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決定了攝影畫面的透視效果

2020-12-19 聊聊攝影那點事

有影友認為「同焦距的鏡頭若用於不同相機,將產生不同的空間透視效果」還有的影友認為「同焦距的鏡頭若用於不同相機,只能產生一種相同的空間透視效果」。其實,決定攝影畫面空間透視效果的不是相機,而是拍攝距離。

我認為,所謂的「空間透視效果」,就是近大而遠小的空間視覺效果。因此,無論是用於幾臺相機,哪怕是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只要拍攝距離相同,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效果也都相同。如果拍攝距離不同,將產生不同的空間透視效果。再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站在同一地點,使用一隻20mm的超廣角鏡頭和一隻500mm的攝遠鏡頭,分別拍攝遠處的同一被攝景物。這時,雖然500mm鏡頭只能拍攝到20mm鏡頭成像畫面中的一小部分,但就這「一小部分」 畫面而言,二者之間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效果卻是完全相同的。說句俗話:只要拍攝距離相同,若用放大機把20mm鏡頭拍攝的底片局部放大之後,就會形成500mm鏡頭的拍攝畫面。因此,它們的透視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人們常說「廣角鏡頭和攝遠鏡頭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空間透視效果」。其實那是說:廣角鏡頭成像廣闊、影像較小,它為我們提供了更加接近被攝物拍攝的機會,因為拍攝距離近了,空間透視效果才能得以改變;而攝遠鏡頭成像較大,可以在遠處拍攝,因為拍攝距離遠了,所以空間透視效果才能隨之改變

透視感在攝影中有什麼用?

透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攝影語言,控制透視和畸變在拍攝中很常見。通過不同的透視感,我們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氣氛,比如強烈的透視可以拍出誇張的空間感,而削弱透視,就可以讓畫面更加緊湊。

我們為什麼要表現照片的透視效果呢?

