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麼樣?

2020-11-25 滺滺情感

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樣?我認為長期獨處,對人的性格影響不大。

性格,一旦形成很難改變,是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如果一個人,原本就是無法「獨處」的性格,他很難做到「長期獨處」。

即便是無效社交、低質社交,只要不用「長期獨處」,他都會輕易去擺脫「獨處」。「長期獨處」,對這種無法忍受孤獨的人,是不成立的。

所以,這些人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

那麼,再來說一下那些長期獨處的人。

「長期獨處」,分主動獨處和被動獨處。

被動獨處,是現實情況的改變,導致一個人,不得不獨處。

比如:一個人突然失業了,切斷了他的工作社交;繼而分手或離婚了,又阻隔了親密關係的交往;然後,朋友們也越來越少了,於是他很少與人交流。長期獨處。

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獨處就被動的。

他在主觀上是願意與人相處的,但是客觀環境發生了改變,切斷了他的交往。

如果他是一個「無法忍耐」獨處的人,哪怕是無效低質社交,對他來說,也比他一個人獨處更好。這種人是不會長期獨處的。

所以,既然他能夠做到被動地「長期獨處」,說明他的性格裡面有可以「獨處」的素質存在。

那麼,這種獨處,可以讓他沉靜下來,從之前的「喧囂」,進入到當下的「寧靜」。

「定能生慧」,在這種獨處的沉澱中,是可以增長一個人的心智的。

古往今來,那些真正的思想大家,宗教領袖,傑出人士……都是在「靜」中,尋找生命智慧。

能夠「長期獨處」,他有內在的「寧靜」。

但是,這種被動長期獨處的人,如果他本來就性格孤僻且內向,那麼,獨處,會讓他更加孤僻乃至古怪。

但是,根本原因還是他性格裡原本就有這種孤僻的特質存在。如果沒有的話,僅僅是獨處,不會令人變得孤僻和古怪。

我個人就是一個非常喜歡獨處的人。

如果家裡有吃的、有喝的,給我放假,我可以一年不出門。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享受。但是,無論多久不參與社交,一旦與人相處,我也沒有任何不適應。如果必要,也完全可以融入高頻率社交。不會變得孤僻。

我的這種獨處,不是什麼內在的豐盛,不能給自己「貼金」。我就是喜歡簡單而已,而人際交往太耗費精力。

獨處,是不願意融入自己不喜歡的環境、浪費時間而已。不孤僻的人,不會因為獨處變得孤僻。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除非是發生了極端狀況,比如與生死相關的疾病、或者失去親人之類的生死大事,否則,性格在一生當中,幾乎很難改變。

環境對一個人的性格,有影響,但極少出現對性格本質的改變。

儘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赤的、黑的,都只是表面而已。不會改變本質。那些能夠被徹底改變本質的,其實,只不過是「露出了原形」。

我有一個親戚,70多歲了,他就是在妻子去世後,獨處了20多年。他性格開朗、為人正直善良,非常善於與人溝通。但是卻不喜歡社交。始終一個人獨處。

他說,與人交流其實很「孤獨」,書籍字畫才懂他。

深以為然。

是所謂: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反之,走遍全世界,你的內在依然貧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性格不同,閱歷不同,教育文化不同……所以不必強求。

主動獨處,是避開喧囂,選擇了寧靜。

主動獨處的人,往往都是擁有自我同時又尊重他人的人。

擁有自我、有獨立思考,所以不願附和世俗;尊重他人,所以不願與他人爭執。所以,選擇獨處,就是維護了內心深處的平和與寧靜。

人群,也是遵循二八定律的。

無論多麼「高端」的圈層,也都不會跳出二八定律。很多人、很多事,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

而那些能夠看透本質的人,往往會選擇避免無用社交。儘量獨處。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叔本華

古往今來,那些真正擁有智慧的人,都是孤獨的靈魂。而孤獨,原本就是生命本質。

只有深入孤獨,才能進入到生命本質,更加接近智慧。看透一切浮華逝夢。

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一生未娶,深居簡出,一輩子從事哲學思考和哲學理論的著述研究。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也是一輩子住在一個村莊裡獨處。我想,他應該是真的看透了人心、更看透了人性吧。

