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荷蘭啤酒品牌,卻被國人誤認為是國產,每年在中國淨賺331億

2020-12-18 騰訊網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飲酒大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就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釀酒技術了。而到了周代,更是出現了「酒禮」與「酒德」之說,酒開始成為一種文化的載體一直流傳了下來,這才有李白「舉杯邀明月」的寂寞,才有了曹操「對酒當歌」的豪邁,有了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的緊張與凝重……

而酒傳承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種類,根據釀酒原料的不同,就有大米白酒、葡萄酒、桑葚酒等等各種種類,而其中賣得最好的酒類之一,就是以小麥芽與大麥芽作為原料的啤酒了。

啤酒的歷史其實也已經很悠久了,早在公元前3世紀,蘇美爾人就已經有了用啤酒來祭祀神祇的記載,而他們,正是啤酒的發明人,在公元前6000多年時,蘇美爾人就已經出現了釀造啤酒的技術雛形了。

到公元4世紀時,因為戰爭等因素,啤酒就傳入了歐洲,並且種類開始變得多樣起來,比如英國就搞出來一種蜂蜜酒,在啤酒釀造時就加入蜂蜜調和最後形成的酒。到了1516年,國際公認的《德國啤酒純酒法》發布後,標準啤酒就指的是以啤酒花、麥芽、酵母和水釀造出來的酒了。

中國在1840年被迫打開國門之後,慢慢地外國的酒文化也傳了進來。1900年,一個俄羅斯人在哈爾濱搞了個啤酒廠,從此以後,中國人就能喝到啤酒了。到了1903年,德國人和英國人有在中國搞了個啤酒廠,而這個啤酒廠就是青島啤酒廠的前身了。

雖然青島啤酒最開始是由外資開設的,但到後來還是慢慢成為了國營品牌。在1945年日本投降時,當時的市政府就接管了之前由日本控制的啤酒廠,並且把廠名更改為我們現在聽到的「青島啤酒公司」。

1949年青島解放之後,「青島啤酒公司」又更名為「國營青島啤酒廠」,從此青島啤酒徹底成為了我國的啤酒品牌,並一直延續至今。跟一開始是外企而後慢慢成為國內企業的青島啤酒不同,喜力啤酒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認為是國產啤酒,但實際卻是荷蘭的企業。

如果是一個不經常喝酒的人,聽到有個啤酒的品牌叫做「喜力」,可能第一感覺就認為這是一個國產品牌。但事實上,「喜力」啤酒是1863年由一個名叫傑拉德的荷蘭人創辦的。

傑拉德的荷蘭名叫做Gerald Heineken,因此啤酒名叫做「Heineken」啤酒。隨著20世紀後世界各地酒業都湧入了中國後,「Heineken「啤酒就開始轉向中國市場了。到了20世紀90年代,Heineken啤酒就傳入了中國。

當時,Heineken啤酒重金求中文譯名,經過多次挑選之後,Heineken啤酒一方面注重本身的發音,一方面又要兼顧中國的文化,從此它的中文名字就叫做「喜力啤酒」了。

因為中文譯名與中國文化相當貼合,所謂喜力,就是「喜事有力」,因此「喜力啤酒」剛開始進入中國時,因為便宜好喝立即就佔據了中國啤酒市場極大的份額,人們一開始對喜力啤酒並不了解,還常常以為擁有這麼個喜慶名字的啤酒是國產的,更是讓喜力啤酒在中國飛速發展。

到了現在,喜力啤酒每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可以達到331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生活中的小細節和國際上的大事務,也就很少有人還會把喜力啤酒當成國產啤酒了。但無論如何還是要記住一句話——「好酒雖好,切勿貪杯」啊。

