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揭牌 集中展示紡織類非遺
傳習基地內展示的紡織服飾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10月17日電 (馬芙蓉 鄭婷)17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在武漢紡織大學揭牌。該基地集中展現了荊楚大地20項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保護、研究和創新成果,是一個集紡織類非遺保護傳承、展覽展示、教學研究、產品開發於一體的綜合平臺。鄂東民間挑補繡傳習基地坐落於武漢紡織大學南湖校區圖書館,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老祖宗的十字繡不簡單 挑補繡展現荊楚...
挑補繡黃梅挑花紡織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冬陽/攝 荊楚紡織非遺民間挑補繡,在湖北省的鄂東地區,長期以來在民間流傳著3種有特色的手工技藝,分別是黃梅挑花、紅安繡活、陽新布貼,統稱為「挑補繡」,這些傳統女工藝術共同組成了湖北地區的刺繡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狀元村非遺基地掛牌 探索非遺融合新模式
為積極打造非遺保護平臺,開展以延續非遺文脈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切實推進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為配合此次非遺基地掛牌儀式,在貴州博士產業技術研究院和貴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的大力支持下,狀元村將持續組織我省的非遺資源進行展覽及非遺歌舞演出,建立一個長期的、常態化的展示平臺,為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提供重要陣地,並開展多種形式的展示展演活動,包括傳習活動、實物精品展覽、民間民俗展覽、圖片展等綜合活動,便於更多的市民群眾深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更好地傳承文化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
吉首大學非遺研習基地掛牌
湘西網9月25日訊(記者 劉娜)今天上午,吉首大學非遺研習基地授牌暨非遺大講堂啟動儀式在該校齊魯大樓舉行。湘西州文旅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世樹,吉首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黃昕出席,吉首大學200餘名師生參加揭牌儀式。
-
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集美新成立三個非遺項目傳習中心
為了不讓傳統技藝失傳、斷檔,集美區不斷加大力度搶救和保護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久前,集美區批覆成立了三個非遺項目傳習中心,其中就包括前場陳氏傳統糊紙技藝傳習中心,以及後溪霞城陣頭傳習中心、孫厝樂安傳統舞獅傳習館。集美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集美區目前共有21個非遺項目、11個傳習中心。傳習中心將承擔保護、傳承、教育、展示的功能,讓這些非遺項目和寶貴的技藝進一步發揚光大。
-
【泰國《星暹日報》】廈門新增兩個「非遺」傳習中心 助閩南文化...
2020年09月24日 11:27:34 來源:中新網福建 廈門市海滄區的錦裡蜈蚣閣文化傳習中心、錦裡清水濟世文化傳習中心,21日在兩岸民眾共同見證下揭牌成立。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民間藝術研學實踐基地揭牌
12月17日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民間藝術研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濰坊市民俗博物館舉行。山東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鄭德前出席儀式並為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民間藝術研學實踐基地揭牌,濰坊市民俗博物館館長考魯明,學院藝術傳媒系的部分師生參加了活動。
-
禹城房寺成立剪紙傳習基地,以文化振興促鄉村振興
8月8日,房寺鎮在陳寨社區舉行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建志剪紙傳習基地揭牌儀式建志剪紙傳習基地由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張建志創辦此次在陳寨社區設立剪紙傳習基地的目的是為了傳承和光大剪紙藝術,將非遺文化帶回美麗家鄉,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情趣,為有就業意向的居民開闢就業渠道。通過學習剪紙培養孩子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從而遠離手機、遠離電腦,不斷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讓更多的孩子從中受益。
-
東興市紅坎京族哈節傳承基地正式揭牌
正式揭牌!經過多年的努力,京族哈節逐漸煥發蓬勃生機,當前已被打造成為我市一個響噹噹的民族傳統節慶文化品牌。10月10日上午,東興市舉辦紅坎京族哈節傳承基地揭牌儀式。隨後,黃文銘局長、黃蓉副主席、符志勇副局長和紅坎哈亭亭長範盛東共同為東興市紅坎京族哈節傳承基地揭牌
-
長安區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12月20日,長安區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行非遺傳承人才培養基地揭牌暨研修班開班儀式,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隊伍建設。長安區歷史悠久、非遺項目繁多。培養好非遺傳承人才對於保護、傳承和利用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推進文化興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以來,長安區實施了《長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隊伍建設項目》,逐步建設非遺傳承人才研修基地、培養基地、發展研究中心,著力提升傳承人才素養、增強傳承人才文化自信、激發傳承人才活力、打造長安非遺傳承人才品牌。
