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達達主義,一人簡說

2020-12-03 一人筆記

原來的問題是這樣的:達達主義是什麼派別。超現實主義?

我是一人。達達主義是一場文化和藝術運動,超現實主義脫胎於達達主義。

達達主義歷時短(1916-1923年),超現實主義的發端(1924年)幾乎緊隨達達之後且受到達達運動的影響,而超現實主義也只有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

達達主義,是隨著戰爭而產生的。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文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物。

達達主義的是一場反藝術反傳統的運動。

達達主義(Dada或Dadaism)是一場興起於一戰時期的蘇黎世,涉及視覺藝術、文學(主要是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

這場運動的誕生是對野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一種抗議。這場戰爭衝擊著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其中有些人,他們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等等。他們就是達達主義者。

他們在一起公開集會、示威、出版藝術及文學期刊等等。

1916年2月,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達達在蘇黎世的Spieglestrasse的一家小酒館誕生,後來被稱為伏特加酒館。

1917年蘇黎世,由查拉主編的《達達》期刊,第一期封面如下。

為什麼叫達達主義。

達達主義是因為戰爭,人們原本價值觀奔潰的產物。達達主義這個名字,也要彰顯隨意性。關於「達達」的由來就有很多種說法。

有一些人則認為它來自羅馬尼亞藝術家查拉和詹可頻繁使用的口頭語「da, da」。

查拉是達達雜誌的主編,達達主義推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圖,Lajos Tihanyi於1927年對查拉的形象。

達達源自口頭禪只是一種說法。

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1916年,一群藝術家在蘇黎世集會,準備取個名字。他們隨便翻開一本法德詞典,任意選擇了一個詞,就是「dada」。在法語中,「達達」一詞意為兒童玩耍用的搖木馬。

雖然不是源自查拉的口頭禪,但是以查拉為舵手的蘇黎世達達主義者們出版了一本名為《達達》的期刊。這本期刊1917年7月創刊,在蘇黎世出版了5期,並在巴黎出版了最後兩期,一共7期。

