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去了,下次還想去的安溪茶園

2020-12-17 芬姐豐遊

廈門是一座旅遊城市,小資、文藝、浪漫、藍天、大海、沙灘、海鮮,這是許多遊客嚮往的地方,但對於生活在這裡的芬姐,這些已沒有新意,每一個有時間的日子就想抽離。

安溪——中國鐵觀音的故鄉,離廈門的距離剛好,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擇一周末的日子,給自己一個游離狀態,跳出水泥鋼筋森林,飛出車水馬龍。清晨七點,開著我的黑子出發。

安溪是一個縣城,屬於山區,用山路十八彎絕不為過,甚至八十彎不會少,各種『』之『』字拐一直一直往上爬,讓芬姐不由的想起一句歌詞『不飛到最高我會後悔』,你就陡吧,你就拐吧,芬姐可以慢點再慢一點,為了安全。因為茶葉的質量,所以都要有一定的海沷。安溪的山海沷都一千到一千八百米之間,這樣的山頭挺多的,一座挨著一座,山與山之間都是一條條小峽谷,峽谷裡會有小村莊,芬姐想,買個媳婦跑不出去(開玩笑了,現在網絡這麼發達,販賣人口是犯法的)村莊裡的村民寧靜而安詳的生活在這裡。

四月,萬物已甦醒了一個把月的時間,嫩芽兒把山頭都鋪上了一層嫩綠,給山頭都換了一件淺綠色的衣裳,在明媚的陽光下,嫩綠的葉子顯得更加油亮,把毛爺爺說的江山如此多嬌體現的太完美了。

政府把路修得很好,水泥雙車道,雖然是山區,但山上到處都有通路,雖然陡、急、彎,但車少,姐芬走走停停,只想讓肺深呼吸,只想讓眼底面積再寬一點。

一個個山頭連成一片,全都開發成梯田式的茶園,整齊有序,太漂亮了,不時會看勤勞的茶農在打理茶園,給整片茶園增添了一種靈動與活力。牛,特別是大黃牛不來點綴一下,似乎對不起這山的空氣,這山的草和山的渾厚,當然還有大風車。

走走看看不知不覺已近午時,芬姐自帶乾糧,爬上一山頭,但吃已不重要,景色已經把我醉飽,靜靜的享受著大自然的美,腦袋放空,心靈洗滌,感覺太好了。

因為是鐵觀音故鄉,好想帶一把這裡的茶葉回去,交換條件是,我幫一茶農採摘茶葉一小時,善良的茶農欣然接受了,然後給了我一大袋新鮮的茶葉,不知不覺已到下午五點,帶著那袋茶葉依依不捨的下山,只能抽離一天不得不又要回到水泥鋼筋森林。

