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這首詩美得令人驚豔,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2020-12-06 小雷說詩詞

楊萬裡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看似信手拈來,只是描寫了尋常之景,還有普通的事物,但是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可謂是自成一派。有一些經典的作品,那更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其中一些名句,那也是深入人心,所以楊萬裡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

熟悉傳統文化的都知道,唐詩和宋詩是有區別,前者更側重於抒情,後者則是更側重於哲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是楊萬裡的詩不一樣,承受了唐詩的文風,他的作品也就更具有感染力,特別是他後期的作品,更是別具一格,以這首《桑茶坑道中》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同樣寫得很唯美。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此詩寫於公元1192年(宋光宗紹熙三年),當時楊萬裡已經是六十六歲高齡,由於得罪了朝中的權臣,他只好告老還鄉,回到了老家吉水,這一時期他在老家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於是創作了很多有趣的作品,這首《桑茶坑道中》也是那一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

蘇軾對於唐朝詩人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作品,真正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還有詩的境界,那麼楊萬裡這首詩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美得也是令人驚豔。完全是在描寫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可是他筆下的景物又是不一樣,真正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這也正是他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南宋時期的亠人其實比任何一個時代的文人都要更痛苦,這一時期南宋退到臨川,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北方被金國所佔領,對於文人來說,那自然是悲痛欲絕,所以那一時期的文人,他們背負著家國之痛。楊萬裡的作品中,也是處處能夠感受到他的家國情懷,所以讀他的作品,也是很令人感動。

這首《桑茶坑道中》雖然是一首隨興之作,可是同樣很有趣,開篇的兩句完全是在寫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剛剛由於下過了一場雨,現在雨後初晴,空氣清新,地面上的雨水也早已消失了,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小溪的水暴漲,兩岸的野草也是長得很茂盛,同時野花也開得很豔麗,這是美好的春天,這種美景也是讓人嚮往,詩人也喜歡這樣的春天。

最後兩句也是整首詩的精華,寫得更加生動,只有短短的兩句,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遠處的柳樹下有一個小童在睡覺,旁邊還有一著老黃牛,此時悠然自得地吃著草,已經去到了柳蔭的西邊。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連接起來,那就是一幅唯美的畫。

楊萬裡的詩很有趣,也很唯美,這首詩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看似信手拈為,可是每一句又都寫得很美,這也正是他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樣的作品,無論過去讀過多少遍,那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讀。而且此詩語言淺顯易懂,人們一讀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這也是楊萬裡詩作會受到讀者追捧的原因,普通的事物,尋常之景,可是到了詩人的筆下,卻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相關焦點