他給法國和義大利的藝術家和作家們寫信,激烈的抨擊他們的作品。很快,查拉便成為達達主義的領袖以及名副其實的戰略統帥。

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異同,簡說。

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最大的區別。

達達主義,是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

超現實主義,社會主義,強調人本。

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最大的相似。

超現實主義的領袖,是達達主義主要成員,達達主義逐漸消亡,超現實主義緊隨其後產生。理念源自達達主義,加上一定的改變。

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代表

達達主義代表:杜尚

現代藝術的守護神,杜尚大師。達達主義的代表作,《泉》。

《泉》指的是左邊的小便池,一件影響當代藝術的藝術品。反藝術,反傳統藝術,達達主義最好的註解。

超現實主義代表,達利

達利的行為有一些神經,作品都是發自自己的感受。

上面的畫作是《記憶的永恆》,如液體的時鐘,十分具有衝擊力。

西方文化和藝術在20世紀初,產生了很多不同的主義。雖然很多持續時間不長,就消失了,其中大部分是有意義。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一人簡說
    我是一人。簡單的說,藝術家精神不正常的時候的創作。藝術家們一直都是非常容易精神不正常的,但是超現實主義卻在近代產生。詳細的說一說,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法語:Surréalisme)是在法國開始的文化運動。
  • 什麼是達達主義藝術家
    在特裡斯坦·查拉的達達主義宣言中,他詩意地解釋說:「這是忍不住痛苦的嗷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的東西和不合邏輯的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命。」據內奧米·薩維爾森·格爾斯的書《達達主義女性》稱,達達派語源於法語「達達」(dada),這是他們偶然在詞典中找到的一個詞語,意為空靈、糊塗、無所謂;法文原意為「木馬」。它採取了嬰兒最初的發音為名,表示嬰兒呀呀學語期間,對周圍事物的純生理反應。
  • 拒絕理性的達達主義,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至於「達達主義」的名字是如何產生的,可以說是一場有預謀的無意識行為。當一群聚集在一起的藝術家,向字典那麼隨意一擲,便決定了一個畫派「行走江湖」的名號。但其實這樣的行為恰恰是符合「達達主義」的藝術理念的——反理性,反美學,無目的,無意義。究其原因,到底還是一戰留下的陰影太大,讓一批藝術家對於建立在理性主義基礎之上的現代社會產生了排斥。
  •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達達主義到底是什麼,這群人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讓我們去到20世紀初的瑞士尋找答案。 01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火席捲整個歐洲,一批反戰的青年逃到了中立國瑞士的蘇黎世。
  • 什麼是立體派,一人簡說
    我是一人。通俗說:畢卡索創立了立體派,他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畫就是立體派。認真的說:立體派,立體主義。立體派,或稱立體主義,Cubism。前衛藝術的流派,對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與雕塑帶來革命。每次想到《亞維農的少女》是在什麼地方畫的,就明白我和大師的距離是方方面面的。其實畢卡索並不喜歡,立體派,立體主義。畢卡索是個繪畫天才,不是一般的畫家。我們不管妄言,畢卡索因為多少原因想出這樣的繪畫方式。這種打破現實,再重構的畫法,影響了我們現代很多畫家。
  • 達達主義與藝術形式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非瑞士國民,而是人類理性的最新產物——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彈驅逐至此,中立的瑞士吸引並容留了他們,一如德法雙籍的詩人及藝術家漢斯·讓·阿爾普所說:「出於對1914年世界戰爭無謂殺戮的厭惡,我們在蘇黎世獻身於藝術。當槍聲在遠方發出持續而低沉的隆隆聲時,我們竭盡全力唱歌、繪畫、拼圖、寫詩。
  • 美術年輪: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兩者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達達主義可說是超現實主義的先聲,而超現實主義也可說是達達主義的變體和繼續。達達主義是一種否定一切的虛無主義的藝術現象。它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是戰爭對於一部分人們在精神意識上所引起破壞與變態的產物。達達主義的哲學包括了極端的虛無主義,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抱著嘲諷的幻滅感。
  • 蘇軾《寒食帖》,寒食清明節,一人簡說
    我是一人。今天清明節,最近很多地方打出了「寒食清明節」。所以,想到蘇軾寫的《寒食帖》。簡說寒食節、清明節寒食節,我國的傳統節日。冬至後的105天,大概是清明前的一兩天。簡說《寒食帖》,只是簡說我個人非常非常的喜歡蘇東坡,但是我不推薦花大量的精力臨蘇軾的字。雖然是簡說,但是還是要交代下,被稱為蘇書第一,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來龍去脈,能夠比較好的理解這幅偉大的作品。
  • 達達主義的藝術觀:美不是藝術的唯一表徵
    塔塔克維茲在《六個概念的歷史:論美學》中也說:「後來的藝術和當前的許多藝術,至少從達達主義以來,已經不再回答這樣的定義。美不僅不是藝術的清晰特徵,而且甚至不是一種必要的特徵。通過美來定義藝術是否具有有效性,這種懷疑1900年就出現了。」因為這些藝術大都既不具有平衡、明晰與和諧的形式,也不給人以審美的愉快。杜尚認為「藝術應該是服務於思想的,而不僅僅是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服務於視覺」。
