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餃子是怎麼來的? 餃子是誰發明的?

2020-12-09 川北在線網

世界上第一個餃子是怎麼來的? 餃子是誰發明的?

時間:2016-12-22 11: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第一個餃子是怎麼來的? 餃子是誰發明的?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

  原標題:世界上第一個餃子是怎麼來的? 餃子是誰發明的?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麵皮包好後,樣子象耳朵,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後,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

 

  俗話說,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裡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裡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從此大家在冬至和年初一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衝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

 

  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投稿合作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老外發明餃子新包法!中國人誰敢來挑戰?
    老外發明餃子新包法!中國人誰敢來挑戰?美食,不管是哪個區域都有自身獨特的美食作為代表。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能精能粗。精緻到每一道美食,粗到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美食真心是一種強大的東西。能讓然日思夜想,只為儘快吃到口中。
  • 餃子有怎樣的歷史?誰是「第一個吃餃子」的人呢?
    人們把對新年的期盼連同對家人的祝福通通包進餃子中,吃下去的是餃子,留在心裡的是與家人團圓的歡樂時光。中國人對餃子的喜愛不僅僅在味蕾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一份對家的牽掛,。那麼,在中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餃子,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誰又是「第一個吃餃子的人」呢?
  • 吃了這麼多年餃子,餃子是誰發明的?它最初的作用令人意想不到
    餃子,自古深受大家喜愛,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華傳統食物,也是最能體現記憶中「媽媽的味道」的一種食物,每逢過年和一些節令,餃子都必不可少。 當然,北方人對餃子的感情可能更深一些,全國各地口味不同,餃子的做法和餡料也有一些區別,甚至叫法也有區別,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對食物的要求有區別,這個大家不必過於較真。
  • 中國人發明的餃子,外國人卻發明包餃子的神器,北方人:這是混沌
    眾所周知,吃餃子是我們國家一種傳統習俗,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日常生活中,餃子都是非常常見的。而自古至今餃子都有美好的寓意,除了團團圓圓。而現在包出的餃子外觀也是非常多樣化了,而且餡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
  • 「冬至到,吃餃子」,最早的餃子居然是中國歷史的名醫發明的!
    「冬至到,吃餃子」,最早的餃子居然是中國歷史的名醫發明的!這轉眼之間,冬至也是來到了,在我國的北方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語叫做:「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吃完水餃好睡覺」那你們知道這最早的餃子是誰發明的嗎?
  • 你只知道冬至吃餃子,餃子是誰發明的?五種餃子餡寓意,你清楚嗎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柒文社),今天的主題是:你只知道冬至吃餃子,餃子是誰發明的?五種餃子餡寓意,你清楚嗎?今天是冬至,相信大家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餃子,冬至吃餃子,不會凍掉耳朵,這句話是民間流傳的一段佳話,在中國,冬至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毫不誇張的說,它和春節有一樣的殊榮,中午下班瀏覽了一下朋友圈,看見大家曬了各種各樣的餃子,試問,你只知道冬至吃餃子,但是你知道餃子是誰發明的嗎?吃什麼餡兒對你的家庭和人生更好?
  • 老外也愛吃餃子,為了吃還發明包餃子神器,這速度真神了!
    老外也愛吃餃子,為了吃還發明包餃子神器,這速度真神了!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老外也愛吃餃子,為了隨時能吃到,竟然還發明了包餃子神器,這速度真神了!
  • Dumpling|餃子是醫生發明的?而且還是藥用的?
    那究竟餃子是誰發明的?又是做什麼用途的?讓我們和寶寶一起,邊學單詞,邊在最後的Tips小貼士裡尋找答案,還有關於餃子的可愛兒歌全家e起學吧!寶寶讀對了沒?爸爸、媽媽們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鼓勵哦!接下來,學習一個例句吧…最後,還有可愛的小貼士要講給寶寶們聽哦~餃子真的是醫生發明的嗎?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鄧州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 餃子——小身材大世界,人間正道是滄桑,唯有餃子是王道
    我在廣東生長,家裡很久才會包一頓餃子。不為別的,就是無聊了想嘗嘗鮮。而上大學後,我第一次來到了「北方」——江西(在廣東人眼裡,廣東以北都是北方)。偶然點了一次餃子,竟然發現是這麼美味。於是愛上了這種食物,基本餐餐都要吃。
  • 饅頭、餃子你知道是誰發明的嗎?一個是張仲景,另一個竟是他!
    是誰發明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對於許多北方人來說,什麼都有可能吃的厭,唯獨饅頭吃不厭饅頭是很多人必備的主食,起源於三國時期,相傳是蜀漢丞相諸葛亮最先發明的。饅頭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最先發明的時候,是為了代替祭品,它是諸葛亮平定南蠻之後,過江時受阻,然後決定祭奠河神以平江上風浪,但是祭祀卻需要49顆蠻軍人頭。
