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設文學藝術翻譯獎

2020-12-13 中國西藏網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評獎辦公室剛剛發布公告,宣布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評選正式啟動。

  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評獎範圍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演出、播映的作品,設文學翻譯獎和表演藝術翻譯獎兩個類別。參評作品申報截止時間為今年8月31日。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聯、市作協、上海翻譯家協會聯合主辦,將對標國際最高水平,打造高規格、高品質、高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翻譯獎項。組委會由上述主承辦單位構成,並建立評委庫和評委會,評委庫成員為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翻譯的專家、學者。為保障評獎公平、公開、公正,組委會將設立由專業領域、相關部門專家組成的監督小組。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2020年起正式運作,計劃每三年評選一屆,範圍涵蓋文學翻譯及表演藝術翻譯(舞臺表演、影視表演)。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設計有效應對了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兩大「痛點」,一是中譯外、外譯中比例失衡;二是對表演藝術的翻譯重視不夠,對以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為目標的上海來說,設立這一獎項的引領意義不言而喻。

  近代以來,上海就是中外文藝交流的「大碼頭」,在文學上更有「外國文學翻譯搖籃」美譽,傅雷、戴望舒、孫大雨、草嬰、方平、錢春綺等名家在上海翻譯出版了大批經典作品。上世紀20至40年代,當時的文壇主將如魯迅、茅盾、鄭振鐸、巴金等都在文學創作的同時,大力譯介外國文學作品;戲劇、電影、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領域同樣人傑輩出、作品豐富,李叔同、陳歌辛、鄭正秋、徐悲鴻等一邊從事翻譯,引進大量世界優秀文藝作品和理論著作,一邊開展原創,不少優秀作品被翻譯到海外,傳播廣遠,成為中外文藝互相交流、彼此推動的典型。改革開放後,尤其是新時代的上海,傳承、延續、豐富和發展了這一文化底蘊和精神。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組委會副主任尤存表示,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的創設正是對這一文化底蘊和精神的具體表現,成為新時代上海文藝翻譯事業繼往開來的新平臺、再創輝煌的新引擎。

  「上海一直是外國文學藝術翻譯的重鎮,設立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傳承和豐富傅雷、草嬰等譯壇巨擘開創的光榮傳統,讓全國、全球的文藝精品更多地進入上海,也使新時代的滬上文藝創作更好地走向全國、擁抱世界。」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教授魏育青介紹,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不僅鼓勵外譯中精品,同時強調中譯外,特別是對當代作品的譯介。組委會將建立由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翻譯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委庫和評委會,為確保評選公平公開公正,還將組織由專業領域、相關部門專家組成的監督小組。

  「對舞臺演出來說,翻譯一直顯得格外重要,它是我們與世界戲劇前沿進行對話的基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喻榮軍說,莎士比亞、契訶夫、易卜生等無數大家的戲劇作品通過翻譯走入中國,極大影響了中國戲劇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國外舞臺作品引進中國演出,中國舞臺作品要想走出國門,翻譯也是第一步。「舞臺劇翻譯不同於一般文學作品,需要專業的知識與儲備,需要翻譯和專業的結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來中國演出,重新用中文翻譯莎士比亞作品,就顯示了舞臺藝術翻譯的獨特性。」

  影視譯製一直是上海電影強項,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翻譯負責人夏恬說,電影是一門藝術,電影翻譯是一門「譯術」,不只是簡單的文字轉換,還有對原作的詮釋和二度創作。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把中國好故事拍成好電影,讓好電影走出國門,讓好翻譯贏得更多外國受眾是新的課題。「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的設立給了翻譯愛好者實踐機會和展示平臺,用影視譯製讓世界聽到上海和中國的聲音。」