像陶淵明、諸葛亮、李清照、王維、卡夫卡……都是喜歡獨處的人。

獨處,讓一個人的內心強大而又豐富;長期獨處,更會收穫靈魂的豐盈。

一般情況下,人,是很難耐得住寂寞的。

獨處的時候,沒有一定思想和內涵的人,會痛苦不堪。他們會覺得極其無聊。當然,這不是他們的錯。是遺傳基因和受教育程度以及閱歷……決定了這一切。

而對於一個靈魂豐盛的人來說,一個人就是「全世界」。

獨處,才是他的至高享受。而能夠獨處的人,才有足夠的能量,去愛別人。

不能忍耐孤獨的人,他的內在是相對虛弱而單薄的,我們多數人都是這種人。

這種人的感情,也是膚淺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靈魂,何來「靈魂的豐盈、靈魂的交融」?

他們的一切交往,都不過是為了避免「難以忍受的孤獨」。

而能夠享受獨處的人,他的交往,必定是因為靈魂的需要和滿足。這種交往,才是真正的高質量的交往。

主動選擇的獨處,長期獨處,它不是一個人沒有能力去社交。這恰恰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強大和豐盛。

綜上,寫在最後:

我們要在一定的「層面」和「維度」之上來討論這個問題,它才有意義。

所以,能夠讀懂的人,自然懂。

如果我們非要說:很多孤苦伶仃的老農民,他也長期一個人獨處,我沒有覺得他內心深處有多麼豐盈啊 ?

這麼說,也沒有問題。不在一個維度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

世界觀,它不像數學題,必須有正確答案。它沒有對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三觀,表達自己的觀點。互相包容即可。

長期獨處,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只要能夠做到獨處,我個人認為,對性格影響不大。

