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秦國推行的是法家思想,李斯是法家的。為什麼這麼龐大的帝國又在短短的二世就分崩離析?這麼多的疑團始終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直到後來讀完這部書,聯想到之前學到的,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崛起了;統治階級更換了,由郡縣製取代了分封制。而秦始皇恰恰是處於這一風口浪中的掌門人,我願意相信書中的秦始皇的形象才是他的真實面孔,雄才大略,傲世古今。
而為什麼會焚書坑儒 ,相信我們都聽過這一故事,儒家推崇周天子的分封制,而新帝國的發展需要的是郡縣制,再加上一個小小的導火索,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但焚毀了儒家的經典,也焚毀了其他除法家外的部分經典。這一塊我還是感覺書中的故事情節合理,具體情節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孫皓暉老師的《大秦帝國》。秦始皇是對於儒生本打算是重視的,但是你們老是拆我臺,而且還要復闢分封制,那誰受得了。
在讀到那一部分,當時就感覺到兩個字,腐儒。但是也會不會是他們覺得自己的思想理論一直以正統自居,但是始皇帝卻以法家思想為主,這才產生了矛盾。所以要說焚書坑儒這件事到底是怎樣的,我們還是必須得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才可以,不能只以當前時代背景來參考。 而秦始皇創立千秋功業,自然想著長生不老,各種騙子方術就雲集於他的身邊。但時間長了秦始皇也不是傻子,眼看就要暴露,兩名方術侯生、盧生,提前開溜了,把皇帝氣得夠嗆。
而儒生們又在四處妖言惑眾,擾亂治安。於是他就在鹹陽抓了四百多名方士與儒生,一齊坑殺了。歷史上統一把這兩件事合在一起說「焚書坑儒」,焚書坑儒的意義,正面,加強了國民的思想控制,促進了國家的穩定。使得封建制度更加穩固 統一思想,統一文字,使大一統更加穩固,負面,摧毀了眾多歷史文化典籍,是對文化的重大破壞 禁錮了民眾的思想,不利於社會的長遠發展 殘忍的手段引發了知識分子的不滿。
統一國家統一文化才能統一民心!消滅異已消滅多元文化,是統治民心,秦始皇非暴君,焚書坑儒,乃是時代和集團的意識,為統治國家尋求一種適應長治之安之途徑!前朝治國理政,列入歷史記載也是後人筆下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