  • 韋應物一首很唯美的七絕,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王維的詩是公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每一首詩都美得猶如一幅畫,而北宋大文豪蘇軾,也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那這裡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是蘇軾所說的,他認為王維的詩就像是一張畫,但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達到了很高的藝術的水準,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深受歷代名家的推崇。
  • 楊萬裡的詩清新自然,這首詩就很唯美,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作為南宋的才子,楊萬裡的詩通俗易懂,寫得非常簡練,不過這種簡練的風格,也是讓作品顯得更有特色,人們一讀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小池》名氣大,但也不失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新意,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而且這首詩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當時他創立了「誠齋體」,這首詩就是那種風格的代表,通篇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美得也是令人驚豔。
  • 杜牧這首五律寫得很巧妙,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那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巧妙,通篇相映成趣,藝術構思精巧,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禪智寺也被稱為上方寺和竹西寺,位於揚州城的東邊,隋朝時期為隋煬帝的行宮,後來修改為寺廟,由於地理位置好居高臨下,四周風景優美,成為了揚州著名的旅遊勝地。
  • 杜牧這首五律寫得很巧妙,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其中這首《題揚州禪智寺》便是那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那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巧妙,通篇相映成趣,藝術構思精巧,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頷聯則是著力地描寫所見所聞,從而令這首詩更具有詩情畫意,臺階上長滿了青苔,白鳥故意遲留不願意離開。這幾句好像寫得很一般,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其實我們還是要結合下面的幾句,才能夠發現這首詩真正的美。
  • 王安石這首詩寫得很美,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說了八個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點評是很令人服氣,以至於千百年來,後人一直引用蘇軾的評語去審視王維的作品,可見蘇軾不僅詩寫得好,另外對於前輩作品的理解也是很到位。王維作為盛唐時期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美得令人驚豔,而且他寫作手法也很高明,看似淡淡著筆,用詞也很簡練,可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當真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朱熹這首詩水平也很高,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美得令人驚豔
    朱熹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由他創立的「理學」對於明清兩朝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主流思想,「理學」核心思想強調的是道理倫理的信仰,一個人要時刻遵從傳統,以儒家為基礎,從而來闡述這一觀點。當然今天筆者在這裡並不是展開來討論理學,還是繼續讀詩,那就是朱熹流傳很廣的《秋月》,這首詩情感細膩,寫得也是很有趣,整首詩美得如詩如畫。
  • 王維晚年一首即事寫景之作,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晚年王維獨自在終南山隱居,這一時期他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心無旁騖,遠離了喧囂的塵世,日子很平淡,所以他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作,其中一些經典之作,更是美得猶如一幅畫。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認為人的詩那就是一幅畫,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 王維這首詩寫得很唯美,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晚年王維看透了人世,於是去到長安郊外的終南山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更加接地氣,創作出來的作品風格也更為多樣,我們所熟悉的《山居秋暝》、《竹裡館》、《鳥鳴澗》、《山中》、《鹿柴》等等,那都是寫於後期,這些詩風格簡練,但是卻美得令人心醉。
  • 範成大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蘇軾對於王維的詩極為推崇,而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王維的詩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一首詩就是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這樣的評價還是比較貼近,所以後人也是經常引用蘇軾的評語,從而去審視王維的詩。其實自王維之後,還真沒有多少優秀的山水田園詩人,只有範成大勉強可以與之一比,但是很顯然論名氣,還是影響力,那都不如王維。
  • 王維這首詩情景交融,真正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北宋大文豪蘇軾對於王維極為推崇,認為他的詩歌,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作為盛唐時期最負盛名的詩人,王維不僅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另外在繪畫和音樂方面,也是有著過人的才華,他的詩歌清新優雅,看似寫得很簡練,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
  • 陸遊一首很美的七絕,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意境,美得令人驚豔!
    陸遊的詩格調清新,有的時候即使是寫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那也是能夠寫出新意,從而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一點與唐朝詩人王維還有幾分相似,兩個人的作品都是取材於生活中普通的場景,還有普通的事物,同樣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美得也是令人驚豔。
  • 王維這首詩正如蘇軾評價的那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王維是盛唐詩人中唯一可與李杜平起平坐的詩人,而且他的詩也是自成一派,寫得清新脫俗;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王維,他不僅詩歌寫得好,另外在繪畫和音樂方面也是有著極高的造詣。讀王維的詩最是令人感動,往往可能只是一些看似很普通的風景,但是到了他的筆下卻是美不勝收,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王維的詩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無一字不唯美
    說起王維你最先想到哪首詩呢?是那首膾炙人口的《相思》,還是充滿哲理的《終南別業》?那麼我個人是會想到他的這首六言絕句《田園樂七首.其六》,這首詩同樣很經典,寫得也很唯美。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景,短短的24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 一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美得猶如一幅畫,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全唐詩》裡收錄的四萬多首詩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精品,其中一些作品更寫得很唯美,譬如王維的詩,每一首都猶如一幅畫,而他的作品很簡練,但是用詞又是極講究,信手拈來不講究任何的技巧,可是又很有趣,把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描寫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驚豔。
  • 楊萬裡很有趣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寫得很唯美!
    楊萬裡的這首《曉行望雲山》,也是一首經典名篇,儘管不如他的成名作《小池》名氣大,但也不失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新意,同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而且這首詩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當時他創立了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美輪美奐的中華詩書畫美學藝術
    詩中有畫「詩中有畫」是說詩歌中有畫意,詩美中蘊含著繪畫美。什麼樣的詩才叫「詩中有畫」呢?如王維「藍溪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蘇軾就說:「觀其思致高遠,初未見於丹青,時時詩篇中已自有畫意。
  • 韋應物很美的一首詩,只寫了尋常之景,但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
    蘇軾對於王維的詩作有過一段有精彩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思是王維的作品,寫是很美,猶如一幅畫,而且是用文字構建,這也是極高的評價。要知道蘇軾是一位很有個性的文人,一般不太喜歡評價別人,可是讀了王維的詩,他感動不已,對他的評價也是最高。
  • 楊萬裡這首詩美得如詩如畫,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從開篇美到結尾
    ,有一些作品可謂是婦孺皆知,但是也有相當多的作品鮮為人知,應當說他也是非常的勤奮,創作力也是很旺盛;另外楊萬裡的詩風清新自然,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意境優美,即使是比較冷門一點的作品,那也是寫得很美,譬如這首《雨霽》就是一首很趣,也很美的精品,整首詩美得如詩如畫,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還有詩的境界
    王維更多的是表達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去讚美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所以他的作品看上去好像什麼了沒有寫,其實只要多讀幾遍則是會發現,他的詩美得令人心醉,正如北宋大文豪蘇軾所評價的那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我個人認為蘇軾的評價是很精準,王維的詩就是一幅畫,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
  • 楊萬裡這首經典的《落花》,第一句很美令人驚豔,紅紫成泥泥作塵
    春天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季節,每當到了春天之後,大地開始復甦,地上的小草重新生出嫩芽,樹枝上的花兒也開始冒出花蕾。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地上的草會在一周之內長得鬱鬱蔥蔥,樹枝上的花兒也會開始豔麗無比,這時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不過春天卻又是極為容易消逝,等到幾場春雨過後,那地上的草越長越瘋,樹枝上的花兒也開始在凋謝,花瓣一片一片地掉落地上,這種景象也是如詩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