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名作《聊齋志異》,十句充滿智慧的話,句句深刻,句句在理

2020-12-15 刺蝟讀書

如果你聽說過《聊齋志異》,那麼你一定會知道蒲松齡。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蒲松齡。蒲松齡,又被稱為聊齋先生,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和短篇小說家,他是濟南府淄川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人。

1640年,蒲松齡出生。1715年2月25日,也就是305年前的今天,蒲松齡逝世。蒲松齡對於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清末很多文言小說都受到《聊齋志異》的影響,包括白話小說。

除了著有《聊齋志異》,他還寫了大量的詩文、戲曲和有關醫藥、農業方面的著作,一生創作總字數近200萬字。

曾經讀過畢飛宇的一本書,名字叫做《小說課》,在那本書裡,畢飛宇老師提到了《聊齋志異》裡的一篇文章《促織》,他對蒲松齡的這篇《促織》給出了非常大的肯定和讚譽,他說,《促織》短短幾千字一篇小文,便展現出作者極高的寫作手法、遣詞造句以及描寫功力,對細節的把控可以說是傳神至極、細緻入微!學習寫作的人,一定要去研究《聊齋志異》裡面的寫作風格和方法。

今天是蒲松齡先生逝世305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欣賞《聊齋志異》裡十篇文章中的十句話,來紀念蒲松齡先生吧。

人有淫心,是生褻境;人有褻心,是生怖境。菩薩點化愚蒙,千幻並作,皆人心所自動耳。——蒲松齡·《畫壁》

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蒲松齡·《勞山道士》

人生世上,只須合眼放步,以聽造物之低昂而已。——蒲松齡·《葉生》

富皆得於勤,此獨得於惰,亦創聞也。不知一貧徹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棄之而終憐之也。——蒲松齡·《王成》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蒲松齡·《畫皮》

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蒲松齡·《促織》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此非定論也。蒙恩銜結,至於沒齒,則人有慚於禽獸者矣。——蒲松齡·《花姑子》

