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可謂是賞景勝地,既有溫婉的水鄉,亦有聞名天下的古典園林。
在這裡,能看著流水在房屋之間暢漾,恬靜淡雅,也能隨著季節變換。
欣賞園林中或繁花似錦,或碧樹濃蔭,或銀裝素裹的各式色彩,感受曲折迂迴、步移景換的萬千美態。
而在賞景之餘,也不禁令人遐想,在這美景之下,古人那由品茶猜謎引出的的茶人佳話。
有次,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和友人祝枝山相會,唐伯虎邀約祝枝山猜對謎詩,方有茶可喝。
祝枝山也欣然應允,唐伯虎出的謎面是:
「話說已到十二月,兩人土上東西分。三人牽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沒一會兒,祝兄便得意地敲了敲茶几說:「倒茶來。」唐伯虎一見,便知他是猜對了,開懷大笑,示意家僮倒茶。
原來謎底,正是「請坐奉茶」。
兩人聊天中,祝枝山又出一謎語,謎面是:
「雖是草中人,樂為百姓獻身。不惜赴湯蹈火,要振吳民精神。」
唐伯虎以另一謎語回應,謎面是:
「深山塢裡一蓬青,玉龍十爪摘我心。帶到潼關火燒死,投進湯泉又還魂。」
祝枝山聽後疑惑不已,唐伯虎解答道:「祝兄,我的謎即是你的謎,謎底是『茶』字呀!」
祝枝山聽完才恍然大悟,會心一笑。
這兩個謎面,將「茶」作為謎底,說的是茶,其實又不單單是茶。
在他們筆下,茶似乎和人一樣,帶有思想、情感、個性,你能鮮明地感知到,茶在這兩首謎語中不同的形象。
一個強調「茶」奮不顧身、衷於奉獻之精神;一個強調「茶」歷經磨難,堅守初心之志向。
兩位才子從各自的角度,刻畫出的茶形象,讓人深以為然。
讓我們既看到了茶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磨練,也看到了什麼是「慈悲」心腸。
都說,「品茶如品人,人品如茶品」。
一起喝茶聊天,雖不能像古人那般吟詩作對,但能彼此交流對茶的理解和看法,亦可共赴浪漫的品茶之旅,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