但是,那些原本就孤僻內向的人,長期獨處會加重這種孤僻和內向。所以,還是要鼓勵他們進行必要的社交;儘量避免無用低質社交,把這部分時間用來獨處即可。

孤獨,讓靈魂開花。

莊子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END-

相關焦點

  • 長期一個人單身獨處會出現心理問題嗎?
    長期一個人獨處,有種情況是婚戀年齡卻一直長期沒有婚戀關係的狀態。另外一種是沒有任何朋友,也不跟親戚來往,長期獨處,人際關係淡泊。適婚的年齡一直獨身有很多原因,其中有社會原因,家庭原因,經濟原因,性格原因,工作原因等各種情況導致的;客觀點說那些生活質量很好,自我比較健全的獨身男女,工作也正常,社交也正常,完全不需要擔心有什麼心理問題,尤其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可能選擇獨身。如果一直期望戀愛和結婚卻有一直沒有進入戀愛和婚姻狀態的人會不會有心理問題呢?
  • 不喜歡交朋友,只喜歡獨處的人,一般有四種性格特徵,你是第幾種
    但他從來不覺得性格內向和喜歡獨處,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他反而越來越享受獨處,能在安靜的空間裡,集中注意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人也是多元的,只有理解他人,才能做到尊重他人。 同時也希望有社交恐懼的人,能積極樂觀一些,多多感受這個世界的善意和溫暖,變得快樂起來。
  • 性格低調享受獨處的星座,實力確是無人能及,外人看不懂
    而這些人他們天生孤僻,性格低調,喜歡一個人獨處,因為在獨處的時候,會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讓自己的壓力得到釋懷,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幾個性格低調喜歡獨處的星座。而很多人認為他們是格格不入,與眾人不同,其實了解之後你會發現這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只是高的有些極端罷了,他們追求心靈上的寧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足夠的冷靜去思考問題,所以她們會選擇獨處,在獨處之中,才能找到有意義思考和真理,所以這樣的摩羯座是個深藏不漏的人,他們有著很強的能力,只是被很多人所誤解,沒有人能夠懂得他們。
  • 周國平:獨處,最能檢驗一個人靈魂的深度!如何教會孩子獨處?
    完全把自己隔離起來的生活,會讓很多人崩潰,但是蔣方舟說:「2016年,我獨自一人在東京生活了一年,東京拯救了我。」和人交際是一種能力,能夠獨處也是一種能力,獨處時與自己對話、自我整合的一種能力。你憋著這口氣,最終能獨自上岸。你耐住了孤單,扛過了無望,不再怕失敗,也學會了與安靜為伴。」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能力時,會想到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學習能力」等實用方面的能力,卻常常忘記了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很多人都把獨處當成一個人的獨行,一個人待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等等。其實獨處有另一層深意,我請佛陀來告訴你。這一天,很多比丘圍坐在佛陀身邊,跟佛陀說: 「世尊,有一個上座比丘,喜歡獨處,也喜歡讚嘆獨處者,」佛陀與一比丘說: 「去把這位比丘叫過來吧。」不一會,上座比丘被叫到佛陀跟前,佛陀問他: 「你是喜歡獨處,也經常讚嘆獨處者嗎?」上座回道: 「是的,世尊。」
  • 現代人的獨處智慧
    你會獨處嗎?獨處的時候你會感到孤獨嗎?當你獨處的時候會做些什麼?作為現代人,無論是因為工作還是什麼原因,很多人都會有一個人待著的時候,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狀態的時候,一種叫「獨處」,另一種叫做「孤獨」。前者是主動的,後者則是被動的。有的人呢,是喜歡獨處,喜歡獨來獨往,這種是性格問題。很多人在獨處的時候就會覺自己很孤獨。
  • 獨處,一個人的對話
    這種對孤獨的理解似乎暗示,孤獨不是自我選擇,而是一個強加的狀態,即一個人不能按照社會預期的方式融入社會。進一步說,它可能意味著獨處的人是一些有問題的或有缺陷的人。社會媒體給我們的印象—幻覺—即使只是與別人以文字交流都能把雙方聯繫起來。滑鼠點擊「喜歡」意味著「我看過你的文章,同意你的觀點」。評論作為交談的一種方式,好像我們真的與作者在同一個時空交流。
  • 性格內斂穩重,喜歡一個人獨處的三大星座
    現在很多人都害怕孤單,非常不喜歡一個人帶著,可能是因為覺得無聊吧,但有的人就是喜歡一個人待著的感覺,他們不害怕孤單,就喜歡一個人獨處,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十二星座中性格內斂穩重,喜歡一個人獨處的三大星座。首先就是摩羯座。
  • 獨處,決定了一個人最終的層次
    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是如何獨處的,未來就是什麼樣! 比如有的人在獨處的時候選擇學習,提升自己,而有的人則會玩手機肆意揮霍時間。 所以,一個人如何獨處,未來就是什麼樣。
  • 一個人喜歡獨處,到底好不好?
    以前讀書時,我是不喜歡獨處的。在我眼中,自己一個人去逛街,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一個人去自習室學習,一個人獨來獨往,那就說明這個人脾氣怪癖,人緣差,沒有朋友。但是步入社會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了,越來越不喜歡團體活動。
  • 經常一個人獨處的人,一定會孤獨嗎?
    常獨處的人,喜歡享受孤獨,喜歡一個人學會安靜,喜歡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孤獨,也要看個人怎麼理解這個詞。我們各有自己的主張,我們各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心境不同,所做的事也形成了不同的意義。當我們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時,我們不知什麼是孤獨。
