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又一座重磅級文化新地標,黃河國家博物館擬開工建設

2020-10-16 核桃找房鄭州站

黃河新變,對鄭州的發展是一次大機遇!

因為這是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正式提出,鄭州作為八大古都,且還是沿黃流域核心城市,黃河這條母親河,對於鄭州來說,有著太重要的意義。

在這個宏偉的戰略規劃中,鄭州明確提出了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擔當,要先行先試,開展示範區建設。

從規劃來看,核心示範區的大小約為1200平方公裡,未來,這塊區域要實現協同發展,形成經濟帶。對於沿黃區域,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

〔北以鄭州市域為邊,南以連霍高速為界〕


01

一路北遷,落地黃河南岸

今天就重點來說說文化,以黃河為專題的博物館在鄭州其實已有多年,相信老鄭州都記得紫荊山公園西側的黃河博物館吧,這座建立於一九五五年的黃河博物館,佔地僅為10畝,總建築面積2900米(其中陳設面積1200平),作為中國唯一以黃河為專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

©鄭州黃河博物館-來源網絡


由於紫荊山路的修建,2004年黃河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這次新館佔地40畝,總建築面積7045平方米,八年後也就是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如今正值八年之際,黃河博物館新新館又將開工建設,只不過這次規格更好,規模更大,意義更深,設計之初對標的是嶽陽樓、黃鶴樓,這次博物館命名為:黃河國家博物館定位鄭州地標性文化建築。面積也從最初規劃的6.5萬平方米到新確立的10萬平方米,佔地面積也比原博物館擴大了10倍約400畝。


02

勘察招標,有望年底開工

這項工程年初啟動後,就列入年度重點工程計劃,從2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在鄭州市調研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作,並就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提出要求到5月初召開黃河國家博物館專家諮詢會並不初步選址確定,又從7月黃河國家博物館在線備案立項批覆到8月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勘察招標公告發布,如今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勘察中標候選人公示,工作時間20天,預示著如果順利一個月後即可開工建設。



無論從備案信息來看,還是鄭州2020年度重點攻堅專項績效考核方案來看,有望年底前開工

©鄭州2020年度重點攻堅專項績效考核方案


根據公示來看,黃河國家物館項目位於鄭州市惠濟區新城街道辦事處常莊村,文化路以東、花園口村以西、規劃S312以北、黃河大堤以南區域總佔地面積的400畝,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約19.3億元風格主要以現代元素為主,主要包括設建設內容:主要為基礎建設工程和公共工程,其中基礎工程包括:建築工程、道路及硬質輔裝工程、綠化工程、附屬設施。公共工程包括: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弱電工程等。


©鄭州黃河核心示範區-起步區文化地標項目初步方案


結語

隨著此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的啟動,未來將會分別從山水資源、人文資源、生態景觀等多方面呈現,無論是已經開工或擬定開工的黃河演藝綜合體項目、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工程,還有正在謀劃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一期、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黃河中下遊分界標誌工程、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提升提檔工程等,一批批與黃河、與文化有關的重點工程相繼啟動,未來將從生態、文化、產業等方面統籌規劃,迅速形成鄭州西美、北靜新的城市布局,同時還要以鄭州為核心,串聯起開封、洛陽,形成三百裡、三座城、三千年的鄭汴洛黃河大合唱文化帶,託起大家的詩和遠方,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


