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防盜措施,究竟有多牛?老梁強調技術先進,馬未都另有說辭

2020-10-03 文史夢古今

故宮防盜措施,究竟有多牛?老梁強調技術先進,馬未都另有說辭

故宮博物院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無需多言,上下五千年精華盡聚於此。因而,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基本上都是國寶級文物。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故宮所藏《清明上河圖》就是我國一頂一的國寶級文物。如《清明上河圖》這般璀璨國寶,也就是冰山一角。因而,故宮博物院的防盜措施自然是強中自有強中手。

故宮博物院的防盜措施之強,也是與其被盜經歷有密切關係。故宮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被盜事件,對於防盜措施格外重視。久而久之,故宮博物院的防盜措施也成為了一種標杆式的存在。那麼,故宮防盜措施,究竟有多牛?

對於故宮的防盜措施,老梁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強調技術先進。老梁指出,故宮有四道防線,分別是人防、物防、技防、犬防。人防的主要成員是由240多人組成的保衛處,號稱「天下第一警衛處」。不僅如此,故宮還有武警把守,各類便衣警察,防衛力度相當之大。

物防是什麼呢?就是各類鐵欄柵,一般人很難靠近。故宮的技防堪稱一流,有紅外線探測儀、1600個防盜報警器、3700多個防火報警器、400多個攝像頭。至於故宮的犬防,也是一大特色,有一百多條警犬不間斷巡邏。這四道防線構成了故宮的防盜措施,稱得上是銅城鐵壁。

老梁是一個評論家,對事物的評價都是基於整理素材,很難有專業的眼光。對於故宮的防盜措施看法,馬未都另有說辭。馬未都與老梁不一樣,有兩大特點:博物館創始人、收藏家。畢竟,馬未都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防盜措施自然一流,也曾方言「我的博物館安保措施比故宮安全的多」。因而,他對故宮防盜措施的看法還是有一定專業性的。

馬未都以多年從事博物館工作的經驗來看,認為故宮的防盜措施很「古老」,這麼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當年轟動一時的故宮失竊案,人家直接在牆上掏了個洞,把報警裝置的線頭給掐了,直接順走了九件價值連城的文物。據此,馬未都認為故宮採用的報警裝置相對於西方博物館來說,還是很落後的。

由此可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故宮的安保措施還是存在有問題的。但是事物是發展的,馬未都的評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宮的防盜措施也是與時俱進的,最起碼跟當年比肯定有很大的改觀,可以說在故宮失竊案之後已經把四道防線升級為加強版。再者,故宮最大的「防盜措施」就是《文物保護法》,盜竊文物最高判處死刑。

綜合來看,故宮的防盜措施還是很牛的。不管是老梁強調技術先進,還是馬未都認為故宮防盜措施很古老,故宮的防盜措施依舊是很牛的的。正如故宮博物院老院長單霽翔所言,故宮是「一失萬無」。因而,故宮的防盜沒有一勞永逸,有的是常備無患。

