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抗日詩話(一)

2020-08-16 江尊華

抗日期間,黃梅的抗日誌士寫了不少抗日的詩詞,以抒發抗日的壯志和愛國情懷。為敘述的方便,在介紹這些抗日詩話時,將以時間為序講述抗日烈士和抗日英雄的事跡。

「投筆班超志抗倭」的石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駐在中國東北境內的關東軍突襲瀋陽。這時,中國駐瀋陽和東北各地的東北軍,按照蔣介石「絕對不準抵抗」的命令,撤退到山海關內,使我國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淪陷於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之下。史稱這一歷史事件為「九·一八事變」,它是日本帝國主義妄圖併吞中國、稱霸亞洲的重要侵略步驟。「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掀起了全國範圍的抗日反蔣運動。為了救亡圖存,抗擊日寇,收復失地,許多愛國青年學生,投筆從戎,加入了抗日的軍隊。石瑩就是其中的一個。

石瑩,1917年出生於黃梅城關西街,青少年時期在黃梅縣立初級中學和武昌高中讀書。「九·一八」事變發生時,他正遊歷於杭州。面對國土淪陷的現狀,他痛心疾首,在遊西湖時寫了一首七律以抒感慨,詩云:

國事蜩螗百感生,棄家輟學自投軍。

笑人逐鹿拼羸馬,看我彈丸落勁鷹。

投筆班超今慰願,登樓王粲漫傷神。

湖山雖好休留戀,豈敢偷閒作隱淪。

石瑩的這首詩雖然只有四聯八句,但其中所引典故不少。如何理解他的這首抒志詩呢?還是逐句地簡釋一下吧。

詩的第一句中的「蜩螗」,是蟬的別名。漢枚乘柳賦有「蜩螗厲響,蜘蛛吐絲」句,是說蜩螗的叫聲很響,蜘蛛只會吐絲。本詩中的「蜩螗」一詞,是「蜩螗沸羹」的縮寫,形容喧鬧嘈雜的聲音。由唐元稹之詩句化來。元稹長慶集春蟬詩有「風松不成韻,蜩螗沸如羹」之句,其中「蜩螗沸如羹」,是說蟬的叫聲宛如煮沸翻滾的羹湯一樣,形容響聲嘈雜。詩的首聯「國事蜩螗百感生,棄家輟學自投軍」,是說國人對國事議論紛紛,使我百感交集,產生了離開家庭離開學校,自願投身到抗日的軍隊中去的願望。

詩的第二聯「笑人逐鹿拼羸馬,看我彈丸落勁鷹」。其中「逐鹿」,即成語「逐鹿中原」的簡語,舊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逐,追逐;鹿,比喻政權。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就是爭奪天下。唐代魏徵《述懷》詩有「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之句;「羸」,讀雷音,瘦的意思。「羸馬」即瘦馬; 「彈丸」,指幹戈,武裝軍隊;「勁鷹」,指蒼勁的鷂鷹,這裡暗喻日本法西斯帝國。這兩句詩是說:我笑你小小日本以瘦馬來侵略我中華國土,請看我中國的威武軍隊,將會擊落你日寇這隻所謂的勁鷹。

詩的第三聯「投筆班超今慰願,登樓王粲漫傷神」。「投筆班超」,指班超投筆從戎事。「投筆」,拋擲筆,丟棄筆;「從戎」,指從軍,參軍。典出《後漢書·班超傳》。班超是史官,整天秉筆記史,他認為不如在戰場上殺敵立功,所以他「嘗綴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路,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城,以取封侯』」。這就是「投筆從戎」的來歷。後多用於指知識分子參軍為投筆從戎。 「登樓王粲」,指王粲所寫的《登樓賦》。王粲,生於公元177年,歿於公元217年,漢魏時的文學家,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少年時就有才名,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才,曾受到著名學者蔡邕的賞識。先依劉表,未被重用。後為曹操幕僚,備受曹操的重用,官拜侍中,賜爵關內侯,在興革制度、謀劃軍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曹徵吳時病死途中。王粲一生以文才而聞名天下,與曹植並稱為「曹王」,又是建安七子之一,在七子中,其文學成就最高。據史書記載,才華卓越的王粲,不被劉表重用,寓流荊州15年。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5年)秋,王粲在荊州登上麥城(在今湖北當陽東南)城樓,縱目四望,寫下了一篇傳誦不衰的《登樓賦》,抒發其生逢亂世、長期客居他鄉、才能不得施展而產生的思鄉懷國之情和懷才不遇之憂,表達了他對動亂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和平統一的希望,也傾吐了他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心情。作者引「投筆班超」與「登樓王粲」兩句,是說面對國土的淪陷,我也要如王粲一樣,登樓四望倍感傷神;為此,我要實現班超投筆從戎的願望。