相關焦點

  • 金光華李亞鶴:一個被誤認為是國產啤酒的荷蘭品牌
    中國人愛喝酒,尤其愛喝啤酒。因其酒精含量較低,且富有營養,加上價格低廉,一般人都承受得起,因此在中國大受歡迎。不過,金光華李亞鶴知道在中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啤酒品牌,實際上是荷蘭的,金光華李亞鶴問你知道是哪個品牌嗎?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材料,是繼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被誤認為國產品牌,每年賺走中國人65億
    可口可樂、康師傅、百事這些歷久彌新的品牌一直都在市場中保持著強勁的表現,不過我我國市場,近幾年有一款飲料十分火爆,它就是元氣森林氣泡水,在便利店隨處可見,看起來比較"日系"的產品,實打實的是國產。
  • 全球第二大啤酒品牌,年營收1908億,是華潤啤酒的近6倍
    前不久,英國知名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0荷蘭最有價值的50大品牌」排行榜。殼牌、畢馬威、荷蘭國際集團分列前三名,品牌價值分別為429.15億歐元、133.38億歐元和102.14億歐元。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飛利浦、聯合利華等知名品牌進入前十名,前50強總價值為1352億歐元。其中,只有兩個啤酒品牌上榜,分別是喜力和阿姆斯特,喜力以62.9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03億)的價值位列第六名。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我們國家因為市場龐大,很多國外的公司都紛紛進駐中國,想要分一杯羹,有的公司早早就進駐了中國市場,有的公司則是等中國市場成熟後,才決定進駐我們國家市場。
  • 人口不到2000萬的荷蘭,有哪些國際知名品牌?
    作者:簡易財經說起荷蘭這個國家,目前國人最熟悉的非ASML公司莫屬,畢竟華為被美國制裁的事件一直受到國人關注。今年5月份美國加強出口管制,問題核心直指臺積電,迫於壓力,如今臺積電宣布將「斷供」華為。一臺EUV光刻機的售價超過1億美元,背後是集成了世界各科技強國的尖端科技,製造難度極高。因此,荷蘭ASML公司在全球聲名大噪,「壟斷」這一全球高端市場,每年獨家向臺積電等大客戶供貨,ASML(阿斯麥)公司也成為了荷蘭的國際知名品牌。那麼,除了ASML光刻機,荷蘭還有哪些國際知名品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飛利浦。
  • 這十大家喻戶曉的中國品牌,一直被誤以為是洋貨,其實都是純國產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國產、洋品牌分不清,比如竟然剛剛才知道,名創優品是地道的中國品牌,反而抱著愛國心理買的大寶,卻已經被納入了強生的版圖。今天,我們就來數一下,這些國內、國外傻傻分不清的品牌。1.名創優品小編一直以為它是日本的品牌,因為名創優品的很多信息,都帶上了日本風格,所以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日本品牌,其實它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大家都知道「哎呀呀」吧,名創優品的創始人就是哎呀呀的創始人葉國富。
  • 老牌啤酒逆勢崛起:年銷量10多億瓶,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如果說江小白是白酒界的「網紅代表」,那麼啤酒界的「超級大網紅」就非烏蘇啤酒莫屬了。與白酒市場不同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費市場,數以百計的啤酒企業誕生於中國啤酒市場當中。經過多年的混戰之下,中國啤酒市場早已形成了以華潤雪花、青島、百威英博、燕京及嘉士伯五大巨頭的鼎立格局。就在巨頭之首的華潤雪花啤酒的壓制以及啤酒市場接近飽和的背景之下,誕生於1986年前的烏蘇啤酒卻逆勢增長,一躍成為了啤酒界的「超級大網紅」,一度讓其他啤酒巨頭感受到了危機。那麼烏蘇啤酒是如何實現逆襲的呢?
  • 被誤認為是國產空調,在中國低調撈金24年,其實是一個日本品牌
    近幾年,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外激烈,三星、索尼等海外手機廠商接連敗走中國市場,而華為、小米、OV則趁勢崛起。無獨有偶,家電市場也是如此。三菱、東芝等海外品牌在中國市場接連受挫,美的、格力則迅速吞噬其市場份額。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我國優秀的企業不斷走向世界,也有國外優秀的品牌不斷注入我們國家。但是有一家國外品牌在我國默默撈金25年,仍然被很多人認為是我們的國產品牌。但在國內的空調行業也有這麼一家知名度不輸三大巨頭的日本品牌,這家日本品牌是一家百年老品牌,在中國已經待了25年,在空調市場也佔了不少份額,它就是「大金空調」。