父痴於情,子遂幾為情死。所謂情種,其王孫之謂與?不有善夢之父,何生離魂之子哉!——蒲松齡·《寄生》

情之結者,鬼神可通。花以鬼從,而人以魂寄,非其結於情者深耶?——蒲松齡·《香玉》

買珠者不貴珠而貴櫝:新舊難易之情,千古不能破其惑;而變憎為愛之術,遂得以行乎其間矣。——蒲松齡·《恆娘》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九句智慧名言!習經典名句,知世間情理
    《聊齋志異》九句智慧名言!語出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荷花三娘子》。花若能懂人的話,就會生出許多事,石頭不能說話,最使人滿意。意在教人說話要謹慎,以免造成不良影響。二、花如解語應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語出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荷花三娘子》。
  • 蒲松齡:厭作人間語以及《聊齋志異》藝術特色
    他深刻地認識到了科舉制度對文人的迫害,於是他將他的所見所聞還有他對科舉制度的批判寫成了《聊齋志異》。蒲松齡的創作蒲松齡於崇禎年間出生,他的父輩也都是讀書人,只不過家境貧寒。蒲松齡在十九歲時通過了童子試,但是在之後的十幾年裡都沒有通過科舉考試。迫於生活壓力,蒲松齡成為了孫蕙的書札。次年,蒲松齡就辭官回鄉了。
  • 蒲松齡八句經典語錄,句句看穿人心,精闢到噎死人!
    蒲松齡八句經典語錄,句句看穿人心,精闢到噎死人!蒲松齡(1640~1715年)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語出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浣練塘志漁識》。見怪不以為怪,自身光明正大,就能避免邪惡的侵襲。二、所見者愈少,所怪者愈多。語出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見到的事物越少,感覺奇怪的東西便愈多。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寫出了世間百態
    寒暑假第一劇《還珠格格》裡,皇阿瑪帶著一群人野餐,紫薇開始了詩詞 show,她給看起來普普通通甚至有點下不去筷子的菜取了充滿詩意的名字。「評委」乾隆和紀曉嵐對這場表演讚不絕口。這種用詩作菜名的事,紀曉嵐的「大仇人」、《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也幹過。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一個山東女人成就的偉大作品
    1715年,中國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家,志怪傳奇類小說大宗師蒲松齡,就曾經準確地預見了自己生命的終結。說到蒲松齡,我們都知道他的傳世名作《聊齋志異》,卻未必知道撐起這部偉大作品的,卻是他背後的女人。他把厚重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於是,他的作品便生動而充滿了靈韻,即便是仙狐鬼怪,都極為接地氣,頗具人情味。「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只有深情的投入,才讓《聊齋志異》避開了妖言惑眾的嫌疑,反倒成了志怪小說最高的巔峰,風行天下。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一、汪玢玲:《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研究》內容簡介該書探討了《聊齋志異》中的民間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齡的思想特徵、創作取向等重要話題,同時還將聊齋俚曲納入研究視野,以《琴瑟樂》為標本,進行美學諸要素的研究,具有開拓性意義;對蒲松齡的一些民俗性雜著
  • 蒲松齡作品精選,《聊齋志異(全四冊)》評分高達9.6
    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今天,小編為喜愛蒲松齡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聊齋志異(全四冊)》豆瓣評分:9.6作品簡介:《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所著的文學巨著。全書分為12卷,收錄短篇文言小說491篇。蒲松齡在繼承魏晉志怪和唐宋傳奇傳統的基礎上,以雋永之筆、博愛之情,取得了中國文言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本書也就成為一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 專訪山大教授馬瑞芳 解讀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記者:我在青島市圖書館查閱關於《聊齋志異》書籍的時候發現,研究《紅樓夢》的作品數以百計,而研究《聊齋志異》的則非常少,同樣是優秀的作品,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您覺得《聊齋志異》的閱讀障礙是什麼?  馬瑞芳:其實現在人們《紅樓夢》可能也讀不下去了。相比較而言,「聊齋」的最大障礙是文言文。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清朝為何大火?紀曉嵐的兒子為它著魔而死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僅次於四大名著的重要地位。他筆下的故事怪異離奇、曲折、揪人心弦,深得一代一代人的喜愛的同時,也引人深思。紀曉嵐的大兒子就是因為太喜歡這本小說,以至於不分晝夜地抄錄、品讀,最終積勞而死。
  • 蒲松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寫《聊齋志異》的創作靈感是什麼?
    古典鬼故事《聊齋志異》,提及它我們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如《倩女幽魂》《畫皮》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他的創作靈感。第一,蒲松齡的書生情結許多人都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我們熟悉的鄧小平同志,他也非常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眾所周知,鄧小平有一句經典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 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影印本首發面世
    近日,遼寧省圖書館攜手瀋陽出版社首次對館藏國家級文物《聊齋志異》手稿本進行高清原件掃描發行,讓讀者可跨越時空,一睹蒲松齡真跡。  《聊齋志異》始作於清康熙初年,歷時四十餘年成書。此手稿本是蒲松齡親手謄抄的定稿本,現存半部,藏於遼寧省圖書館,是國家級文物。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一個山東女人用愛支撐起的偉大作品
    1715年,中國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家,志怪傳奇類小說大宗師蒲松齡,就曾經準確地預見了自己生命的終結。說到蒲松齡,我們都知道他的傳世名作《聊齋志異》,卻未必知道撐起這部偉大作品的,卻是他背後的女人。他把厚重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於是,他的作品便生動而充滿了靈韻,即便是仙狐鬼怪,都極為接地氣,頗具人情味。「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只有深情的投入,才讓《聊齋志異》避開了妖言惑眾的嫌疑,反倒成了志怪小說最高的巔峰,風行天下。
  • 苗懷明整理:2001年—2020年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簡目
    誌異聖手蒲松齡/馬瑞芳/山東教育出版社2. 聊齋學研究論集/張永政、盛偉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3. 姑且白日說夢:閒侃《聊齋》/牧惠/遼寧畫報出版社4.《聊齋俚曲》語法研究/馮春田/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18.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袁世碩/山東文藝出版社19. 《聊齋志異》與川劇聊齋戲/杜建華/四川文藝出版社20.
  • 淄博人永遠的痛--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流落東北紀實
    蒲松齡是淄博的,也是世界的,淄博市作為聊齋故裡,我們倍感榮幸!蒲松齡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聊齋志異》,聊齋文化最有價值的是蒲松齡的《聊齋》手稿!一、蒲松齡後人攜手稿闖關東蒲松齡將《聊齋志異》視為鎮家之寶,還為此立下家規:「餘生平惡筆,一切遺稿不許閱諸他人。」
  • 蒲松齡寫《聊齋志異》,是在表達自己對現實不滿和理想的追求嗎?
    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已經衰落,生活困窘蒲松齡從幼年時期起,就受家庭影響,羨慕功名,醉心科舉。開始一帆風順,十九歲就考上了秀才。此後屢試不第,始終沒有取得做官的資格。三十一歲時為生活所逼迫,應同鄉孫蕙的邀請,到寶應縣(在今江蘇省)做幕賓,時間不久,第二年便回來了。這期間他體驗到一些官場生活,寫了《南遊詩》集,其中不少篇章揭露了「達官顯宦」的奢侈生活。同時他搜集了一些故事,開始了《聊齋志異》的創作。
  •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竟是聊齋志異惹的禍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年畫世家,自小聰明,他的父親對他寄予厚望,他自己也熱衷科舉考試。19歲參加童子考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成為風靡一時的人物。
  • 蒲松齡都經歷過什麼,才能寫出如此荒誕的《聊齋志異》
    將四大名著改為七大名著的話,《聊齋志異》能夠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是本寫鬼怪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很多關於花妖狐媚和人的戀愛,比如現在大家熟知的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的人鬼之戀。《聊齋志異》之所以將筆墨放在鬼怪身上,去描述那些荒誕之事,是因為蒲松齡生活在一個荒誕的年代,經歷了那些荒誕的事,這才寫下這荒誕的文章。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蒲松齡:聊齋志異與揚州圍棋
    聊齋志異 棋鬼 f蒲松齡(1640年-1715年),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傑出文學家。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作者。他在《棋鬼》一篇中講到一個揚州副總兵下圍棋時遇到一個「棋痴」的故事。蒲松齡是山東人,揚州是他唯一一次遠遊的地方。
  • 《聊齋志異》推出漫畫版!不過這娘化蒲松齡是什麼情況?
    《聊齋志異》是我國非常著名的古典小說,講述了非常多膾炙人口且悽美的神話故事。近幾十年也曾多次被改編成電視劇。與現在許多網絡小說動不動就動畫化比起來, 《聊齋志異》就沒這麼好運了,只有少數幾個比較火的章節改編過動畫,不過近日一部漫畫版聊齋《聊齋女子圖鑑》卻吸引了我的注意,雖然只有劇情簡介和人設,但已經可以看出這部漫畫的不簡單,不過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部漫畫居然將蒲松齡進行了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