  • 冬至南北飲食文化之爭:今日方知誰發明餃子和湯圓
    這一天,將鬱悶冰封在寒冷之中,給幸福貼上美味的標籤。南湯圓北水餃之爭悄悄開始了,今晚你們家的餐桌上是湯圓還是餃子?是圍爐涮羊肉還是吃年糕?南北飲食文化的巨大差異,也成了年輕情侶或夫妻爭論的話題。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我們的老祖宗們告訴我們,這一天,要認真對待我們的胃。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餃子和湯圓呢? 歡迎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餃子的發明與冬至節氣有關。
  • 好吃不過餃子!看看世界各國餃子,哪一種才是你最愛呢?
    hello,大家好,天天美食,餃子,世界各國都有的美食,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樣才是你的最愛。不過,真的,雖然小編是南方人,但是我更喜歡北方的餃子,也許我上輩子是北方人吧,我喜歡餃子到了什麼程度了,我媽這樣說我,如果一個月有30天,她覺得給我29天餃子就可以養活我,哈哈!
  • 餃子是由醫聖張仲景發明的
    中國是餃子的發明國。餃子,就是交子。是「交在子時」的意思。是上一年的最末,下一年的最始,而且有「交運」的吉祥意。至於,後來中國的周邊國家也有了餃子這種食物,這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一大特色和最有利的證明。
  • 餃子的發明人是誰?餃子發展的時代歷程?
    醫聖張仲景用餃子為百姓治病在當時,餃子是用來當藥用的,張仲景用小麥磨麵,加水和面,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物用來百姓治人病餃子傳到了蒙古後,也很快受到了蒙古豪爽奔放的性格的影響。餃子在蒙古語中的讀音類似於「匾食」。餃子的樣式也由原來餡小皮薄變成了餡大皮厚的樣子。隨著蒙國古帝國的徵伐,扁食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因此就出現了俄羅斯餃子、哈薩克斯坦餃子、朝鮮餃子等多個品種的餃子。蒙古帝國給中國餃子向世界的傳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明代的書籍資料上也證實了這點。
  • 好吃不過餃子!誰的發明,讓幾千年華夏人的口福滿滿?
    醫者父母心,一次的善舉千古流芳當我們吃著鮮美可口的水餃時 ,唇齒留香的時候,不禁會想:這麼好吃的食物人們是怎麼發明的?他們把這種食物煮熟,用碗盛上幾個和肉湯一起給鄉親們吃,吃了的人都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瘡就不治而愈了。人們稱這種小吃食叫做「嬌耳」,以後流傳下來,經過時間的洗滌,逐漸變遷成我們現在的五花八門的水餃;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話。
  • 為了能夠吃上餃子,還專門發明神器出來
    為了能夠吃上餃子,還專門發明神器出來這餃子可是有著很好的寓意,所以很多人都很喜歡吃點餃子過春節,每到春節的時候媽媽們就會在家開始包餃子來吃了。這時候會有很多小孩子一起圍過來想包下餃子,試下這包餃子的樂趣,小妖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跟媽媽一起包餃子來吃,不過大部分都還是媽媽在包,小妖也只能打下手而已。有時還會幫倒忙呢,不過在過年的時候大傢伙都其樂融融的樣子十分幸福。
  • 韓國餃子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中國餃子?原來韓國也有餃子!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而且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餃子對中國人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每年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餃子還是比較多變的一道美食,裡面的餃子餡可以任意的變,而且餃子的吃法也很多樣。在中國,餃子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還可以煎著吃,所以中國人對餃子之所以這麼情有獨鍾,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不過這並不代表只有中國才有餃子,在韓國也有餃子,而且韓國的餃子名氣還不小的,甚至揚言比中國餃子還出名。
  • 馬未都:餃子由河南人發明,最初是治病的,它反映了中國人的含蓄
    馬未都:古人過年吃什麼呢,不用說跟我們一樣,就是吃飯,主要是要吃餃子。這餃子在中國吃了快兩千年了,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東漢時期。誰發明的呢,河南人發明的,所以河南人包餃子包得好。據說元以前宋以前的餃子都偏小,元代以後餃子就越來越大。為什麼,元代人氣魄大,所以他一定要餃子個兒大,那麼到了清代才叫了我們今天這個名字。最初這餃子不是用來吃的,是用來治病的,據說古代的餃子裡是包著藥材。藥材是什麼呢,有人說羊肉都算藥材,確實羊肉吃要適度,吃多了特熱。所以包上了藥材當藥來吃的。
  • 吃餃子是中國人的專利?當餃子傳到世界各地後,外國人是咋吃的?
    在我國北方地區,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日常的一日三餐,人們都很喜歡吃一道美食——餃子。餃子,似乎已經成為了北方飲食文化的象徵。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地區的人們都不吃餃子,只是在北方吃餃子更加常見。餃子起源於古代的角子,原名為「嬌耳」,是我國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作為藥用,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但是,關於吃餃子這件事情,是只有我們中國人才吃餃子嗎?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歐洲許多國家人們也有吃餃子的習慣。
  • 各國「餃子」你更喜歡哪個?越南餃子顏值高,義大利餃子包法獨特
    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餃子都不是陌生的東西。這個中華傳統美食,最初是做藥用發明出來的。沒想到太好吃了,流傳了千年依舊經久不衰。人們還變著花樣吃餃子,從餡料到包法,再到烹飪方式,都不會單調。中國的餃子實在太經典了,然而世界各國,也有很獨特的餃子,一起來看看這些餃子,都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