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性空

2020-12-16 悟道覺者


一位徹悟的覺者,心靈療愈諮詢師。

世間萬物皆由因緣所生,沒有一樣事物不是由因緣所生的。因就是指事物形成必有原因,緣就是指事物產生必要具備的條件。比如:樹的形成所需具備的基本條件,有種子、土壤、水分、陽光、空氣等等。這些條件就叫緣。當構成樹的因緣具足時,樹自然會生長起來。

萬物皆由因緣具足而生起,也叫緣起。緣起的事物之所以能夠呈現出來,是因為因緣在背後支撐著它的存在。一旦缺乏因緣的支撐,事物就無法繼續存在了。依賴因緣存在的事物沒有自身的獨立性與實體性。

什麼叫獨立性?如果事物依賴因緣才能存在,顯然是不能夠獨立的。就像孩子依賴父母才能存活。父母走到哪孩子就得跟到哪,離開父母就無法存活。這樣的孩子顯然是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也就是說,事物只要還有依賴就不可能獨立,獨立則意味著擺脫了依賴的對象。而緣起的事物是無法擺脫因緣而獨立存在的,因此不具備獨立性。不能獨立的事物也就不可能有自身的實體,如果事物連自身的實體都沒有,又如何證明事物本身是存在的呢?

自性就是事物具備「自身獨立的實體結構」的性質。假設事物是有自性的,它就不可能是緣生的,也不會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化,更不可能緣滅。只有具備自性的事物才是真實存在的事物。緣起的事物是沒有自性的,因此是虛幻的。既然緣起的事物是虛幻的,虛幻就是不真實的意思,不真實的東西存在嗎?沒有自性則表示該事物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說,只有非因緣所生的事物才具備實體性,非因緣所生的事物才能永恆存在。

既然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可我們分明又看到它的存在,我們看到的與事實不符。舉個例子:我看到空中生出了一朵蓮花,我以為空中的蓮花是存在的,但事實上,空中的蓮花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只是所謂的幻覺,也就是說,幻覺就是你認為它是存在的,事實上卻是不存在的。

再舉個例子:夢裡的老虎存在嗎?如果你此刻就在夢中,你也許會認同老虎是真實存在的。但實際上,夢裡的老虎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真實與存在其實是一回事。當我們說一樣事物是真實的,實際上我們的意思是說,它是存在的;當我們說一樣事物是虛幻的,雖然沒有直接使用「不存在」的概念,但已經否定了它的真實性。實際上我們已經間接說出了「不存在」的意思。比如:當我們說夢裡的老虎是虛幻或不真實的,我們的意思是說:夢裡的老虎是不存在的。

那麼世間有沒有非緣起的,即有自性的事物呢?縱觀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皆由因緣而起,沒有非緣起的事物,如果緣起的事物都沒有自性,而沒有自性就意味著無法存在。那麼,我們對一切事物存在的執著,確確實實來源於我們的錯覺。

其實,要理清這一點也並不難。要知道,如果一樣事物是真實的,它就不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化甚至消失,除非它的本性就是虛幻的。如果一樣事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終究還是消失了。這樣的事物毫無真實性可言,不真實也就只能是幻覺了。這樣的事物從本質上說,根本就無法存在。

緣起的事物,無自性,不能獨立;無實體,也無法存在。世間萬物如同夢幻泡影,如果我們執著於虛幻的事物,並且將它當成是真實的存在,就會陷入我執。我們周圍的世界,包括每個人的自我,都是空的!緣起性空。

所謂性空就是指緣起的事物本性是空的。性就是事物的本質,空就是沒有或不存在。換句話說,從本質上講,沒有一樣事物是真實存在的。

既然萬物的本性是空的,你所認為的一切存在只是幻影。一切自然現象如夢如幻,一切存在即是幻相,你所執著的東西皆為泡影。沒有自性,就什麼都沒有,整個世界灰飛煙滅,空空如也,連一個東西都沒有。當你真正明白你所執著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你還有什麼是放不下的?我們總覺得這個世界應有盡有,充滿著各種各樣的事物,而事實上,世間空無一物,連一根毛髮都沒有。

雖然說到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那麼什麼是真實存在的呢?只有心的本質是真實的。只有真理是永恆存在的,因為真理不是緣起的。眾生的本性不是由因緣所生的,因此真理,也就是我們心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心性不會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真理始終恆常不變。為什麼說緣起的世間萬物都是幻覺,因為緣起的事物本質上就如同夢中的老虎沒有自身的實體。看似真實,實則虛幻;看似存在,實則不存在。而真理才是我們真實的本性,當我們從自我的夢境中醒過來,活在覺性的真理之中,覺性就是我們唯一真實的面目。