-
零陵區多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被認定
紅網時刻11月10日訊(通訊員 唐浪)11月9日,市文旅廣體局舉辦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授牌儀式暨非遺產業扶貧直播活動。零陵區花鼓戲(零陵花鼓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何仙姑的傳說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柳子街熊氏孝愛文化習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等被認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
浮山縣舉行臨汾市剪紙工藝人才傳習基地揭牌儀式
10月15日,臨汾市剪紙工藝人才傳習基地暨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東方藝術博覽館和神山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依次舉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委宣傳部部長李學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波,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院長劉世民、黨委副書記張俊平出席揭牌儀式。儀式上,劉世民表示,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高度關注浮山剪紙和其他傳統文化項目,今天在這裡舉行文化教育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將進一步加快浮山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的項目建設,讓學院全面開展傳統文化走上快速路。
-
安徽大動作加強「非遺」保護 建設非遺資料庫組織「非遺+直播」
實施「名師帶徒」工程,選擇具有一定影響力、具備非遺項目傳承技藝、長期從事傳習活動的省級以上非遺傳承人,與非遺愛好者結成教學對子,籤訂協議,明確傳授內容、職責、義務和目標,通過1至2年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完成教學任務。
-
道縣首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揭牌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道縣站記者 李勝全 通訊員 王建文 田赤英)12月2日,道縣首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土法榨茶油技藝」揭牌儀式在湖南省道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舉行,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王建文為傳承基地揭牌。
-
張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
甘肅張掖網訊(張掖日報融媒體記者 祁曉蓓)8月16日,張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及《高手在民間文化藝術作品集》四輯發行儀式在張掖市丹霞民俗文化村舉行。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邱運華,省文聯副主席馬青山出席並揭牌。
-
針黹留香——敦煌紋樣貼補繡靠墊DIY教程
貼補繡相比通常意義的刺繡簡單易學,可以用比較短的時間做出面積較大的作品,適合具有手工針線基礎的初學者,運用貼補繡點綴的包袋,靠墊等家居用品,具有濃鬱的民間裝飾風格。還可以靈活地運用不同工藝,比如緄邊,使得花瓣翹起成為立體的蓮花。
-
安徽系列大動作加強「非遺」保護
實施「名師帶徒」工程,選擇具有一定影響力、具備非遺項目傳承技藝、長期從事傳習活動的省級以上非遺傳承人,與非遺愛好者結成教學對子,籤訂協議,明確傳授內容、職責、義務和目標,通過1至2年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完成教學任務。
-
非遺保護「沉下去」非遺記憶「活起來」
現有市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2個,市級傳播基地9個、市級傳承基地10個、市級研究基地2個;市級展覽館1個、市級博物館1個、縣級博物館1個、縣級研究所1個;編纂出版《洪城遺韻》《豫章菁華》《非遺在南昌》等非遺系列叢書4套7本,非遺校本教材1套10本;完善了數位化工作,非遺資料庫總容量728GB。
-
上海首個歷史建築修復傳習工坊揭牌 打造工匠的搖籃
∙345傳習工坊正式揭牌。這裡還原了中共一大會址、毛澤東舊居等歷史保護建築的石庫門頭,宋慶齡故居、哥倫比亞總會的木窗、思南公館、淮海大樓的牆面……建築是凝固的歷史,上海擁有豐富的近代建築遺產,然而,理論實操兼備的修繕人才缺存在大量缺口。傳習工坊的成立,將為修繕人才的培養提供難得的課堂,為「留改拆」提供更多的經驗積累。
-
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孔子博物館傳習所在曲阜揭牌
齊魯網濟寧6月9日訊6月9日,在我國第十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孔子博物館傳習所」揭牌儀式暨「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活動在孔子博物館、曲阜師範大學隆重舉行。該活動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曲阜師範大學和孔子博物館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