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精準臨摹的意義和感受
書法國畫研習中,繞不開的是寫形和寫意兩個部分。是寫得像還是隨心抒發?這都是值得推敲的。書寫精準的必要性在於我們對於毛筆書寫的技巧作用有些重要的意義,例如臨貼時,對臨某個字為何是這樣寫出來的?為什麼我在書寫的時候並沒有辦法做到?如何使轉能夠達成這個樣式?
-
鮑賢倫 | 臨摹的根本意義在於獲得書法技法的能力
臨摹幾乎是學習書法唯一一個可取的方法和路徑。除了臨摹,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能夠取得進步。我認為臨摹的根本意義在於獲得書法技法的能力,強調的是一種能力的獲得。很多人,包括我們這些從事書法的人,比較在乎臨摹臨得像不像,像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從某個方面來說也是對的,但又不那麼簡單,如果我們對技、對能(能力)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會停留在一般的模擬上。此外,臨摹是一個持續性的行為,常臨常新。
-
書法臨摹的現象與問題
書法傳統為學書者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範本和知識,但是不同時代的風氣也預設了學書者對書法風格、趣味以及書寫技巧的某些期待,無法擺脫特定時代的審美觀念和趣味而孤立地談書法臨摹問題。再加上書家的個性、生存體驗和審美取向的差別,即便是面對同一範本,臨作的效果也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書法傳統的變遷,深刻地反映在臨摹的觀念和實踐的演化中。
-
這3位書法大師是這樣臨摹書法的!
最近讀了一些古書,尤其是古代書法家論述書法的著作,其中很多地方見解非常精闢,對我們學習書法、掌握學習技巧很有幫助。而且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我書法臨摹的問題,也在這方面留意了一下,畢竟這是我們學習書法必須掌握的技巧。
-
馬德田:臨摹的意義 | 大米藝術
臨摹是學習朽法的不二法門,無論實臨或意臨,部應是帶著問題及目的去分析臨習。常見到一些愛好書法的朋友在臨帖時只是「比葫蘆畫瓢」式的把字帖抄錄一遍,如臨的不象,還自欺欺人的稱之為「意臨」。這種臨習對學習書法有何意義呢?
-
精確分析和精準臨摹是實現書法臨摹形神俱似的關鍵
學習書法需要我們掌握許多的技巧和技法,有的放矢,綱舉目張,是比較有效的學習原則,有書法家為此 在結合自己書法學習的基礎上提出了學習書法應注意四大要點,即:字型準、筆力夠、韻味足、歷練多。今天我們談談第一個問題:字型要準。
-
書法臨摹,我們到底在修煉什麼?
與書法臨摹正式打交道是前年的這個季節,第一本字帖是顏真卿的『勤禮碑』。那也是顏真卿晚年的力作,已經具有典型的顏體風格。首先,毫無疑問,臨摹是為了學習古人的經典。其次,我以為臨摹是為了學習字帖之外的內容。在臨摹之餘,甚至停下臨摹,我們應該多了解書寫者,甚至書寫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不過,後面的內容是頗為有趣的,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歷史。
-
習字雅性:學習書法,為什麼要臨摹?一起來看看臨摹的重要性
嗨,大家好,這裡是習字雅性,今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書法臨摹,臨摹是中國書法的一種獨特形式。世界上沒有一門藝術自始至終都強調臨摹,如兩王、書譜等。但是我們需要知道,臨摹是需要需要轉化。那麼,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臨摹的重要性吧!
-
硬筆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學習書法,不能只是臨摹了
很多學習書法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慮:那就是在自身書法知識達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臨摹和創作之間的關係。有人認為先臨摹再創作,但是這種理解也並不完全正確的。正確的方法是臨摹與創作應該同時進行。單純地臨摹而不創作,會缺乏章法的訓練,也不利於培養美感、作品感。那麼我們如何在臨摹的同時進行創作呢?接下來跟著小編的腳步,我們去學習一下吧!
-
書法教育:臨摹還是創新?
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李松曾在《全國首屆書法臨帖展回顧分析》一文中寫到的。 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是臨帖取法,這是所有真正意義的書家們的共識。換句話說,植根書法藝術的傳統淵藪是永恆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臨帖展應運而生,關照了當下的諸多問題。 2013年,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臨帖展獲得了很多關注。
-
臨摹經典|提高書法水平的最佳途徑
熱愛書法藝術的人都知道,臨摹經典碑帖是學習書法的基本途徑,也是提高書法藝術水平的不二法門。 這裡講的臨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照貓畫虎、克隆複製,而是對經典碑帖從多個方面進行認知和理解,體味和把握。在我們臨摹一種碑帖時,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臨摹書法的訣竅
一個最偉大的書法天才,離開當時的情景狀態,自己都寫不出來,而讓初學者、後學者一上來自其入手,完全不符合循序漸進的認識論原則和規律,是學不好的。再者,現存《蘭亭序》是唐代臨摹的作品,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是對臨,不準確。最著名的馮承素摹本也是先雙鉤後填墨,完全沒有自由書寫的筆觸和筆墨速度,因而最沒有神採,故談不上「取法乎上」。歷代寫《蘭亭序》的不少,但出成績者甚少。
-
美術研究|尚天瀟:書法臨摹的現象與問題
書法傳統為學書者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範本和知識,但是不同時代的風氣也預設了學書者對書法風格、趣味以及書寫技巧的某些期待,無法擺脫特定時代的審美觀念和趣味而孤立地談書法臨摹問題。再加上書家的個性、生存體驗和審美取向的差別,即便是面對同一範本,臨作的效果也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書法傳統的變遷,深刻地反映在臨摹的觀念和實踐的演化中。
-
書法水平高低從臨摹字帖的高低就能看出來嗎?