  作為地域性獎項,在評獎年限內的評獎作品及翻譯者範圍包括:將上海出版或上海原創及上海作者(暫限當前上海戶籍或上海市居住證)創作的文學、藝術作品翻譯為外文,並正式出版、進入當地市場或公開演出、上映、展出的翻譯者;將國外文學、藝術作品翻譯為中文,並在上海正式出版或在上海公開演出、上映、展出的翻譯者;上海翻譯工作者(暫限當前上海戶籍或上海市居住證)翻譯中、外文的文學、藝術作品,正式出版並進入當地市場或公開演出、上映、展出的。獎項受益人為翻譯者,評獎只在申報時在世的翻譯者作品中進行。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的創辦,一方面將提升上海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碼頭」能級,推動上海國際文化翻譯中心建設,讓中國和世界優秀文藝作品更多地來滬出版、展出、展演、展映;一方面將助推上海原創文藝作品「源頭」建設,進一步用好用足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著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創」,推進新時代的上海文藝創作更好地走向全國、擁抱世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上海首設文學藝術翻譯獎,對標國際最高水平,首屆作品申報即日啟動
    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評獎範圍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演出、播映的作品,設文學翻譯獎和表演藝術翻譯獎兩個類別。參評作品申報截止時間為今年8月31日。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2020年起正式運作,計劃每三年評選一屆,範圍涵蓋文學翻譯及表演藝術翻譯(舞臺表演、影視表演)。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設計有效應對了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兩大「痛點」,一是中譯外、外譯中比例失衡;二是對表演藝術的翻譯重視不夠,對以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為目標的上海來說,設立這一獎項的引領意義不言而喻。
  • 上海為什麼需要文學藝術翻譯獎?
    12月25日,上海市文聯、市作協、市譯協共同發起設立的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項目(以下簡稱「翻譯獎」)正式啟動。據介紹,此次設立的「翻譯獎」,將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積極打造一個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高規格、高品質、高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翻譯獎項,推動新時代上海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的發展。
  • 上海創設「文學藝術翻譯獎」明年開評
    原標題:上海創設「文學藝術翻譯獎」明年開評 昨天對外發布的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引發業內關注。突破同類獎項一般注重文學翻譯的局限,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將視野擴大至舞臺和影視表演藝術。
  • 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公告正式發布
    去年12月25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翻譯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宣布啟動。四個半月後,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申報公告正式發布。首屆獎項的申報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31日。
  • 傳承海上「外國文學翻譯搖籃」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項目今日啟動
    東方網記者潘麗娟12月25日報導:東方網記者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今日正式啟動。該獎項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積極打造一個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高規格、高品質、高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翻譯獎項,推動新時代上海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的發展。
  • 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公告
    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公告為進一步活躍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展示和傳播文明之美的交流互鑑平臺;進一步助推中外優秀文藝作品更多地在滬出版、展演、展映,著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創」;進一步激勵和表彰文學藝術翻譯人才,推動和促進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發展,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面向全球徵佳作
    2020年啟動的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以下簡稱"翻譯獎")對標國際最高水平,正面向全球徵集優秀作品。首屆「翻譯獎」的評選和表彰對象為近年來專業水平上乘、社會影響廣泛的優秀文學、藝術翻譯作品,申報作品的出版或展演年限為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以後擬定為每3年舉辦一屆。 首屆「翻譯獎」受益人為翻譯者,評獎只在申報時在世的翻譯者的作品中進行。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對標國際最高水平,「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今起...