詩的尾聯「湖山雖好休留戀,豈敢偷閒作隱淪」,是說西湖的湖光山色雖然美麗,但是,我不留戀它,為了救亡圖存,我豈能作一過不負責任的隱士。

石瑩不是空發議論者,此後,他一邊讀書,一邊鍛鍊自己身體與意志,準備參加抗日軍隊。1937年他在武昌高中畢業時,正值「七·七」事變發生,於是他毅然參加抗日,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0月,參加黃梅少年抗日先鋒隊,任隊長,帶領隊員到各地開展抗日宣傳工作,發展少先隊組織。同年秋,任黃梅二區區長,在蔡山胡世柏一帶組織抗日武裝,與侵入黃梅的日寇作殊死鬥爭。同年底,任中共黃梅縣委委員。1939年,在廣濟鄭公塔執行任務時,不幸被國民黨清剿共產黨的特務發現而被捕,旋即被國民黨偽縣長、瘋狂剿共的劊子手陳宗猷殺害於苦竹油鋪的河灘。(待續)

作者簡介:鄧玉虎 湖北黃梅人,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中學高級教師,主任科員。系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東坡赤壁詩詞學會會員,曾任湖北省楹聯學會常務理事,黃梅縣詩詞學會常務理事,黃梅縣楹聯學會會長。