「在書法上您的水平高低臨臨便知是怎麼看的呢?」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但也不是全有道理,畢竟書法臨摹也是有層次的,在不同的層次裡面有不同的臨摹的要求,我們普通書法愛好者臨摹書法比自己亂寫亂畫,肯定難度要大得多,而且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臨摹確實比自由的書寫難度要大一些。那麼,臨摹到底能不能看出書法高低呢?可以看得出來也不完全能看得出來,這個原因是這樣的。
-
李世民,黃庭堅談書法臨摹,初學者的學習資料
關於臨摹,其實很多人都很懂,只是你的臨摹方法真的是正確的嗎?看看古代二位書法大拿是怎麼談論臨摹的,雖然他們說的比較少,但是的確是精華啊。唐太宗李世民:關於書學這門技藝,開始的時候不能著急,只要時時刻刻留心(這裡的留心也指看和讀貼,還有就是看到別人的書法也要留心筆法和特色等,即使比你寫的差的人,可能裡面也會有適用於你的用筆,多加分析),就一定會勝過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所有的技藝(包括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還沒有專心學習而不能學到的人。
-
零基礎書法入門 學習書法基礎知識 臨摹碑帖 學習書法必備工具
零基礎書法入門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在數千年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為此感到驕傲自豪。現在我們就從書法入門開始,把書法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所以我建議初學書法從學習楷書學起。而學楷書應當從唐楷學比較好,因為楷書的發展的巔峰是在唐朝,我們從中可以學到楷書的更多精華。唐朝書法大家,唐朝歐陽詢所寫的楷書稱為歐體、唐朝顏真卿所寫的楷書稱為顏體、唐朝柳公權所寫的楷書稱為柳體與元朝趙孟所寫的楷書稱為趙體,這四位書法大家合稱楷書四大家。大家可以根據這幾位書法大家的楷書代表作,選定一本碑帖作為臨摹學習。
-
臨是臨,摹是摹,臨摹是臨摹!傻傻分不清,書法難進步!
文 | 一痴 書法網總編輯對於所有學習書法或者想要提高書法水平的人而言,對前人經典法帖的臨摹是不二法門,臨摹是書法學習與其他藝術學習最大的不同所在。現代學習書法的人很多是將「臨摹」當作一個詞來看讀,如此也便產生了很多的書家和書法初學者將「臨摹」當作一個動作來完成。實則古人學習書法,臨是臨,摹是摹,臨與摹是兩件事,宋代的黃伯思說:「世人多不曉臨、摹之別。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摹,謂之薄紙覆古帖上,隨其細大而拓之。」
-
書法的臨摹實踐就是解決怎麼訓練的起步問題
有書友認為:書法的臨摹實踐就是解決怎麼訓練書法的問題。這個說法看似有所偏頗,不是沒有道理。我們對書法的臨摹訓練,在懂得臨摹要臨摹什麼之後,有了清晰的目的、方向,接下來就是如何去臨。從這個意義來說,怎麼訓練是第一個要考慮的要素,就是在臨摹實踐過程中訓練臨摹的基本技能。
-
臨摹的意義 by 豆包
臨摹其實很多人都認為是把白紙疊放在原畫上,直接描出線條,然後就有一幅與原圖一模一樣的畫,但是這個並非是臨摹的意義,而是被很多人誤會了,臨摹根本不是如此簡單的事情,臨摹其實可以說是同人畫的近親。臨摹,有些許像素描,是對應這一個真實的,已存在的實物或圖形,把其畫出來,但卻與素描有小小不同,這個就不在這裡詳細分析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臨摹大概是怎樣的東西了。
-
臨摹毛筆書法字帖的幾點感悟
五哥 文/圖學習毛筆書法,臨摹字帖是必修科目。初學毛筆書法最好先從名家字帖或碑帖的楷書入手。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學習體會和感悟。首先,要選準臨摹字帖的種類。第二,如何去臨摹字帖,把握書法要領?首先是臨摹,就是把字帖擺放在桌子上,鋪開稿紙,仿照字帖上的字體的筆畫反覆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