相關焦點

  • 考古專家與盜墓賊相生相剋,究竟有何區別?老梁、馬未都各有說辭
    考古專家與盜墓賊相生相剋,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老梁各有說辭‍考古專家與盜墓賊相生相剋,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又相生相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考古專家的技術手段,很大程度上是盜墓賊推動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盜墓賊與考古專家關係「密切」,那麼二者之間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老梁各有說辭,為我們進行了相對專業的分析。
  • 馬未都、老梁各執一詞
    《清明上河圖》貴為國寶,但也是一件存在有缺陷的國寶。《清明上河圖》都有哪些缺陷?馬未都、老梁各執一詞,又能為我們透露哪些有價值的內容?隨著人們對於《清明上河圖》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也發現其存在有一定的缺陷。老梁指出,《清明上河圖》在揭裱的時候被修改了。老梁表示,《清明上河圖》在傳承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毀壞,出於保護國寶的初心,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於1973年對其進行再裝裱。結果,《清明上河圖》裝裱完成之後,丟了一頭驢。
  • 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老梁的解釋說到點子上了,可謂一針見血
    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老梁的解釋說到點子上了,可謂一針見血馬未都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鑑賞名家,堪稱收藏界的一代宗師。他自從入行以來,但凡是撿漏還是為他人鑑寶,基本上沒有失手的時候。作為收藏界的泰山北鬥,馬未都的鑑寶水平有多高?
  • 「師父與師傅」有何區別?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
    「師父與師傅」有何區別?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師父與師傅,一字之差究竟有何區別?單一的從意思上來說,估計好多人會從字眼上來摳,說來說去也說不出所以然。說白了,也不能給大家說明白問題的本質。老梁在這裡,充分肯定了師父比師傅對一個人而言的分量。基於此,老梁表示好多人對於師父和師傅的使用不是太準確,這兩個詞不能亂用,好多人不懂怎麼一回事。這是老梁的解釋,也算是為我們回答了師父與師傅二者的區別,但是不怎麼完善,沒有觸及到事情的本質。我們再來看看馬未都的解釋,就能明白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
  • 民間「半仙」究竟能不能信?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說的實在透徹
    民間「半仙」究竟能不能信?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說的實在透徹民間半仙,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算命先生。千百年來自打《易經》出現,這算命先生的行當就一直存在有。有的人凡事必求民間半仙,有的人則嗤之以鼻。至於這民間半仙究竟能不能信?
  • 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為何卻身家百億?王剛、海巖各有說辭
    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為何卻身家百億?王剛、海巖各有說辭眾所周知「知識改變命運」,這已經是人們的共識。因而,多少人寒窗苦讀就希望能夠通過在學校讀書接受教育,從而改變命運。在注重學歷的社會,要想閉門造車來獲取知識,從而還改變命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 馬未都的老師,究竟有多牛?天下第一紫檀案子,80塊錢收入囊中
    馬未都的老師,究竟有多牛?天下第一紫檀案子,80塊錢收入囊中馬未都何其豪橫,可也離不開高人指路。馬未都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剛接觸收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與民國走過來的老先生交流學習。馬未都曾表示,他有一次從王世襄家裡告別
  • 馬未都?老梁?
    馬未都?老梁? 中國人對「四」有一種天然的崇拜,凡事都要湊個「四」。比如四大美女、四大名著、四大金剛、四大發明、四大天王、四大小旦……凡此種種,都與四有不解之緣。四大才子也是很引人注目,比如民國四大才子、香港四大才子……反正各個時期都有四大才子之說。網友也是很有意思,評選了「中國當代四大才子」,為此把各路神仙都拉過來進行一番對比。
  • 「京圈牛人」海巖究竟有多牛?馬未都:我見面都得喊大哥!
    「京圈牛人」海巖究竟有多牛?馬未都:我見面都得喊大哥!海巖在我國文化界的地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凡是看過青春偶像劇的人,基本上無一例外地繞不開海巖。海巖也因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被業界稱之為「京圈牛人」或「京圈大佬」。不管怎麼說,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牛!海巖究竟有多牛?