  • 喜歡獨處的人身上特別的性格特徵
    據科學研究,喜歡獨處的人,都具有某些天才人格,而以下12種特別的性格特徵是最突出的,你是否符合呢?,且不能忍受那些認為他們可以被戲耍的人No.2 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很重要而且也很難實現,但喜歡獨處的人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也能更好的理解周圍的一切每個人都有壓抑和沮喪的時候
  • 性格最清高的三大星座,喜歡獨處,討厭喧囂,不屑爭搶,一身傲骨
    今天來聊一聊性格清高,最喜歡獨處的三大星座,他們一身傲骨,值得敬佩。在如今快餐化的時代之下,我們似乎更加容易孤獨。相比於一堆人聚在一起熱鬧,大多數時間很多人會選擇拉著帘子在房間看電影寫東西,偶爾獨自出去散散步。很多人所喜歡的這種孤獨不是真正的與世隔絕,簡單來說是喜歡在車水馬龍的地方追求獨處的人。
  • 人為什麼要學會獨處
    梭羅回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葉小舟嗎?我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我們的地球不是在銀河系中嗎?孤獨,不能以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來度量。學生時代的我,總是害怕獨處,吃飯、逛街、泡圖書館,甚至上廁所都一定要拉著別人一起。害怕一個人走在路上時被人投來異樣的目光,那意味著:你性格孤僻、人緣差、沒朋友。
  • 習慣獨處,長期都是形單影隻的生肖
    一直以來,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受成長環境影響的,而一個人是喜歡熱鬧還是喜歡清淨,都是個人的選擇。或許在大家庭裡面長大的人,通常都比較喜歡熱熱鬧鬧的,他們很合群,在各種社交圈子都能混得很好。而有的人向來習慣了孤獨,喜歡安安靜靜的生活,多數時間都是選擇自己一個人呆著,並且很享受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
  • 你聰明嗎?你喜歡獨處嗎?為什麼聰明的人大都喜歡獨處?
    大家吹來吹去都是一些很無聊,很弱智的內容,這時,成熟穩重聰明的人是跟他們聊不來的,他也不會表現得那麼活躍多話,因為都不是他性格!感覺就像你讓一個高中生在一堆初中生裡面一起吃飯喝酒聊天,他肯定是痛苦的!大家的思想愛好都不同!
  • 喜歡安靜,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星座
    喜歡安靜,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星座天蠍座天蠍的性格本身就有些冷淡,其實他們的心裡倒不一定不期待溫暖,但是對於外界的戒備和懷疑更多,所以天蠍即便想要接受溫暖,這份掙扎和試探也是讓他們很疲累的。天蠍需要給自己獨處的時間,用來思考,水象大都是敏感多慮的人,而天蠍更容易在精神狀態上繞圈子,所以他們需要這些時間來清除乾淨內心的繁雜。天蠍的成長是很痛的,而孤獨是他們的必學。金牛座金牛的性格其實挺不適合人際交往的,而且他們一向是非常理智的,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懂得自己,所以對於那些沒啥意義的社交,金牛的狀態也是能躲就躲。
  • 喜歡一個人獨處,這是病麼?怎麼破?
    喜歡一個人獨處,只是個人生命形態所形成的一個狀態,不是什麼病,不需要刻意的去改變,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去發揮自己的這種優勢。人生其實是一個發展動態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人際交往內容及形式,這是無可厚非的。
  • 生活中如何一個人優雅的獨處
    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大部分時間中是一個人度過的。首先我們要明白獨處不意味著孤獨,它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那麼就有人詢問,真的有人可以一直長時間獨處而不感到孤獨嗎?答案是肯定有的。有的人習慣一個人宅在家裡,有的人善於一個人到各地遊玩,這其中的宅並不像大家所理解的宅男/宅女這麼片面。這類人不是天生愛宅,只是他們都習慣了這種方式。獨處的人尊重自己的內心,不會因外界的幹擾而去輕易改變。他們一個人讀書、一個人聽音樂、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旅途,這是他們的處世態度,為了在有限的生命裡生活不再毫無意義。
  •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能看清他的品行
    在這個極為浮躁的大千世界裡,一個真正能夠做到享受獨處的人,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熱鬧,害怕一個人獨處,因為他們會感覺孤獨和寂寞。一個人應該要能夠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堅定自己的內心,不輕易被周遭的煩雜世俗打擾和改變。最終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周國平曾說:「獨處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和最美好的體驗。」確實如此。人在什麼時候更能夠看清自己,那就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因為只有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總結。思考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總結自己過去的不足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