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張氏懇親大會將在河北清河召開 揭張姓起源【4】

2020-12-21 人民網河北

   慎終追遠 故土情深

   對於散居海內外的張氏遊子來說,祖祖輩輩,流年似水,帶走了許多陳年往事,卻無法衝淡心靈深處的歸鄉情、尋根夢,這夢,甚至伴隨終身。

   對於七十多歲的馬來西亞華裔張玉光來說,「清河」兩字在他的腦海中是一個銘刻終生的印記,一個曾經遙遠、深沉、溫馨的夢。小時候,張玉光就常聽父母在他耳邊叮嚀,「我們的根在清河……」,這番話語,如一粒種子,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一個悠遠而深沉的故鄉夢從此發芽,這一夢,就是幾十年……

   人常說,海外華人猶如異鄉漂泊的風箏,飛得再高再遠,心永遠系在故鄉的土地。對祖根之地的嚮往,父輩的切切叮嚀,讓少年時的張玉光遍讀能夠查尋到的張氏族譜以及有關的故事。1961年他大學畢業,對祖地的思念也變得越發殷切。無奈由於當時政策原因,歸鄉的夢始終難以實現,只好遙盼國內的伯父多傳家信,聊慰思念。

   1979年,他終於有機會撲進祖國的懷抱,縈繞心間多年的宿夢如曙光綻放,激動的心情難以自持。一下飛機,祖國的土地,山親水親,他迫不及待開始尋訪,來到北京一個也叫「清河」的地方。然而,在與當地人熟識後,攀談中他得知這裡的「清河」並非張氏祖地!這才急忙打聽去河北清河的行程,可惜,因為此行時間短暫,這第一次的尋根竟然沒能如願,他只好帶著深深的遺憾踏上歸程。

   家人寬慰說此行不虛,至少清河在河北的準確概念已經明晰。此後,他在馬來西亞當地積極聯絡張姓宗親,推進尋根計劃。終於到了1997年,已經是馬來西亞沙巴州鬥湖張氏公會會長的張玉光與其他張姓宗親成員共同組團,來到了夢縈魂牽的祖根之地——河北清河!

   多年過後,張玉光在《尊祖聯宗到清河》一文中,對那段旅行作了細細回味:「一輛旅遊巴士由北京出發,肩負載送我團五十餘位宗長、宗親的任務,其連日續夜,披星戴月,翻山越嶺,涉川渡橋,不停地趕路。由於路途並非一般的旅遊路線,司機也不甚了解,因此走錯一段路再回頭,抵達目的地時已至凌晨四點。」

   駐足祖先之地,故土鄉音,處處新鮮、聲聲親切,同行人說,這或許是源於相同的密碼基因。當時的清河縣誌辦主任沈世遠為遠道而來的宗親做了「張氏根在清河」的學術講座,讓所有人聽得入神,歸屬感更為濃烈。

   其實,張玉光的故事,稱得上一個縮影。滄桑歲月,億萬張姓人,要說起這尋根的故事,多少代,多少人,多少夢,恐怕遍訪宗親,也只能窺其端倪。在尋根問祖的歲月中,走過幾多坎坷、歷經幾番周折的張氏族人冷暖自知。不過,歲月長長,山水迢迢,最終都無法阻擋他們完成自己的夙願。

   如果說,家是一個人的歸屬,那麼族就是所有家的整合。遷播海內外的張氏宗親儘管相隔遙遠,但他們的情思與故土綿延不斷。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會長張銀豪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內外廣大張氏族人懷念故土的情緒日益高漲,近幾年,到清河尋根祭祖的人不斷增多,新加坡、菲律賓、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北京、上海、福建、浙江等地來人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2007年4月,世界張氏總會第三屆懇親大會在新加坡舉行。此次會議規模宏大,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5個張氏宗親組織與會。大會響應海內外廣大張氏後裔心懷故土、想回「老家」清河省親的心願,決定2009年世界張氏總會第四屆懇親大會在中國河北清河舉辦。

   2009年5月28日,因為一個共同的姓氏,海內外張氏宗親聯袂而來,參加世界張氏總會第四屆懇親大會暨華夏張氏祖庭落成慶典。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菲律賓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張氏宗親,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廣東、福建等地的張氏精英,共計143個團體、2800餘人與會。世界張氏總會會長張允伏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祖源地的赤子情懷,隨後,揮公像捐贈人張曉卿為張氏始祖揮公塑像揭幕。

