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為何卻身家百億?王剛、海巖各有說辭

2021-01-08 文史夢古今

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為何卻身家百億?王剛、海巖各有說辭

眾所周知「知識改變命運」,這已經是人們的共識。因而,多少人寒窗苦讀就希望能夠通過在學校讀書接受教育,從而改變命運。在注重學歷的社會,要想閉門造車來獲取知識,從而還改變命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卻身家百億。

在這裡需要指出,馬未都身家百億是有一定依據的。馬未都的資產與我們知道的馬雲、劉強東有所不同,他是以固定資產與隱性資產相結合的形式出現的。馬未都在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天津建有觀復博物館,博物館門票收入及其周邊都是一筆可觀的財富。尤其是博物館裡收藏的文物更是價值連城,有許多東西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譬如馬未都收藏有西漢鎏金蠶,與陝西歷史博物館西漢鎏金蠶是同款,屬於國家一級文物。這樣的文物價值又是幾何?恐怕不是一個億兩個億能夠說清楚的。因而,說馬未都身家百億並不為過。

那麼,馬未都作為一個連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的人,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這裡有一個前提,沒上過學跟文化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繫。馬未都雖然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可是他離開學校後一直在進行自主學習。馬未都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這也為他以後進軍收藏行業奠定了基礎。所以說,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並不妨礙他學習啊!最為關鍵的是,馬未都因為沒有學校教育的束縛,反而在自己的領域研究的比較透徹。

至於馬未都為何能夠達到百億身家的地步,海巖、王剛各有說辭。海巖表示,馬未都財富有一個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文物交易的方式。由此可見,馬未都原始資本積累確實是有他獨到的方式。對此,海巖強調馬未都在文物交易的時候,擅長五馬換六羊,即最低的成本獲取利益最大化。

王剛對於馬未都如何身家百億,也有自己的一番說辭。王剛指出,馬未都搞文物收藏的時候,文物特便宜。王剛說的很到位,在馬未都接觸收藏的時候,文物確實是很便宜。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好多元青花大罐什麼的,基本上都是白菜價。進入八十年代中期,琉璃廠的頂級官窯,500塊錢都能買一件。

儘管海巖與馬未都各有說辭,可綜合兩方說法來看,馬未都身家百億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可以說馬未都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馬未都善於學習悟性極高,交際圈又比較廣泛。所以,馬未都連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卻能達到身家百億的地步,這是他應得的。馬未都的成功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學習啊!

