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為何卻身家百億?王剛、海巖各有說辭
眾所周知「知識改變命運」,這已經是人們的共識。因而,多少人寒窗苦讀就希望能夠通過在學校讀書接受教育,從而改變命運。在注重學歷的社會,要想閉門造車來獲取知識,從而還改變命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卻身家百億。
在這裡需要指出,馬未都身家百億是有一定依據的。馬未都的資產與我們知道的馬雲、劉強東有所不同,他是以固定資產與隱性資產相結合的形式出現的。馬未都在北京、上海、廈門、杭州、天津建有觀復博物館,博物館門票收入及其周邊都是一筆可觀的財富。尤其是博物館裡收藏的文物更是價值連城,有許多東西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譬如馬未都收藏有西漢鎏金蠶,與陝西歷史博物館西漢鎏金蠶是同款,屬於國家一級文物。這樣的文物價值又是幾何?恐怕不是一個億兩個億能夠說清楚的。因而,說馬未都身家百億並不為過。
那麼,馬未都作為一個連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的人,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這裡有一個前提,沒上過學跟文化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繫。馬未都雖然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可是他離開學校後一直在進行自主學習。馬未都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這也為他以後進軍收藏行業奠定了基礎。所以說,馬未都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並不妨礙他學習啊!最為關鍵的是,馬未都因為沒有學校教育的束縛,反而在自己的領域研究的比較透徹。
至於馬未都為何能夠達到百億身家的地步,海巖、王剛各有說辭。海巖表示,馬未都財富有一個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文物交易的方式。由此可見,馬未都原始資本積累確實是有他獨到的方式。對此,海巖強調馬未都在文物交易的時候,擅長五馬換六羊,即最低的成本獲取利益最大化。
王剛對於馬未都如何身家百億,也有自己的一番說辭。王剛指出,馬未都搞文物收藏的時候,文物特便宜。王剛說的很到位,在馬未都接觸收藏的時候,文物確實是很便宜。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好多元青花大罐什麼的,基本上都是白菜價。進入八十年代中期,琉璃廠的頂級官窯,500塊錢都能買一件。
儘管海巖與馬未都各有說辭,可綜合兩方說法來看,馬未都身家百億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可以說馬未都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馬未都善於學習悟性極高,交際圈又比較廣泛。所以,馬未都連小學四年級都沒畢業,卻能達到身家百億的地步,這是他應得的。馬未都的成功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