攝影是一種靜態的平面藝術,照片是一個二維的平面,而非三維立體的空間。我們要用近大遠小的關係以及透視感來呈現這個空間的構造。比如在風光片中,近景的人可能看上去比遠處的山還大,但實際上只是因為山離鏡頭很遠。再舉個例子,當你拍攝一個橘子,你希望呈現在照片上的是一個球體,而非一個扁扁的圓形。這都是透視感在攝影中的應用,我們可以通過增大和削弱透視感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適用於初學者的風景攝影畫面構圖的透視規律
    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於距離遠近不同,方位不同、從而在視覺形象中形成不同的效果,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透視現象。在照片的畫面構圖中,要在二維空間的平面上創作出現實三維空間相似的效果,就必須利用「透視規律」。
  • 攝影常用的5種透視,你知道都是什麼嗎?
    對於攝影構圖來說,透視是每個攝影者必須要研究的方面。透視對於被攝體的造型、畫面空間深度感的表現,有著明顯的影響。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拍攝的對象,絕大多數都是立體的,而照片卻是平面的,想要表現出物體實際的效果,就必須藉助能在平面照片上使得我們的視覺產生深度感的表現手段——透視。
  • 攝影常識:什麼是透視?攝影師必學理論知識,控制透視的5個方法
    透視感的作用前面我們講了攝影語言,而透視就是攝影語言的一種。在拍攝照片時要控制透視,通過透視感表達氛圍和情緒,比如強烈的透視可以表現誇張的空間感,用削弱後的透視效果就能讓作品看起來更緊湊,居中。攝影中的透視感重要嗎?
  • 攝影師慣用的線條透視方法,在攝影作品表現上有什麼好處?
    攝影定格照片,照片包含內涵。在攝影創作中,如何拍出能夠引起觀者共鳴的照片,讓其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呢?在攝影形象造型中,結合拍攝的內容,線條透視創作方法一直是攝影師們的寵兒,它在表現攝影作品內涵上到底有什麼好處?
  • 攝影中的透視——9個技巧
    這樣的照片都是單點透視, 單點透視構圖的照片如果存在透視上的漸變效果, 那麼它通常都是用於表現畫面中的縱深效果, 它對於人眼視覺的引導也是沿著這個方向進行的。
  • 閒聊攝影透視:一個容易被誤解的話題
    好久沒開基礎帖了,之所以會聊起透視這個話題,是因為很多人對攝影透視並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而在網上的討論中,有工程圖學基礎的會從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消失線等幾何學的角度談起,而有繪畫基礎的朋友又會從大氣透視等角度談起,當然也有聊透視感等純感性認知的,但終歸來說,攝影透視其實並沒有這麼複雜(本文也不會很複雜,保證沒有數學和公式)。
  • 攝影與透視|如何科學地拍建築與大長腿?
    那什麼時候透視會變化呢?當視距(拍攝距離)變化的時候。大概是這個樣子:∧ 原畫冊所在回空間軸測圖,KKM/繪實際上,用攝影是拍不出絕對的平行投影的。但「長焦遠距」的拍攝方法可以讓畫面趨近於平行投影。這種效果會增加很多抽象感、幾何感、超現實感。
  • 「攝影晉級」空氣透視原理和拍攝技巧
    鑑於此,在攝影創作中若有意地誇大這種效果,就能夠使畫面的縱深軸線得以延伸,使二維平面圖像更好地展現三維空間的立體效果。空氣透視效果與氣象條件有密切關係。在大氣能見度較高的情況下,景物的清晰範圍就大,但難以體現空氣透視效果;在有霧的條件下,大氣的能見度較低,景物的清晰範圍就小,但容易產生空氣透視效果。
  • [練就攝影眼] [1] 掌握鏡頭的畸變和透視效果
    鏡頭的畸變分為廣角鏡頭的桶形畸變和長焦鏡頭的枕形畸變廣角鏡頭的桶形畸變:如果說50mm左右的焦段與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那麼廣角鏡頭(24mm以下為廣角鏡頭)則全然不同,它的桶形透視畸變效果十分明顯。這些都遠不同我們人眼看到的效果。在我們做了鏡頭畸變矯正後,只是將畫面中間向外凸出的部分適當壓縮,但並不會改變整體的透視效果。大家可以對比兩張圖仔細看一下差別。廣角鏡頭的透視效果因為廣角鏡頭的「近大遠小」的特點,它同時也有了很強的空間透視效果,也就是視覺上的空間縱深感。
  • 攝影角度如何的選擇,拍出畫面最好看
    調節攝影角度,使被攝體顯示相應的視覺效果,以提高畫面的表現力,是取景的另一重要手段。攝影者應運用不同的角度來獲得多樣化的構圖。由於平角取景大抵和人眼的視覺相似,畫面表現也較規矩忠實,不會產生誇張或變形。一般人像、風景和紀錄攝影,廣泛採用平角度取景,具有莊重、樸實的表現效果。平角取景雖缺少變化,但運用得當,仍能產生獨到的效果。然而在被攝體過分單調和缺少變化時,由於平角度先天性的缺陷,往往形成莊重有餘而變化不足的平凡感。
  • 讓攝影作品有空間感、立體感,這3大透視原則不得不懂
    眾多攝影者感嘆:攝影是一門技術!其實,並不然,攝影兼具技術和藝術,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領域。如何在平面的畫面上表現出空間感和立體感,攝影者可以利用透視來進行創作。透視一詞的概念來自於西洋繪畫,可視作一種在2D的平面表現立體空間感的構圖技法。
  • 如何運用影調透視來提升畫面空間感?