  • 什麼是野獸派,一人簡說
    我是一人。簡單說:野獸派,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等等的西方繪畫。野獸派,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畫派。認真說:野獸派,欲變而不知變者。上圖是馬蒂斯的《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類別:油畫年代:1905年規格:40x 32釐米屬地:哥本哈根美術館藏再欣賞一幅,你會更加明白什麼是西方繪畫的野獸派。
  • 達達主義藝術:靈魂深處痛苦的嗷叫
    達達主義藝術運動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於藝術流派的一種。法國畫家馬塞爾·杜尚是達達主義的先驅和領袖。達達主義存在時間雖短,但對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達達主義藝術的倡導人查拉在宣言中為達達主義藝術下定義說:「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的東西和不合邏輯的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命。」達達主義的目的和對新視覺幻象及新內容的願望,表明了他們在以批判的觀念重新審視傳統,力圖從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脫出來。
  • 達達主義藝術:靈魂深處痛苦的嗷叫!
    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現真正的現實。達達主義由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人士領導,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活動表達了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絕望。達達主義還叫達達派,達達,達達藝術,達達口號。1916~1924年在歐美許多城市興起的一種虛無主義藝術運動。
  • 《一人簡說》2、中國畫畫家誰是留白高手?
    我是一人。歷史上留名的國畫畫家,都是留白高手。【留白源自我們傳統繪畫中,但只有我們中華文化明確有「留白」這個概念。】說了這麼多解釋留白,我們傳統繪畫不要以現在西方思維看,我們傳統文化能夠這麼久一定有一些過人之處。我國國畫畫家基本上都是留白高手,只有你比較欣賞喜歡崇敬崇拜哪個畫家的區別。我個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歡,八大山人。
  • 美術教師招聘備考-達達主義(一)
    作為德國達達主義的代表者,理察·許爾森貝克對這一詞語的來源作出了解釋,當他與巴爾快速翻閱字典時,發現了這個詞語,字典上的解釋為「破裂,新生」。達達主義藝術家們認為,當嬰兒出生後,第一個發出的聲音類似於「達達」,這意味著新生,充滿著濃厚的原始感。
  • 達達主義:毀滅與新生,展現真實的精神世界
    達達主義輕視傳統價值觀,嘲笑一切教條,抗議戰爭的殘酷,拒絕當時的藝術流派,並呈現反戰、諷刺和反傳統的藝術趨勢。作品充滿了新奇大膽的風格,充滿了叛逆。杜尚是達達主義繪畫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達達主義繪畫後期的一些畫家,如庫爾特施韋策,用紙片、破布、火柴盒、垃圾等創作&34;。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西方知識階級對當時社會環境和秩序的否定。達達主義繪畫不僅否定一切,也沒有對繪畫藝術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其作品也沒有審美價值。幾年後,這一流派瓦解了。
  • 達達主義的無意義境界
    在創作過程中,達達主義們總是關注到微小事物,某個人的照片、隨處可見的公告、書籍封面等等,都是創作靈感的來源,他們運用剪切、拼貼等手段,完成創作。挪用、複製、拼貼是達達主義進行藝術創作運用的主要手段。很顯然,這些方法與傳統觀念中提倡的獨立創作相悖而行。達達主義的創造性表現在,它顛覆了傳統觀念,掙脫了自律性藝術創作原則的禁錮。
  • 深度|達達主義藝術:靈魂深處痛苦的嗷叫!
    原標題:深度|達達主義藝術:靈魂深處痛苦的嗷叫! 達達主義藝術運動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於藝術流派的一種。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現真正的現實。
  • 什麼是納比派,一人簡說
    我是一人。納比派,持續時間不久的非專業的先知理論派。先進的理論:客觀的變形,它基於純美學,裝飾概念,以及色彩和構圖的技術要素;再就是主觀的變形,它使畫家個人的靈感得以發揮。畫家的個人意志比觀察更重要。為什麼說是先知?納比派,Les Nabis ,也有翻譯音譯那比。Les Nabis 據說是詩人Henry Cazalis,用稀希伯來語的詞創造出來的詞。意思是藝術的預言者,也被稱為先知派。下圖Henry Cazalis。
  • 藝術界的達達主義!也許你會覺得是一種惡搞
    什麼是達達主義?達達主義藝術運動是1916年至1923年間出現於藝術流派的一種。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現真正的現實。達達主義由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人士領導,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活動表達了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絕望。它是一場興起於一戰時期的蘇黎世,波及視覺藝術、文學(主要是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文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物。
  • 達達主義一百歲,我去了伏爾泰酒館
    雖然達達主義本身的壽命不長,其影響卻極為深遠,甚至足以寫成半部二戰之後的文化史。可以說,如果沒有達達主義運動,今天我們見到的許多藝術形式都不會出現。 達達主義創始人的照片 伏爾泰酒館位於蘇黎世老城中被稱作「下村」的尼德道爾夫區域鏡子胡同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