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判官
不知道各位桃友有沒有關注過最近漢服、韓服撕逼的事情。
國內漫畫家 「old先」 發布了一組明朝漢服漫畫圖,其中出現了大帽和圓珠,於是在韓國爆發明朝漢服抄襲韓服的討論,在這節骨眼上,《閃耀暖暖》發布了中韓元素混搭套裝,「很巧」地為這不休的爭論火上澆油,雖然官方發了一篇《「漢服源於韓服」?笑話!》,但也只是牆內發聲,牆外無人對線,導致我方氣勢甚微。
眾多KOL和大V安靜如雞,第一個站出來為漢服說話的明星居然是——
於正!
事件起因是於正旗下的藝人許凱soso在微博po了一張《尚食》的幕後照,《尚食》是歡娛影視出品的明朝古裝劇,講述少女姚子衿(吳謹言飾)進宮被選為尚食局宮女,並和朱瞻基(許凱飾)陷入一波三折的戀愛的故事。
死丫頭轉發:「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
後來這張照片被發到外網,韓國人說是抄襲韓服,沒有自己的文化嗎?偷別人的東西西八。
確實不能在網漫學歷史,趴布
5G網於正還下場回復,你說是韓服?你韓服都是從我這傳過去的。
然後他就上熱搜了。
既然熱度是你自己送上門的,那就別怪我死丫頭手辣心狠了。
區區微博根本不夠施展拳腳,第二天於正出徵ins正式開懟,外國人注意了噢,和你們在戰場上對陣的是我大中國著名吵架藝人,你們不出倆國民級快嘴大師真說不過去。
翻牆違法,但於媽為國出徵,請網信辦放他這次
中外馳名控評
神奇的是,許多臺灣的大陸古裝劇愛好者也聞訊趕來,趕著支持死丫頭,不禁讓人感嘆,真大·話題操縱術·秘法掌握者。
竟然也叫他死丫頭
最後連日本人也下場開麥了,罵韓國確實不能少了日本人,韓國是宇宙起源應該是東亞共識了吧。
來自微博@哎一股清流
話題發酵,於老師再次發博,字字泣血,我這一世受猜測、誤解、痛苦、屈辱……我就是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這一世受屈辱,下一世大女主
弘揚傳統文化當然是一個最好的說法,最「正確」說法,展示姿態又迎合主流價值,而且在民族主義擴大化的當下網際網路環境裡,這樣的話題無疑非常具有熱度以及情感凝聚力。
傳統文化這塊,於正確實很早就關注過,他在微博上多次呼籲關注民族文化、民族服飾。
最近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大熱,儘管有借耽改劇勢頭的嫌疑,但於正發言他改編是為了「弘揚京劇文化,責無旁貸」!
你聽聽,你聽聽,他,於正,於媽,死丫頭,曾經的國產雷劇創始人,雷死觀眾不償命,深陷抄襲醜聞的投機主義分子,現在居然成了捍衛傳統文化的homie,這其中,究竟隱藏了多少黑暗魔法?
桃在上一次寫周易的時候曾經說過:中國的影視圈曾經被三個半女人所瓜分,周易蔣雪柔、唐人蔡藝儂、榮信達李少紅,還有半個就是於媽。
於正老師入圈已有10多年,在他高產如母豬的創作頻率中,其作品可分為三個階段,《宮》之前——《宮》——《延禧攻略》。
十幾年前,於正還不叫死丫頭。他在香港師從李慧民(著名編劇,代表作《新龍門客棧》),學到一套TVB的劇作模式後,回上海成立「於正工作室」,那年他的作品《煙花三月》熱播,播到臺灣打敗當時最紅閩南語劇《意難忘》,當時香港評論說:「二十幾歲,在兩三年裡寫出多部歷史劇,於正可以稱之為中國最年輕有為的編劇了。」
豆瓣評分7.3,許多網友不能相信這竟然是於正的作品,可見有多好看
這是一出清宮戲。主角納蘭容若是清朝第一詞人,劇本講述他與順治帝的陪陵妃子孔四貞、罪臣之女沈宛之間的愛恨情仇。
於正很迷戀納蘭容若,在訪談時說自己看過很多遍《納蘭詞》,「翻書研究他,腦子裡浮現起關於他的故事幻想」,才寫出《煙花三月》。
《煙花三月》後,於正在業界積累起名氣,2008年合作範冰冰拍了《胭脂雪》,又陸續拍了《鎖清秋》《美人心計》,豆瓣評分都不算低。
《胭脂雪》 主演:範冰冰、李倩、霍建華(三個不會變老的妖精)
此劇導演也很有名,是第四代知名老導演滕文驥,電影拿過許多國際大獎,後來生了個兒子也做了導演,叫滕華濤,代表作《失戀三十三天》《上海堡壘》。
儘管於媽早年做的劇看著有些粗糙,主題基本也是宅門大院裡的你愛我他愛我我愛她的感情糾葛,格局並不大,但置於當時的國劇歷史環境裡,他也算是始終專注在女性題材的清流了,而且很多情感表達也是細膩的,能看出製作用心。
《最後的格格》 主演:霍思燕
《大丫鬟》 主演:馬雅舒、李彩樺、吳卓羲
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究竟是什麼腐蝕了一個感性的女性之友?是什麼荼毒了一個青年劇作家?文藝之魂為何慘遭摧殘?你不是愛納蘭容若嗎?你怎麼成死丫頭了?
