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梁容若、瓊瑤、古龍與大明湖雨荷茶的歷史文化淵源

2021-01-18 老濟南韻味大明湖雨荷

臺灣作家梁容若、瓊瑤、古龍

與大明湖雨荷茶的歷史文化淵源


引言:

  《血海飄香》是楚留香系列中的第一本。武俠大師古龍成熟期的代表作品,端的了得。在如此重要的楚留香系列之首部中,有一位泉城濟南大明湖女俠,她的名字,優雅如泉水般飄逸靈動,純淨如泉水般清澈,鮮活如泉水般流淌不息,她是泉城的女兒,更是泉水的女兒。她叫蘇蓉蓉――是楚留香最愛的情人。




古龍將自己的至愛化身為蘇蓉蓉,並精心將絕代風流楚留香(鄭少秋飾演)和萬古佳人蘇蓉蓉(趙雅芝飾演)的風花雪月之地安排在了濟南大明湖畔,古龍為什麼如此深愛大明湖呢?




   臺灣著名言情作家瓊瑤女士在她的顛峰作品《還珠格格》中,將開篇的場景即放在了濟南的大明湖畔,並由那一句反覆出現的臺詞:「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引出了發生在大明湖畔的乾隆與夏雨荷纏綿悽美的愛情故事,從而拉開了這一曠世大戲的序幕。




作為言情大師的瓊瑤又為何同樣如此深愛大明湖呢?!

讓我們一起來讀完下面的文章,揭開臺灣作家們如此深愛大明湖的原由。




《港澳臺同胞心中的大陸勝地——大明湖》

   謹以此文向「為傳播泉城濟南及大明湖歷史文化作出貢獻的臺灣作家朋友們」 致敬!

山東人在厚重裡有瀟灑,在純樸裡有靈秀,在平凡裡有器用,接觸的越久,越能發現心靈的美。大明湖正是山東人的象徵。我在湖邊作客,住過整整三年,我玩味過它的春夏秋冬,我領略過它的晴雨晝夜,理解的越深,越覺到它的可愛可親。我愛齊魯,我愛明湖,在「一天一地一聖人」的省份,我體味到中華民族的優秀面的「地靈人傑」的真意義。

—選自臺灣著名作家梁容若先生的愛國名著——《我看大明湖》


正文:

 在某次廣交會上,曾遇到一位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省高雄市的曾姓朋友,當聽人介紹我是來自山東泉城濟南的時候,老曾如數家珍般滔滔不絕的向我介紹起大明湖來。


   語調之鏗鏘,神態之肅穆,使我十分驚訝,我忙問老曾:「你是不是看了古龍的武俠小說《血海飄香》中,蘇容容大明湖幽會楚留香那一章,還是瓊瑤的《還珠格格》中,乾隆御飲夏雨荷的大明湖雨荷茶那一節,了解大明湖的呢?」老曾聽罷,哈哈大笑:「你說的這兩個人的小說,大概都是受一個人的文章的影響才寫的。




   在臺灣,香港凡是上過中學,學過國語的人,都學過一篇國語課《我看大明湖》,小的時候能做個常住大明湖畔的濟南人,可是我的那個時代一代人的夢想。你們濟南的大明湖可以說是大陸在臺灣最著名的地方了。古龍,瓊瑤肯定是也做過這個夢而難圓,才會在小說中讓他的主人公到大明湖神遊一遭,替他們圓夢。文章還提到你們山東人呢」說著說著,老曾再次亢奮起來,神態依然那樣肅穆,語調依然那樣鏗鏘,大聲誦讀起來:「山東人在厚重裡有瀟灑,在純樸中有靈秀,在平凡中有器用,接觸的越久,就越能發現心靈的美。大明湖正是山東人的象徵……



這只是一篇千字短文,在臺胞老曾的眼中卻是無比之神聖,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她讓千千萬萬臺港澳同胞們在課本中飽覽了偉大祖國的壯麗美景,讓他們領略了祖國的濟南泉城大明湖之湖光山色,讓他們感到了那種身為一名中國人的神聖感,自豪感和榮耀感。




