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國產科技巨頭,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從海外撈金65億

2020-12-05 數碼小妖精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提及國產科技巨頭,不少人都會想到華為、中興等,不僅綜合實力強大,連名字都富含意義的企業。而有少部分國產科技巨頭,則因為取了一個英文名字被低估了實力,甚至被不少消費者當作海外品牌,例如安克創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克創新(Anker)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消費電子品牌,主營業務中包括充電寶、數據線等3C數碼產品的配件生產。7月16日消息,安克創新首發申請已獲得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不過,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安克創新這個公司以及其旗下的產品都非常陌生,甚至被部分消費者認為是海外品牌,或者「山寨」品牌。這主要是因為,安克創新的電子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因此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並不高。

但實際上,安克創新是一家全球化巨頭,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中排名第11,品牌力得分546分

另外,由於Anker這個名字過于洋氣,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也順利不少,營收業績更是呈現高速增長趨勢。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成立短短幾年,在2017年至2019年間,安克創新的營收就分別達到39億元、52.3億元、6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在2019年,安克創新海外營收的佔比就達到98.47%,這也意味著安克創新一年能從海外撈金65億元。從營收數據上就足以看出,安克創新旗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火熱程度,至於這其中原因,筆者認為有2方面:

01一方面,產品質量出色

由於安克創新在進軍美國市場時,市場中的電源品牌本就不多,而安克創新又不斷提升設計,嚴格把控質量,力求做到好看又好用,以滿足用戶的高需求,並提高產品競爭力。因此,安克旗下的產品,在海外發達國家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02另一方面,重視技術研發