我是少女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那事說起。你們不會以為是《宮》吧?不是,早在《宮》之前,於正就寫過一部驚世駭俗的清宮虐戀劇——《大清後宮之還君明珠》。
2006年的《大清後宮之還君明珠》描述清朝道光年間的後宮鬥爭,被稱作《金枝欲孽》和《大長今》的中國大陸版,當然是低配的,不過此劇收視喜人,話題不小。
從那以後,於媽嘗到了甜頭,於是,就有了《宮》。
愛的供養,再問自殺
2011年,《宮鎖心玉》熱播,成功捧紅楊冪,峰紹馮(河南語),這事也有爭議,《宮》比《步步驚心》開拍晚但播出早,穿越噱頭被搶佔了,成為內地「第一清穿劇」。
《宮鎖心玉》收視率打遍春節檔無敵手,也讓童星出道在演藝圈打拼多年的楊冪迅速躥紅,成為楊冪走向大冪冪的起點。而電視劇的主題曲《愛的供養》一時響徹當年的大街小巷,還出現了「愛的自殺,再問供養」梗。(陳年老梗,不知道的請自己反省)
《宮》也是於媽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這之後,死丫頭逐漸黑化,陸續出品了一系列粗暴女強劇,模式化嚴重,配色辣眼。觀眾在受到眼睛與心靈的雙重暴擊後,對於媽的評價越來越差。
宮鎖沉香(豆瓣5.2)
笑傲江湖(豆瓣5.5)
神鵰俠侶(豆瓣4.8)
鳳囚凰(豆瓣3.6)
爛是爛,但這些劇都有很高的話題討論度,因為這些劇都是非常典型的大女主劇。
何謂大女主劇,和聖母、傻白甜完全不一樣,於媽的女主以爽為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並且和男主勢均力敵。
到了《延禧攻略》,魏瓔珞已經不是普通女主了,簡直是宇宙第一大女主,絕世黑蓮花,所有人都愛她,皇上、皇上老婆、皇上小舅子,拖家帶口來愛你,連太監都想得到她。
飽和度降下來,觀眾血壓也降下來了
誰要說想和魏姐作對,魏姐前腳說我膈應你,你下集就得辛者庫,要是沒有歷史背景的劇情限定,魏姐最後怎麼也得登基當皇上才好收場。
《延禧攻略》是於媽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捕捉,給觀眾糟心罵娘的生活找到一個釋放壓力的出口——大爽劇。
所有在職場掙扎的打工人都能在魏瓔珞身上投射自己掌摑老闆的內心欲望,這種話題討論度能少嗎!以至於《延禧攻略》最後還帶火了開掛爽劇這個模式——前有包衣貴妃魏瓔珞,後有最強爹團範閒。
最可怕的是fool whore 相依
而且更可怕的是,於正居然也開始宣揚「精品古裝」了。
要知道,阿寶色、影樓風是他最突出的特色,可是《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確實如於媽宣傳的那般精細,可以看出背後投入大量精力的考據和設計。
圖片來自水印
還有就是他特別得意的一點,宣揚了絨花製作工藝。
這種轉變不是沒有原因的,2015年《琅琊榜》熱播,觀眾審美趣味隨之變化,大明白於媽立即感知到市場變化,放棄大撞色美學,開始搗鼓精品歷史劇,結果,他觸底反彈了。
綜上所述,於媽就像他作品裡開掛的女主角一樣,一路逆襲,從上戲旁聽到歡娛傳媒,從小編劇到死丫頭,這些年兢兢業業,靠年代劇出名成為「內地第一金牌編劇」,又因為各種碰瓷抄襲,被網絡群嘲到事業低谷,直到《延禧攻略》爆紅,自己又減肥成功,自信回歸大眾視野。
人生起起伏伏但始終不改氣人本色,歷經坎坷依舊能夠笑對生活,他就是跌倒仍能翻身上位的勵志大女主,他就是娛樂圈幾度沉浮的著名死丫頭。
但於媽也像他劇裡那些惡毒女配一樣,一直都沒有被「扶正」過,因為他真的很煩人。
《僅三天可見》
他最煩人的一點首先就是「抄襲」。
