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何讓群眾感到政協委員離自己很近?對於委員來說,關鍵在於真正撲下身子,多聽,細看,常想。要「聽」——傾聽群眾的話語,好聽的話、誇讚的話要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也要聽;要「看」——留意群眾的生活有什麼變化,特別是有沒有什麼困難亟需解決。要「想」——要思考,對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整合,透過個例看現象、通過現象看本質,盡最大努力將最真實的民生民情寫入提案、帶到兩會上,通過落實提案,讓人民群眾看到生活中真真切切的變化。
一變:讓教育公平的夢想照進現實
2016 年底,在學校建設方面,我市有8 個項目竣工交付使用,7 個項目在建,11 個項目已經啟動,2個項目開始前期準備,優質教育資源正在惠及越來越多的百姓。這一切的由頭,正是來自於市政協和政協委員對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建議。 2013 年,市政協確立「合理規劃學校布局,均衡優質教育資源」調研課題,形成了建議案,有力推動了《常州市加快市屬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出臺,掀起了學校建設的新高潮,政協的建議案全面轉化為政府實實在在的行動計劃。隨後,每年組織委員對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跟蹤視察。2016 年,圍繞「完善體制機制,保障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主題形成的調研報告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市政府已安排自2017 年起,每年增設8000 萬元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預算,用於增加資源,保障編外教師的工資福利,委員們的建議得到了充分採納,調研成果真正落到實處。
二變: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15 年「兩會」上,市政協委員顧慧麗提交的《關於強化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的建議》,被納入當年的「一號提案」。她提出的建立聯動協作機制、科學整合配置資源、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加強檢驗檢測隊伍建設等建議中,好幾條都被政府和相關部門採納,並列入今後的工作內容和管理制度中。從居民「菜籃子」安全專項視察,到「強化餐飲業監管、保障『舌頭上』安全」專題協商調研,再到2015年「一號提案」《建立完善食品追溯、監測、誠信『三大體系』的建議》的確立,市政協對百姓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十分重視。針對「一號提案」開展了3 次現場集中督辦、28 場小型協商活動。
三變:醫聯體建設迎來集中「開花」
「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又沒有人去。」這個問題如今已是社會的普遍共識,許多政協委員在「兩會」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中都有反映。近幾年,常州開始推行醫聯體建設,政協委員也持續關心著該項目的推進情況。醫療界別的委員指出,醫聯體的推行,大醫院的醫生在社區出診,也能夠把基層醫生帶動起來,提高基層醫療水平,方便病人就醫,是「緊密型的醫聯體」。同時,希望建立利益共贏機制,專家進入基層衛生機構積極幫助培養提升人才,不斷加強基層衛生機構人才隊伍建設。此外,還需要不斷完善雙向轉診信息平臺,優化百姓就醫流程。
四變:共享「全民健身路徑」服務供給
「現在生活水平高了,居民的健身熱情有了,但是很多老小區健身場地有限,設施少、也比較陳舊,造成一定限制。」這些抱怨不是來自一位普通的小區居民,而是市政協委員王寅。雖然是一名企業家,但工作之餘的王寅,喜歡讀書看報,關注民生熱點,每年「 兩會」,他都會從民生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提案和社情民意,僅2016 年一年,王寅自己提交了10 餘件。他的視角,往往對準了基層的老百姓。因為企業從事泳池設備生產,全民健身熱潮成為王寅政協履職路上的一個焦點。因為有王寅這樣關注全民健身的委員們的積極建言獻策,2016 年,常州市政協往江蘇省政協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優化「全民健身路徑」服務供給讓中青年群體喜用常用》,得到省領導的批示,初步建成的城鄉一體「10 分鐘體育健身圈」的健身器材將會愈加完備,人民群眾積極鍛鍊、強身健體的需求將得到更好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