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2 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市雕塑公園非典紀念碑舉辦第 50 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市林業園林局、市國家檔案館、廣州雕塑院、市文聯等單位負責人及有關藝術家到場,介紹如何用檔案、藝術、城市空間等綜合手段記錄 " 戰疫 " 大事件,以及開展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廣大抗疫人士手印刻錄、存檔及 " 抗疫 " 主題藝術品徵集創作情況。
發布會上,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新聞辦公室、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主辦的 " 手印 · 銘記 " 大型活動即日啟動。目前," 手印 · 銘記 " 活動已經於 3 月 18 日收集了鍾南山院士的手印,作為一號手印,並於發布會現場展示。
主辦方表示," 手印 · 銘記 " 大型活動是對英雄的禮遇。這一雙雙手是託舉生命的手、是起死回生的手,每雙手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 ,我們需要記住這些故事、傳頌這些故事。同時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醫生護士的氛圍,營造崇尚科學的氛圍,為提升社會大眾公共衛生意識貢獻力量。
據了解,活動將收集廣東省馳援湖北 2484 名醫護人員的手印,以及廣州地區英勇抗 " 疫 " 的醫生護士的手印,乃至全國、全球抗 " 疫 " 英雄的手印,然後選取永久之地標,對此作永久紀念。
活動所收集到的所有手印和相關資料,都將珍藏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裡。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將開闢專區,永久珍藏這些資料。同時,主辦方還將在廣州恰當的地方,打造一條手印大道,展示所有徵集到的作品。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