的詩詞,以抒發抗日的壯志和愛國情懷。為敘述的方便,在介紹這些抗日詩話時,將以時間為序講述抗日烈士和抗日英雄的事跡。石瑩,1917年出生於黃梅城關西街,青少年時期在黃梅縣立初級中學和武昌高中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