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彰顯文化自信、打造湖北非遺品牌,湖北省群藝館迅速組織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付群剛領銜的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文藝小分隊於11月29日在黃陂木蘭水鎮景區開展湖北大鼓傳習、演出活動。該活動由湖北省群眾藝術館主辦,黃陂區文化館、黃陂區旅遊服務中心、黃陂木蘭水鎮景區共同協辦。
一段祝福偉大祖國,彰顯生活之美、家國之美、時代之美的舞蹈《我和我的祖國》拉開了此次活動的序幕。「一方水土一方人,人人喜歡聽鄉音,音韻悠長唱大鼓,鼓悅荊楚紮根深。」付群剛攜弟子為景區遊客帶來了勵志激昂、催人奮進的湖北大鼓《萬眾一心加油幹》,方言韻味十足的說唱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
隨後,他為現場觀眾普及曲藝知識,不僅講述了從清道光年間打鼓說書到解放後的湖北大鼓的歷史流變,還講述了自己從演唱傳統曲目《聚寶盆》、《三婿拜壽》到創作、演唱抗疫曲目《我們萬眾一心》、脫貧攻堅曲目《不忘初心奔小康》以及改革湖北大鼓創作表演與創新湖北大鼓傳播方式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鼓點鏗鏘,韻味悠揚。付群剛的弟子們也輪番登場,消防戰士程曉斌、在校大學生鄭博傑、人民教師盧海燕、胡威、邵淑娟為觀眾帶來《事關於己》《不忘初心奔小康》《學文化》《五湖四海任我遊》《正名》《豐收場上》等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承載了荊楚兒女的鄉音鄉情,記錄了時代的變化和革新,弘揚了社會主旋律,引得現場觀眾連聲叫好。
精緻的苗家服裝,高亢嘹亮的歌聲,青歌賽原生態唱法金獎獲得者吳娟帶來的歌曲《迎客歌》,在帶給觀眾賞心悅目之感的同時,也現場氣氛也十分熱烈。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作品、由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創作出品的湖北大鼓《詩仙擱筆》作為壓軸節目,把此次活動推向了高潮,該作品講述的是詩仙李白第三次登黃鶴樓時,看見崔顥的題詩《黃鶴樓》後不由擱筆讚嘆動人傳說。
付群剛帶領女弟子徐穎,以精湛、幽默的表演,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情喝彩,遊客觀眾好評如潮:「今天這湖北大鼓唱得好,一口的黃陂腔『肉砣』了的,聽起來真過癮。」
此次演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付群剛先生帶領徒弟們在景區開展的一次湖北大鼓活態傳承活動,為滿足廣大遊客的需要,此次活動分別在上午和下午設立了兩場傳習活動。
付群剛表示,此次演出展現了湖北大鼓非遺傳承人團隊的強大實力,他們的表演涉及了傳統曲目、新編曲目、抗疫曲目等多種題材,涵蓋了湖北大鼓接地氣、聚人氣、有骨氣、揚正氣的特點,為弘揚民族文化,振興傳統藝術,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廣大群眾對祖國傳統藝術的興趣與愛好,以及對傳統曲藝的保護、傳承和創新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記者胡毅、通訊員嚴峰、張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