  • 王朔曾是馮小剛「御用編劇」,究竟有多牛?馬未都:他不是一般人
    王朔曾是馮小剛「御用編劇」,究竟有多牛?馬未都:他不是一般人說起王朔這個人,估計大家都會知道,他當年是馮小剛的御用編劇。眾所周知,馮小剛是一代赫赫有名的大導演,在他的手中拍攝出了一大批經典電影。比如《不見不散》、《甲方乙方》、《一聲嘆息》等,叫好又叫座。
  • 於丹式心靈雞湯,究竟有沒有用?馬未都用自嘲方式,指出問題所在
    於丹式心靈雞湯,究竟有沒有用?馬未都用自嘲方式,指出問題所在於丹式心靈雞湯源於《於丹論語心得》,採用了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傳統文化。從本質上來講,於丹講的《論語》沒有什麼大出入的地方。諸多非議聲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鐵嘴老梁」的說法。老梁認為,於丹善於使用華麗的排比句,能夠把人給「砸暈」,可到頭來講的都是正確的廢話。老梁的評價在自媒體時代,被無限的放大,導致於丹式心靈雞湯成了大眾心目中的雞肋。那麼,於丹式心靈雞湯究竟有沒有用?
  • 馬未都:郭沫若寫的詩是小孩子水平!老梁:這是把書都讀透了
    馬丹林一心想要為祖國建設做貢獻,因此小時候的馬未都經常與父親聚少離多,父子兩個的關係也不是很親密。馬未都上小學的時候,受當時的時代影響小學沒有上完就輟學了。父親看不慣他整日遊手好閒便安排他下鄉插隊去了,之後他也在工廠當過幾年的工具機銑工。
  • 馬未都:我有一個乾隆筆筒,故宮也有一個,燒造工藝我也說不明白
    馬未都:我有一個乾隆筆筒,故宮也有一個,燒造工藝我也說不明白中國文人最崇尚的就是「文房四寶」,其中毛筆的放置也是一個大學問,衍生出了一種獨特的手藝活:筆筒類瓷器的燒造。馬未都就有一個乾隆筆筒,此筆筒極為罕見,與之同款的筆筒故宮也有一個。
  • 馬未都的老師是誰?他到底有多牛?
    他從小聰慧過人,但也頑皮透頂,貪玩成性,以至於到處惹事生非,另親人們無可奈何。父親還是高瞻遠矚為了開拓他的視野,把他送去了北京乾麵胡同的美國僑民學校讀書。王世襄的美式英語如此流利就是得益於此。玩鴿子有著作(明代鴿經清代鴿譜)和(北京鴿哨)玩蟋蟀著有(蟋蟀譜集成)玩葫蘆著有(說葫蘆)玩竹子著有(竹刻藝術)。以至於他的一些著述完全超出了專業文史工作者的研究範圍。可以稱呼為家的就有詩詞家,書法家,文物鑑賞家 ,民俗學家,美術史家,火繪家,烹飪家和美食家。烹飪水平就連作家汪曾祺這個大美食家都心服口服讚賞有佳。
  • 馬未都的鑑寶能力有多牛?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太厲害了!
    馬未都的鑑寶能力有多牛?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太厲害了!說起收藏界的牛人,馬未都肯定要位列其中,一是他的名氣大,收藏無數,家財萬貫,光是一個私人博物館就足夠讓人驚嘆的了,二是他的能力高,出書講課教人鑑寶,甚至還登上了百家講壇,這樣的學問讓人敬佩。
  • 海巖:馬未都被故宮邀請鑑定文物,他一看不對勁,轉身就走了
    海巖:馬未都被故宮邀請鑑定文物,他一看不對勁,轉身就走了 馬未都鑑定文物,究竟有多厲害?大家也只是聽說。一直以來,馬未都的文物鑑賞能力被神化了,民間傳的也是神乎其神。海巖作為馬未都的好朋友,對於馬未都的文物鑑賞能力是有切身體會的。
  • 馬未都:故宮專家很厲害,但我有一樣能力,他們永遠都比不上!
    馬未都:故宮專家很厲害,但我有一樣能力,他們永遠都比不上! 提起故宮裡面的專家,很多人可能都會露出一副敬仰的樣子,畢竟能夠進入故宮當鑑賞專家,那專業知識肯定是國內頂尖的,不過若是讓他們和「野路子「出身的馬未都來做一番比較的話,究竟誰會更厲害一點呢?
  • 於丹講的《論語》,究竟好在哪裡?馬未都的一番自嘲,道出了實情
    於丹講的《論語》,究竟好在哪裡?馬未都的一番自嘲,道出了實情 有句話說得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用在於丹身上再合適不過了。當年於丹憑藉在《百家講壇》上講《論語》,火遍全國引發「於丹現象」,國學熱正是始自於丹。時隔多年之後,讓於丹嘗到滑鐵盧滋味的還是《論語》。
  • 馬未都的「私人寶庫」有多牛?位於地下5層,核彈來了都不怕!
    馬未都的「私人寶庫」有多牛?位於地下5層,核彈來了都不怕!馬未都是知名的收藏大家,他多年積累下的寶物已經豐富到足以開辦好幾個私人博物館,不僅是數量驚人,質量也足夠讓人瞠目結舌,有好多東西連故宮都沒有,可見其珍貴,很多人以為馬未都的寶物都擺在博物館了,但實際上,擺在博物館中的寶物只是他的冰山一角,馬未都真正的寶物,其實都放在一個名為「觀復寶庫」的大保險庫之中。
  • 娛樂圈名嘴梁宏達碰到硬茬了,網友:老梁和他哪個比較有文化呢?
    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有不少出了名的毒嘴和名嘴,比如梁宏達、郭德綱、金星等等,但是關於名嘴的文化底蘊如何引起了廣泛關注,於是最近網絡上流傳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最近很火的馬未都,他和老梁哪個比較有文化呢?馬未都和老梁,兩位都很有文化,兩位都是文化界名人,都是我比較喜歡的人物。馬未都和梁宏達都很有文化。這兩個人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馬未都和老梁一個搞文物鑑定和收藏,一個搞新聞評論,專業上相差很遠,但是都是在實踐中鍛鍊出來的,都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都在各自的本業上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並且逐步擴大自己的領域爭取了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