相關焦點

  • 上海話朗讀:黃梅季節說雨水
    上海話朗讀:黃梅季節說雨水 2020-06-26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黃梅雨季想起三首詩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真的把人的」愁緒「寫到了一個絕頂的高度,沒想到賀鑄卻能」更新「這個高度,他的」愁緒「和」思念「不是一江春水,而是無邊的菸草,滿城的柳絮,綿綿不絕的黃梅雨絲,黃昏點點滴滴一直到黎明!這又是怎樣的一種愁緒?這是多麼深濃的思念?那麼深!那麼濃!無邊無際!滿天滿地滿世界!比那一江春水還深還濃啊。
  • 定風波·武漢黃梅雨紀
    《定風波·武漢黃梅雨紀》 梅雨是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成熟季節,故稱其為「梅雨」。此時,衣物易黴,也稱其為「黴雨」。也有叫「黃梅雨」的。武漢的梅雨季節正常年份一般都在20天左右,今年從6月上旬「入梅」,到7月下旬才「出梅」,總共持續了四十多天。
  • 一拍一呼復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 詩話數字
    一葉孤舟,坐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由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十年寒窗,進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這副數字對聯,對仗巧妙,意思暢通,上聯從一到十,下聯從十到一,每聯的數字之和都是55。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這是一副著名的「無情對」。
  • 黃梅案與平陽三鄉紳
    時人以「黃梅時節家家苦,青草池塘處處冤」一詩相譏。黃梅常藉口彌補國庫虧空,定下以畝派捐,不成就「勒借」。此外,他還巧立名目,非法印製了「飛單」等單據,從中斂財。民國《平陽縣誌》載:「(黃梅)在任八年,侵吞部定谷價勒捐之錢計贓不下二十餘萬。」夏口貢生吳榮烈是江南垟大戶,自然派捐也多,他忍無可忍,遂聯合金鄉監生潘榮桂、東莊廩生董正賢等鄉紳狀告黃梅。
  • 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
    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西安事變開啟全民抗戰新篇章作者:趙迪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資料信息主任「西安捉蔣翻危局,內戰吟成抗日詩」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劍英元帥在1979年4月12日寫下的《訪西安辦事處志感》的兩句詩,是對西安事變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意義的高度總結和概括。
  • 黃梅時節總讓古詩人和他們的詩詞充滿愁悶,一位南宋詩人卻相反
    詩聖老杜有一首題為《梅雨》的五律,前兩聯形容了唐朝成都那邊梅雨天的狀況:南京犀浦道,四月黃梅熟。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蜀地農曆四月裡梅子就熟了,如果這時下雨那就管叫梅雨了。南宋詩人趙師秀在《約客》裡寫道:「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寫的是浙江錢塘一帶的梅雨風景。
  • 一人之下499話:大盤點天師府不讓張之維下山抗日
    簡介:目前一人之下已經更新到499話,劇情已經到36賊在24節谷留了幾天,快到達36結義與無根生的目的,接下就要講八奇技了,或者是出場他們的奸細是誰,今天藍藍動漫就來盤點一下499話精彩信息大盤點。
  • [解讀·背景]故裡「黃梅」何日香(圖)
    一是選派易春華、呂金姣等一批優秀演員到安徽學習,同時,送往全國各地進修導演、編劇和其他職員的共30多人;二是先後請本省及安徽的30多位戲曲專家來黃梅研究、傳授黃梅戲藝術,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王少舫,黃梅戲研究專家王兆乾,漢劇大師陳伯華等都來黃梅指導過;    三是從1970年開始,該縣採取自己培訓和以團代訓方式,共培訓三批60多名演員,今年,該縣又在縣理工學校開設了黃梅戲藝術表演班
  • 黃梅年文化:除夕,除了吃年夜飯,你要守歲嗎?
    黃梅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吃臘八粥開始,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其中以除夕與正月初一(又稱三元之日)為高潮。如何慶祝這一節日,千百年來,黃梅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民俗習慣,我們稱之為「黃梅的年文化」。
  •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