雖然相較於智慧型手機,平板等3C類產品,安克的充電寶、數據線等並不具備太高的技術含量,但安克仍然堅持創新。

從安克創新財報獲悉,為了保證第一時間掌握並更新行業技術,安克創新每年都會拿出超2億元用於新技術的研發。由此可見,安克創新旗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熱銷,並非偶然。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國產科技巨頭取英文名,在海外瘋狂撈金,一年賺65億!
    眾所周知科技實力對於如今的社會發展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每一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自己的科技企業,而我國進入科技領域雖然比較晚,但是在科技領域上發展的速度卻是非常快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我國越來越多科技企業誕生,而且實力也相當的不錯。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低調吸金66億
    不少海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會註冊了一個中文名字,好的名字可以讓該公司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甚至讓用戶產生這是一個國產品牌的錯覺。甲骨文,便是一個優秀的案例。同理,中國公司進入海外市場時也會起一個英文名字,甚至會出現名字過於海外化,許多消費者將其當成海外品牌的情況,比如Anker。單看名字,很少有人會將其與國產品牌聯繫在一起。不過,Anker品牌名字不接地氣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Anker是一家名為安克創新的中國出海消費電子企業旗下的充電品牌,其主戰場並不在國內。
  • 一年撈金2000億?他才是真正的「巨頭」!
    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洗衣機已經變得越來越先進,而國內的洗衣機製造業也早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來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我國的洗衣機市場實現了3831萬臺的零售量和764億元的零售額。分別比前一年同比增長了3.9%和2.5%。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洗衣機呈現穩健增長趨勢,甚至銷售額增長超過預期,這是十分不易的。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連續十多年全球第一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早年間,中國科技產業還未崛起,國產電子設備在市場上並不是十分受用戶歡迎。因此,不少廠商為增強自家產品競爭力,都喜歡為品牌取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這也導致很多用戶至今仍將部分中國廠商,當成海外企業,普聯技術便是其中代表。
  • 被名字耽誤的中國科技巨頭,全球銷量第一,卻被誤認是「國外貨」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地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就比如很多外國企業進入到國內,他們都會「改頭換面」,選擇一個中文字,這樣能夠更快地被消費者所認可。當然了,當中國品牌入駐到海外市場,自然也會起一個「英文名」,而今天筆者所說的這家中國科技巨頭,明明是中國品牌,但卻因為「英文名」一直被誤認為國外貨!今日討論話題:被「英文名」耽誤的中國品牌,它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就是「普聯技術」!或許很多人對這家公司品牌並不熟悉,但是它卻已經連續10年拿下了全球第一,實力非常的誇張!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被誤認為國產品牌,每年賺走中國人65億
    可口可樂、康師傅、百事這些歷久彌新的品牌一直都在市場中保持著強勁的表現,不過我我國市場,近幾年有一款飲料十分火爆,它就是元氣森林氣泡水,在便利店隨處可見,看起來比較"日系"的產品,實打實的是國產。
  • 明明是國產,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卻領先全球十年
    在過去,我國的科技優勢並不是很明顯,因此很多企業為了擴大實力而到海外市場去發展,所以就會用一些英文名字來命名品牌,例如oppo和vivo這兩家公司。因此,很多人會把類似這樣的企業誤認為是外國品牌,而普聯技術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連續10年銷量全球第一
    文:西城說到國產科技品牌,大家可能會想到華為、阿里、騰訊、海信等品牌,這些品牌都是擁有非常廣的業務,而且有很高的成就,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也有那麼一些低調的國產科技品牌,雖然獲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卻不怎麼喜歡宣傳自己,甚至連廣告都很少看到。比如在海外熱賣的傳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傳音,而是一家路由器公司——TP-LINK。
  • 明明是國產品牌,偏要取個英文名,一直被誤認是洋貨,名字很耳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能建立明顯科技優勢的我們,引來了非常多外國企業的入駐。他們用先進的產品很快徵服了當時的市場,那些外文的品牌也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但在如今,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下,我們早已不是清朝時期的模樣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讓我們一度媲美那些過去的強國,國產品牌也已經越做越強了。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像我們手機領域巨頭華為和小米,網際網路領域巨頭阿里巴巴等。這些優秀的企業為我國創造了不少價值,對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有卓越的貢獻。 但是有一家國外品牌在我國默默撈金25年,仍然被很多人認為是我們的國產品牌。
  • 被誤認為是國產空調,在中國低調撈金24年,其實是一個日本品牌
    近幾年,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外激烈,三星、索尼等海外手機廠商接連敗走中國市場,而華為、小米、OV則趁勢崛起。無獨有偶,家電市場也是如此。三菱、東芝等海外品牌在中國市場接連受挫,美的、格力則迅速吞噬其市場份額。
  • 國產品牌取了個英文名字,常被誤認為是洋貨,技術卻領先全球十年
    我國的科技是在近些年慢慢地發展起來。對比國外的很多企業來說,我國的科技公司都是沒有很明顯的優勢。而為了讓企業能夠有著更好的發展,非常多的企業家們也是願意去擴展海外的市場。而這個時候往往都會使用一些英文名來命名品牌,讓企業更好地融入發展。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養樂多是一種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料,益處多多,主要是對人們的小腸有促進作用,例如增加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同時減少有害菌;並且還可以提高腸道活性,讓人體更好的消化食物,同時調節腸內生態平衡等等功效。
  • 下一個華為海思?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5G晶片有望年銷1.2億顆
    但可惜的是,麒麟9000晶片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備貨不足,這也直接導致了華為Mate40的供不應求。由於美國規則的影響,雖然海思能設計出麒麟9000這樣優秀的晶片,但是卻得不到臺積電的代工,而華為對此也沒有什麼辦法。可能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華為不自己生產晶片呢?或者是找國產代工廠合作?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歐盟警告可能拆分美國科技巨頭
    此外,歐盟警告可能拆分美國科技巨頭。金融時報:歐盟警告可能拆分美國科技巨頭歐盟加大遏制大型科技企業的行動力度,威脅要拆分那些一再從事反競爭行為的公司。這是歐盟20年來首次對網際網路企業規則進行全面改革。歐盟表示,將收緊對科技企業的監管標準,將這些公司劃歸擁有市場支配實力的「看門人」企業。這份法規草案指出,對「看門人」企業的定義為,過去3個會計年度在歐洲經濟區的年營收不少於65億歐元,擁有至少4500萬用戶,並在至少3個歐盟國家開展業務。
  • 國產科技巨頭的崛起,在蘋果、華為背後,靠賣零件年賺超14億
    東山精密就背靠華為、蘋果幾大巨頭,成為了近幾年快速崛起的國產科技巨頭。在最新一期胡潤百富榜中,東山精密掌門人袁富根家族憑藉115億身價,獲得了不錯的排名。    根據官方公布的2020年度業績報告,東山精密2020年淨利潤在14億到16億之間,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左右。
  • 如何「取」一個得體的英文名字
    hi,大家好,我是李豆豆,應版主邀請今天和大家粗淺的聊一下,如何取一個得體的英文名字。
  • 英媒: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逆勢進軍海外 無視經濟動蕩
    來源:環球網英媒:中國科技巨頭逆勢進軍海外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15日文章,原題:無視經濟動蕩,中國科技巨頭大舉向海外擴張 儘管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動蕩,但中國的科技巨頭們正不失時機地大舉向海外拓展,
  • 如何取英文名字
    如何取英文名字   有兩個名字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像我,一個英文名字,叫JohnAlexanderGordon,一個中文名字,叫王淵源。兩個不同的名字,兩個不同的由來,兩個都和家庭有關係。我中間的名字,Alexander,就是我爸爸的名,也是他姥爺的名。我們家取名字很有創意吧!   我的中文名字呢,也來自家庭,來自我的中國家庭。我高三的第一個學期是在中國讀的,當時有幸住在一個姓王的中國家庭,「王淵源」這個名字就是他們給我取的。後來我的中文老師根據我的英文名字又給我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高壯」,但因為「王淵源」是我的中國家庭給我取的,我決定還是留下它作為我的中文名字。
  •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特別注重一個詞,就是「國際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聯想,一家完全「國際化」的企業,公司的一切都已「國際」為主,而除了聯想,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