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3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高寧 韓蓓蓓 寇亞群) 今年以來,山東文旅部門以滿足群眾文化和旅遊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完善公共文旅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推動文旅融合,全省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嗨遊青島悅享冬季 文旅惠民季全新升級
近期,青島市「嗨遊青島 享悅冬季」文化旅遊惠民季暨「嗨即墨」海溫泉季在即墨古城開啟。全新升級的青島文化旅遊惠民季,不僅有豐富的文化活動助陣,舉辦時間更從2020年11月延續至2021年2月,門票減免、文化旅遊產品特惠等系列優惠措施,將讓更多市民和遊客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便民惠民活動中,承包市民遊客的整個冬天。
今年的文化旅遊惠民季重點推出「嗨遊時尚城」「嗨遊山海島」「嗨遊研學季」「嗨遊俏民俗」「嗨遊新康養」5大類別產品及歐陸風情之旅、山海奇觀之旅、尋跡名人之旅、魅力夜遊之旅、品質會獎之旅、時尚電影之旅、科創海洋之旅、博物探索之旅、新年祈福之旅、冬日節會之旅、冬季溫泉之旅、冬季美食之旅和冬季遊購之旅13條主題線路,為市民遊客提供多樣化選擇,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據悉,青島全市在12月31日前實行國有景區免費和執行淡季門票價格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大旅遊景區、旅遊飯店、旅行社以及文化活動場所普惠讓利活動力度,各類景區將對遊客實行免門票或門票打折等多種惠民舉措。重點以旅遊度假區為主體整合周邊溫泉、滑雪場等各類冬季旅遊資源,推出冬季旅遊包價讓利產品,針對學生、老人等不同群體,分別出臺系列優惠措施。各類文化場所將在活動期間實行票價折扣優惠,推出具有互動性、體驗性的文化創意產品,同時還將有非遺傳承人、非遺演藝、小吃等走進各類旅遊景區、度假區、美食小鎮,豐富遊客遊覽體驗。
作為膠東文旅一體化牽頭城市,青島文化旅遊惠民季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膠東互惠遊」就是今年特色活動之一。惠民季期間,膠東五市將集中互推文化旅遊優惠舉措和冬季特色旅遊產品線路,吸引膠東五市市民到其他城市開展旅遊活動,互享優惠措施。
煙臺文旅服務百日「大問需」成果滿滿
2019年2月底,機構改革文旅融合之初,煙臺市就樹立起「開門辦文化、辦旅遊」的工作思路,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滿意度導向,發布實施了文旅需求徵集、項目評審、供給預告、反饋處置四項文化和旅遊服務群眾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暢通問需渠道,促進文化和旅遊服務「菜單式」「訂單化」發展,實現文化和旅遊服務供需有效對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日益增長的文化和旅遊需求。
今年,煙臺市持續健全完善、深化落實煙臺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特別是聚焦9-11月金秋時節,集中開展文旅服務「百日大問需」活動,按照全域覆蓋、群體覆蓋、渠道覆蓋要求,共發放回收10000份調查問卷,走訪調研16區市159個街道(鄉鎮)、100家文旅企業,進一線和請進來召開24場社會各界問需座談會,共匯總意見建議761條,真正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
針對旅遊資源整合開發、營銷宣傳、基層文旅服務、文物非遺保護傳承方面,系統分類梳理各渠道意見建議,逐項制定工作方案,有序推進落實。
日前,煙臺市還舉辦了「文旅開放日」活動,這是百日文旅服務「大問需」的一項特色品牌活動,以「攜手文旅共赴美好」為主題,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大劇院等16家市直文旅單位敞開大門,集中開展非遺展示體驗、精品文物展覽、劇目排演探班、精品書畫展、畫院美術講堂等30餘項開放日活動,請進來聽取需求和意見建議的同時,讓廣大市民遊客充分感受陽光、透明、開放的文旅服務。
公共文旅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在中宣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組織的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活動中,濰坊壽光在參加活動的2540個縣市區中脫穎而出,榮獲綜合排名、閱讀達人和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三項全國第一。由壽光市文旅局推薦上報的洛城街道屯西村農家書屋榮獲「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不斷加強市民閱讀中心、城市書吧、鎮街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建設,並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建設儒學講堂、歷史文化展室、鄉村記憶館,重點打造了智慧星、仙霞、七星子等城市書吧,紀臺、文家等郵政書屋,韓家牟城、洛西、屯西等107個文化特色村暨公共文化服務示範點,建成並免費開放三級公共文化場館1000多個,構建了以「城市核心文化圈」為龍頭、「城郊輻射文化圈」為紐帶、「鄉村特色文化圈」為基礎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群眾步行10分鐘,就可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務。
實施「文化帶動」「文化下鄉」和「文化服務」三大工程,廣泛組織開展鄉村閱讀季、讀書朗誦大賽、親子閱讀等活動,在全市掀起了全民閱讀熱潮。以辦好「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為目標,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高品質舉辦了「千場公益巡演」、中青年歌手大賽、京劇票友大賽、民間文藝團體大賽及戲曲進鄉村、非遺進校園、民間藏品展、文化扶貧惠民演出等30餘項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實現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動」,讓全市民眾共享文化盛宴,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整合資源集中打造了三條特色旅遊線路,整合菜博會、蔬菜小鎮等現代農業資源,打造以「科技博覽、蔬菜觀光」為主題的綠色農業觀光遊;整合陳少敏紀念館、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陳列館等資源,打造以「愛國教育、使命擔當」為主題的紅色教育研學遊;整合巨澱湖、林海生態博覽園、極地海洋世界、羊口溼地等資源,打造以「海上體驗、溼地度假」為主題的藍色濱海休閒遊,並在原有基礎上增加遊客參與體驗和夜間消費項目,實現了旅遊從單一觀光型向教育研學、休閒度假、體驗娛樂綜合型的轉變。
文化實踐延伸到「家」
群眾在哪裡,文化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在淄博市臨淄區王橋村文化大院,一首《歌唱祖國》吸引了市民們駐足欣賞。演唱者都是村民,平日裡因為愛好唱歌聚在一起。「我們老人們在一起搞文藝。」王橋村一村民告訴記者。村記憶館、農家書屋、書畫室、棋牌室、儒學講堂等文化設施建設讓老百姓有了自己學習和展現的舞臺。
11月20日,臨淄區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市民代表看文化新風貌」,50多名市民走進鳳凰鎮王橋村文化大院、朱臺鎮陳營村文化大院、朱臺鎮文化站圖書館文化館、齊都鎮排水道口進行了觀摩。村容村貌、公共文化場館設施提升、文化活動、圖書借閱等服務新變化讓觀摩團震撼不已,市民們邊看邊感嘆鄉村變化太大了。
據了解,今年以來,臨淄區文化和旅遊局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出發點,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暖心」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基礎設施,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加快建設「家敦民富、大氣精美」現代化臨淄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同時,臨淄區文化和旅遊局紮實推進50個「5+N」模式升級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25個農家書屋提質增效示範點、13個閱讀吧建設提升工作,新建成萬科城市書房一處,完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建成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各12個,構建區、鎮、村三級全民閱讀體系,打造「15分鐘閱讀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