相關焦點

  • 緣起性空與無我是什麼意思?淺釋無我和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說穿了,就是一切都是屬於因緣和合。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因有緣,然後才會有果。因加上緣才會結成果,所以如果沒有因,也就等於沒有了開始。因為有了「因」,它才漸漸地變成「有」。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再到後來回歸到「無」的過程。因為「果」也在生滅法則之中,「果」消失了之後,最終還是再回到沒有。
  • 緣起性空與唯識無境---慈慧
    首先是般若一類的經典與思想被弘揚開來,般若的主要思想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法可以追溯到世尊時代,世尊的成道即意味著他對宇宙人生的全體證悟,而其所證悟到的便是緣起法。乃至談經論教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也都是圍繞緣起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如四諦十二因緣等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因此,早期佛教的中心思想即是緣起論。 及至部派佛教時期,由於佛陀入滅日益久遠,弟子們對佛陀的懷念之情也日益深切。
  • 從物質構成談緣起性空
    大千世界,一切物質均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通過一定的排列組合而成,當其中的某個粒子或結構發生改變時,相應表現出的物相也隨之變化,究其本質,與佛教所倡緣起論之緣起性空有不謀而合之處。(本圖片來自網絡)從佛教「緣起性空」之角度,物質之「實體」是由眾緣和合之結果,若「緣」變,則「構」變,系「無常」,物質之「實體」只是世間安立之「假名」,如龍樹在其《中論觀四諦品》中的偈頌所云
  • 緣起性空與孟子性善論——嚴思
    佛教緣起性空的「性空」與孟子的「性善論」一樣也常常被誤解。通常說諸法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之「有」即「假有」,即「性空」。然而這樣理解其實是把「緣起性空」割裂為二,並且「緣起」與「性空」是互為因果關係:因為緣起,所以本性是「空」;因為性空,所以諸法不能自生,而是待緣而生,這是邏輯上的循環論證。
  • 對佛學的底層邏輯之一的緣起性空理解
    上周在朋友圈其實也曾提示過,需要了解他,需從佛學的理念去理解——緣起性空。就是剛好有人無聊嘗試用各種山珍海味亂燉做成一道菜,這是緣起,實際上他可以不叫佛跳牆,可以叫亂燉,甚至炒粉都可以,他本來是不存在的,這叫性空。
  • 從緣起性空說開去
    從緣起性空說開去 2004年11月24日 18:24:09 蓮舟集 點擊:0次 緣起性空,作為佛法義理的核心,其關鍵還在緣起法則上面,一切法,不出緣起。
  •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李家堯寫經界畫山水作品展在至臻東方藝術館...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李家堯寫經界畫山水作品展在至臻東方藝術館開幕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 定觀自在,緣起性空     天津美術網訊 7月26日,由天津現代藝術文化交流服務中心主辦,至臻東方(天津)書畫院協辦,東方藝術館承辦的「定觀自在,緣起性空——李家堯寫經界畫山水作品展」在至臻東方藝術館開幕。
  • 元論|緣起性空
    「Ω|元論 · 佛法隨談」連載:2共計3093字,預計閱讀時間:0分鐘 ~ 也許一輩子緣起性空是佛教用語。緣起,是宇宙人生本來的、必然的、普遍的存在,所謂「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因為現觀緣起而成佛。「緣起」並非佛陀所「創造」,佛陀只是「發現」了「緣起」這個自然的法則,再將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對眾生宣說、開示。
  • 佛說: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且緣起性空
    「因緣」是佛教裡解釋一切自然現象的產生、發展和消滅的理論,佛說:「緣起性空」。意思就是世間萬物都是因緣而起、因緣而滅,世間一切在這緣起緣滅的變化之間都沒有定性,就是所謂「緣起性空」。佛陀說:「有生必有滅。」世間一切事物的狀態都不是永恆的。
  • 拿得起,放得下,緣起性空的意義
    圖:佛前一柱香,煩惱皆忘光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那麼,明白了「緣起性空」之後,我們要怎樣運用到自已的言行之中呢?正所謂「緣起緣滅皆是緣,性空性有自定數」。