    這種視覺上近處的物體色彩飽和度高,遠處物體的色彩飽和度低,近處的景物清晰,遠處的景物模糊的現象就是影調透視,也稱為空氣透視效果。如何運用空氣透視效果來增強畫面的縱深感呢?拍攝時通常用以下幾種方法!如果在傍晚空氣中有輕霧,太陽角度低,陽光穿過大氣層時容易產生空氣透視,在相比之下,中午時段陽光強度高,光線穿透能力強,製造空氣透視就差得很多。選擇有輕霧的天氣時,同時合理利用光線,如利用側光、逆光容易在畫面上形成亮部和陰影部分,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感、縱深感,運用早晚的側逆光,這種效果更加明顯。
  • 影調作為攝影重要的藝術語言,它在畫面中發揮什麼作用?
    為大眾所喜愛的攝影,它以它獨特的魅力虜獲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心。而攝影並不是按下快門那麼簡單,它是一門藝術,需要攝影者精通攝影藝術語言,並能夠調動自身的審美能力去創作。影調作為攝影重要的藝術語言,它在畫面中到底發揮什麼作用呢?
  • 一加手機回應透視功能:只是一種攝影風格效果 幾十年的老技術了
    一加手機回應透視功能:只是一種攝影風格效果 幾十年的老技術了 2020-05-20 08:14:43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石飛月近日,網上有許多關於一加「秋意」濾鏡攝像頭具有透視能力的討論。這一所謂的「透視」功能主要是由於一加8Pro後攝模組對紅外光線較為敏感,拍攝完照片並使用濾鏡進行修改即可讓某些被攝物體的材料變得「透明」。經過確認,這項功能對由塑料/織物打造的物品有效。對此,一加手機表示,在規劃一加8Pro的濾光鏡頭時,希望利用這個鏡頭感知紅外光的特性,提供給用戶一種獨特質感的攝影風格效果。
  • 風光題材照片拒絕平面感,利用影調透視拍出風光攝影大片
    攝影是一門視覺造型藝術,面對大自然綺麗多彩的風光,攝影者應如何把立體的場景定格在平面的圖像中呢?其中牽扯到攝影造型的效果,拍攝風光攝影題材的照片,拒絕照相機直接表現的平面感,攝影者可以利用影調透視拍攝出空間感、立體感十足的風光攝影大片。
  • 攝影技巧:攝影構圖4個訣竅,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層次感,試試吧
    很多攝影老師都提到,風光攝影要有層次感,這個層次感是指的什麼,怎麼拍出,有層次感的風景照片呢?,層次感這東西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下面介紹幾個能讓風光照片更有層次感的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一,鏡頭焦段選擇不同焦段的鏡頭拍攝風光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廣角鏡頭會讓畫面產生畸變,擴張畫面邊緣的元素。而長焦鏡頭會壓縮空間,讓遠處的景物看起來很近。所以在拍攝風光題材時可以利用不同焦段鏡頭的特點,增強照片的層次感。
  • 在照片的二度空間表現三度空間,攝影者不妨利用影調透視來實現
    理解攝影基礎知識的攝影者,對畫面的影調有這整體的認知,通過影調透視可以實現畫面二度空間到客觀世界三度空間的實現。利用好影調透視,可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立體感,給觀者以代入感。影調:在攝影畫面中經過色調轉換或單一消色結構而形成的一系列不同層次的黑白灰的表現,形成了獨具攝影構圖語言特徵的影像構成要素。影調脫胎於光的自然屬性,其本質可以理解為光線照射下所呈現出來的不同深淺的明暗變化。
  • 攝影的景深和三維空間有什麼關係?如何展現攝影畫面的立體感?
    當畫面中提示信息能夠使欣賞者感到各個物體在前景、中景和背景所處的位置,看到它們相互為空間所分隔時,景深得到了成功的表現。提示信息越強烈,景物的景深感也就越強。攝影本身是平面的二維空間,但是通過攝影人的巧妙構圖布局,可增強畫面的空間感,使人們的視線從前景移向中景,並擠向背景,使觀賞者視線注意到中景有不同的區域,背景也有不同的區域。隨著這些區域從前後的逐漸縮小,景深使得了很好的表現,使攝影的畫面具有縱深感,立體感和空間感。
  • 逆光攝影的效果是什麼
    我們在攝影中需要對光源、被攝者和相機三者的關係進行綜合考慮,一般說來,在這三者處於同一平面上的時候,被攝者在光源和相機中間叫作逆光,相機在被攝者和光源中間叫做順光。在攝影中順光會顯得畫面比較平淡,而逆光是一種具有藝術魅力和較強表現力的光照,它能使畫面產生完全不同於我們肉眼在現場所觀察到的實際光線的藝術效果,那麼逆光攝影的效果是什麼呢?逆光拍攝是攝影用光中的一種手段,在攝影逆光的情況包括全逆光和側逆光兩種。從光位看全逆光是對著相機,從被攝體的背面照射過來的光,也稱背光;側逆光是從相機左右45度的後側面射向被攝體的光。
  • 攝影創作不可忽視透視,利用空間透視拍攝出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
    透視是攝影中重要的的攝影語言,通過透視可以表達攝影人想要表現的不同情感。利用攝影背景的空間之間的透視的關係進行構圖,是體現攝影構圖,具有視覺衝擊力的重要的表現。攝影空間的透視關係進行攝影的構圖,直接體現攝影的縱深感,層次感,立體感,空間感的審美的意境,往往能夠創造出詩情畫意的攝影藝術作品。通過不同的透視感,攝影人可以表達不同的氣氛,例如強烈的透視可以拍出誇張的空間感,而有目的性的削弱透視,就可以讓畫面更加緊湊。