    黃梅時節: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陰雨綿綿的時候,稱為「梅雨季節」,所以稱江南雨季為「黃梅時節」。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處處都在下雨。處處蛙:到處是蛙聲。有約:即為邀約友人。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燈花,燈芯燃盡結成的花狀物。
  • 黃梅正青春
    王澤熙、餘平、張敏、江敏、王懿佳、陳邦靚、江李匯、謝軍、周海峰等「黃梅新星」的名字正在走出安慶,在天南地北打出知名度。小生、老生、花旦、青衣、刀馬旦、彩旦、文丑、武丑……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人才體系不斷完善,成為國內第一梯隊的黃梅戲名院大團。排新戲 主配角自由切換作為再芬黃梅的資深演員,李萍一直活躍於黃梅戲舞臺,扮演過眾多廣為戲迷熟知的「花旦」形象。
  • 黃梅有種過「年」叫婚嫁喜事
    3、黃梅娶新娘接嫁妝吉祥話在黃梅,迎娶新娘時,新郎官的後援團之一稱為「挑擔人」,由未婚小夥子組成後援團之二是兩個未婚小姑娘,稱為「皮姑娘」,有點像伴娘,在陪新娘出來後要表演節目,一般是唱歌,也有說吉祥話,說得好的可以免唱歌。對嫁妝的每一個東西,都要說一段又好聽又順口的吉祥話,要讓聽的人都覺得滿意,才能順利的從娘家人手裡接過來,然後用擔子挑走。
  • 袁枚:一爐詩話
    ▲清乾隆 袁枚手鑄銅灑金缽式爐藝術自媒體/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圖/ 中貿聖佳袁枚:一爐詩話文/ 同古堂關於詩詞文章,以書法為例,碑帖分野,可謂「一石而有千層浪」;亦或書畫,分南北宗,對山水畫史實有開山之功。而詩話中,「公安派」所倡導之「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也漸分左右,呈分流之別。窺斑知豹,如張岱身處明清鼎革之際,《陶庵夢憶》、《快園道古》和《西湖夢尋》多是避世夢憶之言,而袁枚則於乾嘉盛世,《隨園詩話》中,即多是「性靈所鍾」,落筆無古人,而精神始出。
  • 袁枚:一爐詩話
    以書法為例,碑帖分野,可謂「一石而有千層浪」;亦或書畫,分南北宗,對山水畫史實有開山之功。而詩話中,「公安派」所倡導之「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也漸分左右,呈分流之別。《隨園詩話》中,即載:「餘嘗鑄香爐,合金、銀、銅三品而火化焉。爐成後,金與銀化,銀與銅化,兩物可合為一;惟金與銅,則各自凝結;如君子小人不相入也。因之,有悟於詩文之理。八家之文,三唐之詩,金、銀也。不摻和銅、錫,所以品貴。宋、元以後詩文,則金、銀、銅、錫,無所不摻,字面欠雅馴,逐為耳食者所摒,並其本質之金,銀而薄之,可惜也!」
  • [ 詩話 ] - 臥雪詩話 卷一
    臥雪詩話 民國 袁嘉穀撰 ◎卷一 詩話之興,其權輿孔孟乎?阮文達《詩》《書》古訓輯為專書,阮著之外,擬輯為古詩話。上自先秦,下迄隋室,廣搜子史,旁及稗書小說,凡論古人詩,紀今人詩,及夫有為而作者,鈔本文,詳始末,注原書,以著唐宋後詩話之所由防,殆亦一佳書矣。 今傳詩話千百種,皆唐宋後著。
  • 黃梅時節家家雨,賀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好在哪
    但南方人聽了,只能擠出一絲苦笑:「讓梅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除了口嗨,還能怎樣?(攤手~)02、黃梅時節家家雨其實,梅雨季也沒那麼慘,無非就是連綿一個多月的雨雨雨雨雨……煙雨江南,對古人來說,梅雨時節似乎還有一絲絲的詩情畫意,你看南宋詩人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 黃梅時節家家雨,賀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好在哪
    但南方人聽了,只能擠出一絲苦笑:「讓梅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除了口嗨,還能怎樣?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朦朧中;青草處處,池塘裡不時傳來陣陣蛙鳴聲。可是,約好的朋友,卻遲遲沒有出現。夜已經深了,燭已經殘了,無聊的我,只能輕輕敲著棋子,看著燈花一朵一朵落下。
  • 《黃梅花兒開》
    她――就是江西省贛州市虔誠老年大學的優秀教師黃梅女士。身著旗袍,她是瑤池中那一株盛開的蓮,只因一縷塵緣,婀娜飄落,當一枝謠曲響起,她美麗的臉上嘴角上揚,充滿情愛,猶如餘香而至的蝴蝶舞翩躚。時而炫酷黑色緊身衣,寬鬆蘿蔔褲,腰系斜誇紅皮帶,黑色皮手套,黑色皮靴,頭戴禮帽,舞臺的炫酷之範令人尖叫,猶如一朵鏗鏘玫瑰;時而摩登魅惑,時而飄飄欲仙,一襲白衣長裙,宛若仙女下凡。她身著飄逸長裙,更襯託出她婀娜多姿的腰枝,腳下黑色高跟鞋,越發顯得亭亭玉立,一花獨秀。
  • 鄭萬才歌行體詩《抗日山放歌》(新韻)
    抗日山放歌(新韻)贛榆班莊夾谷南,曾是倭寇鬼門關。百尺不比千尺矮,百米還作千米觀。萬千日寇皆喪命,不愧抗日第一山。人聞抗日心激憤,我聞抗日詩帶刃。人言山前坡跟坡,我向山頭放一歌。直欲大斟倭奴血,狂飲狂吟三千多。曾經山頭日寇兇,軍民奮勇建奇功。曾經山頭日寇死,喊聲殺聲不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