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認為是國產空調,在中國低調撈金24年,其實是一個日本品牌

2020-12-19 數碼小妖精

近幾年,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外激烈,三星、索尼等海外手機廠商接連敗走中國市場,而華為、小米、OV則趁勢崛起。無獨有偶,家電市場也是如此。三菱、東芝等海外品牌在中國市場接連受挫,美的、格力則迅速吞噬其市場份額。

不過,在國內家電市場,有一個空調品牌在中國低調撈金24年,卻一直被誤認為國產空調。而這家空調巨頭正是大金集團。在國內市場,或許很多人對大金並不熟悉,其知名度和銷量也遠不如美的、格力和海爾等品牌。

但在國際市場,大金卻是當之無愧的的空調霸主。根據《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大金集團以23.01%的市場佔有率遠超格力、美的,穩居全球第一。不僅如此,大金集團還是世界唯一的集空調、冷媒、壓縮機為一體的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大金集團於1924年在日本大阪成立。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不少日本企業都盯上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大金也是如此。由於國產空調的技術和質量都不夠完善,大金集團在進軍中國市場後,憑藉著超前的技術優勢迅速贏得市場青睞。

此後大金集團還研發了首代VRV多聯式空調系統,可謂是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自2006年有統計以來,大金VRV中央空調系統長期佔據中國多聯機中央空調市場佔有率第一。並且,多聯機在空調市場所有產品的增長率排名中也位居首位。

或許是由於多年紮根中國,大金對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需求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不少消費者將大金誤認為國產空調。當然,大金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產品優勢和市場地位,除對消費者的了解外,與其對研發和技術的重視也密不可分。

作為高端市場的領頭羊,大金多年來十分重視產品的研發。即使掌握了大量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大金仍然在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建立技術壁壘。因此,在沒有新技術出現的情況下,大金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很難被撼動。

