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稍大一點的80,90後一代對於海巖一定不陌生。在當年華語圈內,有三位被稱為最會講故事的通俗小說家,香港寫武俠的金庸,臺灣和內地寫言情的瓊瑤和海巖,他們的作品藉助改編成影視劇的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從而成為兩岸三地各自幾乎一個時代的通俗文化的代表符號。大家都知道金庸與瓊瑤都是出身名門世家,書香門第,具有很深的家學淵源,而相比較起來海巖的身世學歷則遜色很多,那麼,連小學都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呢?
說起海巖當年的作品火到什麼程度,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也是毫不誇張的,《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觀音》等都是創造了當年收視率奇蹟,就算你沒有聽說過這些電視劇作品,那麼陸毅、佟大為、徐靜蕾、孫儷這些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影視大咖一定不陌生,他們都是海巖當年一手挖掘的新人,在出演這些作品後迅速走紅,成為「巖女郎」曾一度是許多新人女星爭取的目標。
就是擁有這般超然地位的海巖,在通俗小說及影視領域的成就已經是讓同行們羨慕不已,令人驚訝的是,小說與影視卻僅僅只是海巖的業餘職業,他本人主業是企業管理,目前是多家大型酒店、企業的掌舵者,同時很早便是酒店、旅遊行業的青年領袖,可以說是年輕有為,而就是這樣一位成功跨界企業管理與文化領域的傳奇人物,卻只上過小學四年級,這就不得不讓人好奇,這樣一位小學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呢?
或許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海巖雖然沒有金庸、瓊瑤那樣的名門世家、書香門第的深厚淵源,但也是出生於文化家庭。海巖,原名叫作侶海巖,1954年出生在北京,不過祖籍是湖南省衡陽市,在這點上,他與瓊瑤也算得上是半個老鄉。海巖祖母廖菱航是早年的革命家,父親侶朋是我國著名的革命劇作家,早年海巖父母離異,海巖跟父親在軍隊大院長大,海巖也遺傳了父親在文學上的基因,並且從小耳濡目染。而軍隊大院的成長環境也對他影響很大,王朔、馬未都、葉京、馮小剛等都是大院圈子裡的熟人,看過王朔小說的都知道,裡面經常出現的汪若海便是以海巖為原型。因此在這樣的出身與成長氛圍,加上海巖自身的天賦與努力,學歷並不是他取得成功的太大問題。
其次,海巖生活經歷十分豐富,從小聽說過祖母、父親的曾經的傳奇經歷,後來自己以大院子弟的身份在那段特殊時期裡不用讀書,整天玩耍的獨特經歷,這在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王朔的許多小說裡都有表現。海巖早年父母離異,15歲離家入伍,當過6年海軍航空兵,退伍後的海巖做過工廠工人、勞改局的警察、共青團的幹部,再後來從事旅遊、酒店管理工作,經營多家大型企業。他的人生經歷不可謂不豐富,這些都是海巖不斷獲得創作靈感的來源和最鮮活的素材。
最後,海巖曾在向友人總結自己創作心得時說過:「文學作品前1000字必須吸引人」。不去特意注重小說的形式,而把敘述的重心放在「如何講好故事」這件事上。雖然許多人曾質疑海巖的作品文筆很淺薄,海巖卻認為雖然自己識字沒有那麼多,但只要從保證更完整和自洽的邏輯出發,將故事講得通俗易懂,這樣無論看門大爺,還是看電梯老奶奶都喜聞樂見,他認為講好故事比那些堆砌華麗的文辭、刻意追求高深的意義的作品要難得多。
因此,海巖雖然小學未畢業,文化不高,卻能夠成為內地的通俗文化裡的言情小說大師,與瓊瑤齊名,這樣看來就完全不奇怪了。所以不知道大家對於小學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的這幾個原因是否贊同呢?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