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緣起性空與無我是什麼意思?淺釋無我和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在佛教裡,它其實是整個解脫道理論的原則,修行的人就是朝著這個緣起性空的道路,慢慢的去調整我們的思想觀念去修證。緣起性空說穿了,就是一切都是屬於因緣和合。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因有緣,然後才會有果。
-
緣起性空與唯識無境---慈慧
儘管如此,但是大家對佛說的緣起法還是具有一致的主張的。而且是更加注重於對緣起法的具體展示和弘揚,如佛塔信仰的產生、三藏法典的編輯、各個部派幾乎都建立了自己的學說喜統和教團組織。這都表現出著重於對緣起法是有多方面表示的。 其實,大乘佛法的興起,就是對緣起法的深入分析之後而得出的一個新的結論——「性空」。性空說的提出是有針對性的。
-
緣起性空與孟子性善論——嚴思
通常說諸法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之「有」即「假有」,即「性空」。然而這樣理解其實是把「緣起性空」割裂為二,並且「緣起」與「性空」是互為因果關係:因為緣起,所以本性是「空」;因為性空,所以諸法不能自生,而是待緣而生,這是邏輯上的循環論證。此外,說事物只是假名,是虛幻的,緣起則生,緣盡則滅,這樣的「空」正是僧肇大師所批判的「色敗後空」,而不是「色之性空」。
-
對佛學的底層邏輯之一的緣起性空理解
聽起來非常高深,也非常有道理,似懂非懂,但就是說不出到底是深在哪裡,高在哪裡?上周在朋友圈其實也曾提示過,需要了解他,需從佛學的理念去理解——緣起性空。在機緣巧合下有人用各種山珍海味亂燉,感覺好吃,覺得佛陀應該也忍不住都要破戒去吃,人們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傳播開來了,大家附和都叫佛跳牆,其實深一層,為什麼是佛陀翻牆?不是其他?都是機緣,這原本沒有,後來被人賦予的,實際上他是不存在的。就是剛好有人無聊嘗試用各種山珍海味亂燉做成一道菜,這是緣起,實際上他可以不叫佛跳牆,可以叫亂燉,甚至炒粉都可以,他本來是不存在的,這叫性空。
-
緣起性空
萬物皆由因緣具足而生起,也叫緣起。緣起的事物之所以能夠呈現出來,是因為因緣在背後支撐著它的存在。一旦缺乏因緣的支撐,事物就無法繼續存在了。依賴因緣存在的事物沒有自身的獨立性與實體性。什麼叫獨立性?如果事物依賴因緣才能存在,顯然是不能夠獨立的。就像孩子依賴父母才能存活。父母走到哪孩子就得跟到哪,離開父母就無法存活。這樣的孩子顯然是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
-
從物質構成談緣起性空
大千世界,一切物質均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通過一定的排列組合而成,當其中的某個粒子或結構發生改變時,相應表現出的物相也隨之變化,究其本質,與佛教所倡緣起論之緣起性空有不謀而合之處。(本圖片來自網絡)從佛教「緣起性空」之角度,物質之「實體」是由眾緣和合之結果,若「緣」變,則「構」變,系「無常」,物質之「實體」只是世間安立之「假名」,如龍樹在其《中論觀四諦品》中的偈頌所云
-
佛說: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且緣起性空
「因緣」是佛教裡解釋一切自然現象的產生、發展和消滅的理論,佛說:「緣起性空」。意思就是世間萬物都是因緣而起、因緣而滅,世間一切在這緣起緣滅的變化之間都沒有定性,就是所謂「緣起性空」。佛陀說:「有生必有滅。」世間一切事物的狀態都不是永恆的。
-
元論|緣起性空
「Ω|元論 · 佛法隨談」連載:2共計3093字,預計閱讀時間:0分鐘 ~ 也許一輩子緣起性空是佛教用語。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要明白佛教的義理,就必須從緣起論開始。
-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李家堯寫經界畫山水作品展在至臻東方藝術館...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李家堯寫經界畫山水作品展在至臻東方藝術館開幕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 天津美術網訊 7月26日,由天津現代藝術文化交流服務中心主辦,至臻東方(天津)書畫院協辦,東方藝術館承辦的「定觀自在,緣起性空——李家堯寫經界畫山水作品展」在至臻東方藝術館開幕。
-
第68集 略說誤會的緣起性空
第68集 略說誤會的緣起性空勝鬘夫人又說:「因為如來法身是常而到彼岸,是樂而到彼岸,是真實我到彼岸,也是清淨法到彼岸;對於諸佛法身有這種見解的人,就稱為正見。」那我們依於「正見」這兩個字,我們來看有些學人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他們是真的了解緣起的真實理嗎?