身為一名山東人,特別是土生土長的泉城人,我被深深的感動了,正是七十年前的臺灣作家梁容若先生的這篇《我看大明湖》  使泉城濟南的大明湖在臺港澳地區獲得了近乎神聖的,不可超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那大明與洞庭、太湖及烏梁素海的比較,以及與昆明湖,西湖的不同,真真正正的總結出了大明湖出類拔萃的好。那對山東人人性美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那樣的貼切而中肯,時間越久,就越能覺出它的確切而深遠的意義。即使是今天,對我們生活在大明湖畔,趵突泉邊的泉城人來說,對重新認識大明湖,重新理解山東人也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梁先生寫道:「我愛齊魯,我愛大明湖,在一天一地一聖人的省份,我體味中華民族的優秀面的地靈人傑的真意義」。




正是有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著,正是她的廣泛傳播和深遠的影響力,才有了古龍武俠小說中那令人神往的大明湖畔的幽會,也才有了瓊瑤女士筆下,乾隆與夏雨荷在大明湖雨中品茗的浪漫故事。當夏雨荷將一杯精心泡製的大明湖雨荷茶滿懷深情的獻給乾隆御飲之時,大家終於看到了瓊瑤女士那個已經十分久遠的欲作大明湖畔人的舊夢,終於得以重圓之時的興奮和感慨萬千。




   身為山東人,特別是泉城濟南人,我們應該深深的向梁容若先生,古龍先生,瓊瑤女士等等為泉城的歷史文化傳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海內外人士,獻上我們衷心的敬意和謝意!同時,作為一家專業化從事旅遊產品開發的企業,我們儒嘉公司也從中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只有挖掘開發出象大明湖雨荷茶這種真正代表泉城濟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旅遊特產品,並賦予其厚重的歷史文化魂魄,才能使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擔負起作為泉城濟南這座旅遊城市的歷史文化傳播使者的光榮使命,才能真正成為代表泉城濟南這座旅遊城市的歷史文化的城市名片。