相關焦點

  • 又一座地標性建築!鄭州花園口景區將建黃河文明博物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進館看黃河的滔滔歷史文明,登樓望黃河的滾滾氣勢「遠上白雲間」。在鄭州市北區花園口景區核心地帶,將豎起一座黃河文明博物館。5月9日,黃河文明博物館建設專家諮詢會召開,黃河水利委員會介紹了黃河文明博物館建設方案及展陳框架,考慮到黃河文明的古老與厚重,黃河文明博物館主體建築擬採用中國古典建築風格,樓館結合,將其打造成為鄭州地標性文化建築。
  • 鄭州新增兩家國家級博物館,投資約36億元,2022年建成
    7月16日,鄭州發改委審批通過了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的申請。建設位置在文化路與黃河大堤交叉口東南角,投資單位是河南鄭發文旅投資有限公司,黃河國家博物館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19.3億元,計劃開工時間為2020年9月30日,預計完工時間為2022年9月30日。
  • 鄭州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河遺產博物館將開工
    鄭州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9個項目將開工「經過反覆對接論證,2020年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擬安排297項,年度投資計劃1006.8億元,較2019年市本級政府投資計劃總額(985.4億元)相比,增加21.4億元,同比增加2.2%。」
  • 鄭州美術館新館成為網紅打卡地、文化新地標
    四、文化新地標熱度高漲,促進了鄭州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的良性循環  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後,憑藉一流的精品展覽、專業的學術講座、豐富多彩的公共文教活動,迅速成為鄭州市全新的網紅打卡地、文化新地標和文旅融合新典範。
  • 鄭州將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三年內,建設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推進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
  • 重磅丨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之甜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殷墟遺址博物館,於11月23日在安陽市殷都區開工建設,此舉標誌著殷墟遺址博物館進入正式建設階段。1961年,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以最高票數高居榜首;2006年7月,殷墟遺址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0月,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2019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實施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項目。
  • 鄭州又添一處文化新地標,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
    對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既是獨一無二的印記,更是城市的精髓和靈魂。而最能體現文化傳承和古都文化內涵的,恰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作為我市中央文化區CCD「四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昨日,備受市民關注的鄭州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這標誌著古都鄭州又添一處亮麗的文化新地標。
  • 鄭州市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號。2020年即將精彩收官,鄭州博物館建設進展情況如何?博物館建設全面提速據了解,為全方位提升博物館的檔次水平,我市把建設一批高層次、高質量的國有骨幹博物館作為重要抓手,全面構建黃河文化、中原文化對外展示的「新窗口」和城市「會客廳」。
  • 黃河沿線將有三大城市群,都是誰?鄭州要怎麼建設黃河沿線?
    原標題:黃河沿線將有三大城市群,都是誰?鄭州要怎麼建設黃河沿線?落實黃河國家戰略鄭州市將實施七大工程鄭州如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戰略呢?河南省副省長、鄭州市市長王新偉說,鄭州市明確了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分別是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和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
  • 鄭汴洛黃河文旅核心帶之洛陽|胡大鵬: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河洛...
    如果把黃河比喻成一條瓜藤,那麼河南鄭州、開封、洛陽就像在這條瓜藤上結出的三個碩果,中華民族有26個王朝曾經在這裡更迭。2020年5月,河南省文旅大會提出了構建鄭汴洛黃河文化旅遊核心區。那麼,鄭州、開封、洛陽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的旅遊目的地,機遇怎麼抓,瓶頸有哪些,文章如何破題?
  • 大事記:2020鄭州都市圈建設十大工程/2035年鄭州變森林「綠都」
    、開封新區、開封黃河大堤、新鄉平原等4個黃河生態廊道示範段;實施重點「產業廊道」建設,推進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建設,建成投用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持續完善鄭州龍子湖智慧島數字經濟生態圈;破除基礎設施「孤島」,進一步完善5G建設協調機制,確保年底前實現鄭州都市圈各級城鎮5G網絡全覆蓋;攜手都市圈「一家人」,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積極推進都市圈內高校圖書借閱
  • 在建一座文化新地標,與四川大學共建
    在建一座文化新地標,與四川大學共建近年來,成都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趙雷的《成都》這首歌,越來越被成都人所熟知。現在的成都是很多人想去旅遊的地方,仿佛成了旅遊卡地,感受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來成都旅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品味美食,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近年來正在積極建設中,經濟總量已突破萬億,位居新一線城市首位。
  • 濰坊青州市:加快博物館新館建設 打造文化發展「新地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濰坊青州市博物館新館項目作為青州今年建設的重點項目,管理單位和項目方搶抓施工有利時機,科學組織人力機械,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打造科技和文化新地標。
  • 古都鄭州再添文化新地標 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
    原標題:古都鄭州再添文化新地標——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側記對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既是獨一無二的印記,更是城市的精髓和靈魂。而最能體現文化傳承和古都文化內涵的,恰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作為我市中央文化區CCD「四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昨日,備受市民關注的鄭州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這標誌著古都鄭州又添一處亮麗的文化新地標。
  • 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河南省黃河實驗室……關於黃河,未來我省還有...
    關於黃河,一直都有許多人牽掛。9月16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層科技論壇在鄭州召開。研究實施桃花峪水庫工程、謀劃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推進黃河文化和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紛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鄭州市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精品迭出特色濃
    :A+ | A-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號。博物館建設全面提速據了解,為全方位提升博物館的檔次水平,我市把建設一批高層次、高質量的國有骨幹博物館作為重要抓手,全面構建黃河文化、中原文化對外展示的「新窗口」和城市「會客廳」。
  • 文化新地標!溫嶺市文化中心開工啦
    是的是的溫嶺又要添一處地標性建築啦~就在博物館旁正式開工啦……三館合一打造溫嶺文化新地標溫嶺市文化中心項目位於九龍大道與橫湖北路交叉口東北角,美國DLR設計時利用優越的用地環境,注重建築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的設計原則,創新採用「三館合一」(劇院、圖書館、文化館)形式建設。
  • 黃河迎賓館:一個隱藏於鄭州的黃河文化主地標
    與此類似,鄭州也興建了一座代號5901的工程,即黃河迎賓館的前身——中共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以下簡稱「三所」)。正是由於三所建立時的特殊地位,使其得以在隨後的存在和發展中見證了一系列歷史重大事件,並在此過程中與身在咫尺的黃河產生了許多聯繫。
  • 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河南省黃河實驗室…關於黃河,未來我省還有這些大動作
    此外,為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我省將研究實施桃花峪水庫工程。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桃花峪水庫是納入《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的重大水利項目,是黃河幹流規劃建設的一座大型水庫。我省要謀劃建設河南水博物館,近期還要重點建設七大工程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講好黃河故事,意義重大。
  • 鄭州267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北鬥時空...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賈永標鄭州各縣(市)區、開發區2020年第二批集中開工的部分重大項目鄭州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投資16.2億元龍湖國際中心總投資15億元海康威視鄭州科技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產30萬件汽車零部件建設項目投資86.15億元二砂文化創意園板塊項目4,總投資102億元,年度目標投資20億元鄭州外國語小學項目總投資1.0151億元中原工學院民航校區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河南工藝美術館交流中心項目古滎歷史文化名鎮修復工程黃河灘地公園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