  • 第68集 略說誤會的緣起性空
    第68集 略說誤會的緣起性空那我們依於「正見」這兩個字,我們來看有些學人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他們是真的了解緣起的真實理嗎?其實他們只是在因緣所生的法上,依其想像而言性空,口雖然說空,可是在實際的修持上,或者跟著歐美世間學術潮流走,或者強調人間佛教牽掛於名聞利養,等而下之就是外道喇嘛教依兩性交合的修持來說最上法、說是證空性,他們都是落在無常的緣生法相上,更不知、不解空性的真正道理。
  • 「真如緣起」是什麼意思
    《大乘起信論》有關「真如緣起」的觀點,被認為是中國大乘佛教有宗的重要理論基石。在有宗之前的中國佛教界,主張「性空假有」的大乘般若學派即空宗佔居主要位置。所謂的空宗,以「緣起論」為立論根據,認為世間萬法均是因緣而起,均是無自性的,因而均是不真實的;人們耳聞目睹的諸法現象,均是因緣而起的假有。
  • ——緣起性空讓你休息
    故說緣起法,雖自性本離然似彼顯現,此皆如幻事雖然緣起法的自性本來就不存在,並不是以前存在,現在在某種情況下變成了不存在。但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這些現象卻都是存在的。自性本離與顯現,是物質的兩個側面,二者的結合,就叫做緣起性空。但所有的這一切顯現,都是如夢如幻的幻覺、錯覺。惠能大師講的「菩提本無樹」,就是「自性本離」的意思。大圓滿徹卻中講的「本淨」,也即本來清淨。並不是原本有一個不清淨的東西,然後通過我們的修行,把它轉化為清淨。而是因為沒有自性,所以本來清淨。
  • 佛家為什麼說《緣起性空》
    佛教的說法,不談宇宙的起源,佛教認為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有「緣起」。「緣起」就開始了,「緣滅」就結束了,但還會有再次的「緣起緣滅」,以至無窮。「緣起」就是「念頭起」,念頭的力量非常之大,完全超越原子彈。一念起,宇宙都會來配合,助力念頭的實現。所以說,每個人都在過著「心想事成」的生活。所謂「佛度有緣人」,不是有「緣分」的人,是有「緣起」的人。
  • 原來這就是緣起性空,背後的深意!
    佛通過見、修、行、果的聞思修次第,給修行人指明了一條開顯真相之路,歸納起來就是——緣起性空的智慧真諦。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緣起性空」。萬法皆空,一切皆有可能佛經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萬法皆空,一切皆有可能。
  • 佛教最核心、最珍貴的精華:緣起性空獅子吼聲
    《緣起贊》中云:「即由緣起因,說不依邊見,此善說即是,尊無上說因。」  因為是緣起,所以不依賴於常邊和斷邊之見。緣起善說,是世尊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至高無上的學說。空性與緣起之間不但不矛盾,還可以互為助伴。因為是緣起,所以是空性;因為是空性,所以是緣起,這叫做助伴。  「除此更有何,為甚奇希有?以此理贊尊,成贊非由余。」  除了緣起理論以外,怎麼還會有更神奇稀有的見解呢?既可以有因有緣,又可以是無自性的空性,這是物質世界的真正奧秘。
  • 緣起即無生,空性即中道
    那麼這兩句講的很清楚,是因為佛說「緣起」,鳩摩羅什譯做「能說是因緣」,而「因緣」這個詞,葉少勇教授翻譯成「緣起」。對照梵文原本,就是「緣起」這個詞,「Pratītyasamutpāda」,這一點沒有問題。因為佛說了「緣起」,那麼一切凡夫的戲論,都熄滅了。而這位說緣起者——這裡指的就是指佛陀,那是一切說法當中排第一、最勝,因此龍樹說,我恭恭敬敬地頂禮他。
  • 龍樹大師的中觀般若智慧:八不緣起、實相涅槃、不二法門
    《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其中,中觀理論的核心部分是「緣起性空」、「二諦中道」和「八不」辯證模式。龍樹大師作為大乘佛教史上中觀理論的第一位奠基人,成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同的祖師。現在就為大家分享龍樹大師的中觀般若智慧:八不緣起、實相涅槃、不二法門。
  • 關於緣起與空性關係的一點看法
    關於緣起與空性關係的一點看法 2005年03月05日 16:11:11 點擊:0次 通過緣起而認識空性被龍樹菩薩和宗喀巴大師等認為是滅諸戲論的最好途徑。如《中論》開篇之「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 唯識學的緣起——鄭隆平
    唐仲容先生對唯識般若的偉大發現云:「唯識是把《方廣》所講「一切唯心造」和《般若》所講「緣起性空」兩大原則有機結合為內因緣生一切法的緣起性空思想。」三、唯識所依之經論唯識法相學依六經十一論為依據。《解深密經》、《華嚴經》、《厚嚴經》、《楞伽經》、《莊嚴經》、《阿毗達摩大乘經》是為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