    「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以下簡稱『翻譯獎』),將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積極打造一個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高規格、高品質、高影響力的文學藝術翻譯獎項,推動新時代上海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的發展。」今天下午,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新聞通氣會上,市文聯黨組書記、首屆翻譯獎組委會副主席尤存介紹說。
  • 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啟動:開始接受申報,僅限機構推薦
    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公告為進一步活躍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展示和傳播文明之美的交流互鑑平臺;進一步助推中外優秀文藝作品更多地在滬出版、展演、展映,著力推出更多「上海原創」;進一步激勵和表彰文學藝術翻譯人才,推動和促進文學藝術翻譯事業發展,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
  • 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即日起開放申報,評選範圍和標準看這裡→
    >>>相關閱讀:第一屆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公告正式發布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翻譯家協會三方共同發起設立「上海文學藝術翻譯獎」昨天正式發布公告,就第一屆評選的獎項設置、評選標準、
  • 以書為橋 中俄首設「文學外交」翻譯獎
    「相向而行·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圓桌會議在線舉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晶晶):9月26日,第27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框架內系列活動之一——「相向而行·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圓桌會議在線舉行,來自中俄兩國的專家學者圍繞「文學外交
  • 傅雷文化專項基金啟動 將面向國際設"傅雷翻譯獎"
    原標題:傅雷文化專項基金啟動 將面向國際設「傅雷翻譯獎」  東方網12月12日消息:昨天下午,上海浦東傅雷文化發展專項基金髮布會在浦東新區周浦鎮舉行,傅雷先生次子傅敏受邀出席開幕式,這標誌著傅雷專項基金正式啟動。  近現代文化大家傅雷先生與周浦有著深厚的淵源。
  • "巴金文學獎"以不設為好
    本來,為紀念剛逝世的這位世紀文學巨匠、永久緬懷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發揚他的高尚品格、激勵後來文學工作者的創作熱情,設立「巴金文學獎」自然是得人心之舉,上海作協的同志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但是,相比之下,巴金老人和他的家人似乎比我們多了一份清醒,李小林女士說,她父親生前清醒時就曾說過,國內文學獎已經有點太多了,實際上就是不希望再設立「巴金文學獎」,也正因為此,巴金捐出獲得的一筆5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時,他自己並沒有提出作為「巴金文學獎」的基金,而是用來作為上海文學發展基金了,這正是巴金老人的高尚和高明之處。
  • 上海文學藝術獎丨文學藝術大家,是城市文化的中流砥柱
    上海文學藝術獎獲得者,不僅僅是文學藝術大家,更是城市文化的中流砥柱。在藝術殿堂裡,他們就是支撐殿堂的一根根立柱;在歷史長河裡,他們就是一處處經得起各種浪潮衝擊依然巋然不動的中流砥柱。今天,獲得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王文娟、何佔豪、陳少雲、周慧珺、黃宗英,以及傑出貢獻獎的辛麗麗、張靜嫻、陳燮陽、茅善玉、韓天衡,以自己的扛鼎之作為城市文化扛鼎。
  • 《論美國的民主》獲傅雷翻譯獎「萌芽獎」
    南都訊 記者李昶偉 發自北京 2013年傅雷翻譯出版獎本月12日在北京揭曉。文學類譯作獎項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劉方翻譯的《布羅岱克的報告》獲得,社科類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沈堅和朱曉罕合譯的《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獲得。
  • 拒設「巴金文學獎」有感(快人快語)
    何勇海  巴金去世後,上海作協為紀念他而提出設立「巴金文學獎」的建議,巴金女兒李小林對此明確表示反對。李小林說,一方面巴老生前為人非常低調,不喜歡如此張揚;另一方面,巴老曾表達過,國內文學獎項已經太多。
  • 英國文學在上海的翻譯與傳播
    外國文學的譯介為促進中國文學的創作手法、敘事方式和藝術表現發揮了重要作用,助推了文學觀念的變革和文學思潮的興起,為中國20世紀的文學發展提供了典範文本,極大地拓展了中國讀者的文學欣賞與閱讀視野。英國文學作品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媒介和內容。   ——在此次上海圖書館的展覽中,有兩件值得紀念的展品令我特別感慨。一是朱生豪先生翻譯莎士比亞戲劇時所用的詞典。
  • 「上海文學藝術獎」評選揭曉 五人榮獲終身成就獎
    「上海文學藝術獎」評選揭曉 五人榮獲終身成就獎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09-26 獲得「終身成就獎」的是:王文娟、何佔豪、陳少雲
  • 八旬譯者劉方獲「傅雷翻譯獎」 稱不知有這個獎
    沈堅、朱曉罕譯《兒童的世紀》  12月12日,第五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北京頒獎,81歲老翻譯家劉方憑藉《布羅岱克的報告》得獎,傅雷翻譯出版獎專為法語文學翻譯而設。另外,13日,第十屆CASIO杯翻譯競賽在上海頒獎,此次大賽首設西班牙語翻譯單元。  劉方曾不知「傅雷獎」   「我沒有思想準備,我都不知道有這個傅雷獎。」劉方發表獲獎感言的第一句話引來了全場的笑聲。她接著說自己的工作其實是把中國文學翻譯成法語,她翻譯過《少年天子》《穆斯林的葬禮》,還翻譯過一些詩。
  • 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頒發 為城市文化擴容蓄水
    時隔5年,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頒獎典禮近日在滬舉行,向那些在各自領域勤奮耕耘的文學藝術家們致以敬意。  「上海文學藝術獎」始創於1991年,一直致力於評出品德高尚、藝術成就突出的文藝家,推動並見證著上海這座城市的文脈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