相關焦點

  • 「京圈牛人」海巖究竟有多牛?馬未都:我見面都得喊大哥!
    「京圈牛人」海巖究竟有多牛?馬未都:我見面都得喊大哥!海巖在我國文化界的地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凡是看過青春偶像劇的人,基本上無一例外地繞不開海巖。海巖也因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被業界稱之為「京圈牛人」或「京圈大佬」。不管怎麼說,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牛!海巖究竟有多牛?
  • 小學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
    大家都知道金庸與瓊瑤都是出身名門世家,書香門第,具有很深的家學淵源,而相比較起來海巖的身世學歷則遜色很多,那麼,連小學都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呢?,而就是這樣一位成功跨界企業管理與文化領域的傳奇人物,卻只上過小學四年級,這就不得不讓人好奇,這樣一位小學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呢?
  • 身家百億,小學畢業的馬未都,才是京圈大牛人
    從雲端跌落的天之驕子 馬未都曾受邀參與高曉松的《曉松奇談》欄目,在那期節目裡,他向眾人介紹北京獨特的「大院文化」。為何他對「大院文化」這麼熟悉呢?原來,馬未都自己就來自於大院。
  • 身家百億?CCTV紀錄片:收藏界的傳奇-馬未都!
    早在2014年的時候,有一個故宮專家就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十年前馬未都的身家已經破億了,現在百億都不止,十年後估計還會翻倍! 不過對於身家百億的說法,馬未都本人卻表示: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事實上,對於馬未都來說,推動他不斷收藏的原因不是因為錢。
  • 王剛和海巖說馬未都:他的財富積累過程很牛,絕不是撿漏那麼簡單
    圈中人熟悉的馬未都,是一個收藏專家,手中的藏品件件價值不菲,然而他是如何把這些珍貴文物一一收藏的卻甚少有人知道。畢竟這些古物件,放在什麼時候也來之不易,就在所有人都在困惑馬未都是如何成功做到最開始的資本積累時,有兩個人道出了其中的真相,這個人就是王剛和海巖,這二人雖然身處娛樂圈,但對文玩也是情有獨鍾,因此,他們和馬未都也相交頗深。
  • 王剛和海巖說馬未都:他的財富積累過程很牛,絕不是撿漏那麼簡單
    馬未都出生於北京,彼時,誰都不知道,這個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日後會成為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收藏家,和很多收藏界的大能不同,幼年時期的馬未都並未表露出對文物古玩的興趣,他更痴迷於文學。畢竟這些古物件,放在什麼時候也來之不易,就在所有人都在困惑馬未都是如何成功做到最開始的資本積累時,有兩個人道出了其中的真相,這個人就是王剛和海巖,這二人雖然身處娛樂圈,但對文玩也是情有獨鍾,因此,他們和馬未都也相交頗深。
  • 從破爛大王到身家百億,小學畢業的他,才是真正的北京老炮兒
    馬未都的學生時代,在小學四年級就戛然而止。在那段歲月裡,他下過鄉養過豬,又應召回城當鐵工,一幹就是六年。而馬未都,骨子裡就帶著一股叛逆勁兒。當時,整個中國都在熱火朝天地「燒書、禁書」。誰要是留了一本禁書,那就是大逆不道的事。
  • 「京圈牛人」海巖多厲害?馬未都和王朔,在他面前自稱小弟
    像姜文、王朔、葉京、馬未都等人都是北京大院裡出身的孩子,大部分學歷不高,但仍舊混得風生水起,在各個行業內都算得上翹楚。不過他們見了一個人,都要尊稱「大哥」,他就是作家海巖。成長經歷1954年,海巖出生於北京,跟馬未都、王朔等人一樣出生在北京大院,父親是國內音樂界首屈一指的泰鬥級人物,代表作品就是著名的《白毛女》,創作過很多紅色歌曲,具有極高的地位。父親對他的教育一直非常嚴格,不過海巖小學都沒上完就輟學了,輟學之後也一直在學習。
  • 小學四年級學歷的海巖,憑什麼力壓王朔,成「京圈大佬」?
    兩人在上世紀90年代就結下了淵源,馬末都曾評價兩人其實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好聽點來說在事業上相互成就,如今兩人都坐上了"京圈大佬"的位置。然而在圈內還有一個人物,力壓王朔,稱得上是真正的"京圈大牛"。他就是連王朔和馬末都見了都要喊一聲大哥的人,海巖。相比一直被認定是大佬的王朔,海巖的談吐以及穿著打扮上的差距都能看出差距。
  • 海巖:馬未都被故宮邀請鑑定文物,他一看不對勁,轉身就走了
    海巖:馬未都被故宮邀請鑑定文物,他一看不對勁,轉身就走了 馬未都鑑定文物,究竟有多厲害?大家也只是聽說。一直以來,馬未都的文物鑑賞能力被神化了,民間傳的也是神乎其神。海巖作為馬未都的好朋友,對於馬未都的文物鑑賞能力是有切身體會的。
  • 馬未都收藏價值百億,為何卻不敢收字畫?你看看他怎麼說的