  • 中國首個年銷售額15億元的洗髮水品牌被誤認為是一個外國品牌
    甚至催生了很多專門做護髮的店鋪,帶動了中國的部分經濟。但要問哪種洗髮水能討國人歡心,就不得不提很多洗髮水品牌。 比如海飛絲、清揚都是知名品牌。但是,這些洗髮水都不是中國國產品牌。雖然真正國產品牌的洗髮水已經登頂,成為國內第一洗髮水銷售品牌,但很多人還是認為這個品牌是國外產品。
  • 讓啤酒達人丟掉啤酒的國產好酒,專為國人設計,小酌一下美滋滋!
    讓啤酒達人丟掉啤酒的國產好酒,專為國人設計,小酌一下美滋滋!喝點小酒,是咱們中國人喜聞樂見的一件事,特別是晚上吃夜宵的時候,來一點小酒,再吃上一點燒烤,或者是一起涮火鍋,冰啤酒或者是一小杯白酒,小酌一下,生活真是美滋滋呀!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56年,卻被大家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被誤認為是中國飲品,在中國低調撈金56年,其實是一個日本品牌? 乳酸菌飲品一直是大家認為比較健康的一個飲品,在中國也一直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2014年就有著57億的巨大規模,2018年的時候擴張到137.7億元,而全部乳酸菌飲品中,養樂多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一種
  • 國內第一品牌啤酒出現!力壓雪花、青島,成為全球前五大啤酒
    英國權威品牌機構2019年發布的「全球最有價值的25大啤酒品牌排行榜」中,哈爾濱啤酒以其自身51.8億元的品牌價值擠入全球第五,排第四位。雪花啤酒排在第七,青島啤酒排在第十六位。雪花啤酒背後有我國國企華瑞巨頭的支持。青島啤酒有國外企業的扶持。哈啤現在基本上是國外巨頭企業把持。可能會讓大家吃驚,原以為的國貨已經變成了外國的牌子。
  • 中國低調的啤酒巨頭:品牌價值369億,力壓雪花青島國內排名第一
    中國低調的啤酒巨頭:品牌價值369億,力壓雪花青島國內排名第一推薦語:夏天,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叫上幾個朋友,燒烤、西瓜全擺上,再來幾打冰爽的啤酒,那叫一個快活!而說到我國的啤酒品牌,不知道大家平常最喜歡喝的是哪個牌子的呢?
  • 「蟄伏」中國16年,1年賺走超65億!一直被國人誤作中國老牌?
    你別說,中國的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乍一聽還真像是外國的品牌。而在中國賣得火熱的「優衣庫」竟然是日本的品牌,這就算了吧,但是這家企業每年起碼在中國市場賺走將近50億元,不光如此,這家服裝企業每年的營收和利潤都會上漲。連優衣庫的創始人都說:「優衣庫的成功有一半要歸功於中國市場」。
  • 2020年9月中國啤酒品牌線上發展排行榜單TOP15
    夏天加啤酒是標配,夏天悄悄過去,啤酒先幹為敬!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最新發布了《2020年9月中國啤酒品牌線上發展排行榜單TOP15》,此榜單採用iiMeval大數據評價模型計算賦值,通過企業綜合實力指標、線上電商平臺銷售指標、全網媒體傳播態勢評價指標、線上用戶口碑監測指標、專業分析師團隊評價指標等綜合評選而出。
  • 2020年全球啤酒品牌50強,中國這5個品牌榜上有名!
    2、喜力Heineken 原產國:荷蘭2020 年品牌價值:69.68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479 億元)較 2019 年同比增長:2.64%品牌所有權歸屬:喜力國際
  •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特別注重一個詞,就是「國際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聯想,一家完全「國際化」的企業,公司的一切都已「國際」為主,而除了聯想,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 覺得進口啤酒才好喝?認準這些國產精釀啤酒,口感和情懷都不輸進口!
    論起啤酒,你有沒有「德國啤酒最好喝」這樣的印象? 論起國產啤酒,你是不是覺得雪花、青島、哈啤等等都是一個味兒? 又或者,若你喝過精釀啤酒,你是否認為國產精釀遠遠比不上進口精釀? 今天就來打破你們的刻板印象!
  • 有哪些國產品牌在國外口碑爆好,但不為國人所熟知
    如今,不少國產品牌都已陸續走出國門,實現了逆襲。除了像華為、中興這種享譽國內外的品牌,還有不少國產品牌在國際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銷量和口碑都槓槓的,但是卻不為國人所熟知。但既然能在海外市場一炮打響,相必品牌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那些受海外市場歡迎的品牌有哪些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