相關焦點

  • 2015年張氏懇親大會將在清河召開 揭張姓起源(圖)
    2013年6月30日,在雅加達舉行的世界張氏總會理事會大會上,投票決定2015年世界張氏總會第七屆懇親大會的舉辦權,中國河北邢臺的清河以高出雅加達16票的優勢,獲得世界張氏總會第七屆懇親大會的舉辦權
  • 天下張姓起清河(組圖)
    >  張姓源遠兮,清河流長;始祖揮公兮,英武非常;清河之濱兮,滋潤成長;主祀弧星兮,衛國安邦;用於戰事兮,拓土開疆;揮公功德兮,萬古流芳……  這是新加坡張氏總會會長、亞美集團董事長張允伏帶領尋根問祖團於2006年9月17日上午,在清河縣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前,宣讀的祭文。
  • 張姓的起源、遷移與分布(一)——張姓的起源
    (二)張姓得姓之地張姓得名來由見於多種文獻典籍,但張姓的得姓之地,也即張姓的起源地則文獻典籍鮮見,歷史上數量浩瀚的姓氏著作中,記載張姓往往也只記「清河」、「清河郡」字樣,下僅舉兩例,供參考。宋修《百家姓考略》載:「張,商音,清河郡。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觀弧星始制弓矢,為弓正,主祀弧,遂為張氏。」明代楊信民《姓源珠璣》「張,清河。
  • 鉤沉|張姓源遠,清河流長
    1張姓何來「天下張姓出清河」,這句流傳甚廣的話,道出了張姓與清河的淵源。張印普,致力張姓研究多年,現在的身份是《華夏張氏統譜》編委會常務副主任。他說,張姓起源與弓箭有著密切關係。之後,黃帝封揮為製造弓矢的官叫「弓正」,也稱「弓長」,又將官名合二為一賜他「張」姓,封地青陽。得姓後,揮與子孫們就在涿鹿之南的古青陽(今清河一帶)繁衍生息。張印普告訴記者,對張姓由來的這個傳說,文化界幾無異議。「張」是一個象形字,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常說「弓長張」,這個「長」正確的讀音應該是「zhang」。
  • 正本清源,明晰宗旨,團結一心,共謀發展——告天下張姓同胞書
    (20) 程有為,曾任河南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河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姓氏譜》編者,著《中原姓氏尋根——張》,明確指出「張姓得氏於濮陽一帶更為可信,更有事實依據。」(21)田 冰,歷史學博士,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著長文《張姓起源與播遷》,用充分史料考證分析後得出結論:「張姓根在濮陽的說法應該是可信的」,「張姓起源於河北清河說是缺乏說服力的」,「張姓家族的播遷方式主要以中原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即由祖居地濮陽向四周遷徙發展」。
  • 河北清河舉辦庚子年張氏祭祖大典 海內外張氏宗親網上祭祖
    裴海潮 攝中新網邢臺5月28日電 (張鵬翔 裴海潮)28日,河北清河縣舉辦「庚子年華夏張氏祖庭(網絡)祭祖大典」,海內外70餘萬名張氏宗親通過網絡收看現場直播,並通過網絡與活動主會場進行交流互動,拜謁天下張姓共同的始祖——揮公。36名少年表演《長弓舞》,頌揚揮公發明弓矢、造福後人的功勳。
  • 中華張氏文化研究交流會在河北清河舉辦
    5月27日上午,中華張氏文化研究交流會在河北清河縣舉辦。圖為交流會清河主會場。河北新聞網5月27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今天上午,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姓氏文化委員會主辦,中華文化促進會揮公文化研究工作委員會承辦的中華張氏文化研究交流會在河北清河縣舉辦。本次交流會以「家風家訓與文化發展」為主題,通過「現場+網絡直播」形式舉行。
  • 海內外1400餘冊張姓族譜亮相河北清河(圖)
    倪麗敏 攝據了解,河北清河張氏族譜研究部門共整理收藏了1415冊張氏族譜。這些族譜包括唐宋時期初修的17部,民國以前初修的103部,數字電子族譜18部,張氏族譜序360餘篇。其中,不乏由唐代名相張九齡、北宋文學家蘇軾、南宋理學大家朱熹、近現代教育家蔡元培等名人大家作序的一些珍貴族譜。
  • 源於流——濮陽於張氏清河在張姓文化史上的關係譾論
    這種情況在幾個中華大姓中普遍存在,比如山西太原與河南偃師之於王姓,甘肅隴西與河南鹿邑之於李姓,河北清河與河南濮陽對於張姓也是這種情況,濮陽是張姓的祖根地,清河是張姓的郡望地,河南濮陽是張姓之源,河北清河是張姓之流。一、祖根地與郡望地的文化定位界定祖根地或稱之為起源地,是各個姓氏始祖出生、生活、受封與得姓之地,是姓氏尋根問祖的聖地。
  • 清河張氏宗親關於濮陽張姓「三會」「告天下張姓同胞書」的聲明
    為澄清事實,維護團結穩定大局,特聲明如下: 一、關於華夏張氏祖庭與相關文化園地 當年,河南濮陽在建設揮公紀念設施時,世張總會會長及一些領導曾給予資助。後經數年索考,世張總會又組建世張控股公司,到我縣投入巨資,復建了華夏張氏祖庭。世張創會會長還另捐巨款,專塑始祖雕像。這一曲折過程,已充分彰顯「世張總會」及廣大宗親對祖源地的確切肯定。
