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家長無比關心的中高考改革出爐後,昨天,教育部又有一項和孩子息息相關的大動作——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4門學科新課標,新課標將於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此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其中語文新課標最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並且,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數量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文末附語文新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具體還有啥變化?繼續跟著團長往下看!
一、高中課標新變化: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增至72篇
高考改革後,語文越來越重要已經變成了共識,而在這次課標的修訂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語文中反映得最為突出。(以後大概就是得古詩文者,得語文咯?)
01.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比重增加
在語文新課標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將有三個主要變化:內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
內容更全
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
分量更多: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佔1/2」。
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強的同時,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
此外,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數學等課標都增加了有關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如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
02.加強革命傳統教育
另外,加強革命傳統教育也是本次課標修訂的一個重點。語文新課標對革命傳統教育提出了「兩個結合」的要求。
全面加強與專題學習相結合,在將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各部分的同時,還設立專門的「革命傳統作品」專題,集中學習研討。
廣泛閱讀與深入精讀相結合,要求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闡發革命精神的優秀論文與雜文,以及關於革命傳統的新聞、通訊、演講、述評等,課內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
二、不只是高中中小學語文新教材傳統文化篇目也已增加
其實,不僅僅是高中語文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越來越重視。去年9月,中小學語文也迎來了新版「部編版」教材。新教材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此外還適當兼顧時代性。
至於在課文內容上的變化,最明顯的一點變化也是增加了傳統文化的篇目。其中主要的變化有——
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
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古詩文出處和體裁也更加多樣,出處涵蓋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等各個時代的優秀作品,體裁涵蓋也非常廣,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這一系列變化雖然讓網友調侃「幸好畢業得早」,但依然有不少人為此點讚。
@ 葉語憐:上學時,最害怕的就是背誦全文。現在回頭再看這些文字,倒覺得很美。
@ 風花樹_靜心:全部都背過,雖然當時覺得背起來比較吃力,但影響是久遠的,時間越久越能體會,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素養和精神都蘊藏在這些字字句句中,很懷念中學時期與這些美麗的篇章作伴的日子。
@沉迷卡色:作為一個高中生,我覺得多積累一些古詩詞是有必要的,而且詩歌背景這些老師上課都會講,再加上老師講解的翻譯,只要認真聽,想背下來很容易。
@明月:這條路是對的。自己的東西,要學好,才有底氣去吸收借鑑別人的。否則,很容易迷失。
三、語文新課標修訂對學生有啥影響?成都語文專家這樣說
此次高中語文新課標的修訂,對於學生和學校教學來說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影響?團長特意和樹德協進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稅華聊了聊。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資深教師,稅華認為,相應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也是時代發展必然的需求。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此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這也反映出改革的總指導思想是為了更好地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化的根和血脈能夠更好的延續下去。」
在他看來,這次課標修訂,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原來的14篇一下子增到72篇,這種數量的變化其實是一件好事。語文學科相比數學、外語不會在短時間內產生非常明顯的效益,所以日常的一些必要知識的儲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這次新課標中還增加了像《老子》、《大學》、《中庸》等一些國學經典的文章,能夠促使大家在現階段有意識地重視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在達到一定量的積累基礎之上最終完成質的變化。
稅華表示,整個課標改革的趨勢,包括語文課程的變化最主要的還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學會用一種理性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問題,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作為一名學生,除了掌握一些成熟的答題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靜下心來,多讀書讀好書,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內涵,讓自己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去適應當前的考試機制。」
附:新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紅框內為現有篇目,其餘為新增,可戳圖片放大查看)
↓↓↓
文 | 楊翼 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