相關焦點

  • 帶你看一下大明湖的藕神祠和雨荷廳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神節,此時荷花都已結出蓮蓬,我就此分享一些我此前去大明湖的一些觀感吧。荷花是濟南的市花,是大明湖的象徵之一。在明湖北岸,有藕神祠,裡面供奉著藕神,匾額「藕神祠」三字,是臺灣當代著名書法家王鳳嶠先生手書。
  • 當代十大小說家:魯茅巴三人上榜,陳忠實第七,瓊瑤古龍驚險入選
    魯迅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其代表作品:《狂人日記》、《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鴻,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
  • 瓊瑤劇中乾隆邂逅夏雨荷的地方在哪?憶《還珠》,走進大明湖畔
    但由於政治關係,乾隆離開了雨荷,並答應她會回來找她。雨荷有了乾隆的骨肉,但是乾隆始終沒有回來,雨荷很失望,但還是等了一輩子,在她臨終時,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紫薇,要她去京城找她的父親——乾隆。《還珠格格》——1999年榮獲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連續劇。它陪伴小編走過了童年,它是中國優秀的瓊瑤經典劇,劇中的一幕幕還仍讓我們記憶猶新。
  • 大明湖畔雨荷廳藏身的南豐祠之寂寞有誰知
    曲水流波大明湖,怎一個美字了得提到雨荷亭,恐怕來過大明湖去過的人沒有不知道的。然而,雨荷亭藏身的南豐祠是紀念哪個名人的,恐怕知道的人比較少了。南豐亭是為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為大明湖治理做出突出貢獻而修築的。一個瓊瑤虛構的悲劇女人和風流情種乾隆扯上瓜葛,讓很多人以愛的名義賦予了莫名的象往與迷戀,卻鮮少有為科學家、政治家而感動者,這也許正是當下娛樂至死的怪現象在作崇。回想大明湖的遊歷過往,我,為自己的淺薄感到慚愧。今天,就只為感懷曾鞏而作。
  • 風情大明湖(散文)
    ,我並不是單為欣賞景色,更多的是為追尋典故傳說、歷史遺蹟、文化名人而來。怎奈,乾隆乃天之驕子九五之尊,雨荷民女之身,地位的差別終究使兩人情深緣淺。兩人雖未能成就良緣,但這段愛情故事卻流傳至今。雨荷廳位於南豐祠院內南側瀕臨湖岸處,紅柱雕窗,青瓦飛簷,四周環廊,東西北三面環水,內植荷蓮。
  • 從金庸古龍到瓊瑤三毛,皆不可錯過的經典,八十年代的流行閱讀!
    武俠小說方面的作家有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諸葛青雲、臥龍生等等。這些人不僅作品在大陸被盜版,連人名也慘遭盜用。盜版書店裡就有許多不知哪裡來的武俠小說,用全庸之類的筆名出版。這類盜版書大多為粗製濫造,唯情色描寫方面比正牌作家大膽細膩,因此也有不少人借閱。當時最有名的是前面四位作家,不過我偏愛金庸、古龍的小說,有很長段時間,我幾乎每年都會重讀他們的小說,如《鹿鼎記》閱讀次數不下於十次。
  • 榮耀V20眼中的濟南:還記得大明湖畔的雨荷嗎?
    山東省自古名人輩出,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孟子均出生於魯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一帶的魯國在眾諸侯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對如今的山東地區影響深重,因此簡稱得名為「魯」。濟南名字的由來也與歷史有一定關係,在秦朝建立郡縣制時,濟南屬於濟北郡。
  • 亦舒:瓊瑤同時代的作家
    從八十年代開始,她的作品在香港的影響便已經超過了瓊瑤,以至於出版界出現了"香港有亦舒,臺灣有瓊瑤"的說法。亦舒與瓊瑤的創作有一定相同之處。除了同樣以愛情為主要題材外,她們又都是作品多產的暢銷書作家,這樣眾多的作品便難免出現重複、雷同現象,即她們的作品已經各自形成一定的模式。如俊男美女的主人公形象,巧合偶遇的情節設置等。
  • 濟南大明湖雨荷在哪裡
    第二天去了大明湖,去大明湖前先恒隆廣場的閆府私房菜,吃了一頓好騷氣的午餐點了三個腰子一個肝。閆府第一福老濟南甜沫吃飽後從恒隆廣場溜達到大明湖去大明湖出來後就結束了今天的行程,明天返京了,拜拜濟南,下次準備平時來,好好逛逛濟南,感覺這次錯過了好多東西。
  • 【比較閱讀】老舍《大明湖之春》&梁容若《我看大明湖》