  • 中華張姓的祖根地非濮陽,而為清河矣
    南宋章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引《張氏族譜》曰:「黃帝第五子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以揮為黃帝之子。《古今姓氏書辯證》略同,未言出自《元和姓纂》或《世本》。南宋《路史》:「黃帝子揮,亦封於張。」此以揮為黃帝之子,因造弓矢而被軒轅賜張姓,封地青陽,也為青陽氏。
  • 天下張氏出清河。記五一假期尋根之路,河北邢臺清河張氏發源地
    接上文,在從山西尋祖未果後,於第二日也就是5月的4日上午十點左右,從古城邯鄲出發,因為從山西回河北路經邯鄲古城,在此休息一晚,並在早上參觀遊覽了叢臺公園。老人歲數原因(公園沒有輪椅租賃)只是在入園的附近。攙扶著走了幾百米。綠樹環繞,景色宜人。古樹參天,植被茂盛。
  • 望出清河!清河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清河縣|清河郡|支代氏|河北|河南
    秦朝中後期,置清河郡,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地,因境內有清河流經而得名。東漢時期,改清河郡為清河國,其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清河郡改置貝州,治清河縣,今河北省清河縣謝爐附近。唐天寶元年,罷州為清河郡。至德二年復名貝州。
  • 張姓的起源、遷移與分布(三)——張姓的分布
    摘要:張姓是我國第三大姓,但歷來對其起源地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運用引證文獻、查閱譜牒等傳統方法的同時,結合區域歷史地理狀況,對張姓起源地進行研究,進一步印證了「清河說」。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張姓人口歷史上的遷移擴散和現今的地理分布加以粗略的梳理,以期對我國張姓人口的來龍去脈有一個較系統的了解。
  • 海峽兩岸馬氏懇親大會在河南安陽舉行
    海峽兩岸馬氏懇親大會在河南安陽舉行 2014年07月29日 10:53:17  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世界馬氏懇親大會 600餘馬氏宗親邯鄲尋根祭祖
    作為中華馬姓的祖源地,第五屆世界馬氏懇親大會將於9月19日至21日在邯鄲市舉行,600餘名世界馬氏宗親代表將齊聚古趙,尋根祭祖。昨日邯鄲市召開協調會,進一步安排部署日程、活動方案以及注意事項,以確保大會順利召開。
  • 張姓的起源、遷移與分布(二)——張姓的遷移
    天下張氏出清河!摘要:張姓是我國第三大姓,但歷來對其起源地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運用引證文獻、查閱譜牒等傳統方法的同時,結合區域歷史地理狀況,對張姓起源地進行研究,進一步印證了「清河說」。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張姓人口歷史上的遷移擴散和現今的地理分布加以粗略的梳理,以期對我國張姓人口的來龍去脈有一個較系統的了解。
  • 在邯鄲舉辦的世界馬氏懇親大會圓滿結束
    9月19日至21日,第五屆世界馬氏懇親大會隆重舉行,600餘名世界馬氏宗親代表齊聚古趙,祭祀始祖趙奢,憑弔馬氏先賢,共敘宗族親情,展望美好未來。馬氏宗親代表普遍認為,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尋根祭祖的意義上,此屆懇親大會均勝於往屆,必將為中華馬氏史冊上添上光輝一筆。   以「尋根聯誼、合作發展」為主題的懇親大會,20日上午在國際會展中心的千人會議廳隆重開幕。
  • 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關於某地「三會」「告天下張姓同胞書」的聲明
    為澄清事實,維護團結穩定大局,特聲明如下:一、關於華夏張氏祖庭與相關文化園地當年,「世張總會」領導在資助某地建設張姓文化園地後,復經數年索考,特地組建世張控股公司來我縣投入巨資,復建了華夏張氏祖庭。「世張」創會會長還個人捐以重金,專塑始祖雕像。這一曲折過程,已充分彰顯「世張總會」及廣大宗親對祖源地的確切肯定。
  • 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關於某地「三會」「告天下張姓同胞書」的聲明
    為澄清事實,維護團結穩定大局,特聲明如下: 一、關於華夏張氏祖庭與相關文化園地 當年,「世張總會」領導在資助某地建設張姓文化園地後,復經數年索考,特地組建世張控股公司來我縣投入巨資,復建了華夏張氏祖庭。「世張」創會會長還個人捐以重金,專塑始祖雕像。這一曲折過程,已充分彰顯「世張總會」及廣大宗親對祖源地的確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