帶回的茶葉經過我簡單的製作加工,很清香,親們可以來廈門找我泡茶安溪茶園一個去了還想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安溪這個小山村有個「百茶園」,瞧瞧去!
    為了研究水土、品種、製作對茶葉的重要性,桃舟鄉吾培村的茶農自建了一個「百茶園」。我們一起去看看。 這天,天氣放晴,吾之茗茶葉專業合作社組織社員到「百茶園」裡鋤草。
  • 到安溪茶園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盛夏本應是激情澎湃的季節,本應是與自然最為親近的時節,讓我們一起行動走出「空調房」,走進自然,親近自然,走,到安溪茶園去,享受習習涼風,看滿山翠綠,呼吸一下最新鮮的空氣,再品飲一杯安溪鐵觀音,人生快樂,不過如此呀!
  • 臺商蔡登山的安溪茶園飄香萬裡
    他用空調製「秋茶」,他用豆漿施種安溪鐵觀音,在執著於茶葉種植技藝的改進中,臺商茶園茶香分外濃鬱。  掏出名片,臺商蔡登山笑了,他說解釋不清為什麼連名字都和山有緣。他從小就喜歡在山裡轉,從18歲開始,每年春節都是在大山裡過年的。  他現在的身份是安溪杉品公司的老闆。
  • 致力打通「七大通道」 安溪茶業欲「二次騰飛」
    東南網2月7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對於茶王賽獲獎者,今年將重獎,讓他們可以專心製作好茶;今年還將重點發展茶莊園……」在今天舉行的安溪縣2017年全縣三級幹部會暨「項目攻堅年」動員會上,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就安溪茶葉「二次騰飛」提出了相關的發展舉措
  • 福建安溪:推進茶業供給側改革 走好茶產業「二次騰飛」長徵路
    截至目前,安溪縣茶園面積達60萬畝,年產量6.5萬噸,涉茶總產值175億元,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連續3年位居中國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福建省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花落安溪,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雙雙通過考核驗收,讓安溪茶業的「二次騰飛」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 安溪制茶大師服務隊:服務茶鄉百姓 助力「二次騰飛」
    ,15位安溪鐵觀音名匠。一方面「沉下去」,深入茶葉主產鄉鎮,開展茶葉技能培訓,助推鄉鎮茶業發展,協助企業技術攻關,指導茶園種植管理;另一方面,「走出去」,到安溪鐵觀音全國各地主要茶葉市場,開展茶事宣傳活動,舉辦大師、名匠代表作品鑑會,講解、宣傳、推介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 安溪鐵觀音是中國文化符號
    2016年以來,安溪鐵觀音連續四次位居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近年來,為倡導「工匠精神」,建立健全「傳幫帶」機制,安溪縣通過舉辦大師賽培養一大批制茶能手,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
  • 去高山上的茶園看看就知曉
    本期主題:提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你肯定想到「鐵觀音」,其實安溪不只「鐵觀音」有名,山也特別多,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山如此多的「茶都」安溪安溪,被稱為「茶都」。 「夫安溪,巖邑也。」如此多山那安溪究竟有多少座山?實在數不清。全縣3057.28平方公裡的土地,其中90%以上是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34座。
  • 改造低產茶園培育臺灣茶苗 安溪山村開拓致富路
    改造低產茶園 培育臺灣茶苗 安溪小山村開拓致富路冬日裡,正是安溪廣大茶農進行茶園封園的季節可是在城廂鎮勤內村,農民們還在茶山上忙碌,走近一看,這裡的茶山似乎與別處的不同,許多茶園都蓋上了遮陽網。原來,近幾年,勤內村茶農把自家低產茶園改造成茶苗苗圃,培育起茶苗來。如今的勤內村培育有梅佔、軟枝烏龍、金萱等30多個臺灣品種,每年繁育茶苗500多萬株,成為名副其實的「臺茶品種園」。
  • 安溪吾培村茶園「放養」新模式 一舉多得可持續發展
    眼下正值夏初,本該是茶農打理茶園最繁忙的時段。不過,記者近日在安溪桃舟鄉吾培村卻看到,茶園裡幾乎見不到茶農。另外,這裡灌木叢生,茶樹枝條參差不齊。  茶園難道被廢棄了?非也!當地茶農告訴記者,這是「放養型」茶園。
  •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完美收官 助推安溪茶業再騰飛
    實際上,如果你對鐵觀音有所了解和偏好,那麼,這個稱得上鐵觀音最頂尖的對決你一定不會陌生;如果說,茶界有哪個賽事是全程在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注視下進行的,那絕對非「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莫屬!  毫無疑問,這場被譽為行業內首創、賽制最嚴、參賽面最廣、產業影響最深遠、關注度的賽事,是整個2020年中,屬於安溪鐵觀音最盛大、最重要的賽事。而今年,是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舉辦的第四年。
  • 安溪,一片茶葉的傳承之道
    無疑安溪的一街一景、一磚一瓦都是拜鐵觀音所賜。在閩南,相比臨近的晉江、石獅等縣市,歷史上的安溪並不富裕,但安溪人卻天生是生意場上的好手,臺灣首富王永慶祖籍安溪,如今福建富豪榜前兩位富豪林秀成、陳發樹也是安溪人,白手起家是他們的共同之處。當然用財富神話去解讀一個地方未免太過簡單狹隘,但可以提供一條路徑,從這些富豪身上,或許也能隱約洞悉安溪人的精氣神。
  • 泉州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
    此外,安溪鐵觀音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 生態厚植,成就一杯好茶 曬青、涼青、搖青、殺青、揉捻、初烘、包揉、烘乾……每一泡安溪鐵觀音茶都要歷經十道傳統工序、三十六小時連續製作,被稱為最精湛、最獨特的制茶技藝。
  • 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
    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五年位居中國茶葉類第一位。此外,安溪鐵觀音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
  • 安溪鐵觀音多少錢?帶你了解安溪鐵觀音的價格吧!
    安溪鐵觀音申明遠揚,大夥都想品味品味,然則對其要賣若干錢一斤,許多人不理解。往常我們總會看到它們的售價有幾十,幾百乃至上千元的,看的雲裡霧裡的,不曉得價錢能否公道,高了嫌貴,而低了又會疑心其質量。今日小編就帶大夥一起來揭開安溪鐵觀音的價錢之謎。
  • 國際無我茶會暨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安溪舉辦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安溪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師服務隊的示範帶動作用,越來越多年輕的安溪茶人開始回歸茶園、回歸安溪鐵觀音傳統制茶工藝,投身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的事業當中。安溪縣域內掀起了一股人人愛茶、人人敬茶的良好氛圍,工匠精神蔚然成風,大師效應已日趨顯現,師帶徒氛圍濃厚,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為茶產業「二次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注入了新動能,在茶界樹立了創新轉型的風向標。
  • 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何以五連冠?
    從縣域大生態—茶山綠化—茶園小氣候—綠色生產技術推廣四個層面立體推進,建成高標準生態茶園35萬畝,為茶葉上好生態底色。在茶園裡率先大力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信息素有色粘蟲板等農業管理新技術,全面提升茶園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正式揭曉!
    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這一殊榮既是榮譽也是責任,陳建平、李凱林表示,今後將更加積極地發揮「傳幫帶」作用,通過成立大師工作室、開展各類培訓服務等,以師帶徒,培養一批集茶園管理、制茶技能、講茶、評茶於一身的高素質匠人,為我縣茶產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 今天,福建日報頭版再次點讚安溪!就因為…
    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五年位居中國茶葉類第一位。此外,安溪鐵觀音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
  • 每年必去!景邁山——最平價的山頭茶,保存最好的古茶園!
    如果有機會,景邁山推薦你去~▼景邁山夜晚聽著蟲鳴聲聲入睡,清晨看著雲霧升騰,午後飲一盞清茶,還有精力的話去茶祖廟、茶魂臺、連片古茶園中走走。這裡的茶是山頭茶裡的平價戰鬥機,門檻低,且茶滋味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清新甜潤香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