此外,由於擁有核心技術和近百年的技術積累,大金85%的零件均是由內部生產,在全球擁有90多個生產基地和10大研發基地。甚至不少空調品牌的核心技術和配件都是由大金研發並生產,這也大金集團在空調界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我們國家因為市場龐大,很多國外的公司都紛紛進駐中國,想要分一杯羹,有的公司早早就進駐了中國市場,有的公司則是等中國市場成熟後,才決定進駐我們國家市場。
  • 日本第一空調品牌,在國內低調撈金25年,卻一直被誤認是中國製造
    但今天筆者要說的這家品牌,它在中國低調「吸金」25年,產品知名度不輸格力,不過卻是一家外國品牌!在家電品牌方面,格力、海爾和美的無疑是「中國三大巨頭」,甚至在海外的銷量都是非常樂觀,尤其是格力,在空調方面,格力有一句廣告詞「好品質、格力造」,簡直是深入人心,但是在中央空調領域,有這麼一家日本的品牌,比格力還受歡迎,同時已經在中國低調「撈金」25年,這家品牌就是「大金空調」!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我國優秀的企業不斷走向世界,也有國外優秀的品牌不斷注入我們國家。但是有一家國外品牌在我國默默撈金25年,仍然被很多人認為是我們的國產品牌。但在國內的空調行業也有這麼一家知名度不輸三大巨頭的日本品牌,這家日本品牌是一家百年老品牌,在中國已經待了25年,在空調市場也佔了不少份額,它就是「大金空調」。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56年,卻被大家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被誤認為是中國飲品,在中國低調撈金56年,其實是一個日本品牌? 乳酸菌飲品一直是大家認為比較健康的一個飲品,在中國也一直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2014年就有著57億的巨大規模,2018年的時候擴張到137.7億元,而全部乳酸菌飲品中,養樂多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一種
  • 戴著「國產面具」的日本巨頭,一直大家誤認為國產,24年無虧損!
    被稱為「消費大國」的我們自然而然是會吸引一大批外企的加入,沒有任何一個外企是想放棄我國這一塊「蛋糕」的。我國的家電市場如今也是非常的完善且成熟,越來越多家電品牌的崛起。說起家電品牌的話,肯定就要提起格力、美的等知名品牌,這兩家品牌一直都是在空調領域上有著非常顯著的成績,不單是在我國市場,在國外市場這兩個品牌也是如此。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說到飲料,我們會想到蒙牛、伊利、娃哈哈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著名的品牌。不過隨著中國飲料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飲料品牌進入了中國。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被誤認為國產品牌,每年賺走中國人65億
    可口可樂、康師傅、百事這些歷久彌新的品牌一直都在市場中保持著強勁的表現,不過我我國市場,近幾年有一款飲料十分火爆,它就是元氣森林氣泡水,在便利店隨處可見,看起來比較"日系"的產品,實打實的是國產。
  • 這十大家喻戶曉的中國品牌,一直被誤以為是洋貨,其實都是純國產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國產、洋品牌分不清,比如竟然剛剛才知道,名創優品是地道的中國品牌,反而抱著愛國心理買的大寶,卻已經被納入了強生的版圖。今天,我們就來數一下,這些國內、國外傻傻分不清的品牌。1.名創優品小編一直以為它是日本的品牌,因為名創優品的很多信息,都帶上了日本風格,所以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日本品牌,其實它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大家都知道「哎呀呀」吧,名創優品的創始人就是哎呀呀的創始人葉國富。
  • 一個荷蘭啤酒品牌,卻被國人誤認為是國產,每年在中國淨賺331億
    ——李白《月下獨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飲酒大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就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釀酒技術了。到了1516年,國際公認的《德國啤酒純酒法》發布後,標準啤酒就指的是以啤酒花、麥芽、酵母和水釀造出來的酒了。 中國在1840年被迫打開國門之後,慢慢地外國的酒文化也傳了進來。1900年,一個俄羅斯人在哈爾濱搞了個啤酒廠,從此以後,中國人就能喝到啤酒了。到了1903年,德國人和英國人有在中國搞了個啤酒廠,而這個啤酒廠就是青島啤酒廠的前身了。
  •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特別注重一個詞,就是「國際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聯想,一家完全「國際化」的企業,公司的一切都已「國際」為主,而除了聯想,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 日本最大的重工集團,在中國撈金64年,一舉超越三一與卡特彼勒
    發展各種各樣的重工設備,已經成為了各國的一大目標,在中國的科技以及基建技術的加持下,中國如今有著兩家頂尖的重工企業,分別是三一以及徐工,而今天就說說日本最大的重工集團,在中國撈金64年,一舉超越三一與卡特彼勒。
  • 當固守方陣撞上夢想馬車 中國中央空調產業將交棒國產品牌
    幾大家電巨頭靚麗成績單的背後,空調產品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過去的一年,空調產業整體上升趨勢明顯,而其中中央空調作為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細分單元,盈利能力和市場增長速度都有大幅提升。國內幾大行業媒體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整體增幅超過25%,半年容量首次突破400億元關口,市場信心空前高漲。
  • 明明是國產,偏要取個英文名,總被誤認為是洋貨,卻領先全球十年
    明明是國產,偏要取個英文名,總被誤認為是洋貨,卻領先全球十年眾所周知,如今我國的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中國製造,而是要導致中國創造,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品牌!而如今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專利局的總和,成為了世界第一,同時中國專利申請增量佔全世界總增量的98%,而在此期間我國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比如說華為、中興等等!
  • 這六大品牌全國聞名,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很多年
    其實紅牛最早是在泰國的品牌,當時因為紅牛的老總看上了中國的廣大市場,所以才引進中國的,不過,可能由於要通過質檢,在中國的紅牛都是國內生產的,但僅僅是生產,而不是國貨。雙匯,它代表著小時候的味道,以前吃火腿腸一般都會選雙匯這個牌子。電視廣告,商場橫幅,也出現過它的名字,一提起這個食品名字,就是滿滿的回憶啊!
  • 你知道中國空調的排名,但你知道中國空調在世界上的排名嗎?
    首先家居雜壇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國產空調的前十名,以下的排名是不分先後的,由於採用的排名標準不同可能會有誤差,中國空調的前十名榜單如下:格力空調(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之一);美的空調(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之一);海爾空調(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之一)志高空調(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 金光華李亞鶴:一個被誤認為是國產啤酒的荷蘭品牌
    因其酒精含量較低,且富有營養,加上價格低廉,一般人都承受得起,因此在中國大受歡迎。不過,金光華李亞鶴知道在中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啤酒品牌,實際上是荷蘭的,金光華李亞鶴問你知道是哪個品牌嗎?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材料,是繼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據金光華李亞鶴了解,在中國,啤酒屬於外來酒種,「啤酒」一詞也是根據英語直譯過來的,一直沿用至今。
  • 中國6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其實這是中國三千年前古老姓氏
    近日東北一所大學的入學新生,因為複姓就被誤認為日本人,鬧出了笑話。其實在中國複姓中,真就有6種很容易被誤認為日本人。比如端木、東野、新垣、東門、西宮、公良、木門等6個複姓,與日本姓氏差不多,很容易被人以為是日本人。其實,中國姓氏無論取法與其時間延續都與日本不同。
  • 明明是國產科技巨頭,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從海外撈金65億
    而有少部分國產科技巨頭,則因為取了一個英文名字被低估了實力,甚至被不少消費者當作海外品牌,例如安克創新。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克創新(Anker)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消費電子品牌,主營業務中包括充電寶、數據線等3C數碼產品的配件生產。
  • 中國首個年銷售額15億元的洗髮水品牌被誤認為是一個外國品牌
    甚至催生了很多專門做護髮的店鋪,帶動了中國的部分經濟。但要問哪種洗髮水能討國人歡心,就不得不提很多洗髮水品牌。 比如海飛絲、清揚都是知名品牌。但是,這些洗髮水都不是中國國產品牌。雖然真正國產品牌的洗髮水已經登頂,成為國內第一洗髮水銷售品牌,但很多人還是認為這個品牌是國外產品。
  • 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的金龍魚IPO,欲衝擊創業板一哥
    貳第二個想不到:金龍魚並不是國產品牌!因為金龍魚一直都是家庭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用油品牌,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金龍魚是一家國產品牌。但實則不然的是,金龍魚並非是一家國產品牌,而是一家來自新加坡的品牌。其背後的老闆就是大名鼎鼎新加坡華僑郭鶴年!作為全球百大富豪的大馬首富,郭鶴年的身上有著很多標籤和光環。比如說:「亞洲糖王」、「酒店大王」、「傳媒大亨」...每一個名號背後都可謂含金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