    常聽見人說,讀了《老殘遊記》去遊大明湖,一定會感到失望或幻滅,因為百花堤沒有花,歷下亭碰不到名士,大明湖不是湖,乃是一條小河,夾岸長滿了蘆葦。還有些粗心的人,既不注意時間,也不注意地方,在歷下亭邊找千佛山的倒影,在滿天雲霧裡看鵲華秋色,找不到,看不見,就懷疑老殘撒謊,或更斷定是文人的誇誕。大明湖因為《老殘遊記》的描繪出了名,也因為好多遊人指出它的名不副實,使齊魯山水都減了聲價。
  • 瓊瑤在大陸:從禁書作者到文化偶像
    80年代 瓊瑤是毒草:聽媽媽的話,瓊瑤沒文化  瓊瑤作品正式引入大陸是在80年代初。雖然不是違禁出版物,但瓊瑤小說絕對是那個年代老師、家長人人喊打的毒草。直到80年代末,瓊瑤來到大陸拍片,她的小說以電視劇的面目出現在大陸觀眾眼前時,毒草的惡名才減輕了一點。  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瓊瑤是言情小說的大家。
  • 20年來影響我們閱讀的臺灣作家
    臺灣作家與內地讀者「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始於1980年代初期一批旅居海外的臺灣作家如聶華苓、於梨華、趙淑俠、陳若曦被相繼介紹到內地他們充盈著思鄉之愁和藝術之美的文學作品為經歷了長時間封閉和禁錮的內地文壇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猶如一片神奇的新內地深深吸引了從文壇宿耄到普通讀者的熱切的目光。
  • 久違了,濟南大明湖,多年未見,你的風採依然
    大明湖夏天的大明湖,楊柳枝葉茂盛,萬條垂下,清風徐來,如少女飄揚的秀髮,讓大明湖越發顯得嫵媚動人。雨荷廳到大明湖,就不得不來看一下「夏雨荷」。乾隆皇帝駕臨大明湖,當遊玩到雨荷廳時,只聽亭閣之中琴聲悠揚,歌聲婉轉動人,見一美女在撫琴歌唱。皇帝情不自禁,與姑娘一見鍾情,互訴衷腸,後成為一段佳話遠揚。這位姑娘就是夏雨荷。雨荷廳周圍也是接天的蓮葉,映日的荷花。做在花廳旁的長廊,花紅柳綠,淡淡的荷香飄過,沁人心脾。或許夏姑娘就是這樣對著滿池荷香,內心充滿惆悵。
  • 騰訊影業公布重量級作品 瓊瑤古龍經典再被翻拍
    騰訊影業「大手筆」地宣布了六大文化系列17部影視劇作品,其中不乏重量級。   發文回嗆寧靜?於正否認   《延禧攻略》無疑是迄今為止今年最大的電視劇爆款。於正攜聶遠、吳謹言、許凱和寧靜等亮相顯然是當晚的一大亮點。於正透露新劇《皓鑭傳》已經殺青,吳謹言飾演李皓鑭,聶遠飾演呂不韋,兩人再度合作,籤約於正旗下的寧靜也將出演《皓鑭傳》。
  • 「流氓」才子古龍:一生只有江湖、女人、酒,臨死卻無愛人陪伴
    還記得3月11日,已經82歲的作家瓊瑤在社交平臺發文與大家告別。這篇長文的開頭,她就寫到「這是一篇很難下筆的信,因為,我要跟大家小別了。」這位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更是捧紅林青霞、劉雪華、嶽翎、趙薇、林心如、張嘉倪一代又一代的「瓊瑤女神」。
  • 小學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
    在當年華語圈內,有三位被稱為最會講故事的通俗小說家,香港寫武俠的金庸,臺灣和內地寫言情的瓊瑤和海巖,他們的作品藉助改編成影視劇的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從而成為兩岸三地各自幾乎一個時代的通俗文化的代表符號。大家都知道金庸與瓊瑤都是出身名門世家,書香門第,具有很深的家學淵源,而相比較起來海巖的身世學歷則遜色很多,那麼,連小學都未畢業的衡陽作家海巖,為何能成為與瓊瑤齊名的言情大師呢?
  • 河洛文化與臺灣文化的淵源關係
    「河洛文化」正是在這一土地上孕育、產生、繁衍的一種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區域性文化。 河洛文化既屬於地域文化概念,同時也屬歷史文化概念。它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極其深廣。中華文化數千年一直沒有中斷過,是由其固有的文化背景、經濟土壤、社會結構、政治、思想和學術的連續性決定的,同時也來自於祖輩代代傳遞下來的歷史文化活化石—姓氏符號以及家譜、族譜,在每一代社會成員心理深處所形成的極其頑強的尋根尊祖情結和歸屬於同一文化淵源的民族認同意識,來自於內化、積澱、滲透在中國人普泛的集體心態中的敬重系譜。
  • 十三屆北方國際茶博會在濟南開幕,邀你來品茶
    由30家臺灣茶企組成的臺灣展團重磅亮相現場,將帶來臺灣的 「鹿肉」精品茶。「鹿肉」是指產自臺灣鹿谷鄉特定高海拔茶園裡的凍頂烏龍茶。和武夷山的「牛肉」異曲同工的是,臺灣「鹿肉」同樣有著百年傳統工藝,選擇最優質的春季茶菁,歷經三次炭焙傳統烘焙,由經驗豐富的資深師傅傳承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