-
佛家為什麼說《緣起性空》
佛教的說法,不談宇宙的起源,佛教認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有「緣起」。「緣起」就開始了,「緣滅」就結束了,但還會有再次的「緣起緣滅」,以至無窮。「緣起」就是「念頭起」,念頭的力量非常之大,完全超越原子彈。一念起,宇宙都會來配合,助力念頭的實現。所以說,每個人都在過著「心想事成」的生活。所謂「佛度有緣人」,不是有「緣分」的人,是有「緣起」的人。
-
拿得起,放得下,緣起性空的意義
圖:佛前一柱香,煩惱皆忘光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那麼,明白了「緣起性空」之後,我們要怎樣運用到自已的言行之中呢?突破不了的,我們要做這個「空」的凡人,也是一種自在,而突破了的,他們去踐行更多的責任,但不管怎樣,大家總會回到空的那個地方的。
-
——緣起性空讓你休息
故說緣起法,雖自性本離然似彼顯現,此皆如幻事雖然緣起法的自性本來就不存在,並不是以前存在,現在在某種情況下變成了不存在。但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這些現象卻都是存在的。自性本離與顯現,是物質的兩個側面,二者的結合,就叫做緣起性空。但所有的這一切顯現,都是如夢如幻的幻覺、錯覺。惠能大師講的「菩提本無樹」,就是「自性本離」的意思。大圓滿徹卻中講的「本淨」,也即本來清淨。並不是原本有一個不清淨的東西,然後通過我們的修行,把它轉化為清淨。而是因為沒有自性,所以本來清淨。
-
「真如緣起」是什麼意思
對《大乘起信論》之「真如緣起」,歷來有諸多不同的認識。不少人以為,「真如緣起」,是一種宇宙生成論。所謂的「真如」,乃是宇宙萬法的本原,是萬法緣起的最原始的材料或本根,似乎與道家所講的生成萬物的「道」有類似的含義。這樣,「真如緣起」之「真如」,自然具有實體的意味。雖然幾乎所有的佛教學者都不敢也不願直說「真如」的實體性質,但卻也很少具有說服力的否定。
-
原來這就是緣起性空,背後的深意!
佛通過見、修、行、果的聞思修次第,給修行人指明了一條開顯真相之路,歸納起來就是——緣起性空的智慧真諦。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緣起性空」。萬法皆空,一切皆有可能佛經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萬法皆空,一切皆有可能。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你不相信佛教說的因果,懂得因緣法,就懂緣起性空,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怎麼說中國儒釋道文化思想,釋家文化給世界帶來了諸多議論,從因果輪迴,到無神論。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我們懂得因緣法,就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懂得「緣起性空」道理,相信你就懂得因果。本文內容會通過簡易認識「緣起性空」的道理,在通過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來探討「緣起性空」,看佛教文化佛陀的偉大理論,看您是否還覺得佛教的因果觀念是錯的還是對的。
-
龍樹大師的中觀般若智慧:八不緣起、實相涅槃、不二法門
《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其中,中觀理論的核心部分是「緣起性空」、「二諦中道」和「八不」辯證模式。龍樹大師作為大乘佛教史上中觀理論的第一位奠基人,成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同的祖師。現在就為大家分享龍樹大師的中觀般若智慧:八不緣起、實相涅槃、不二法門。
-
佛教最核心、最珍貴的精華:緣起性空獅子吼聲
而「四聖諦」後面也有一個「諦」字,這又說的是:從聖者的境界來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是正確的。正確有不同的層次,四聖諦的層次,就遠遠高於世俗諦的層次。 《緣起贊》中云:「即由緣起因,說不依邊見,此善說即是,尊無上說因。」 因為是緣起,所以不依賴於常邊和斷邊之見。緣起善說,是世尊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至高無上的學說。
-
陳紅兵:建構生態觀要以佛教緣起論為基石
(二)佛教生態觀建構的理論基石佛教緣起論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可以幫助我們從多方面闡發佛教生態觀的內容。彭家源碩士論文《從生態環保看佛教的環保思想與實踐》(2002) 曾從「緣起性的平等性」、「緣起性的相關性」與「緣起性空的無我論與利他的思想」幾個方面申發深層生態學的「以生物為中心的平等性」、「自我實現」與「生態環保利他的作為」的生態觀念,即說明了這一點。
-
《緣起的見解是佛法見解中的精髓》哲蚌寺覺美格西
「何故緣生」而說到了「無生」,因為依賴著他者而去產生的緣故,所以深信不是自己的力量讓自己而產生的。龍樹菩薩在著作裡面也說到:「依由緣起的理由,而說到了無有生滅。」像《六十如理論》的禮讚文說:「對能夠如此自在宣說緣起的導師,我致意最上的敬意!」因為緣起,而沒有了自性,所以是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