    馬未都收藏價值百億,為何卻不敢收字畫?你看看他怎麼說的眾所周知,馬未都是一個收藏大家,瓷器、玉器、古木家具等多有涉獵。據保守估計,馬未都的收藏價值百億。然而,馬未都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收字畫。這是為何?
  • 「撿漏王」馬未都,網傳身家過百億,馬未都: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要是問收藏圈粉絲最多的人是誰,那肯定是誰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要是換個問法,問誰在收藏圈一定有許多的粉絲,那麼在一溜答案裡一定有馬未都的名字。作為當之無愧的「撿漏王」馬未都,撿漏過無數好東西,國內的第一個私人博物館還是他建立的。因為撿漏過多,網傳他身價過百億,這是真的嗎?
  • 「撿漏王」馬未都,網傳身家過百億,馬未都: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要是問收藏圈粉絲最多的人是誰,那肯定是誰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要是換個問法,問誰在收藏圈一定有許多的粉絲,那麼在一溜答案裡一定有馬未都的名字。作為當之無愧的「撿漏王」馬未都,撿漏過無數好東西,國內的第一個私人博物館還是他建立的。因為撿漏過多,網傳他身價過百億,這是真的嗎?
  • 賺老祖宗的錢,身價過百億,僅讀了4年小學的他,到底有多豪?
    他們的發家,都依託於現代的網際網路,高科技的大數據 。坊間都說,百度賺得是網民的錢,馬雲賺得是女人的錢,馬化騰賺得是小學生的錢,個個賺得盆滿缽滿。然而今天,我們不談論BAT三巨頭的發家史,而是要談論一個靠賺老祖宗的錢發家致富,身家百億的隱形富豪——馬未都。
  • 馬未都百億收藏,為何不收中國字畫?是不懂,還是不敢
    小學文化,卻玩出了百億收藏規模,馬未都是無數收藏愛好者心中的傳奇標榜。在傳奇的年代以「收破爛」的傳奇方式起家,到建立偌大的私人博物館,藏品繁雜琳琅滿目,一邊出書一邊上講臺,既是藏界風雲人物又是文化學者,難怪有人說他在悶聲發財的同時又是收藏界最火的「網紅」。
  • 考古專家與盜墓賊相生相剋,究竟有何區別?老梁、馬未都各有說辭
    考古專家與盜墓賊相生相剋,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老梁各有說辭‍考古專家與盜墓賊相生相剋,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又相生相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考古專家的技術手段,很大程度上是盜墓賊推動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盜墓賊與考古專家關係「密切」,那麼二者之間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老梁各有說辭,為我們進行了相對專業的分析。
  • 馬未都喊他大哥,陸毅劉燁都被他捧紅,海巖才是京圈「大佬」!
    才華橫溢大概就是說海巖這樣的人,海巖劇熱播的年代,幾乎每一部我都追過。《便衣警察》 《永不瞑目》《玉觀音》《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劇情精彩,演員閃亮,多少年過去了還能記得那些演員的名字。也許和年齡有關,那以後就很少追劇了。
  • 收藏界的傳奇人物馬未都,靠「撿漏」身家百億
    ,人稱「馬爺」,有「京城第一收藏家」的美譽。,陶瓷、玉器、錢幣、古家具、文玩等藏品超過千件,在古玩界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卻很少打眼(「打眼」意為買東西沒看出毛病,上了當)。這並不是吹牛,因為當時真品都少有人問津,更沒有人費心勞力地作假了。而當時的價格,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天天在撿漏。1987年,琉璃廠虹光閣裡有一個雍正官窯的盤子,不到500塊,但好久都沒賣出去,當時公務員的收入每個月也就兩三百塊。但在今天,這樣的一個盤子拍賣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都不算什麼新鮮事兒。
  • 馬未都小學沒畢業,書法怎麼樣?竇文濤的評價,中肯而又不失風骨
    馬未都小學沒畢業,書法怎麼樣?竇文濤的評價,中肯而又不失風骨馬未都的學歷問題,一直讓馬未都很是尷尬。馬未都本人在成年後,遇到的非常尷尬的問題便是在學歷一欄中,不知如何面對。他的學歷只是小學,何況連小學都沒畢業。
  • 作家海巖之「玩物喪志」
    [摘要]不過,他跟哪個圈子都往來不多。他留著微博帳號潛水,也隔三差五地更新,曬家具和文玩。他說自己的收藏不過是「玩物喪志」。海巖收藏家具,是受了馬未都的建議。那時候,馬未都不出名,海巖出名。馬未都認為自己是「文人」,為收藏而「布道」,而海巖有商人身份,會看到更多令他失望的事情。兩個大院子弟,歷經社會變遷,理想逐漸破滅。收藏,能給他們慰藉。作家海巖不寫小說了。他已經多年沒進電影院,也不看電視劇、讀小說。兒子侶皓喆導演的穿越劇《太子妃升職記》收視飄紅,海巖一點兒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