2014年,瓊瑤通過微博發表《寫給廣電總局的一封公開信》。在信中,瓊瑤指責於正的新劇《宮鎖連城》抄襲《梅花烙》。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宮鎖連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編權和攝製權,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權,於正向瓊瑤道歉,被告方賠償原告500萬元。
這是法院白紙黑字認證的黑料,怎麼洗都洗不白的。
那之後於正還有沒有再抄襲呢?雖然沒有實質性的,但或多或少也在碰瓷經典。
比如《鳳求凰》後半部分完全就是COS《東宮》劇情,男女主雙雙失憶結婚再相愛,男主愛女主卻因為很多因素愛在心口難開,只能瘋狂虐她,李承鄞,是你嗎?李承鄞?
最新的一部大製作《當家主母》po出的劇照,實在是非常像《少年天子》。
借鑑!只是在借鑑!
可以說,於正學聰明了。
於正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一生只讀納蘭詞的編劇於正了,他現在是「我寫得爽就可以」的大老闆商人於正,因此他的行為背後都有潛在的商人動機——話題流量。
比如滿世界碰瓷。
上到國際大導演,下到內娛八線藝人,只要於媽想,沒有一個碰不到的。
《笑傲江湖》剛播完時,李安的《少年PI》正拿了奧斯卡的大獎,於正接受採訪時便碰瓷《少年派》,說兩個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是把一個很深度的東西普及化了」。
真的嗎?《少年派》還能看懂,《笑傲江湖》怎麼看不懂呢。
《笑傲江湖》深度主題:孤獨的個體在世
沒有被於正老師碰瓷過的藝人,不配說自己在混娛樂圈。
最近就有撲朔迷離的趙露思涉事案,據知情人稱,趙露思微博表白肖戰,隨後經證實那是一張虛假截圖。輿論沸騰時,知名編劇於正發布綠茶圖片,疑似影射涉事人。
在事件發展達到高潮時,於正出面澄清,平息爭議,並表示了對新人演員的鼓勵,大型連環蹭人案在此終於告一段落。
好歹是個大女主,怎麼什麼事都摻和一腳
娛樂圈大大小小的事他總是要摻和一腳,簡直可以算卓偉、王思聰之後的又一位「娛樂圈紀委」,雖然煩人吧,但有時不得不承認他還挺佔理的。
同理可得,在目前這個普遍認可商業倫理的社會,於正的各種作為不能用道德上的正確錯誤去評價,他是一個電視劇製作人,宣傳炒作是職業的一部分。
死丫頭的確了不起,常年追逐或引領各種熱點話題,他不站在風口浪尖,他就是風口浪尖。雖然很多時候於正的話題都非常撒狗血,但好宣傳壞宣傳最後都是好宣傳,無論以何種理由,經常上熱搜進入大眾視野,就能一直保持較高的討論度,對他和他的作品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平時死丫頭確實煩人,但他也確實重視民族文化問題,當然,我們可以質疑「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句話的立場和目的,但喊口號的結果比喊口號的動機更重要。
包括這次「為國吵架」事件,中日韓東亞三國都摻和進來,鬧了這麼大陣仗,最後真正受益的還是《尚食》的宣傳。
他洗不洗得白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大家都千呼萬喚《尚食》趕緊播,就這點來說,於正,牛逼。
設計/視覺:XIAOLI / XIAOLV
你覺得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